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追凶》是一部由王伟仁执导,马国明 / 蔡思贝 / 杨明主演的一部爱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不是一部题材好、内容好,但编排有问题的连续剧。整体节奏松散,加上配乐,每晚我想现追都最多不过坚持半小时,就哈欠连连,忍不住还是睡觉算了。但它的提纲做得很好,绕来绕去始终没有忘记回归主线,快要离题的时候收回来。另外大部分演员的演技也在线。按我的看法,它可以做得更好,有很多进步空间,但也不至于太差。《心理追凶》影评(二):边看边写:吃boss升级记
在看《心里追凶》,其实我完全能够理解男主,后面也知道他最后接受不了自己黑化,自杀了。现在看到08集,其实他都相信汪海澄了,觉得不再逼迫她。真的,像阿DAY,和阿MOON,这种表明看上去很善良的,其实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挣扎和黑暗,所显出来的善良真的是一文不值,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击碎。《心理追凶》影评(三):最后到底谁赢了?
TVB的侦探悬疑剧的水准又回来了,俗套的剧情在心理学的衬托下显得逼格高,演员选得好也是关键。 反社会人格障碍:坚信自己优越性,利用和牺牲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严重自我中心的人,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这也能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做出难以理解的行为。 汪海澄:颜值与演技在线的反派,一位令人着迷的变态,成功利用迷恋她的倾慕者达到目的。她利用狂迷的过程尤为精彩,当自己发现谁是狂迷的时候,那个转身回头对狂迷表示赞赏肯定的眼神和微笑,是全剧除了结局外最具高潮的一幕。王仲轩说汪海澄肯定不忍心杀亲哥哥,但当一个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变态发挥到极致,一幕反杀精彩上演。汪海澄发现哥哥要杀她的时候,愤怒地回到办公室兴师问罪,她跪在哥哥面前,一边哭一边抱着哥哥,平时看惯了汪海澄的心狠手辣和冷血不仁,突然对哥哥展现的无助和依赖,真实得像一个软弱的小孩子。骗倒了观众,也骗倒了哥哥,让哥哥放下戒心地走向终结。汪海澄赢了,她狠心无情杀了哥哥,证明自己是最高级最优秀的反社会人格障碍。 王仲轩:全剧压轴出现的幕后黑手,汪海澄是他一手培养出来的。他比汪海澄更高级,更冷静,更缜密,而且更具迷惑性和隐蔽性,普通人很难发现他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可以说他是一位衣冠楚楚的伪装大师。他的理论可谓相当高逼格,与钟泰然的对话尤为精彩,和《七宗罪》的无名氏John Doe一样,以为上帝赋予自己权力去掌控一切,自己精心布置的都是艺术作品,这和王仲轩的认为自己可以凌驾于其他人类的心态有过之而无不及。 钟泰然:我认为他没有反社会人格障碍,他是偏执狂的典型例子。他最过分的是利用童月引汪海澄暴露现身,但这不能证明他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因为他不是要致童月于死地,而是因为他身边没人相信他,警察也不允许他这么做。在几乎众叛亲离的境况下,他唯有采取自己的办法,利用童月是逼不得已的,不过那时的他的确已经处于过度偏执的状态。在他的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最终后果,知道了真相又如何,一切依然回不到过去,对前女友的过份偏执令他沉迷于过去,沉迷过去的人最终被过去背叛。 卢健强:他是最可怜的,自卑没存在感,被汪海澄利用让单纯的他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和“美好”,不论对错地帮助汪海澄,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以为自己对爱人的付出是值得的,永远被蒙在鼓里的可怜虫。 