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产期》是一部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扎克·加利凡纳基斯 / 小罗伯特·唐尼 / 杰米·福克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预产期》观后感(一):我只是想多说两句
多打了几个字就不让发,也是想憋死我。在火车上无聊,便把最近半个月看的电影全部打星,看的还真不少。
印象中看到过很多关于 预产期 的好评,似乎是中央六的某个节目吧,说美国的某某报纸把预产期评为年度最值得期待的电影。我那时才二十岁,真的是个容易上当受骗的年龄。
并不是刻意黑,这种从互相讨厌开始伴随着种种磨难使主人公之间感情越来越深厚的电影非常常见,(只是我真的说不出名字,记忆力真的好差)其中套路基本就是情绪崩溃后掏心掏肺的聊天,或者是危急时刻奋不顾身的营救,这两种方式来互相感动。
而在这部电影当中,我似乎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情节。
实际上我一直在思考那个胖子,他实在是太离谱了,可能是他的蠢笨,让我无法理解,很抱歉我完全没法接受这个人物设定。整个观影过程都在怀疑这个胖子的一举一动。所以我根本没法好好看下去。over。
《预产期》观后感(二):美国人的情感之路
从做梦开始,梦中的大黑熊让他感到不爽。继而在机场遇到了大黑熊一样的伊森。
这两位大神的历险,反映了美国社会最普遍的状况。
首先是对毒品的宽容态度,在机场被查出大麻,只是没收,并没有对人限制。
对恐怖主义的极端敏感,以至于乘警可以在飞机上对嫌疑人,主意是已经经过安检的嫌疑人开枪,虽然用的是橡皮子弹。
在伊森购买大麻的过程中,彼得教训了不停挑衅和骚扰他的卖大麻者的儿子。孩子也是需要得到教训的。
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残疾很多。
政府工作人员机关的低效和不作为令人震惊,这里面的银行职员可以提前下班,还不能被投诉,否则就说自己受到伤害。
伊森的经历表现了美国社会自由的一面,有志者事竟成。但是厕所中那一段表演,虽然搞笑,但没明白为什么。
伊森把自己父亲的骨灰放在咖啡罐里的行为让人很震惊,这不好笑,但伊森想去大峡谷把骨灰散掉,虽然彼得不同意,但也没有办法彼得偷了车想自己离开时,忘记了车上的骨灰盒,犹豫再三,他还是回来。虽然美国是个亲情关系淡漠的社会,但是最基本的人性还应该提倡的。
由于伊森开车睡着了,出了车祸。在看完病后,彼得的朋友来接他,他想摆脱伊森,但他的朋友劝他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可是这个朋友在路上颠了伊森两次。这都是什么人啊!
朋友家中,他的朋友用骨灰冲的咖啡,导致伊森崩溃了。其实这一点也不好笑。这部分对骨灰的处理体现了不拘小节而重情义,魏晋时期曾有名士给朋友上坟,因其习惯驴叫而在其墓前大放驴声,也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不拘一格纪念相思之情。那句经典台词 —— 爸爸,我们情同父子。简直太让人泪奔了。
后来的故事就变得只是好笑,或者说有些无聊和随大流,这些情节让整部电影变得虎头蛇尾,缺少了变化。
公路电影一直是美国典型影片,在第十放映室这个节目中,专门针对美国公路电影做过介绍。长长的公路,漫长的旅行,以及在旅行中各式各样的人和状况,让漫长枯燥的旅行充满了变数,枯燥的旅程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也许这就是人生,枯燥,漫长而乏味,但是一点变化就会带来无限惊喜。
生活就是这样。
《预产期》观后感(三):不讨人喜欢的主角,不值得笑的喜剧
看完这片子的
感觉就是,Why should I even care about them?!
