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意识》是一本由沈诱冰著作,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钱意识》读后感(一):钱为何物
钱为何物————吴军河评沈诱冰《钱意识》
我叫沈诱冰,是一个集智慧、财富于一身的美女。我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我没有过高的学历,也没有特殊的天赋,唯一让我可以津津乐道的,是我懂得潜意识,而且我了解它的强大力量,并懂得如何将它运用在我的生活中,为我的每一个梦想服务,让我慢慢跻身于有钱人的行列。这是多么有吸引力的自序,太自信的一名女作者,30岁让自己跻身于富人行列,这是什么原因呢??
《钱意识》本书分四个主题:借钱、花钱、赚钱、存钱;加上自序、导言共264页,我基本上是用了两个晚上的时间(4个小时)就看完了这本书。为何这么快呢?因为本书是一本谈钱不伤感情的“励志书”不是什么“理财书”。本人对励志书情有独衷,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很想一口气把它读完,加上本书的写作风格以及设计,都是我喜欢的那种,字理行间透着无限的想象力。
本书的核心价值就是这一句话:有钱人和穷人的潜意识里对待钱的信息是这样的:有钱人(借钱--花钱--赚钱--存钱或者不存)穷人(尽量避免借钱--赚钱--存钱--花钱)。
有钱人借钱的潜意识是:我可以赚到钱,我也还得起,我不怕借钱;我有好的项目,一定要借钱投资;能从银行借到钱,就绝不从亲人和朋友手里借;借钱可以让我提前过上好的生活,借款利息算不什么;我很享受每一次按揭还贷,既可以增加信用,手里又可以留下更多的流动资金;穷人借钱的潜意识是:我自己有积蓄,不需要借钱;没有可靠消息,我才不会借钱去做投资;钱如果不够,即使让我借钱我也绝不从银行借,因为会有利息产生;万一借的钱我还不上,一切都完了;买东西能全款就绝对不按揭,这样不用交多余利息;我大概没有资格从银行贷款。
有钱人花钱的潜意识是这样的:我花钱,我还可以赚回来;每一次花销都是一种变相投资;如果多花点钱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的话,那就多花一点;与业务上的投资相比,投资自己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不爱占便宜,买单时抢着付钱;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穷人花钱的潜意识是这样的:钱是花一分就少一分,能不花就不花;买名牌是铺张浪费,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我总是很关注各种打折、搞特卖的活动;我要尽量少花钱,留给孩子将来用;我喜欢跟他(她)一起出去,因为他(她)总是抢着买单。
有钱人赚钱的潜意识是:我的周围处处隐藏着商机;我从不企求眼前利益;把自己擅长的事做成事业,做强做大;我不会为钱而工作。穷人赚钱的潜意识是:赚钱真的太难了;我没有背景,也没有积蓄,更没有路子,根本不可能赚大钱;看看哪一家店赚钱,可以加盟一下;有钱赚,不喜欢也要坚持做啊。
有钱人存钱的潜意识是这样的:我不会去存钱,我总有新的项目需要投资;我不愿意存钱,银行存款利息太低;长期存钱只会让钱贬值;赚的钱都用在下一批的货里了,没钱可存;银行贷款还未还完,没钱可存;我的后代会像我一样能干,不需要我给他们留积蓄。穷人存钱的潜意识是这样的:有钱人的钱是存出来的,存一分就多一分;把钱存在银行,多少可以赚取利息;存个定期,利息会高一些;为了孩子以后买车、买房、我需要存点钱;存钱让我有安全感;存钱,才有好日子过;不存钱的话,生病了怎么办。
钱为何物?钱来至哪里?钱到底隐藏在哪里?-----潜意识里。我们把贫穷的潜意识埋得太深了,所以导致我们今天不能成为有钱人。钱隐藏在我们自己坚持的梦想中,很可笑的是一开始往往是看不见钱的。于是,很多人反过来又以“为了钱”的名义而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做着自己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直到熬干自己的生活热情,临了,还在感叹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
读此书能让你从穷人的潜意识里走出来,慢慢地会让你成为下一个有钱人。让你的潜意识里充满富人思维,告诉自己我是有钱人,我要做有钱人该做的事,然后我才会越来越有钱!!
