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13 04:4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10篇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是一本由秦文君著作,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元,页数:1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一):童年忆事

  ——转自广购书城评论

  看了这本书,总是要想起城南旧事,都是一样的童年忆事,但两本书也是不同的。城南旧事更成人一些,而秦老师这本会跳舞的向日葵,则更多了一些童趣,可以说是一本老少咸宜好书。里面的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再配上美美插图感觉自己仿佛也走进了小香草的幸福花园,很美好的感觉。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二):温暖人心的好故事

  ——转自广购书城评论

  忍不住在每本书下都发表一下感慨!这本书是整套书中最喜欢的。前面两本主要描写的是孩子们日常的生活,但第三本却实实在在的凸显了孩子们对于亲情友情生命认识。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着最纯洁坚守,这是成长过程中会慢慢丢失的东西,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不易。但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阶段,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一个天使。当然,也不能说,长大了人就变坏了。但,这份纯粹,要去哪里再找寻?幸好,我们还可以读书,文字魅力就在于接触到不同的人生情感过程。我们需要通过接触人来了解人生,我们也应通过接触书本来了解人生。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三):《会跳舞的向日葵》读后感

  童年是一片充满想象力五彩缤纷天空,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想象翅膀,翱翔在属于自己的想象空间里,香草就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孩子。打开书的扉页,那清新的文字,那一幅幅可爱图画,就像一叶轻舟,带我驶入童年温馨港湾

  看到香草不走门,转走窗户,走窗户还不算,还要把家里的凉席卷成筒当滑梯滑下来时,我笑了。哈哈~这段文字勾起了我对小时候的美好回忆。我小时候特别崇拜英雄,我经常会把妈妈铺得整整齐齐的床单披在身上当战袍,然后手持长剑,从床上或是沙发背上跳下来,一次次不厌其烦,在我跳的一霎那,战袍迎风招展,我感觉自己像一个骑着战马迎着猎猎风,在战场杀敌的将军,那感觉令我陶醉~

  香草说向日葵会跳舞,我小时候也说面条在沸腾的锅里跳舞,妈妈洗衣服的时候,我看着洗衣机里旋转的衣服,会对妈妈说衣服在跳舞。当妈妈给我读小时给我记得日记时,我就会狂笑自己的痴傻。妈妈总说我的想象力丰富,看来,我和香草还有很多相似之处呢~

  香草是幸运的,他有一个理解他懂她的爸爸,有对对这样的好朋友,有张校长这样懂教育的好老师。在无形间把小香草的厌学情绪悄悄的转换了,就像春雨滋润大地一样物于无形之间。

  我小时候不想上幼儿园,每天早晨一到上幼儿园的时间,就哭的很厉害很厉害~那时候,无论我哭得再凶,妈妈放下我就走,头也不回。我望着妈妈的背影,心里难过极了,后来爸爸开始送我,看到爸爸背影离去的时候,我好像不那么难过了。所以香草不想上学,我理解,而且有机会尝试不上学的勇气,我真的佩服加羡慕~我可没有这个勇气。也没有这机会逃学~好像从没想过这事儿~

  读完整本书,有一种淡淡的温馨的美好的感觉,一下子会把人带到情境中去,有感同身受的感觉。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触摸到了那些失去无忧无虑的美好日子,整本书像一缕淡淡的阳光,温暖的照进心里。谢谢阿姨们给我这个试读的机会。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四):会跳舞的向日葵 幸福的花种

  首先,我要评论几个人。

  香草,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她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她可以为了对对换药时那一声声哀号而嚎啕大哭,邻居父母怎么都劝不住。在医生离去,对对安静下来之时香草才停止大哭低声啜泣。由此可见她是一个多么有情有义的人,对朋友坦诚相待不然香草和合欢玩的时候对对怎么会故意拉着香草走呢?

  蛋卷先生,一个好男人。他和贺玉琴在火车上相识相爱,却因为一场机械事故不想拖累自己心爱的女子,毅然结束了这段恋情。后来贺玉琴也就是对对的妈妈,和对对爸爸结婚后一直不孕。后来发现对对爸爸有病,又和蛋卷先生有了来往。对对的妈妈怀了孕,蛋卷先生默默的看着对对一家。对对,是他的亲生女儿啊!可是,他只是默默的看着,能够天天看到对对,他就满足了。有段时间,对对的父母闹了别扭。蛋卷先生送给对对自己做的音乐盒,还有用手拧的巴掌大的铁丝单车。对对的父母和好后,蛋卷先生又是默默的,悄悄的,离开了… …

  对对爸爸,同样也是一个好男人。对对妈妈怀孕后,知道自己有病的对对爸爸深知孩子不是自己的。但,他还是承认了对对,对对对十分宠爱。和对对妈妈闹别扭后,还教对对在沙子画画,送给对对一节竹子,后来打了几个洞,变成了笛子。对于对对那声:“爸爸呀,爸爸。”还是笑眯眯的答应了。