一个是
不苟言笑,全程扑克脸的
中产阶级。
还有一个人不作会死,大麻高于一切的街头混子。
对其中任何一个人都完全爱不起来。
电影没有办法establish人物的good will,就没有办法让观众喜欢上他们。观众
不喜欢他们,就没有办法关心、在意他们所做的事情。
就算电影的premise“
一个男人要回家赶上
妻子的第一次生育”很强,“被禁飞只能开车”的设置也比较合理,但是人物完全立不住啊。
尤其是死胖子。害得唐尼上了禁飞名单,挑拨唐尼和他老友、
老婆的关系,用手枪误伤他,开车睡觉导致他受伤,
自作主张剪了他宝宝的脐带。我就纳闷了,这俩人是怎么建立的
友谊?怎么产生的阶级感情?
最过分的是最后死胖子说“哎呀
不好意思,我一直有你的钱包有你的ID但我就是不想给你嘻嘻嘻~”小罗伯特唐尼你为啥不把他推到峡谷里去呢?Be a man, do the right thing!
写“陌生人的公路喜剧”的确有难度。
buddy road trip comedy的人物设置主要分以下几种。
一个人。“公路喜剧+探险/奇遇”。这种类型的至今只看过赵本山的《落叶归根》。一路走来简直就是一幅
中国风情画。这种类型如果要成立,必须有一个很强的premise,一个很讨喜的主人公,和一路非常奇葩却不失典型的人物。
两个好基友。“公路喜剧+
成长/疗伤”。公路喜剧中最好写,也是观众最
喜闻乐见的一种。好基友一辈子,一路
嬉笑怒骂。两个人的关系
上上下下,有起有落,就算争吵终归还是会和好,最终一起得到成长。类似《心花路放》。
两个好基友+陌生人。“公路喜剧+帮助”。至今只看过《外星人保罗》。这种类型中,好基友需要帮助陌生人完成一个任务,或者陌生人强行介入好友之间,阴差阳错地帮他们解决了某个友谊中的顽疾。三个人的chemistry写好了会很好看。
一男一女。“公路喜剧+
爱情”,要不是这一男一女产生了爱情,就是这一男一女帮助对方走出了感情的阴霾,重新获得了爱的
能力。有美国的一部啥片儿和印度的一部啥片儿不过我想不起来了哈哈哈。
一帮哥们。“公路喜剧+性”。类似《宿醉》,《荒野大飙客》。一帮
男人在一起会聊什么?当然是性和
女人!
一般来说,这种电影的底线比一般公路喜剧低,毕竟一帮大老爷儿们在一起,就算不激素狂飙雄性荷尔蒙外溢,装也要装一下毕竟要攀比的是不是。但是不好写,群戏实在是不好写。
两个陌生人。类似本片……最写的公路喜剧。短短一百分钟要把两个total stranger写成今生挚友,“你当我孩子教父,我当你紧急联系人”这种,这化学反应得多剧烈。
于是本片就totally screw up了。摊手。
《预产期》观后感(四):人生就是不断前行
《预产期》是好莱坞版本的《人在囧途》!和国产剧本里的小三设定相比多了一份细腻的温情!小罗伯特唐尼的神经质必定和扎克的少根筋碰撞出火花!影片的剧情暗喻了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为了迎接新的生命,尽管困难重重也要勇敢前行!在过程中你会失去很多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循规蹈矩的生活!你也会得到很多,放下一切的勇气和患难的友情!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低!难道影评人真的把它当做喜剧?其实影片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的伦理片!其中扎克的生活状态是值得我们玩味的,一个一无所有(包括脑子)却陋习难改的人,因心中的梦想无比自信!经过时间的打磨证明这样的人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尊重!这样对生活和个体生命充满敬意的剧本颠覆了我们浮躁的价值观!比起《人在囧途》的剧本不知道要高明多少!绝对是这的一看的好电影!
《预产期》观后感(五):喜剧就图一乐,可是这也太Over
之前看The hang over 就是这个套路,所有的错都是他的,现在又是一个套路。
我不想写影评因为
没什么值得写的但我要吐槽的又在短评写不下。下面开始吐槽。
1:在被害加入禁飞名单这一刻开始,正常人都不会和zach有牵连了,看到他都要上去给他几个大嘴巴!
2:好的,由于ID和钱包都没有了,自己租不了车,所以勉强和他上路了。(暂时无视为啥后来可以打电话给朋友了)
3:挑拨朋友和妻子的关系。别人这么多年的朋友需要你多嘴来鉴定吗?
