
《蜀山:新蜀山剑侠》是一部由徐克执导,元彪 / 孟海 / 郑少秋主演的一部恐怖 / 冒险 / 动作 / 奇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蜀山:新蜀山剑侠》影评(一):我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大家不要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应该是徐克的黑历史。后悔花了一个半小时看完这部电影。我要吐槽。 老电影有两类,一类是剧情很棒超级好看的,会让你发出“啊啊啊那个年代的编剧真是很靠谱太有良心有职业操守比现在一个个把剧本写得狗屁不通的烂编剧好多啦”感叹的电影,另一种是“原来时代局限真的存在啊那时候的编剧写出来的烂剧本剧情糟糕到连现在的编剧都甘拜下风啊”的感叹。很不幸,这部电影属于后者。 看完这部电影,大跌眼镜。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还是莫名其妙?你要是能分得清哪一个是主角哪一个是配角算我输。人物出场随心所欲,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就是这么任性。你以为他们要谈恋爱,可是看起来好像不是那回事。你以为在走友情线,但是电影告诉你他们可能连朋友都不是。如此玄幻,如此奇葩,你能耐它何? 至于剧情,幼稚,无聊,经常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逻辑这种东西应该已经被导演吃了。 至于特效,那是怎样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特效啊。所谓的血魔就是一个人裹在一张床单里张牙舞爪、装神弄鬼,在主角团眼里让人闻风丧胆的血魔,在观众眼里就是一个行走的笑话2333。特效一言难尽。 这是1983年的电影,无论是特效还是其他方面差强人意,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是一个卖安利的理由。 哦对了,如果有人心情不好的话,可以看看这部电影,里面的特效可能让你哈哈大笑,不过也许剧情太糟糕,让你心情更不好。
《蜀山:新蜀山剑侠》影评(二):剑仙片传统
徐克在拍《蜀山:新蜀山剑侠》时,还在麦嘉的新艺城,拍完之后,邹文怀便出资让其自组工作室,徐克可能没想好名字,于是就叫:电影工作室。
他主要做监制,他当时的
爱人施南生做制片人,程小东做导演,因新艺城的监制主导理念,徐克名为监制实为4导演,程小东名为导演实为执行导演兼动作指导,两人倒是合作的不错。
因此本片算是一部分水岭式的作品,从本片开始,徐克脱离了喜剧动作片,专供
自己喜爱的商业类型:武侠片。
徐克是还珠楼主的书迷,因此,他的武侠风格偏向神怪元素,他所塑造的侠士更接近剑仙,可以在天空
肆无忌惮的飞翔。邵氏新派武侠片
飞檐走壁的剪辑风格是:飞起、落地,省略中间飞行环节,本身受制于威亚操作和后期消除两个难题,发展到邵氏、嘉禾、新艺城
三足鼎立的时代,威压技术已经
成熟,一些复杂动作甚至动用四五根威压,之所以侠客还没有大面积飞行是受制于创作者的思维逻辑和美学理念,徐克推崇剑仙,既然是神仙,飞行在影片中有了充分的“
现实逻辑”。徐克其后拍摄的《倩女幽魂》《青蛇》《蜀山传》《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基本都属于徐克的剑仙片。剑仙片的还有一大好处是让徐克的想象力有了发挥的出口。
《黄飞鸿》系列则是徐克武侠片中更写实化的,传承了关德兴版本的《黄飞鸿》,关德兴拍摄了77部《黄飞鸿》片集,反派多是石坚,制作成本低,成色粗糙,影片宣扬的多是
惩恶扬善、锄强扶弱的教化观念,并不倡导滥用武力,说起来,日本松竹映画制作,渥美清主演的《寅次郎的
故事》号称
世界电影史上最长的系列电影,也不过48部。写实的《黄飞鸿》则让徐克的家国
情怀有了发泄出口,看过徐克电影的人都很清楚,徐克
很喜欢在片中讨论政治,黄飞鸿毫无疑问会让他极大的
满足此种趣味,当然观众希望看到的还是动作,所谓更为写实,除了其中的故事的
社会性更强之外,最主要的是动作的写实,神怪武侠由动作指导程小东来做尚可胜任,因程小东的动作风格是飘逸、
优美,很多招式莫名其妙,却极具视觉美感,整体是与香港动作传统背离的,刘家良、袁和平、成龙均注重”拆招“
一招一式你来我往,每