方家朗:就像男神一样,高大帅气顾家学历高,汪海澄到最后嫌弃他的懦弱,但我觉得他只是一个有良知的正常人,犯错会内疚自责。他不像卢健强被蒙在鼓里,他发现了事实,但没有勇气面对自己被汪海澄利用所犯下的错误,宁愿了结生命去逃避,但生命最后一刻他还是爱海澄的。如果他选择自首揭发,蓄意杀人罪也会使他被吊销医生资格和判刑,作为医生,社会地位高而向来受人崇敬的他,懦弱的他受不了这种人生起伏。 狂迷:我相信世界上真有这么疯狂的粉丝,他的结局是自找的,为得到汪海澄的赞赏和肯定而去做没有底线的事情,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在讨好偶像的身上,表明这个人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和价值观扭曲。他最终也发现了事实,可惜一切太迟。 这部剧的Bug太多,但胜在演员出色。 1、童日童月兄妹,对于剧情来说几乎是另一条线,没了他们,剧情依然可以继续。尤其童月,作为女主角,实际对剧情的发展没太大帮助,处境尴尬,就是TVB为捧人而捧人。 2、像Mandy这种奇葩,作为心理医生看不出汪海澄有反社会人格障碍就算了,还不理解好友钟泰然,把王仲轩的死怪责在钟泰然身上,难道王仲轩害死那么多人不该死吗? 3、警察朋友Win Sir在王仲轩的心理辅导下,进入王仲轩设下的陷阱,意识到恐惧须要被消灭才能克服恐惧,最后在钟泰然的及时帮助下才避免被黑化。 4.、汪海澄一案几乎贯穿全剧,把其他案子衬托得很普通,在现在看来可以说很一般,案情没有太多的意料之外。 5、只有第二个案子杀母案,肥腻又怕事的呆胖子、控制欲强的凶母亲、反叛狂野的女儿,三位出色的演员构成一个精彩的章节。一个全世界都知道他很懦弱的人,所有情绪憋得很深,忍耐力很强,一旦爆发,就像一把正在发射的机关枪,一发不可收拾。
《心理追凶》影评(四):马国明的角色
这部剧犯了港剧的老毛病,拖沓,这个我已经习惯了,但是开篇来了个字幕一年前,然后进入回忆的调色,开始演,我以为很快会一年后…结果一直看到结尾…这个真的是大槽点,你回忆毛线啊你,你这个 回忆模式的调色我真心不能忍,至于这个有争议的男主,我个人的感觉是,凡事不可过,一开始看他,真的觉得正义凛然,后面我慢慢地开始烦了,就是觉得过了,但是对于没有给男主设置感情线这一点,我感到很意外,挺不错,没有走套路。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看马国明的戏,目前为止我最爱他的三个角色,第一当属铁马寻桥里的顾汝棠,真真是马明演得超好的一个角色,人设也好,郑嘉颖在他旁边根本体现不出来是男主好吗。第一集跟坏人过招时,他长身玉立,风度翩翩,直接把我迷死。后面就更不用说了,顾汝棠在我心里简直完美。第二个是on call1里面的一件头,当他对杨怡说,不要用你个人的评断标准去评断一个人该不该救,我们是医生那里,我觉得燃爆了。喜欢一件头,这样的大夫越来越好。第三个喜欢飞虎里的贼王,霸气邪魅,专一深情,坏都坏得这么有魅力。但是这部里面的TY,我到后期已经开始喜欢不起来了,连带也非常反感他女友,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太挣扎,比较绝望,又执着,满满负能量的原因,也是因为我觉得他追求真相的路上,选择的是牺牲其他人,去抹平自己的负罪感,所以爱不起来…也觉得心累。不过马明适合这样的电视剧,搞笑风的不要再演了,浪费了他的演技。
《心理追凶》影评(五):对TY的结尾感觉非常不舒服
总体,这个剧是我几年看上去感觉非常不错的剧,又有点刑事侦缉档案的感觉,很有TVB的老味道,不过剧中TY一直拥有执着要抓住害死他女朋友的真凶,虽然不少人因此被凶手干掉了,但是最后一集,TY好像就是杀害他女朋友的凶手,真有点奇怪,为什么说TY是反社会人格的,是的,TY对女合伙人的爱无动于衷,对病人的生死关心不足,利用了MOON做诱饵,但是TY除了杀他的女友,没有杀其他人,如果是反社会人格的话,不会对杀人有什么内疚,如同那个电台女主播一样,老公被杀,老爹被杀,无动于衷,为什么TY这么纠结,一直不肯放手,最后还选择驾车投海,TVB完全可以把TY 塑造成一个经典角色,不断拍续集,现在直接毁掉,不过当然了,可以活过来,醒悟的,总之我不是很理解最后的处理。。《心理追凶》影评(六):看到心理追凶就想起CM