4:要睡着了不赶紧停车休息或者叫醒妮妮来开车,正常人到现在已经无法忍受吧!妮妮的朋友猪队友:你需要做正确的事,快把他请来一起走!
5:一边呼麻一边开车,开进了墨西哥边境这都没什么,你把别人警车偷了把在审被吓唬吓唬就释放的妮妮劫走,害得两辆警车挂了还
沾沾自喜?这时候妮妮居然还
感恩戴德,估计是在车里脑子撞傻了,幸好别人没你id,可是编剧脑子也撞傻了,在口岸边境偷警车,就这样闯出来难道正常情况下警察不会请求支援?这样都能封锁高速了!就算不封锁不请求支援,大哥你开的车有车牌号的,不能追踪?得!这是电影啊!那么认真干嘛?
6:如果上面那些还能忍的话,到这里已经不行了。人家钱包一直在你手上呢!从头到尾你就是这一切的
始作俑者,还是过程中一切suffer的引发者!妮妮倒是拿出点男子气概把他推下大峡谷啊!不,妮妮脑子已经在警车后面挂的集装箱里撞坏了!他不仅没有把zach推进大峡谷,还带他继续上路了!路上被他开了一枪也
无所谓!亲爱的!你能把我送到医院就好!来,吐我伤口上无所谓!我骨折了也无所谓!最重要你可以送我去看我老婆分娩!什么?如果不是你我早就飞回家了?如果不是你我一个人租辆车也能回家?得了!我脑子撞坏了你不知道吗?
7:最后由于失血过多(脑子被撞坏),妮妮还是没赶上看老婆分娩,脐带还被zach自作主张给剪了。妮妮照样ok with it!最后还强行
温馨一下,
鸡汤一下!
我知道喜剧不该较真,但这也太突破底线太没头脑了,当然重点是还不好笑[摊手]
如果妮妮把zach推下了大峡谷,然后自己赶回去看老婆
如果妮妮被zach开枪打死了,然后zach带着死尸去看他老婆
如果妮妮的老婆真的和黑人有一腿,妮妮
千辛万苦跑回来看到老婆生的小孩是黑色的
这部剧或许还有些意思
《预产期》观后感(六):就是要抱着爆米花放空自己的心态去看。
去掉两个主人公的表演,我并不觉得影片很好,但是规整的故事编排,像过山车一样的转折、不断涌现出来的大事件还是很能够调动起继续观看下去的兴趣。
一个公司的管理层级别的人物,
和一个怀揣着梦想,也就是屌丝级别,心底不坏,脑子有点儿聽的家伙上要来一次穿越美国的旅程。
他们俩机场相遇,这个很正常。但从行李箱被掉包到飞机上
大吵大闹而强制送下飞机而且列入禁飞名单。这个看起来也不刻意,就是在这一件件小事情当中树立起来扎克的角色,到后来揭示---这一切是扎克的阴谋,因为他
内心隐藏着想要有一个人陪伴自己走完自己的这一段送别父亲的旅程,自己还没有做到真正面对。
在路上事件的设置是我关心的。
第一件事儿,扎克去找一个人买“药”,大家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我们并不反感,为什么呢?因为他没坏心,他
做事情还是很投入。但是这一段并不好玩。只是这个东西加上扎克他的这一习性对后面有推动力。
该取钱了!信用卡被拒,有其他路,但是被扎克被破坏掉了!所以啊,有这么一个哥们路上能不囧么!囧就是这么来的!!!而且还有一个很
恶劣的事儿,唐尼被揍!
接下来的这一段很重要!这个时候两个人可以说是
灰头土脸了吧,情绪低落之时,来一段释放
真情的东西吧。(编剧想出扎克有演员梦这一想法真是为剧情解决了很多东西----A、这个人虽然不靠谱,但是有
追求。B、在危难之时,扎克能够换一个人去演另外一个人,而且很认真,从中产生出笑料。)
身上没钱,这晚只能在车上睡了。车上所能发生的事儿比较难展开,不如廉价的旅馆好编戏,所以这一段就简
简单单编出来一些低级的东西,造成了一个结果---唐尼非常厌恶扎克了。
第二天一大早,扎克要先冲澡再出发,(真是服了这哥们了,这什么条件还冲澡,有点儿类似于人在囧途中裸睡那一点。)
走了!真走了!!!