出版发行:古吴轩出版社
出 版 人:钱经纬
版 次:2017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 价:36元
《钱意识》读后感(二):有了钱意识,钱才会来找你
我有幸读到《钱意识》这本书,对如何赚钱有了一些认识,钱,是个好东西,人人都爱它,如今大家都明白的话:没啥不能没钱,有啥不能有病。
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家庭收入,主要还是以工资收入为主,没有什么外来收入,大家除了日常开支以外,大多是将钱存入银行,或定期或购买理财产品,年纪大些的人更是靠着微薄的退休金,精打细算的过活。对于如何让钱更增值,他们本身没有过多的资本,或者在当下,没有更多的投资渠道,更多的是风险更大的金融产品,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那是血本无归的经历。
《钱意识》读后感(三):真正的有钱人
沈诱冰,一名85后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杰出的潜意识研究者,钱意识理论和实践第一人。她以自身的体会,从借钱、赚钱、花钱、存钱四方面的潜意识入手,揭示了一个人怎样才能以正确的姿势成为有钱人。
越借钱,越有钱。首先,借钱必须用于正途。若用于赌博挥霍,则是穷人的思维,终究沦落为穷人。沈诱冰的初中同学王西南绝对是个借钱高手。他脸皮厚,敢跟同学借,甚至敢跟班主任借。借的时候,他讲究信用,有借必还。他的表叔在校门口卖油酥饼,于是,王西南不辞辛苦地天天为同学,为班主任送早餐(豆浆+油酥饼),乐此不疲。尝到甜头之后,王西南又有了借钱的计划,现在大家已经对他过去的表现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所以都乐意借钱给他。借钱的时候,信用很重要,银行会拿你的个人征信作为放款的条件。毕业后,王西南有了更大的借钱目标:批发水果。为了得到一笔六万的启动资金,他把老宅抵押给老板。经过一番努力,他最终还清了债务。受到了王西南的启发,沈诱冰也想借钱了。那次她前往马来西亚留学,身边的生活费被偷了,生活变得相当拮据,于是她想到了银行贷款。用贷款,她租了几套房子,然后再将它们转租。半年后,她还清了债务,生活变美好了。借钱,虽然会使心里产生危机感,但恰恰是这种危机感激活了你赚钱的潜能,让你拥有赚钱的能力。从这种意义上说,你就是有钱人,有能力赚钱的人。
年轻人更需要借钱。我们的长辈通常不希望我们去贷款,他们老是以为借钱是没钱的人才会干的事,他们不想让孩子欠银行的钱。其实,我们手中的钱总是在不断贬值中。比如,二十年前,如果贷款买一套房子,首付三成,分三十年还完,每月必须还500,那时的500元是个大数目。可到了现在,500已经是一个不足挂齿的小数目了。所以,你从银行借得越多,赚得越多。借钱,可以让优裕的生活早点到来。聪明的年轻人巴不得借更多的钱,争取更多的流动资金,投进新的投资项目。沈诱冰的经历就是一个好榜样。大学毕业后,她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成为单身妈妈。她净身出户,独自承担了女儿的抚养,手头只剩下几十万。面对海景房的诱惑,她选择了分期付款。由于债务的重压,激发了她的勇气,她找到更多的投资项目。后来,她又贷款买车,一辆,两辆。真正的有钱人,懂得借钱,喜欢借钱,而且越借越多。
如何巧妙借钱?很多人认为,向有钱人借钱应该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实不然,越是有钱的人,越没钱可借。因为有钱人总在不断地投资,根本没钱借你。这年头,愿意把钱借给你的人真的很少。这个我深有体会。记得刚毕业的那会,单位附近的房价低的出奇,我就尝试向好友同学借钱,数额不多,结果借不到半毛钱。后来,我回老家盖房子。我又尝试借钱。我打算每个人借5000到10000。第一位,是大学同学。我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因为前几年他曾经借给我5000,豪爽。