  对对,一开始我以为她是个傲慢的孩子。可是,后来我明白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原本拥有美满生活的她在一个晚上从三楼小阳台摔下来,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浮出了水面。面对家庭破碎,她显得是那么无助渺小。她又是幸运的,在波折之后,在风雨之后,终于看见了彩虹。爸爸和妈妈和好了,她又重新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本书十分精美封面的插画有一种僻静幽静美感,打开书,每一页都有精美的花边,在页面上下左右面都画上了绿色叶子和花。我最喜欢书里的插画,特别是香草,画的是那么可爱。图文并茂,向人们诉说着这优美的故事。

  这是一本好书,讲述春水坊的孩子们之间的友情故事,值得一看!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五):《小香草系列 向日葵种子》读后感

  小香草系列之《会跳舞的向日葵•向日葵种子》主要讲述了住在春水坊的大人及孩子们的故事。香草的弟弟香晏最怕陈老师冷嘲热讽了,即使人不在班上也不愿意被老师嘲笑。在阿麦阿姨回老家后,他竟带着狗凭着阿麦的信封地址找到了阿麦家,每周写一封信回家都在最后注上:不要告诉陈老师。看来,香晏是被陈老师嘲笑怕了,这样对待自己学生的老师实在是个不合格的老师。还好,我们没有遇上“陈老师”,我们真是太幸福了。

  读完这本书后,我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春水坊的孩子们在铁皮小层里笑声。铁皮小屋有诗一样的名字:当出太阳天气,铁皮屋的主人蛋卷先生叫它暖;当有风乱刮里,蛋卷先生叫它不静;当有孩子光临时,蛋卷先生叫它仙客来。我想当下雨时,屋主人可以叫它音符。因为屋主人和孩子们一起听雨打到铁皮小屋的声音,一会儿是叮叮咚咚的脆音,仿佛是雨中精灵降临群山;一会儿是低沉悠长的音符,仿佛是有人在演奏扣人心弦古筝;一会儿又是一种继继续续的音调好象是雨儿想起伤心事情,在轻轻地呜咽……敏感的对对感觉孤独住进了她的心里;香晏和奶末儿和着雨声谈起自己的梦想忧伤;香草却留心找寻雨声降临时那容易遗失的美……同样的雨声因人不同、心情不同,而听出了不同的心情。只要用心去听,去发现,再短暂也是美好的回忆,更希望美景能够持续!

  春水坊里对对是一个非常爱美小姑娘,每天打扮得像个公主。可她的爷爷真愧对自己的名字“阿德”:阿德是个不讲道德老人,他不仅处处怀疑自己的邻居,还因一个碗而让狐狸爸爸背上很多债,狐狸妈妈带病到很远的地方去杀鱼而补贴家用。也正因为他太自私了,在夜里明明听见楼下传来声响,不让对对奶奶出门查看,才造成对对在夜里摔下楼,到第二天早上才被邻居发现。对对的命是保住了,但对爱美的对对来说,活着比死还难受身体受伤很严重,要动几次手术,恐怕很难恢复到以前那样了吧。在最需要亲人的爱时,家里却发生变故,妈妈被爷爷赶走了,爸爸离开家了,而爷爷天天要赶走对对。幸亏对对有个好奶奶,也被爷爷逼得逃离春水坊,去了老宅子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对对,对对的爸爸妈妈也回到老宅子陪着对对。香草费心地找到了老宅子陪着对对说话,他们一起在老宅子里挖了好多坑,意外地挖到了好多金银宝贝,爷爷听说后,也厚着脸皮到老宅子住下了,天天在老宅子里挖,希望能挖出宝贝,但他一无所获。我想,假若对对没将她奶奶小时候埋的宝贝挖出来,阿德爷爷可能是不会动用自己的钱给对对治病的,他一个人留着那么多钱幸福吗?

  ……

  香草和对对在老宅子的院子前后都种上了会跳舞的向日葵种子,种下了希望,种下了友谊,种下了爱……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六):记忆中的童年往事

  几日里读完了这一套《会跳舞的向日葵》,湘少社的再版分成了三个小标题“小花园国的公主”“会消失的葵花盘”和“幸福的花种”,仿佛暗示着一个梦幻的、曲折的故事;简介亦如是:“小香草在自己的花园里发现了一朵会跳舞的向日葵,只要她对着向日葵唱歌或者用收音机花儿动听的音乐,它便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起来……”不禁让人自行想象出一个奇幻童话,是名为“小香草”的花仙子和她奇妙花朵……然而翻开书细细读来,却发觉故事并非如此

  要回过头来说一说秦文君。当我自己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姑娘时,便和爱读书的好朋友一同分享了《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小鬼鲁智胜》《小丫林晓梅》……并觉得这些故事实有趣。不过当时读的版本,与《女生贾梅》收录在一起的,是名为《十六岁少女》的小说,与贾梅贾里之类截然不同,那是华丽伤感文艺腔调内容则是六十年代的上海女孩作为知青下放至大兴安岭的故事。现在看来,或许可以看作“知青文学”,是作者对往事细腻追忆。不过,当时年幼的我读来却是困惑不已,甚至是有深深隔阂的——这真的是同一位作者写的故事吗?十六岁的少女,对那时的我来说,还是稍显遥远年纪时代则更是遥远。