这个点儿上,观众是有感觉的,那扎克怎么办啊?
好,看接下来怎么编。有个重要的东西肯定落在唐尼这儿了,骨灰!这个道具太牛了!(骨灰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它是贯穿人物的,另外,骨灰在这儿起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让唐尼回来了。后边还有两处很明显的作用。编剧的思维、脑洞也是不小的,能够琢磨出这样一个东西。)
接着往下说,唐尼走了又回来了,扎克虽然认为是唐尼走掉了,但是又没有完全
相信,两个人又上路了,扎克开车,接下来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出车祸了。这件事情导致的后果很严重---唐尼受伤了,矛盾终于大爆发,态度决绝的要
分道扬镳,死活都不能一起走下去了。这样的点上观众看着会有
心理起伏,
朋友来了,这个时候编剧用了最致命的点---你马上就是要当爹的人了,要化解矛盾。于是
约法三章又戴上扎克上路了,毕竟从这时候真分开le往下的路子不好走啊。
到了朋友家里,在家这场戏又出事儿了,而且这事儿也很大---骨灰当作是咖啡给冲泡了,
这是触碰到扎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了,哭的虽然不是梨花带雨,但是我内心是有感触的,从这个地方我找到了,为什么会对一个有恶习的家伙而不反感,因为他有情,他虽然有点儿不着调。
两个人开着朋友的路虎车继续上路。
晚上还是由扎克开车,这部电影绝大部分时间都发生在旅途中,所以要琢磨出非常多的路上的情节段落,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扎克困了,他有法宝,抽上了。这导致了两个人神情有些恍惚,这一恍惚,让唐尼变了个人似得,这不能不说是魔术啊!这一招真毒!
而且还要想办法,把事儿给搞大,有点儿嗨的两个人把车开到枪口上去了,到了边境,这肯定会出事儿,出大事儿!结果果然出事儿了,有
困难才会想办法脱困,而且困难越大,运用的智慧就会更多,更牛逼。这一段确实有点儿火爆,但是不够过瘾,也不够好笑。
唐尼吓坏了,扎克仍然是若无其事,编造谎言也不那么高明,后来就玩出了一个硬的,开着警车拉着流动办案的后备箱疯跑。事儿惹那么大,警方就此作罢了?不追捕吗?这一点我不知道,如果是继续追的话那也算一条线,解决起来也麻烦。
二人真是嗨了,一个看起来那么正常的唐尼,真的是这次旅途没有死掉依然算是奇迹了,他们违反法律,我行我素,确实生命在绽放。
接下来这件事儿很重要!---二人到大峡谷,完成扎克内心释怀的地方,真情流露。这故事走向编排的挺好。在这个地方彼此内心向对方坦诚,两个人正在朝着很好的一个关系在发展,还有什么能够激起二人关系恶化呢?
原来这一切都是扎克的小阴谋,唐尼像是咋了毛的鸡,走了扎克,电话响了,继续走吧。
路上有个信息特别重要---赶不上了,赶不上我会为主人公着急,内心发生波动,觉得遗憾,更大的事儿还在后面呢。---开枪误伤了唐尼。
给剧情增加了一层悬念,唐尼还能回到妻子身边吗?
扎克要使出十二分的努力,一路驰骋,像个将军一样,抵达目的地。
到了之后的事儿收起来就很快了,就是解决一些问题了。
到后来扎克也做了一个演员,完成了夙愿,唐尼当了爸爸。
电影剧本为什么不好写?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就不是那么好解决,当你自己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又怎能将一个故事演绎的荡气回肠呢?
然后,写戏往往是想一出是一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问题时,自己就选择了退缩,如果这样写可能不那么好写,不那么好编,这是不行的。
另外,剧本写得不好,对故事中的人物不熟悉不了解也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