不过这一次,他说他自己也要盖房子。我的计划立刻泡汤。不过,我在心里还是挺感激他的。沈诱冰说:“无论是谁,只要愿意借钱给我们救急,我们都要把这个人当成一辈子的恩人。”没错,他就是我永远的恩人。第二个朋友婉转地拒绝了。理由是他的牙齿坏了,需要大修。所以很抱歉。不过,到现在为止,他的牙齿还是老样子。第三个朋友是个公务员,私底下还告茶叶属于,他也拒绝了。原因是最近耗资过多,而且生意需要流动的资金。末了,他希望我帮他宣传一下他的生意。第四个朋友也拒绝了。理由:最近负债累累,钱都拿去买足彩,信用卡都刷爆了,只能够拆东墙补西墙。末了,他建议我向他学习,多搞几张信用卡,刷东卡补西卡。借钱还是要找银行妥当。特别是无抵押贷款。其优点在于无需个人资产抵押,放款迅速,无需复杂的资料,不存在什么风险。要借钱,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至少三个月前就要准备好。银行比较看重你的征信和资产。你可以在账户里放置一笔不小的资金,然后尽量少取钱而多存钱,把流水做足。这样的话,银行方面会更乐意把钱借给你。
花钱,其实是一种投资。沈诱冰的好友兰兰曾经抱怨起她的妈妈,说她老说她铺张浪费,单单两套衣服就花了10000。为此,母女几乎天天吵架。后来,兰兰接受了沈的建议,把“花钱”改为“投资”,妈妈态度大变。投资,意味着钱花了还可以回来。投资高价衣服,兰兰的理由:我的客户是高端客户,我只有穿得高端点,客户才会在瞬间对我公司的印象加分,等单子一签,我就能获得一笔可观的提成。投资跑步机,兰兰的理由:可以少买些补品和少进医院。投资跑步机就是投资健康。兰兰是有钱人。在有钱人的眼里,花钱就是赚钱,现在花钱,将来生活更美好。
花钱买名牌,你离有钱人不远了。有句话说得好:推销产品,不如推销自己。怎样推销自己呢?买名牌!买名牌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和品位!用名牌的人是有故事的人,人们之所以热衷名牌是因为名牌它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历史背景。谈业务时,对方一看你的名牌,就更放心与你合作,从而快速达成交易。
多为自己投资。有的家长总希望孩子多学习,暑假到了,这个班那个班,严重侵占了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占用了他们的梦想。家长这种心态大多数来源于年轻时的壮志未酬,所以才想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家长是孩子的学习榜样,如果家长什么都不懂,怎么起到模范作用呢?所以,家长要为自己投资。在家庭中,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为自己投资。男人如果不愿投资自己,工资通通上交,啤酒肚就会越来越大,肾会越来越衰,整个人越来越没有活力,没有激情,若在外面遇到个稍有姿色的女人,思想就会开小差,甚至于想重组家庭。女的若不愿投资自己,最终难免会变成黄脸婆,穿的像大妈,吃得像乞丐。老公自然会以为娶了个廉价货,从而没有太多动力去赚钱养家。所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要敢于投资自己,学会养生,学会时尚,学会与人交际,工作、感情才会更上一层楼,钱包越来越鼓。
要赚钱,别跟风。有一个关于赚钱的笑话:一个犹太人开加油站赚了钱。第二个犹太人在加油站旁边开了饭店。第三个开了超市。他们都赚钱。在中国,情况不同。第一个中国人开加油站赚了钱。第二个马上跟风,第三个也跟,最后生意一起死掉。跟风,往往意味着最后会走向失败。要赚钱,只有找准商机。这个商机必须建立在你的热爱上面,是你所擅长的,这样你才有无限的动力往前走。商机,贵在创新。湖北一家菜市场旁边,有一家包子铺,上书:纯手工包,免费送吃。一时间顾客闻风而来。卖包的是个六十岁上下的老爷爷,起早摸黑的,挺不容易。每天,老爷爷的生意都特别好,卖光光,而且大赚一笔。为啥?因为一个包子(免费的)很难吃饱,所以很多人吃了两个甚至三个,多要的就要付钱了。顾客们觉得占一个老人的便宜过意不去,良心有点不安,所以想让老人多赚点。而且,很多人买了包子后,顺便在旁边卖豆浆喝,虽然价格有点贵。后来才知道,卖豆浆的是老人的女儿。
