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6 04: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10篇

  《与故土一拍两散》是一本由王昭阳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185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一):何怀宏的序

  不喜欢这个书名,也不喜欢何怀宏的序,何怀宏的序过于严肃过于宏大,将这些私密细微体验感上升到主义和思辨的角度争论,即削弱了作者那绵延的曲折独特思绪,也阻断了读者对于文字背后的作者思想的默默感悟体会总体来讲非常不搭,而且放在书前言部分引导读者从体制逻辑去角度去寻找漏洞问题,说剧透都算客气了,简直败坏兴致,削弱阅读快感,说得严重点叫侮辱斯文了~

  王昭阳的文字精细干练,让人拍案叫绝的在于其独特的感知力和表述力,很多模糊不清之感终被其一语点破,畅快淋漓。阅读时要试着进入其塑造气场,跟随其情感和思绪的蔓延在他的世界里遨游,至于那些不全面个人体验之说,留待专家去拼点吧。

  另文字应是经过编辑色,感觉过于圆润通达,少了些许的快感,也可能是阅读速度过快之故,不管怎样还是要感谢财新,在这样的时代能读到这样的文字,是幸运也是缘分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二):远方与故乡

  我是少小离家老大不回,鬓毛未衰乡音已改,自然的就被这本书名吸引了。

  先说说不喜欢的部分吧。

  首先是我觉得很多搞文学的都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意识先行。

  比如他认为“美国是个顶糟糕国家。我指的是作为普通人,无论是新移民还是本地人,在这块土地上度过一生的感觉”。。你可以表达自己感受,但是你要说新移民和本地人都这样认为的话,有什么依据?做过统计分析假设检验吗?怎么的就代表广大群众得出这么个结论了?

  其次王昭阳在文中毫不掩饰对物欲批判和对女权主义的反感,也毫不掩饰对性的渴望赞美,让我觉得好好笑

  物欲与性欲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两者追求过程都不免艰辛乏味(至少在他看来追求性的过程已经程式化了),享受胜利果实也就是爽那么一下而已。这样想想也就能明白为什么作者对女权这么反感,因为女性自我的觉醒,从很大程度增加男性异性身上满足性欲的难度吧。

  可是这种心态未免小气十足,完全没有一个见多识广,历经世事沧桑后的人该有胸襟思维。所以西方世界的性解放对于作者来说也不是好事。在妇女运动出现前的男权社会,男性对于性是拥有绝对话语权和支配权的,可能作者以为性解放了以后妹子们会越来越奔放,越来越容易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妹子们解放了之后是想睡谁睡谁,不想被谁睡就不给谁睡,女性掌握了自己身体主动权,对于传统父权社会下成长,相对缺乏雄性吸引力的男性而言,绝对是噩耗

  还有就是矛盾。作者一方面歌颂“美”,但是同时又对前苏联那种“建立尸骨谎言上的强横制度”下的社会生活表现认同,这我就看不懂了,谎言和压迫美感在哪里?那样的生活只适合不用动脑,没有追求,只要政治正确就好的人吧?这样的人身上,真的生得出名族之美吗?

  最后还有很多“姓什(zi)么(she)”之类的,关键是那个"穷白人捍卫犹太富人装逼自由权利",此论调简直让我瞠目结舌匪夷所思,不得不感叹革命前辈土豪田地的思想在老一辈心目中扎根扎的多深,在国外呆了二三十年都没能拔起。真想问难道在王老师心中,睡了几个白妞就意味着融入西方主流社会了吗?

  可是这本书让我喜欢地方在于,某些方面我跟这个不太喜欢的色老头还真有点像(怪不得我也常常不太喜欢自己)。我们都是归属感比较弱的人。我离开家乡十几年,再回去每次呆不了三天就想走,完全没有眷恋,我在上海呆了十几年,可是也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上海人。我们这种人,越是熟悉的越是容易厌倦,所以也很难维持一段长久稳定关系

  这世界上不会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生活环境和完美的人。

  跟作者一样,当生活在中国时候,我们会向往花花绿绿的美利坚;当美利坚的风景都看透了,我们就会把老美不好一面拿去跟他的对立面苏联作对比,得出或许那时可能比现在更好的错觉。或许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住上十年八年后,我们又会得出北欧才是共产主义社会才最适合人类的结论。