  那么,小香草的故事,倒是在那之前,是“十六岁的少女”尚且七八岁的时候。不过这一次,我想,就算十多岁的孩子读了,也不会觉得隔阂吧?这该是作者特意为小读者们所进行的一场童年忆往。

  前言中秦文君说起了写下这本书的原因:06年的时候,父亲诊断癌症晚期,全家都很震动,而她自己更是悲伤,无论是年长还是年少,若失去了父亲,便有成了孤儿的感觉。反倒是父亲,安慰她不要难过。那时,全家慢慢地回忆往事。我想,经过岁月的起落、涤荡,那剩下的,一定是些温润的、令人怀念珍宝。在失去父亲的日子里,一个个夜晚,作者开始一点一滴写作,如抽丝剥茧般,最终写成了这样的故事。

  尽管是对童年的追忆,却仿佛是经过淡淡的水彩调染过的。首先,年代,或者说“时代”,在这里已是几乎无存在感背景色。曾读史铁生笔下的童年,或是北岛笔下的童年,无处不在的“时代”的影子,简直令人惊心。或许,我们可以说那是经成人目光重新校正后的男孩子的童年,老北京的童年。那么这里,则是女孩子的童年,上海的童年。作者的笔调十分随性,倒是有随笔味道。不设结构框架,每一个小故事,仿佛都只是东涂一点,西抹一点,渐渐地累积成了一幅色彩清丽的生活绘卷。的确,初读时甚至是有些乏味的,直到读完最后一册,却又有些震动,与惆怅。或许就是这副模样吧——我不曾经历的时代,我陌生城市

  经过有意为之的记忆的滤网,不仅时代的颜色消隐了,生活也消褪了某种可能实际存在的冰冷色泽,而显得处处充满温情。单看故事中人物的名字,便让人心生笑意:小小的女主人公名叫香草,她的弟弟叫香晏,家里的阿姨叫阿麦,好朋友叫对对,邻居家是狐狸爸爸和狐狸妈妈……皆充满了甜美可人气息。拥有同样效果的还有故事的语言。(只看当年《十六岁少女》,就知道作者是怎样擅长切换不同的语言风格了。)这套书虽是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但也能明显感觉到,作者是在使用小姑娘的语言,或许就是故事中香草的语言。(这个也理所当然,“香草”本就是秦文君自己。)俯拾皆是的“……呀。”“……呢。”之类加语气助词的句子,如同小姑娘的甜糯香软。而语言之外,更是一个“小女孩”的目光,她看到的事物,她感兴趣的事物,她思索的事物,她能理解的事物,于是,这也使此书有了某种天真的味道。虽然不能保证,这当中实际上有多少成人思维的渗入,但可以想象,作者是在努力回到那个小小的自己,用她的眼睛来打量童年吧。

  书中的故事,大多是弄堂里的孩子,家长里短,不然就是学校。其实也没有怎样的故事,人物形象不见得鲜明——用了孩子的语言,在刻画上怕是很难着力的。只是到了最后,藉由小姑娘对对的遭遇,生了波澜,使主题最终落在了成长上。而一种温柔的情绪,则是从始至终的。(不过有些情节也显得刻意了,比如说颜色老师带大家扮演穷人和富人,最后得出贫富不等的人也要相互关心理解的结论等等。)我倒是相信,这些人和事,本就是作者记忆中的,作者只是怀着近似乡愁的情感,要将这些生命中经过的人改头换面记录下来,因此无谓故事。譬如香草的弟弟香晏,因曾读过秦文君的另一篇小说《四弟的绿庄园》,我简直要疑心,秦文君确实有这么个弟弟,曾亲近泥土如同自然之子。

  另一点不得不说的是这一版的装帧设计,从封面到内页的插图,都非常清新,且漂亮,正如香草的名字。使我在阅读过程中,总是想象着这样一个穿着美丽洋装的香草。可是,这样一个香草,是不是故事中生活在60年代的小姑娘小草呢?(说起来,我的怀疑,会不会也只是我对那个年代的误读?)不过我猜测,这样的装帧是为了讨小朋友的欢喜吧。60年代的香草的故事,连80后的我来读,都得努力凭借想象,更不用说如今的00后了。漂亮的图画或许会让他们觉得亲切一些。曾在地铁中看到年幼的孩子,坐在座椅上聚精会神地玩Ipad里的游戏,不禁叹息,这就是他们的童年,他们的快乐么?他们还会不会品尝到播种一粒种子,与小伙伴们一同期待一朵花开的快乐呢?所以,如果他们会读这本书,读到五十多年前的小朋友的故事,会是怎样的感觉呢?会觉得陌生,还是觉得有趣?不过我想,童年里的一些东西,那些微小的快乐与感伤,都是相通的秘密吧。只可惜,如今的我,常常只能用一种成人的目光来打量了。

  夏簌微

  2012-6-10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会跳舞的向日葵3:幸福的花种》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