一个动作都会讲的清楚明白,至于对打双方招式的化解更是编排动作戏的核心,这是武术套路和舞台戏曲的融合,相比程小东的动作设计更贴近现实
生活的武打情境,因此《黄飞鸿》启用的是更加讲究招式的袁家班。
曾经编著《
中国武侠电影史》的陈墨把武侠电影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20—30年代的武侠电影 中国武侠电影的萌芽与成型时期,是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主要产地在上海。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类影片,一派是较为传统的脱胎于京剧舞台的武侠片还有一派就是神怪武侠,也可以称作是剑仙片。
第二阶段 :40—50年代,香港粤语黄飞鸿片集为主,是上海武侠电影的衣钵南传。
第三阶段 :50—70年代,邵氏公司和台湾为主的武打时代,也就是张彻、胡金铨开创的新派武侠。
第四阶段:70—90年代 主要包含香港徐克武侠、成龙功夫喜剧、大陆娱乐片下的武打片(主要在张鑫炎拍摄《少林寺》后引发的大陆武侠热,当然也因逢迎大陆电影市场化初期,娱乐片解冻,代表导演是张华勋,拍摄有《神秘的大佛》《武林志》)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的新影像时代合拍片,初步具备国际化倾向(包含《卧虎藏龙》《英雄》《十面埋伏》《剑雨》《龙门飞甲》等)
20——30年代曾经盛行剑仙片,因《火烧红莲寺》被国民政府当局禁映,暂时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在电影重心转移到香港后,《如来神掌》等粤语残片还是令剑仙片
死灰复燃,底层群众还是
喜欢在大银幕观看神仙传说。现如今的超级英雄电影能够风靡世界,或许侧面印证了荣格的集体
心理学,神仙传说,是人类永久的向往文本。
徐浩峰写过
一篇文章:《网络时代的剑仙》,他指出,中国的传统
文化里原本没有剑仙,只有剑侠如荆轲或神仙吕洞宾,剑仙作为近代的一种文化,是迎合大众的病态
心理需要,这种病态心理源自对西方飞机大炮无法破解的民族自卑感,后来写出剑仙小说的是还珠楼主,他在写作《蜀山剑侠传》时,吸食鸦片,小说写的颇具想象力,出版后洛阳纸贵,人手一本。在1934年,上海诞生了一门本地生成的学术—仙学,创始人为陈撄宁,陈撄宁对于仙学的解释是:科学和神仙之说相互参照。其后社会文化心理的转变以及金庸小说的诞生,剑仙小说趋于消亡。
徐克将剑仙片再次发扬,
事实上他遵循的是中国的超级英雄概念,徐克本身是漫画迷,漫威和DC的漫画主角多是超级英雄,曾经在美国留学的徐克不可能不受到影响,其中超级英雄那
不可思议的超
能力,怎能不影响到徐克的剑仙片创作呢,至于超级英雄电影和剑仙片的具体联系,还是留待以后再讲吧。
《蜀山:新蜀山剑侠》影评(三):《蜀山》并不差,只是过去的人看太超前,现在的人看太陈旧
在许多人的
记忆中,林青霞绝对是无人能
超越的女神存在。
特别是男装的林青霞,
妩媚中透出一股男儿才有的英气。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光光一样,是看了林青霞的东方不败才喜欢林青霞的。
除了东方不败,光光还特别喜欢林青霞在另外一部电影中的古装扮相。
这部电影不仅有林青霞美如天仙的造型,还有另一个亮点。
徐克早点作品之一,1983 上映,仙侠电影的鼻祖。
豆瓣评分不高,6.9 分。光光可以理解这个分数。
这部片子年代太久远,用现在来看,5 毛的特效都不够。
光光虽然知道大反派出场的时候要严肃,但我还是忍不住笑了。
你可是血魔啊,最终 BOSS 啊,为什么有种家里抹布成精的既视感。
还有主角一行人被人用法术冰冻住时,是这样子的。
真的,要不是看在郑少秋一脸真剑侠的颜值,我真的会被很塑料的冰块笑出戏。
要吐槽当年的电影道具,真的说也说不完。
但道具之外的演员,完全不是 5 毛级别的。
林青霞在《蜀山》中扮演仙堡堡主,和那些说自己是仙女的凡人可不同,林青霞可是真仙女。
首先这出场方式。
换做了别人,肯定装 13
感觉妥妥的。林青霞则不会,她散发出的
气质,让她完全能驾驭堡主这一角色。
而林青霞的造型来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敦煌石窟上
美轮美奂的飞天图。
《蜀山》不仅在服装上营造出仙侠世界中「仙」的部分,有个小细节让光光爱的不行。
武侠世界中令人
心驰神往的元素之一是轻功的话,那么仙侠世界则是「飞」。