  与其说追求完美,倒不如说我们都擅长逃避,所以永远都渴望远方。

  我没有没有在国外生活过,所以对外面的世界的了解,主要途径就是这些旅居海外的作家,看了这本书之后,就更想去看看新大陆和旧欧洲了。

  很多人都认为作者为国人看待西方社会提供了另一种的视角,但是作为看美剧长大的,作者眼中的“酷一代”,作者眼中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跟我想象中的并没有什么不一样,只是我并没有觉得真的有这么不好,反而觉得作者太过强调意识形态,而这种东西多是个人主观

  我想作者对西方后现代文明失望,主要还是因为他生活在国内的时候资讯不够发达,以至于他对外面的世界抱了过高的期望现实期待产生落差。其实我对作者的失望,同样是源于这种落差。不明白一个旅居海外多年,游历多国人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像是阶级斗争时代,左翼作家的战斗檄文。这个口口声声与故土一拍两散的人,终究还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此书是至今唯一一本我先看完正文在回过头来看序文的,意外的觉得何怀宏的序文比这书本身更有看头。

  最近看到王昭阳的名字是在财新上关于马航坠机的报道,我看到记者的名字觉得很眼熟,把书翻过来一看,不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吗,那派他去基辅就不奇怪。正好朋友是财新上海站的记者,说王昭阳也要来上海站了,不知道上海对于这位年过半百旅人,还有没有风景。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三):给灵魂找个归处

  作者大叔和我的父辈们生于红旗下196x,对强大的苏联精神仍有着强烈的缅怀,据说那是一个爷们的时代,一个刻意维护纯真年代,而今天,这个时代变得他们无法适从……我父亲干脆就变成一位彻头彻尾毫无梦想毫无态度路人甲。

  无论从美国,还是到欧洲,大叔在一直在追寻的一种似曾相似人文主义情怀,以及能够触及人性深处的归属感,然而,这一切一直以失败告终。。。这种跨越种族,跨越历史地域的精神之旅是在给自己的灵魂找个归处,而这种失败的游历经验给了我们这帮后辈极好的借鉴

  书中大叔,屡次拷问,今天的美国是否还是人们天堂

  我没有去过美国,只在美资企业工作过,中间见过许多美籍人士接受了美国主流的职业习惯培训,这对我后来的工作发展创造良好基础——在我后来呆过的中国公司假大空的洗脑文化有着天壤之别。我是对美国人工作的一种初步感受,或许只是运气好。

  对于美国的社会了解,我从刘瑜的博客和书中感受到的,平时也从各种主流杂志看到人们如何在美国处理他们的事务,不知是不是人们刻意制造字里行间的美国,但我所知道的是很多亲戚去了美国,他们在那边再也无法像在中国容易获得特殊照顾,觉得受了委屈。毕竟,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并非所有人都向往的,只有那些长期忍受不公人才会渴望去接近她。没有一个理想国度,那个理想的国度在你的心中,自己才是那里的王。

  对于一个环境好坏评价,看是否符合自己。

  至今为止,我仍然认为中国永远不会成为美国,而是一个扩大版的韩国或者日本。亚洲人的文化基因人群思维属性限制着这些群族的变化

  已经有许多年没有读过散文文笔极为优美洗练给我非常好的印象。大叔对各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重新审视寻找重造自己,这也会在我们未来几十年的过程中将会不断发生,包括对性爱的态度,追求心灵的解放,对宗教领悟……或许若干年后,重读该书会有另外一种体验。

  世界变化很快,这个国家也在急速转变

  我们的灵魂不能没有归处。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四):灵魂之钝,笔锋之微

  这时代空前的鄙俗,让人误以为好的文字已然绝种。

  王昭阳却用一本《与故土一拍两散》证实:不要过早下结论。

  书中文字的精致干净,让人始料未及。一个旅居美国廿载,又漂泊世界多年的人,仍能保有良好的汉语审美,在选词炼句上呈现简净隽美的气象实在难能可贵。这种文字气象并非王所独有,但是王没有也无心滥用他的语言天赋来倒腾些做作的文人情怀,这是他比某些个畅销作者优胜的地方。