要赚钱,必须用心。《道德经》说:无私为大私。要赚钱,你的产品要有灵魂。我们通常会被经典老歌所感动,即使过了若干年,即使原唱者已经离去。那时因为,谱曲者是用灵魂在谱曲,而歌唱者是用灵魂在歌唱。他们的歌走进了听众的内心,令人百听不厌。反观现在,越来越多的歌手追求超高的歌唱技巧,歌曲缺少灵魂的注入。一曲听罢,听众除了觉得唱功不错以外,内容大多忘却。现在走心的产品越来越少了,因为大部分人贪图快,快速的追求利益。产品有灵魂,才有市场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服务于他人。
赚钱,要有冒险精神。又一次提到王西南,初中的他在老师眼里是“调皮、不乖、野人”,当时的班长是个典型的乖孩子。后来的人生轨迹中,我们会经常发现,越不乖的孩子前途越无量。有一次,班里组织徒步,目标是鸭子山。到了目的地,大家都不愿动了,不愿爬山。语文老师编了个小谎:山后有个怪老头,大家谁愿意爬上山见识一下?班长立刻拒绝了,他要看书。唯独王西南自告奋勇,上了山。十年后,班长在老家的事业单位上班,每月工资不到三千。而王西南,投资了各种项目:房地产、餐饮业、娱乐业。在求财的路上,我们不要老去找安全感,不要畏首畏尾,而是要狠心地把自己送进一种绝境状态。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唯有这样,才能把赚大钱的潜能激发出来。
真正的有钱人,他有明确的钱意识。借钱,是为了投资。花钱,也是为了投资。赚钱,要标新立异。存钱,还是为了投资。
《钱意识》读后感(四):不会借钱,永远不会成为有钱人
因为从小接受到的关于金钱方面的教育太少,所以对于钱的概念只有“节约”和“一夜暴富”。
被教育,千万不要欠债,极端情况下才考虑找别人借钱。因为欠钱是很不好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不好,他们也没细说。
赚钱之后就存进银行,立马存起来,可是后来我知道了通货膨胀这个词,我发现似乎存钱意义并不大了。因为把钱全部存进银行,每年都在贬值,物价却在上涨。
有一句话说的不错: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有钱人和穷人的区别在于,有钱人善于利用整合资源。当他们想要做一件事时,就会拼尽全力去争取,手里没有钱,就想办法去借钱,而不是就此打住。
理财方面的书籍普遍的建议是,自己攒钱到一定程度后,用本金去投资来赚取收益。
可是,年收益率高的产品,投资门槛也很高,本金数额不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
而大部分收入不高的工薪阶层,每个月的工资用于支付各种开销之后所剩无几,几乎存不下没什么钱,更妄谈拿去投资了。
在看了很多理财书籍之后,我发现同样是收益率6%,1万块和100万的收益差别实在太大了。
因此,与其想着用手里那一点儿钱去研究理财,不如多花时间好好考虑怎么去赚钱。投资毕竟有风险,而赚钱确实可以靠自己去获得的。
《钱意识》读后感(五):我就是爱钱
我很喜欢钱,因为钱能给我带来安全感,但由于中国几千年来对钱的不敢正视的思想,很多人可以在生活中谈理想、谈感情、甚至谈八卦,但就是不会谈钱,总有人会说你为什么总谈钱好庸俗,但我的的确确是个庸俗的人,我希望周围的人能给我提供一些关于赚钱、理财的方法,但大家往往都对钱闭口不谈,尤其是和朋友,甚至出去一起吃饭很多时候我主动说AA都会让人觉得我市侩,但别人请我吃饭我会感觉不好意思尴尬,我也不想每次都请别人,与其俩人来回请对方少吃饭还不如AA,这本书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有钱人会用钱生钱,穷人只会把钱放在口袋里慢慢贬值,的确是这样,我会再读一遍,即使现在不是有钱人,但我会努力工作去通过投资理财逐渐变成有钱人。
《钱意识》读后感(六):一栋大楼摆在眼前,为什么有的人会认为自己将来可以拥有?