堡主飞行和落地的时候,都自带清风拂衣属性,仙气十足。
赤足,反重力的衣服,这些细节塑造出来的,是一个脱离了尘世纷扰,和
凡夫俗子完全不相同的仙女的形象。
那时候的电影特效应用的少,仙侠题材的电影大量的道具和场景必须
无中生有。
虽然道具现在看渣了点,但林青霞的仙女和郑少秋的侠客,也算抵消了道具的不足。
有了演员和道具,还不能称作一部好电影。电影,终究是要讲故事,表达
价值观的。
在这一方面,《蜀山》讲述的一个现在看来都不过时的故事。
天下大乱,妖怪横行,少数的正派人士为了铲除邪魔妖道,与之搏斗。
在故事中,光光最爱的,是郑少秋扮演的丁引和林青霞扮演的堡主之间的
感情戏。
丁引为了救好友,带着一行人来到仙堡,要堡主治疗。
但堡主闭关,只有能让冰焰不灭的有缘人才能让堡主出关。
而恰巧,丁引就是那个有缘人。
堡主在救人时体力消耗过大,差点晕倒,丁引看到就过去扶了一把。
可古代有一条规矩,「
男女授受不亲」,堡主醒过来发现丁引抱着自己,当然不乐意了。
接下来有几个镜头,十分考究和用心,很好的表现了丁引和堡主两人微妙的
情感。
堡主发出的绸缎绕了一圈回来,丁引想抓,却没抓到。绸缎回到堡主身上,堡主手托着头,看起来是累了。
如果接着往下来就会知道,后来丁引被血魔附身中毒,需要堡主救治。堡主为了救丁引,耗尽了真气,气绝人亡。
虽然两人在心里对对方有好感,但碍于旧时的礼节,没有明说,直到堡主死了,丁引入魔,都没有像对方
表白心意。
这段感情戏在影片中更多的是作为点缀,丰富剧情和人物形象,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给光光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段。
虽然
简单,但却曲折的
爱情故事,最能打动人心。
在故事性上,《蜀山》相当完整的,打血魔的主线,打邪教、救队友和堡主的暧昧等支线,穿插结合,让整部电影张弛有度。
更为重要的是,在《蜀山》之前,纯正的中国风电影只有靠兵器和功夫的武侠片。
武侠不是不好,在当时香港武侠电影能够蓬勃发展,根基在有古龙、金庸和梁羽生等一批作者提供
优秀的文学作品。
这些大咖把给了武侠第二春,也把武侠带入了死胡同。
武侠电影达到了高峰,之后便只能没落。
最具特色的中国风类型片也因此消逝了。
而徐克不乐意,
年轻时候的他有着旺盛的想象力,他看到了除了武侠,
原汁原味的中国类型片还有一种。
仙侠。
于是,《蜀山》孕育而生。
徐克在当时展现了一个令人惊艳的仙侠世界。讲真,拍的好,中国版《指环王》非他莫属。
可徐克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短板。
徐克是一个怪才,江湖人称徐老怪,电影以展现奇特的场景和酷炫的打斗场面见长,叙事却是他的短板。
或者应该说,为了给你看好看的,徐克会牺牲故事性。
现在我们看来虽然粗糙,但能感受到用心的场景和道具,在当时可是花了血本。
《蜀山》耗资 2000 万港币,历时半年摄制完成。而票房却只有相差甚远的 150 万港币。
徐克在《蜀山》上寄托的太多,画面上的超前和叙事上的落后,让《蜀山》终究留《指环王》还有点距离。
许多网友看完这部片子,虽然
年代久远,但都替徐克心疼。徐老怪喷涌而出的想象力,没兜住就成了大型的车祸现场。
在徐克的《蜀山》之后,仙侠的电影
横空出世,但也树立了一座丰碑,让后人完全不敢动这种题材。
在此,
感谢徐老怪,丰富了我们观影的选择,也感谢徐克,拍出了仙侠小说
读者脑补了无数次的画面。
《蜀山》作为仙侠电影的开山之作,无论你是否喜欢仙侠故事,都值得你去看。
不为别的,就为了像你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首发于公众号:光说电影(gsmovie),独到靠谱的影评,让你不愁没有好电影看。
《蜀山:新蜀山剑侠》影评(四):生不逢时的《蜀山:新蜀山剑侠》
人物造型,服装设计,动作设计,场景设计,道具,光线构图,氛围营造均有可取之处。人物造型这块,尤以林青霞出彩,白绸飘飘,临仙之姿,其打斗场面也是充满仙气。在场景设计上,参考了佛教雕像,敦煌壁画造型尤为夺目。而在古墓中,以中国古典青铜器混搭邪魅菩萨像造型,时代感爆棚。光线构图这块,能看出徐克
未来江湖片的典型色彩场景风格。色调大胆而灵动,少有的几幅画面,江湖感十足。氛围营造,白衣剑仙出场,瑶池女仙的出场特别抓人眼球。(看其他影评发现美术指导是张叔平,难怪,大写的牛逼)
可惜,过多的
插科打诨严重削弱了电影的仙气和救世主题。满溢的灵气拯救不了整体故事情节的破碎和违和。由于当年的特效环境,大部分电脑特效不怎么样,反而依赖道具的长绸飘飘的林青霞仙子形象映像深刻。