  我若在此细细讨论书中个别篇章内容,恐怕会像何怀宏那篇长达26页的序一样,散发出生硬和曲解的霉烂气息。何用他北大教授正统」的哲学方法论剖解一个诗性灵魂的笔记,难免会得出「美国并不是天堂,制度也并非万能」这样粗浅的结论,并把王的落寞与孤零归咎于信仰爱情失败的「个人体验」,「只是属于少数人的感觉」。

  不幸的是,「少数人的感觉」才是真实存在于每个人生命历程中的印迹,而与之相对应的「多数人的感觉」常常来自集体虚构,二十世纪它是意识形态,今天它是物质消费主义。王说他「唱衰」美国和整个西方的表述可能过于个人化,我以为个人化是必要的,这样才真实可信

  王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不合群情绪,正是因为他憎恶集体虚构的谎言。在王的个人体验中,自由也会让人无比憋闷,曾经风光无两的精英阶层也会瘫痪,革命原初的真挚坦诚也会枯萎变质……「仓廪实而知荣辱」竟是诳语,全世界都沉浸在纷纷的物欲中,展露贪婪丑恶的人性,宁肯践踏美好,也不选择优雅宁馨的生活。他深味美国民主富足外表人人只为自己而活的精神贫瘠,也深爱俄罗斯在极权政制下民众勉力维系的富于营养古老文化传统。对当今中国,他采取了更为含蓄的表述:「封冻的语言,埋葬神秘元素的土地,无性无爱无诗无音乐之高增长国,就是极权;它憎恨一切自然、混沌、原生的生命状态」。

  我以为,王之所以下这么个透着绝望气息的判定,是因为他的灵魂,与在丰裕物质面前就能溢出千万种幸福感众生,有着本质不同。他的灵魂有一种稀缺的钝感,对「时之所趋」保留本能的抗拒感,对精神生活的审美有着严苛标准。与之相对,一些人的灵魂是令人难以置信锋利,能编织出最绝妙的谎言让集体陷入狂欢,能丢弃道德原则追逐声名利益并为之作出机智的狡辩。《新三桶》一文所述「爱国学者」之流,便是锋利的灵魂。

  钝的灵魂,大量存在于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和战后的日本。正是这些沉重内敛的灵魂,观察时代的泡沫,在笔尖流露出令人惊异的微细与洞见。他们是山上的灯火大地上的盐,一旦灯光黯灭、咸味消失,就成为无声无味的沙石泥土,被鄙俗世界的洪流一卷而空。可是失声失味的世界,还是得由他们来唤醒和重建。

  「优美语言的复苏,足以战胜任何一种席卷全球的谎言。」王的绝望与希望,亦在我们心中有相似的种子,只是欠缺足够的优美文字与异质体验为雨露浇灌罢了。同样的复杂情绪亦存在于1929年大崩盘前后的美国,1940年沦陷前后的法国。这两个国家既没有万劫不复,也没有在危机过后获得永久性的海晏河清。对世俗风气的沉钝之灵魂,和书写思想的微细之笔锋,是任何时代之所必需。选择它,脱离的是满溢于当今中国的有关幸福」的神话叙事,面对的将是和王一样的漂泊、感伤、落寞的生命体验,但它值得,为的是什么?是一种亘古流传的宗教情怀?是古人所说的「仁」?或者,通俗一点,是为了「华夏民族固有的美」不致失传吧。

  本文首发于 选书师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五):人生没有假设,人生只有宿命

  有段时间我常常写国外的好以及国内的不好,很多人冲上来拍砖,我一一看了,大部分都是情绪化的宣泄,删掉粗口几乎不剩什么了,这种交流令人失望。他们的冲动我能理解,上来就是一句:你没在国外生活过,你懂个P。

  我的确没在国外生活过,但你们在国外生活过的,不也P都没说出来一个嘛。除了爱国,人离乡贱这种狗屁不通道理

  王昭阳写了一整本书探讨这个问题:外国真的很好吗?