马明(饰钟泰然)演技一直在线,不过能不能不要每次一到那个书房,就同一个bgm,换一个呗。很喜欢剧里把这种他和幻想中的人对话都呈现出来的模式,一开始还真以为那个人是存在的呢!但他天天这样都不疯,内心也真够强大; 杨明(饰Day)这次扮演的亚斯伯格症患者好可爱啊,比起他之前很多配角角色都要出色; 王君馨(饰汪海澄)美,从《法网狙击》的moon开始喜欢她的古灵精怪,到去年的《城寨英雄》的冷艳,再到这次的汪海澄,她的奸诈凶狠简直是无人可比(上次写的时候粗心,写错名字,写了moon,幸得豆友@豚鱼吉 指出,在此先说声谢谢); 敖嘉年(饰Win Sir)瘦弱的小身躯确实不太适合当警察,每次看他跳桥或者栏杆都怕他会变瘸; 蔡思贝(饰moon)演技比之前其他剧提升了,不再是那么僵硬; 剧情还好,都是那种“事情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套路,每次都以为案件解决了,但实际上还没有,里面还有更大的阴谋。整部剧都由卢健强这一条线牵着观众的心,最后大boss应该就是王君馨了吧。 每次看到马明要作推理时都会想起CM,刷了n遍的剧,想甩出脑海里都难啊。 吐槽: 1. 在敖嘉年查剧里第一个案件的时候,他跑去疑犯梁伟舜家,刚开门就对着一个小孩凶,这样一点警察的样子都没有哎。小孩才十岁吧,他就算把哥哥的行踪隐瞒起来了,身为警察,身为成年人也不应该这样对着小孩发火的。 2. 警察叔叔们跟踪疑犯能不能走点心,你们每次都离这么近,而且玩手机的又不专心玩,看报纸的又不专心看,谈恋爱的又不接吻,每个人的头都摇得跟过山车似的,到处看,傻子才不知道你们是警察啦。 先说到这,等剧追完后有什么再继续说。 更新于5月2日: 终于有空把剧追完了,看到最后,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太天真太简单,很多地方都猜错了: 1. 原以为zoe是突破点,她会在知道Mandy有了王仲轩bb后转为帮助钟泰然,没想到王仲轩把她控制得那么彻底,几下就把她骗过去了。也是,就像王仲轩所说的,意志力薄弱的人确实比较容易操控; 2. 也以为Mandy知道王仲轩的身份还有看到汪海澄发给他的信息后会转为帮助钟泰然,像之前Alan一样在王身边收集信息。只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钟泰然那么有原则,黑白是非分明到极致。何况她有了王的孩子,即使心里怀疑,也不愿意去承认他有份参与一切的可能性; 3. 至于汪海澄,即便她是心狠手辣,冷血无情,只会操控身边的人帮她干活,但我一直以为她对王仲轩的感情是超越哥哥与妹妹之间的兄妹情的,还以为她也会像被zoe一样被王控制住,被两人之间的情牵绊着,无法下手,没想到最后她真的能够狠下心来杀了王。或者这就是因爱成恨吧。想离题提一点,她去警察局自首时的笑容真的很美啊,大爱王君馨! 4. 最后,钟泰然,看到他为了找出证据证明所有事情都是汪海澄和王仲轩在幕后操作而利用moon作为饵引他们犯法时,我便对他的行为变得不理解了。难道他忘了Alan是怎么死的吗?另外,在收到汪海澄逃走信息后,他没有马上报警反而是想利用汪来杀死王仲轩。虽然他的方法真的很有效,moon没有大碍,两兄妹也得到报应,确实是大快人心,但我觉得王仲轩说得还是蛮对的,他跟他们兄妹一样,都是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在墓地里Mandy也提到,他也在利用别人来达成他的目的,方法还是违法的,这已经与原来的钟泰然完全不一样。我不由得想起尼采的一句话: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另外,关于反社会人格障碍,剧里的两兄妹智商都很高,而且做事都处心积虑,心思慎密。小时候也早已呈现出一些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看来孩子小时候如果不能正确引导的话,长大后真的会祸害人间啊。就像是CM里面的很多罪犯,大多数是因为童年时家庭生活不幸福,如家暴、性侵或者父母双亡等,从而被影响以致踏上犯罪的道路。 TVB的剧一向都宣传正能量,坏人最终都会得到报应。这次《心理追凶》不仅做到这点,但同时也给观众提出一个问题:在查找真相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去做一些超越道德底线甚至违法的事情,而且以破案为其正名?