看了那么多的励志书籍,在看的过程中,确实能给自己增加不少士气,也可以让一蹶不振的自己再找回那种激情,但是很少有一个本能给我当头一棒的感觉,《钱意识》这本做到了。之所以给了我当头一棒,是因为书中有一章提到了信仰,对啊,我们一直认为信佛教信基督才是有信仰,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虔诚的佛教徒,为什么加入佛教,因为我周围的亲人朋友都信佛教,我也就跟着信了,因为他们说佛祖可以保佑我们平安以及许下的愿望可以保佑我们成真。
每年大年初一,我们一家老小都会上山拜佛求签,当然求得都是保佑平安和新一年可以梦想成真的签。这种习惯不知不觉已经坚持了二十多年了,而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已经长成为一个有着两个可爱宝宝的大叔了。在维护自己信仰的这么多年里,我发现自己还是很虔诚的,最起码谁要是亵渎神灵了,我恨不得拿命去跟对方拼,我这么虔诚,为什么我偷偷像佛祖传递的愿望却迟迟没有成真?我不好意思地在这公开:我希望佛祖可以保佑我步步高升,年薪猛增。特别是当了父亲后,这种念头更加强烈了,因为我想给子女好的物质生活。
可笑的是,佛祖并没有保佑我变得富有,顶多就是保佑我暂时平安而已。为什么我虔诚了二十几年,佛祖并没有保佑我变得富有,只是维持每年那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没看这书之前,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有句老话说的是:梦想美好,现实残酷,大部分人都是壮志未酬。那好吧,我也就承认自己应该是属于大部分那个群体。
在看完这本书我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我对待信仰一直都是像很多甲乙丙丁一样持很愚昧态度。沈诱冰在相信自己的力量那章写道:只要你足够相信那些时刻活跃在自己心里的正面信念,总会有机会实现你想实现的。这个信念可以是佛,也可以是你成为有钱人的想法。
可笑的是我一面信着佛,一面打心底认为自己就不可能变得有钱,我甚至可笑的认为佛祖之所以让谁变得富有只是被命运之签抽中了而已,自己没有变得富有是因为自己暂时还没有被抽中。之前跟一个同事去青岛出差的时候,我们被青岛闹市区的夜景所吸引,同事指着其中一个大楼问我:“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拼出那样一栋大楼来?这辈子我看我是没机会了。”我还笑着说:“咋不是捏!”记得有一次看首富王健林的采访,王健林说自己刚刚创业的时候指着一栋大厦拍着胸脯跟自己合伙人说:“将来我也可以拥有一栋这样的大楼。”当时听到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感概,现在回想起来不正是书上所写的“重要的不是橱窗后面我想拥有的东西,而是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拥有的那种信念”。
我们一直认为靠一个宗教就可以让自己变富,实际上,相信自己能够变富才是变富所应该拥有的信仰。
《钱意识》读后感(七):你就是有钱人
你心里有多喜欢钱,你就会多有钱,你相信吗?