  看完这本书,受益匪浅,王出身世家,早年出国读经济,进投行,算是打入华尔街高等华人世界,然后突然放弃高薪厚职,流浪全世界,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这本书就是他的流浪笔记,写的坦率真诚,令人读来好似听老友秉烛夜谈,无话不说,令人眼界大开。

  人生没有假设,只有宿命,王昭阳写他进入投行几个月后,虽然收入不菲同学们个个羡慕,这个身份也令他终于进入主流世界,但她同时也感到,压力巨大的工作令他“精神焦虑,性欲减退”,这不是他理想的生活,他决定退出,送别会上,同事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们衷心羡慕他的潇洒离开,但自己想走又舍不得,离开投行几年后,他曾经的投行同事好友雪莉,因乳腺癌,孤身一人寂寞的在纽约中央公园旁边自置的大宅去世。这是她之前就预感到的人生,但她舍不得离开。

  王朝阳转身潇洒的走掉,流浪欧洲,继续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一路上,他做了很多短期工作,睡了很多不同国籍人种的姑娘,深入了解各个民族,写下自己的感受。这一代红旗下的蛋,最后还是摆脱不了俄罗斯的影响,终于找到的故乡,原来还是俄国。

  人生没有假设,人生只是一场宿命之旅,如果王昭阳不是心怀忧思,汲汲于精神、文化、故土,大可以像某个最近出事儿的大V一样混个天使投资人做做,以王睡遍全世界的性欲,估计也难逃我党法网恢恢,如今肯定低头耷脑,像个八岁小儿一遍又一遍写检查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人生至此,才真TMD是奇耻大辱,睡姑娘不丢人,被我党拿来现眼才TMD丢大人。

  王昭阳在第一篇《亚裔男之忿》里写了他孤独寂寞的留学生活,提供了不同视角,我没留过学,看到留学的人说,亚裔总是喜欢和自己的人聚在一起,不是像别的族裔一样喜欢广交朋友。现在知道,也许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王昭阳描绘了一个富足、单调的美国社会--这种感觉,很少有中国留学生可以准确的表述,大部分的表述无非是“大农村”、“没意思”、“好山好水好寂寞”云云,王昭阳写出了我看《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和《革命之路》(Revolution Road)时的感觉。

  物质的富足,制度的优越,都不足以填满人类常感空虚的内心。他写了很多神奇的人物(乔布斯也曾参加过的公社乌托邦等等),神奇事件,他笔下的人物,或者是他的各国女友,或者是他的各国朋友,所以可以深入了解她们的开始,高潮,甚至是结局。读来真实可信,心有戚戚。

  我一直都佩服这种忠于自己内心并知行合一的人。如今王昭阳人到中年,半生都在流浪,按照主流价值观,可以说一事无成,家业具无,但他的这本书给人提供了另外的视角,不同体验,在我看来,这样的人生,比一个收入丰厚意气扬扬的投资银行家更有价值。

  何怀宏写的长序也值得一读。另:这本书校对不够严谨,同一个人的名字出现在不同篇章里居然以不同的中文出现(雪莉、莎莉)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六):乡关何处

  王昭阳,比我高中时最欣赏的男生名字只多一字,也在美读博,从情感上无论是王昭阳还是美国,都应该很亲切了。所以尽管在此之前我并没有听过他,也没有看过他的专栏,凭着亲切感,仍然对此书充满兴趣。在正文之前,赫然是何怀宏的长篇序言,写作态度极为严肃,无论是赞许还是批评都是有所保留的,希望读者能亲自一窥究竟。何老师用词准确淡定,对王昭阳文字的评价是“干净精致”,对王昭阳的极端私人化写作方式持有保留意见,初步基调定下来了。

  上个月,我的两位好友刚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美国自驾游,去了被王昭阳深恶痛绝的旧金山和纽约,这些“冷淡、隔绝、孤寂、荒远”的地方,回来后对我不吝夸赞美国的好,以至于我用“他们把美国带给我”来形容作为听众的收获。在好友眼中,美国的好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因为在北京呆久了,一点不觉得美国在硬件上比我们更先进;另一方面就是西部人民的淳朴热情,以及带给你的油然而生的“人”的感觉,切实领悟到自己过去三十年是如何被“压迫”和受压抑的。也就是王昭阳所未曾在美国体会到的幸福和自由。当然,王老师以知天命之岁,写出的文章显然不是青春期时的壮怀激烈,更何况在我们这些人出生之前就已留学美国,所见所闻所感也不是游客一个月之内可以企及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各怀观点而已。读者所看到的也只是一家之言,不会因为谁的某句话,就改变计划,该去美国而不去,或者没条件硬要创造条件去,时至今日,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的情怀和号召力一去不返了,读者早已不是四十年前的闭塞人群,世界大门洞开,信息疯狂爆炸,选择性相对增多,任何一家之言也只能掠过,每个人都更希望亲身体验。而能将个人体验写专栏写书,那是另一个人群的权限。

