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重新解释历史》是一本由吴思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0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一):官家主义
“官家主义”。在一缺少良知良心的大环境下,换个好词,在一理性经济人的大环境下,是无解之方程,没答案,只绝望吧。另,上层建筑是以人性善构建,而下层基础的构建是人性恶,在缺少信仰信念,观念混乱的大环境下,从某方面某角度讲更只是绝望了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二):炒冷饭
较早前,老师推荐读《潜规则》和《血酬定律》,觉得吴思这个人文笔直白得让人心生寒意。后来《让子弹飞》上映后,又把《血酬定律》翻出来看了一遍,觉得不同的艺术表现下地两部作品太像太像。等了那么久,以为吴思先生又能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和洞见,但基本上,这本书就是将以前说的话再说一遍,而且不厌其烦。最不能原谅的是《血酬定律》的后记居然也出现在这本书里,吴思先生最近缺钱了?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三):这不是书评
一本书的3/4算不算看完了?在看过吴思先生的《潜规则》之后,再看到如此恢弘的书名时,确实有点使劲儿去读的感觉,就像一哥们巨吃力的样子远处抱着一大箱子过来“快接住,不行了”。我深呼吸一口,气沉丹田顺着奇经八脉五脏六腑游走一番,双脚生根臂用千斤力,箱子到手上诳一大马爬,嗨,箱子是空的。倒不是讽刺吴思先生的水平,只是个人觉得访谈录合集这种东西收受时间,场合,契机,访谈者的水平等很多限制,很多东西只能泛泛而谈,读起来总有些不过瘾的感觉……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四):“官家主义”
读《潜规则》和《血酬定律》已是8年前的事了,这几年吴思一直没有出新书,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炒冷饭,唯一有点新意的就是“官家主义”了。
受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观的影响,从秦始皇灭六国到清帝逊位这两千多年长期以来被称为”封建社会“,早已有人指出其不当之处。但这两千多年到底应该采用什么称呼,现在还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称呼,吴思造出“官家主义”一词,其理由是”官家“二字可涵盖皇帝、官僚以及胥吏,正是他们构成了统治阶层。但是“官家主义”提出已有数年,使用率极低,远远未被广泛接受。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五):吴思
这是一本访谈集。
乍看他是半路出家研究历史的,但是学问跟专业没有绝对关系。按照他的说法,是“陷进去”。不是为了完成课题项目,纯粹是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不断困惑,不断收获一些喜悦。
看着很舒服,因为偶然我会有”我靠,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样一种碰撞的小开心。或许在专业学界,吴不是大家,但是’‘每个读者才是书的最后评定者“,能引发思考就挺好,对于现在的我的水平来讲。
真性情,直白是另外一个特色。如同访谈中,有人感觉他写书”零温度“。写书又没什么固定模式,也不用讲什么学派,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分享自己所思考所走过的路,就挺好。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六):一段摘抄
“仅仅知道今天太单薄了。可能自己的处境在历史这个模型中就多次发生过,通过了解历史,了解自己在这个历史模型中的地位,就同时明白自己的一个定位,知道未来将要怎么办。所有这也是一个个安身立命的基础。西方人很容易在信仰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中国人则很容易在历史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我们会有一种踏实感,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归宿。在现实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更加准确地预测未来,去引导我们的行为。还有就是,谈论现实会有很多的忌讳,议论到太深层次是很犯忌讳的。但是谈论历史上的国事就可以,谈论历史上的兴衰、荣辱就可以成为今天的参照物,于是说史就成为两方面的补充,一个是历史纵深的补充,一个是对禁忌的回避。”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七):前两本的重复
本书由写完《潜规则》《血酬定律》之后吴思所接受的采访合辑而成,读完对那两本书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加深与升华。访谈录内容有所重复,后边有作者的一些随笔,还是那两本书的思想,新意不足。但老子曲线那篇文章真的发人深省。
读书摘抄:
没有经验,根本就谈不上知识。如果连基本的经验都没有就更谈不上。
面对历史上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无论是谦虚还是自负,都应该允许试错和调整,如果不允许争论,让自负的掌权者一条道走到黑,这才是大问题,而且是中俄历史上的致命之病。
第二代农民工对允许进城打工的政策不会再有感恩之情,他们更容易对歧视性待遇不满。
学而不思则罔,读不出想法来,还不如不读。
道德里总是包含着算数的。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八):“冷眼”看历史
首先是这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总想的能看透历史的密云,发现些更为高阶的、更具有知道意义的书。于是就买了本。
不过确实也看到些具有建构性观点,1,比如说说这个世界是平的,是说这个世界的“得付比”是平的。当然在原著中,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解释的是另外一个意思,不冲突。再联系到当今我泱泱大国人人皆争为人民公仆,可见一斑,2,道德在社会中只能发挥百分之三十的作用,你却要他承担百分之七十的问题,这是对道德的戕害,对这个社会都是不利的。3中国的历史经验,总的趋势,是皇帝逐步在博弈中败给了官僚集团。历史表明,决定天下兴亡的基本关系,是暴力集团与生产力集团的关系。联想到现在现代中国的政治,算算不中央和下面各级官僚的集体博弈,我有点这样的感觉,中央的政策还算好的,经过中间集团的参与实施那结果就饿未知了。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九):“暴力者决定一切”依然是当今中国的元规则
《潜规则》、《血酬定律》是吴思的代表作,前者甚至成为当下国人普遍的生活体验。但吴思的贡献并不仅仅贡献了几个词汇,挖掘了几个案例,我认为他最大的贡献是对中国历史进行了新的重构,用他自己的历史观和框架,虽然这种框架并不一定为历史学家所认同。
中国历史的演进,被太多表面现象所笼罩,而历代统 治 者又从各自目的出发,对历史进行了无情的篡改、修饰、隐瞒,让今人难以看清其真面目。吴思的解构,恰恰正中命脉,从暴力者为第一规则(血酬定律)这一元规则出发,深刻而具体地阐释了中国历史的种种幽暗。
我的内心感受:这两年接触了微博,对中国的现实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对某党的判断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你对现实感到无力时,吴思的分析理论和框架能让你洞悉其中的一切,血酬定律,依然是当今中国道 德沦丧、人 权缺失、自 由无存,民 主沙漠的根源。
吴思也说,要根治掉潜规则、血酬定律,唯一的方向只能是西方的民 主制度。
《我想重新解释历史》读后感(十):要不要还阳光向上
读吴思的书总是让人特别的添堵,当然这不是说吴思的笔法或思想不好,相反的是实在是太入木三分了,太鞭辟入里了,让你看的自己对这个社会都绝望了,想着我们明天会好吗。
纵观中国历史,我觉得自秦朝开始,中国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封建国家,而是一个官僚阶级当政的国家,官僚体系自己形成了一个阶级,虽然名义上是皇帝的代言人,但皇帝拿他们没办法,群众拿他们也没办法,只有在sometimes儒家的道德能稍微的制衡一下他们,最悲剧的是现在连这个都不管用了……
吴思挥舞着自己手中的手术刀,冰冷的刺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作为“潜规则”一词的发明者,吴思的基本著作我都不忍再读,每看一遍就绝望一分,在某种程度上我太佩服他了,当你看穿一切的时候,你是如何做到阳光向上的面对第二天?
可能原因很简单吧,因为要活着,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所以探究活着的意义没有意义。
给本书四星的原因是因为是很多采访的集合,所以内容有很多的重叠,比如前几篇总是聚焦在“潜规则”和“血酬定律”这几个词上,当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都很棒,看得出来是用心了,而且里面精辟的句子很多,忍不住不断的勾画,是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