很多人说自己喜欢钱,只是嘴上喜欢,并不是心里喜欢。只有在心里真正喜欢钱的人,才会成为有钱人。
嘴上说喜欢钱的人,喜欢在理财方法上下功夫,这是在意识层面喜欢钱,往往收效甚微。心里喜欢钱的人,愿意从心态上下功夫,这是在潜意识层面喜欢钱,真正的有钱人都是这么做的。
有钱人和穷人,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源于他们内在的想法不同。
不同的想法,产生不同的行动,不同的行动,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可以从钱意识层面设定我们的想法,改变自己的穷人心理,用有钱人的想法去生活,那么我们就有机会成为有钱人。
在《钱意识:聊一聊99%的人都忽视的秘密》一书中,作者沈诱冰借钱、赚钱、花钱和存钱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成为有钱人的钱意识话题。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从小到大,很多人所接受的关于财富,关于金钱的观念,其实都是穷人的观念。
也就是说,我们习惯于用穷人的想法去对待金钱,并且表现在一切和有关的行为上,所以最终只能一直做个穷人。
你的思想和感觉,创造了你的生活,而且永远都是这样。
《钱意识:聊一聊99%的人都忽视的秘密》一书,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有钱人和穷人的钱意识。
一、借钱
有钱人钱意识里的信息:
①我可以赚到钱,我也还得起,我不怕借钱;
②我发现一个很好的项目,一定要借钱投资;
③能从银行借到钱,就绝不从亲人和朋友手里借;
④不断借钱是为了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⑤借钱可以提前让我过上好的生活,借款利息算不了什么;
⑥我很享受每一次按揭还贷,既可以增加信用,手里又可以留下更多的流动资金;
⑦我知道各种正规的借钱渠道和贷款业务;
……
穷人钱意识里的信息:
①张口借钱的人是穷人,我自己有积蓄,不需要借钱;
②没有可靠消息,我才不会借钱去做投资;
③钱如果不够,即使让我借钱我也绝不从银行借,因为会有利息产生;
④万一借的钱我还不上,一切都完了;
⑤我才不愿意靠抵押房子去银行借贷,那样的话,房子就不属于我了;
⑥买东西能全款就绝对不按揭,这样不用交多余利息;
⑦我大概没有资格从银行贷款;
……
二、花钱
有钱人钱意识里的信息:
①我花钱,我还可以赚回来;
②每一次花销都是一种变相投资;
③物质方面,我不会将就,尽量“高大上”;
④如果多花点钱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的话,那就多花一些;
⑤与业务上的投资相比,投资自己也是不可忽视的;
⑥我不爱占便宜,买单时抢着付钱;
⑦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
穷人潜钱识里的信息:
①钱是花一分就少一分,能不花就不花;
②我要向很多省钱达人学习如何省更多的钱;
③买名牌是铺张浪费,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
④我总是很关注各种打折、搞特卖的活动;
⑤我要尽量少花钱,留着给孩子将来用;
⑥我喜欢跟他(她)一起出去,因为他(她)总是抢着买单;
⑦我也想花钱,可总是没钱给我花;
……
三、赚钱
有钱人钱意识里的信息:
①我的周围处处隐藏着商机;
②我从不追求眼前利益;
③把自己擅长的事做成事业,做强做大;
④我不会为钱而工作;
……
穷人钱意识里的信息:
①赚钱真的太难了;
②我没有背景,也没有积蓄,更没有路子,根本不可能赚大钱;
③看看哪一家店赚钱,可以加盟一下;
④有钱赚,不喜欢也要坚持做啊;
……
四、存钱
有钱人钱意识里的信息:
①我不会去存钱,我总有新的项目需要投资;
②我不愿意存钱,银行存款利息太低;
③长期存钱只会让钱贬值;