  正如何怀宏在序言里所指出的,王昭阳的“不幸福”之感,多半是来自情感和性爱的压抑与失意。毕竟我的自驾游好友们恰好是恩爱夫妻,也不是在美国久居,因此无须过多融入,更不必新寻伴侣,前提条件的差异,让我格外能理解他。敏感重情之人,无论身处何方何等境遇,最先关注的一定是自己的精神和情感是否得到满足,答案又往往是否定的,所以自然有半世飘零之感,会令局外人感到做作。他的文字也对得起何怀宏的评价,但我以为,其实超过“干净精致”的程度,作为已将母语搁置二十余年的美国人,依然能写出动人的句子,确实令人感动。最令我感动的是他在失去四十岁时的真爱时,对自己心情的描写:她走后,天地无垠无涯,我仍然锥心刺痛,至今未散。

  所以我突然觉得,所谓故土,故乡,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成熟后心之所系。她可能曾经炽盛,也可能在失去后飘零,从此乡关无处。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七):割舍等于背叛

  王昭阳先生的《与故乡一拍两散》细细记录了自己在海外打拼多年的北京爷们的生存与思想困境。如果要给这本书定一个基调,似乎可以用“不安于室”来概括。王先生有着优越的家境和家学底子,又赶上了相对早期的出国游学工作的黄金期,照理说应该是有机会在上流社会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然而,在书中所呈现出来的是焦虑、失望与无措。这是不是很像肥皂剧的经典台词:你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不快乐?

  当我们流落在异国他乡,保持内心的独立和强大固然很重要,如何融入当地社会,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是需要不断自我调节,适者生存。时差、语言、审美、习俗、宗教、饮食,种种不一样,正是生活对异乡人的挑战。能够尽快的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极好的生存之道。如果凡事都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认为异质文化圈对自己总是排斥的话,无论去哪儿,都是自我内心的被放逐。昭阳先生对于“美国信仰”和“苏俄模式”的失望和不信任,不仅仅基于对于本身就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的制度和人文的失望,更是基于自身libido的正常发泄。“发乎情,止乎礼义”,却没有被看到这样的思考,一味的宣泄情绪,占据了较大的篇幅。

  诚如北大教授何怀宏先生在序中所说:“他的感觉与经验,虽然可能过于个人化,但无论如何,这些文字至少有助于提醒人们,美国并不是天堂,制度也并非万能。”是的,应该说大部分的读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并没有机会能够在美国生活足够长的时间(跟团旅游不算体验美国),尽管批判有助于国民性的反思,但是有妖魔化的趋向也是不可取的,这本书太过私人性,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并没有觉得我所遇到的美国人就真是伪善,只会跟你say hi之后就冷漠下来了,得到一些,必定会失去一些。你拥有了私密的apartment的空间,拥有了图书馆不受cencership限制的图书,拥有了恒温的公共游泳池和健身房,你还要抱怨没有车所以寸步难行,邻里关系不如国内这样“亲密”,找不到合适的洋妞女友?那么再反过来对比下国内的大环境,昭阳先生不是更加失望么?

  所以说,割舍等于背叛,并不是说,美国就是一方净土了,批判是为了更好的手术更好的痊愈,而是觉得,更客观地有个对比了,才能有些较为可信的结论。一个找不到知足常乐或者随遇而安的人,不满足是他成长的内驱力,然而未必适合挣扎在体制下天朝小民们。那,昭阳先生,哪里才更好呢?当然,这本书本身文字清新可读,还是有不少实在的反思性在其中,还是值得开卷有益的。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八):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

  前后花了大概三天的零散时间把旅美作家王昭阳作品《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完,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不禁想要了解为何要一拍两散和怎么个一拍两散法。打开书后,全书篇首来自北大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教授洋洋洒洒,长达26页的序更加激起了对此书的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能够得到哲学教授如此之多的思索,才得以一下笔就无法停下。不过教授的思索显然不像我只是出于对书名的好奇,他在意的是为何失望,以及可以抱有何种期望。不过读完全书,我仍没有在其中找到明确的答案。

