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克隆岛》是一部由迈克尔·贝执导,伊万·麦克格雷格 / 斯嘉丽·约翰逊 / 杰曼·翰苏主演的一部动作 / 科幻 / 惊悚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逃出克隆岛》观后感(一):「Quotes」
「What's God? → Well, you know when you want something really bad and you close your eyes and you wish for it? God's the guy that ignores you.」《逃出克隆岛》观后感(二):克隆人之楚门的世界
当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高中,完全不认识男女主角,后来看他们两个的电影也没认出他们,尽管如此,两位还真的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演员呢。《逃出克隆岛》观后感(三):气愤。
题材不错,确实值得反思讨论克隆的道德问题。但是拍烂了。 好多漏洞及待解决的问题:克隆人有人权,可以。但若克隆人杀死了本尊,岂不一件更加可怕的事情?电影里林肯本尊的死亡反映了什么?是导演想表达对林肯做爱太多的报应么,还是对于他投资克隆人这一不符道德的行为的报应,还是单纯只是给克隆人套了个主角光环? 女主乔丹也是一个可以继续发展探讨的问题:在她打电话看到“儿子”的时候,是有情绪波动的吧。然后呢?喂,我可是一直期望克隆人与本尊儿子之前会发生些什么啊,在自然之母爱与道德伦理之间,导演会怎么处理? 苦等一个小时,知道结尾硬是只看到了男女主欢脱脱地接吻,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再说结局,那么一批克隆人逃出来了会怎么样?且不说男女主只想安心过好自己小两口生活的还算本分的人,那么其余一些有着更大野心报复欲望的人呢?他们会不择手段取代本尊么?道德甚至正邪是否又发生了逆转? 还有就是我一直不喜欢这些没事就你追我逃这里爆炸那里杀人的场景。就谈这电影,克隆人男女主逃的时候到底无意伤了,杀了多少人?可以说他们就有道德吗?(虽说这永远是此类电影的套路,即路人永远是为了主角的生而死的)
道德伦理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在这部电影暂且理解为符合人类生存的标准,什么人该有什么样的情感的标准。
所以说我为什么从来不喜看这些爆破电影,处理地太过幼稚,又商业化得厉害。 但是疯狂的MAX4等等些此类电影又很厉害。综上所述,只是这部片子不行罢了
本可以是一部非常出彩的伦理片。一气之下只给了两星。浪费了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为了派遣看了烂片后愤怒的情绪,又浪费了时间敲下这些文字。
《逃出克隆岛》观后感(四):勇闯夺命克隆岛
现在回头看这部十年前的片子,真的不应该要求过高。超一流的立意,一流的视觉效果,准一流的表演,二流的剧情和结尾。《逃出克隆岛》观后感(五):我们都是感情的动物
黑人圣母时代的作品(现在是印度人圣母了),早年酷炫的科幻片,放在今天,除了一点伦理概念还可回味,其他部分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褪色,已经完全是在看动作片了。培养皿部分在《黑客帝国》和《生化危机》中已经完全超越了,甚至打包了洗脑部分(在《复仇者联盟》中还有出现,仅自然人需要,后来又来了更先进的外星科技)。《逃出克隆岛》观后感(六):逃得出克隆岛,逃不出人心
看完电影了,整个下午都在思索几个问题《逃出克隆岛》观后感(七):这部克隆人科幻电影,从头到尾都是骗局!