《心理追凶》影评(七):TY没有反社会人格
ALAN是世上唯一理解TY的人,他知道TY不会无中生有。虽然他和MANDY都曾反对TY调查汪海澄,但原因全然不同。ALAN不希望TY的偏激伤及无辜,而MANDY根本不相信汪有反社会人格。
所以当TY发现王仲轩是汪的哥哥,他第一时间通知ALAN,但对MANDY却选择隐瞒,因为他知道ALAN信他,而MANDY怎么说都不信。并非所有朋友都会三观一致。
有人说TY利用ALAN调查王仲轩,但TY不止一次告知ALAN风险,ALAN选择继续调查完全是出于自身正义感。ALAN的死也不是因为抑郁症,抑郁只是王仲轩用的障眼法,他最终目的是利用ZOE杀人。其实王从一开始就决定伤害TY身边的人来打击逼迫TY越界,追溯源头,是MANDY给了王这个机会。
ICY的死在TY心中埋下隐雷,正义感促使TY在证实卢建强被汪利用后依然不断深挖。ALAN的死是导火索,DAY、WIN SIR、MANDY的不信任最终点燃引线。
当时,哪怕有任何一人支持TY,他都不会铤而走险利用MOON去抓汪。但现实是DAY说他有病,WIN让他闭嘴,MANDY明知王是汪哥哥还一味包庇,TY能怎么做?如果ALAN不死,TY或许还有退路,但连ALAN都被害死,TY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出卖自己的灵魂去复仇。
TY没因CAT的死终止调查是因为直觉告诉他这不是意外而是谋杀。方家朗的死是汪和王一手操控。TY设局让汪和王自相残杀也是因为法律根本不能给王定罪,是MANDY不听TY苦劝非要和王在一起。
我很肯定TY没有反社会人格,他深爱ICY,他会因为CAT和方家朗的死愤怒不平,也会因为ALAN的死、MANDY的痛苦和MOON的受伤而内疚不已,这些感情王仲轩和汪海澄从头到尾都没有。
《心理追凶》影评(八):心理學家這個人
身在心理學系,電視劇未開播,就被約一起觀劇,也因為這樣近幾年沒有看過電視劇的自己,從頭到尾看完。全系都在追這部電視劇是蠻有趣的事情,有時候教授上課都會裝一裝TY的模樣,我們總是笑得不行,因為教授實在和馬明外形差太遠。《心理追凶》影评(九):悬疑钜作
一直以来,TVB的案件悬疑片都深受观众的喜爱《心理追凶》影评(十):还算有诚意的电视剧
一个好的影视作品,人物总是立体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好人总有类似懦弱,自卑等性格缺陷,坏人也总有内心坚守的一份温情。这个电视剧不算太出彩但也不是流水剧,近两年同类型港剧里面也算拍的不错了,但是看完总觉得太过于刻意描写主角的性格缺陷,从开始就时刻提醒观众主角有心理障碍,到最后主角自杀其实也很好理解,一直坚持他生存的念头就是替死去的女友找回真相,最后事情结束,好友离去,主角确实也没有活下去的理由了,但是最后一幕太怪!表现手法不太对,有点唐突,王仲轩墓地主角与mandy发生冲突那段可以删掉,最后一幕直接切成mandy在主角幕前说他太自私了,说他变了,恨主角让自己孩子成了没有爸爸的人,永远不能原谅主角之类的,不用描述主角怎么求死的,感觉这种表现手法会好一点,也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总体来说还是值得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