  好的作者是能够让读者产生思考,而不是一味的想要把一家之言灌输给读者,同样好的读者,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汇总自己的问题,在探寻结果的道路上默默累积前行,以至不让自己陷入到某种偏执的认同中越走越远。读书不是拿来主义,作者很多时候也同读者一样,对周遭的很多事物困惑,于是他们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引发自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得以某种程度上的治愈。

  那么这本书究竟是关于什么的书呢?我觉得如果你爱你美国,你应该去读这本书;如果你恨美国,你也应该去读这本书。书中讲述的是一位八十年代土生土长的华人混迹美国社会最真实的生活,时隔今日依然使用。比如一些民族性层面的问题,这个民主社会背后是更加森严的等级制作,无形的将各个族群区分开来。

  美国并非天堂,制度也并非万能,如何找到内心的安定感和身份的认同感,是在生活在任何一种人群或是族群中每个个体需要靠自身去探寻的。接触更大面积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只能够是让你的人生路走上了高阶的斗争模式,但是同时也扩大了眼界,而非井底之蛙,头顶只有那么一片天。

  当然每个人对事物以及社会的认识,无法不和个人生活的时代以及其所经历相关。作者出生在文化世家,其祖父是合译《资本论》的中国著名学者,其父母也是当代有名望的高级知识分子,生长在北京大院里,自己本身也是得天独厚的天之骄子。80年代初来到美国留学,进入华尔街的投资公司工作。可以说他的“美国梦”已经完美实现,可是就在他可以拿到梦寐以求的绿卡时,他却选择了放弃。重返祖国,却发现自己已经与祖国格格不入,多次的磨合仍旧是以放弃为结局。但此次美国也无法容身,他选择了流浪于欧亚大陆的生活,惊人相似的重走了当天马克思宣扬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样的生活背景,使作者对苏俄有明显的偏爱情节,甚至在那里找到了其精神上的一种苏醒和希望。为何他对苏联和欧洲等地有这样的感情呢?或许是因为苏联这个沧桑的国度和祖国有过太多的类似经历(尤其是近代的主义,气质十分相近)不论是从政治体制还是历史文化的角度,它与西方世界格格不入;或许是因为作者在亲历美国社会对其的彻底失望。这失望不在于自然环境,生活物质条件上的,不关乎政治和经济制度。而是自由,在这样一个推崇自由,乃至世界各地人们羡慕的自由国度,作者认为那里的”自由“是个”恶毒的笑话“。

  读完全书,发现作者没有告知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个适合生活的好社会,他对美国有太多的不爱之处,但也无法回到中国。正如我们这一辈80后出生在小城的里的都市流浪者,处在回不去的故乡留不下的城市融不进的生活的苦闷中。由此我所领悟的思索: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我们一直在找寻。在这样一本值得阅读的书中,对社会、对生活,你一定得到你所的到的领悟。读我而言,这就是读书所带来的最大财富,这也是我所评判的好书所必备的特性。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九):从个人体验到个人体验

  其实作者这本书本身很有价值,出国在外,那些不如意,那些挫折,那些迷茫,那些痛苦,作为个人体验是真实无虚的,作为作者本人敢于把它们都诚实地写出来,也是勇气可嘉的,而于我等读者,无论是去不去大洋彼岸,这书作为警训、预防针,都很有看头。

  但是我想斗胆说一句,书本身不错,但何怀宏老师开头的序,总有点儿喧宾夺主的嫌疑,正文才185页的书,何老师的序都能有26页,这在我阅读的个人体验里,也算头一遭了。我倒不是对序言的内容本身有意见,只是何老师其实是借别人的个人体验,大量发挥了他自己的个人意见,然后26页里差不多把作者的故事该剧透的都透完了,该评论的也评论完了,那我们读者再往下看还有什么劲呢?其实这序中不乏中肯的分析与客观的评价,只是若在我们读完作者的个人体验之后,再来看何老师的长篇点评,也许会更好。

  就何老师的观点本身,我其实还是不少赞同的,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制度下,春风得意者大有人在,如鱼得水者不乏其数,这些人的文章,我们也不是未曾看过,那失意者的世界与得意者的世界,哪个是真正的世界呢?其实对每个人自己,都是真的,这就叫个人体验。至于世界?它才不关心蝼蚁们的悲欢离合哪,乾坤只管在那里自行运转。