首发于[流量君]微信公众号dotammm
Copyright ? 流量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加拿大攝影師Francois Brunelle拍过一组系列照片叫《有一个跟我长得像的人》。
顾名思义,模特们都来自全球各地,没有血缘关系,却长得出奇相似。
《逃出克隆岛》观后感(八):如果我能制造出和我一模一样的人偶,那我这个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提前翻了下剧情简介,看到了对博士(BOSS) 的介绍是这样的——“克隆人计划的创始人和经营者,他对克隆人的态度令人发指,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来自百度)这下好了,刻板印象就落下了。但到影片结束,我对博士憎恶的情感却不及之前预期得那么强烈。为什么呢?我忍不住思索。啊!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我感到了对克隆人的恐惧,意料之外的恐惧平衡了我预备的对克隆人的同情。 电影中有几处场景让我开始站在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影片前段,受剧情简介影响,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克隆人充满同情),也就是我对克隆人恐惧的开始。第一,克隆林肯轻而易举进入雇主林肯科技加密的房子;第二,克隆人的快速学习能力(当然,影片中解释这是因为克隆林肯拥有雇主的记忆)。一方面,克隆林肯迅速掌握了雇主的苏格兰口音;另一方面,当克隆林肯与雇主站在一起难辨真假时,其趁人不备将手环戴在了雇主手上,直接导致其雇主被射杀。之后,又若无其事的与追踪他的雇佣兵谈话。这时候的克隆林肯表现出的已不仅仅是“聪明”,更多的是“狡猾”。比起“聪明”这种偏天生的特质,“狡猾”是需经过人情世故磨炼之后才能获得的,而此时,克隆林肯只不过才外逃了1天不到(没考证,反正时间不长)。你或许会说,他继承了雇主林肯的记忆与人性,但就结果论,当两人真假难辨时,最后死的却是雇主林肯。 借由上述两点,克隆林肯迅速取代了其雇主。在这里,人的唯一性遭到了否定。顺势联想起《空之境界·伽蓝之洞》里苍崎橙子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能制造出和我一模一样的人偶,那我这个人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你们以为如何?我不清楚各位的答案——“没必要”,A equal to B,确实没必要重复存在;“有必要”,我找不到说服自己的理由。 影片中,克隆林肯表示为了活下去,他什么事都会做。这无可厚非,只是当他说起这话,湛蓝的双眼却有杀气蛰伏,让人害怕。害怕归害怕,细想想,这也在常理。一种生物为了活下去而剥夺另一种生物生存的权利,人类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是,这种思想以这样快的速度植根于克隆林肯的脑中,就不免叫人恐惧了——原以为克隆人是这部电影中的弱势群体,却未料其能如此迅速地借机反杀! 总之,如果这部电影的剧情是逃出克隆岛——返回克隆岛——解放克隆人,它就不会让我反覆立场;妙就妙在它的剧情是逃出克隆岛——杀——返回克隆岛——杀——解放克隆人,这就为这部影片增添了许多的争议与可能性! 到最后,克隆林肯成为了林肯。我不禁要想,成为人是否就是克隆人的归宿?如果是,那么这和杀死他们或把他们当做工具相比,哪一种选择更加高明些呢?影片戛然而止,我觉得还不够畅快。如果能多一些对克隆人未来的探讨,那就更好了。
《逃出克隆岛》观后感(九):一些细节
《逃离克隆岛》:首先是因为亚城木梦叶的《两个地球》想看这部电影的。《逃出克隆岛》观后感(十):如果世界有另一个你,会不会想干掉他?
重温大学时看过的老片,很有想法的科幻题材,假如你发现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你,他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不是你的父母,但他拥有你的记忆,样貌,声音甚至同样情感。当你们相遇,是应该惺惺相惜还是相恨相杀,会不会在某一瞬间闪过邪恶的小念头想要干掉彼此,因为我们在这世上自私的需要唯一的自己。显然,影片在这方面的心理描写并不是很深刻,如果杀死林肯本体的是他的克隆,这种震撼可能会更多一些。另外对于人性的思考也并不是很深刻,克隆人只是一味的想要逃离,男女主角也只是单纯的想要“救人”。就像结尾当所有克隆人出逃之后呢?会不会影响另一部尤其是他们本体的生活呢?那样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一种状态呢?这些只能留给观众去思考了。但是,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有立意,大场面,全明星,画面美这样也就足够了,毕竟导演是金酸梅提名了三次的迈克尔贝。
另外2017年再看这部科幻片,发现很有意思的小片段,当博士拿出Nokia按键手机播放投影时,我看看手里的iphone邪恶的笑了。编剧导演估计都预料不到科技发展的如此之快。可能不久后的将来,影片里的立体交通和会飞的摩托也能实现吧!但愿那时候自己别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如果不是,还可以过把瘾。
ps:斯嘉丽的那一头金发和克隆人乔丹被抓后从脸颊滑过的那一滴泪简直是能把人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