可惜了,太过超前。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才会成功。观念领先太多,特效跟不上,观众接受不能,只能叹一句:生不逢时,可惜,可惜。
《蜀山:新蜀山剑侠》影评(五):徐克导演《蜀山 新蜀山剑侠》原来是部穿越剧,港版骗我30年
《新蜀山剑侠传》 华语影坛仙侠片的开山鼻祖,没想到竟然是一部穿越影片…… 以前看《蜀山之新蜀山剑侠》每次感觉,林青霞和郑少秋人物形象非常符合古典美学。元彪和孟海两个人表演完全就是港式喜剧,一直认为这是影片最大的败笔。没想到元彪本身就是现代人他是穿越过去(后世的现代人穿越回前世解决仙界危机)的这样的话,有了这层穿越关系理解人物形象性格就相当合情合理。
《蜀山:新蜀山剑侠》影评(六):即便时隔经年,美的依然是美的。
首先,这是一部很久以前的电影,所以特效看着很粗糙。
林青霞饰演的堡主扮相特别好看,特别飘逸,还有她的动作,也很好看,词穷不知如何形容。
那个堡里的一个小徒弟看起来很娇俏,就是其余徒弟动作一致的像是机器人,大部分时间是如此,好像是那个娇俏的小徒弟发出指令,然后其他人才做一样。
和尚和丁隐挺有意思的,一直斗嘴,却肯为了救对方不顾一切。
那两个徒弟呢,一个憨厚的有些呆,一个油嘴滑舌,相处的时候喜剧效果很明显。
有笑点,虽然不算多。
还有就是感情发生的都突然。
剧情比较简单。
武打动作很好看。
感觉里面林青霞的造型动作有佛教的影子,真的很好看。
《蜀山:新蜀山剑侠》影评(七):从新蜀山剑侠看仙侠作品的套路
徐克是我非常喜欢的导演。全因一个“侠”字。在我看过的片子里,只有他的片子真正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侠”字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也是因为我看的片子太少)而他的侠还不光是金庸古龙的那种武侠风气,江湖儿女快意恩仇的酒肉做派,他的侠在我看来更加出尘绝世,不食人间烟火,带着一种仙味。也就是传说中的仙侠。《新蜀山剑侠》是徐克的第一部仙侠作品,距今已有三十多年历史。三十多年前的片子,在当时是怎样一个存在,因为我对这段历史并不了解,所以不作解说。三十年后再来看,因为技术上的进步,此片的特效看来可谓惨不忍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评价。
此片改编自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原书浩浩荡荡450万字,改编成90分钟的片子,只能攫取其中一段。也因此,剧情未免略显混乱。《蜀山剑侠传》算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部仙侠作品,天地也有尽,想象无穷尽,作者以其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开创了广阔的仙侠格局,对后世的仙侠作品影响远大。看到丁引的“出鞘”便想到了小时候看过的《仙剑奇侠传》里李逍遥的“出鞘”,那里也有个蜀山。
仙侠作品也有很多套路。例如主角都是没武功没背景的小人物,都是靠着自己的拗劲和非同寻常的遭遇一步步成为拥有绝世武力的大侠。这样普通人才喜欢看嘛。你要是看一个百万富翁怎么变成亿万富翁有什么意思。其次,必有很多隐世的高人。这些高人都会给主角碰上。有些是送技能送副本的,有些则是安排任务让主角有事做的。当然,少不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反派。第三,高人一般都很傲娇。像本片里的丁引,明明已经心里把主角当徒弟了,嘴上就是不肯承认,非得别人追着他赶着他,这样才符合他高人的设定。而谈起
恋爱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像林青霞演的堡主,明明很喜欢人家抱,偏偏要打嘴炮耍情趣,好好的弄成生离死别。当然,也怪不了她,毕竟有那么多徒弟,总不能见到喜欢的人就飞扑上去,弄的那么cheap,自己的脸往哪搁,徒弟的脸往哪搁,性冷淡的高人形象何存?第四,很多时候,碰到剧情无法解释的时候,高人就可以出来背锅了。高人脾气都很怪,都很喜欢设障碍,而且特别相信缘分,只有有缘人才入得了法眼,才愿意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