  故而此书,还是很有价值的,因为对于很多打算出国留洋的年轻人来说,作者曾经的那些迷茫困惑挫折,很可能就是未来他们要面对的挑战,成功者的经验固然值得参考,失意者的警训何尝不是格外有价值呢?吾等凡夫俗子,若能知道风险在哪里,提前警惕好,对于迈稳步子,实在是大有裨益。

  念及此处,由不得我也生出一股罕见的情怀来,想要借此机会,祝愿各位天朝子民,华夏儿女,无论是海内海外,苦逼还是漂泊,都能得到自己精彩的个人体验。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十):身份认同焦虑症

  我想作者在书中描写的这种情怀,这种焦虑彷徨,失意我大概是体会不到了。

  作者就是人们眼中的精英人士,80年代可留学美国,在华尔街这种地方打拼过,而直到现在同声传译工作方面的人才也是过于稀缺。我不想把这本书归结为成功之前所要经历的失败,挫折,困难。这本书的略带小清新的封面和标题真让我联想到现在市面上各种传播成功鸡汤学的书,但我眼中的《与故土的一拍两散》更倾向于一个人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

  与大部分的中国人在异国一样(虽然我暂时还没有体验过)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大相径庭的生活习惯,一个大熔炉,一个个的小圈子,我们可以说唐人街就和中国一样,但是你拐个弯,就是白人和黑人的世界,充斥着不同国家的也许是阿语也许是卷着舌头的西语。永远在寻找身份认同感的我们,需要身份认同感的我们就这样在世界上生活。

  我没有去过国外,可是中国也足够大了,走过许多地方,可以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不说思乡,不诉离愁,就只说说我们从心底渴望却不自知的身份认同感。

  重庆,对于我这种一直在小地方扎根生活的人来说,是第一次在外地生活如此之久,刚来时带着对于大城市的好奇,才发现什么是一线城市的生活,没有做过轻轨,经常不知所措的看着牌标,工作人员一讲重庆话就紧张,因为听不懂也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坐大巴时在高速路上可以一堵就堵两三个小时,记得在解放碑附近,看到一群衣冠楚楚的白领在排队,我竟停下来看了一会,发现他们只是在排队进写字楼的电梯,就这样看到重庆把他大城市的特质一一呈现在我眼前。

  大学开始有老乡会,记得去食堂的路上都会看见张贴的老乡会的通知,在外生活老乡好像多了一些共同点,这大概就是典型的寻找身份的认同感。这只是第一步,我们会接触不同的人,会向另一个自己靠拢,排解我们的焦虑,努力让大城市塞下一个小小的自己。

  重庆奇特的太多,记得有一次去解放碑,那里是重庆最繁华的所在,可是一条马路之隔就是十八梯,那里破烂的好像连我们那样的小城市都不如,走下去我看见有三三两两的大爷们聚在一起打麻将,街旁买副食品的大娘躺在摇摇椅上乘凉,发廊门口的小姑娘百无聊赖的玩着手机,这里还原了一幅真实的重庆生活,其实大家都是这样生活的,为什么依旧会产生异乡的焦虑感 。

  走在大街上,看到的无论是新建的小区还是已近爬满爬山虎的老房子都渴望有一盏灯属于我,有一盏完完全全的小屋子属于我,当每次回到那个狭小东西都堆不下的集体生活的宿舍的时候,我都明白这个城市永远不会属于我,而我现在只是一个在异乡求学的学子,而那些北漂呢,当他们在大城市终于有一个十平米的地下室的时候就会渴望的更多,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才去寻求更多的身份认同。

  要与故土一拍两散了吗?大部分人还是会回到故乡吧,不出名的四五线城市,那里没有7-11可以等到晚归的你,对于故乡你熟悉又陌生,会时常怀念在大城市的种种好处,也以放松的姿态慢慢生活,不再存在的身份焦虑,与故土的联系断了也没断,不会有一拍两散那样伤感。

  毕竟就在异乡也做不到一拍两散,作者在美国生活多载,在世界各地流浪还是在用中文写作出书, 不是吗?

  一些题外话:个人认为这本书的序放在最后比较合适,一来是太长了,二来没看书就先看评论实在是破坏阅读体验。

  这本书可写的视角很多,也有很多很深刻,比如甚至上升到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想移民,或者是现在的多流思想,可是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共鸣就是在外的我们,这样一个小小的共鸣点。写完此文的我现在万分的想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与故土一拍两散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