④赚的钱都铺在下一批的货里了,没钱可存;
⑤存钱和炒股,我更会选择后者;
⑥银行贷款还未还完,没钱可存;
⑦我的后代会像我一样能干,不需要我给他们留积蓄;
……
穷人钱意识里的信息:
①有钱人的钱是存出来的,存一分就多一分;
②把钱存在银行,多少可以赚取利息;
③存个定期,利息会高一些;
④为了孩子以后买车、买房,我需要存点钱;
⑤存钱让我有安全感;
⑥存钱,才有好日子过;
⑦不存钱的话,生病了怎么办;
……
有钱人相信:我创造了自己的人生;穷人相信:我的人生碰巧发生在我身上。有钱人通常都用主动积极的姿态去创造自己的人生,凡事努力争取,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坚信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自己创造的,所有的财富都是自己创造的。
穷人总是幻想着天上掉馅饼,从天而降砸在自己的身上。在穷人的生活里,他们总是在不断地埋怨,抱怨社会的不公,经济不景气。觉得自己好可怜,永远扮演着受害者的角色。当他们在抱怨的时候,他们会吸引更多烂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没有什么不可能,不可能只存在你的心中!
你必须把你想要的一切,先在你的潜意识里稳定下来,形成你的钱意识。
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你就是有钱人。
《钱意识》读后感(八):《钱意识》书评 ----意识里的爱钱程度预示了现实拥有的财富
《钱意识》作者沈诱冰是年轻的85后,本书从借钱,花钱,赚钱,存钱四个部分依据作者自身对财富的认知,阐述了如何拥有财富的方法和渠道,代表了当今一部分青年对于金钱的一些看法。
本书表达的财富与金钱的概念是对人们传统理财观念嗤之以鼻的叛逆,不吝是一个对传统人类经济观念的挑战,其中金钱要借着花,通过借贷给自己形成压力,用压力作为动力再去赚钱,不免让许多读者对此观点要呵呵了。
本书像是极力推荐银行借贷的书籍,把从改变自己成为一个爱借钱的人开始,递进式的阐明越借钱越有钱的理念,并且作为年青人更应该积极借钱合理还钱作为本书的第一部分;而让花钱作为一种投资作为第二部分,说明了花钱是投资的另一方式,并且鼓励消费要舍得为自己花钱;第三部分是有关如何赚钱:从寻找商机到相信自己到从事有个性及灵魂的利润商品,以及考虑长远利益和具有敢于冒险的精神为第三部分的综合表述,这一部分的写作可以读出作者对于如何赚钱的思维比较发散,需要读者结合阅读此书来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开悟;本书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存钱的章节,作者表达了的存钱会让人越来越穷,也明确的说明了穷人存钱,富人欠账的观点。
读完了《钱意识》,会对曾经并正进行的理财思维有了不同的思考,我在几年以前有幸和京城财神爷刘彦斌面对面有过一场关于理财的谈论,他的观点是和《钱意识》作者的观点是大相径庭的,刘彦斌出版的《做最聪明的投资者》也和《钱意识》的著者思维观点相去甚远了。
作为理财产品和财富观念百花齐放的今天,任何观点和思维都会有不同人的认可,解读和实践,而怎样找到适合自己借、花、赚、存的金钱方式,拥有一生甚至几世连绵受用的财富是许多人的渴望和梦想,基于此,任何拥有财富的观点和建议都是给人们提供了拥有金钱取得财富的参考和借鉴。
《钱意识》读后感(九):读《钱意识》:金钱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诚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成为有钱人,谁不想过好日子?但人生一世,钱不是唯一的目的,没钱不能,但钱也不是万能的。这一生不管我们能不能成为有钱人,人生都需尽力,然后健康、平安、快乐就好!
我是一个出生在70年代初的人,没有显赫的文凭和渊博的知识,也不是什么成功人士,于财富而言没有太多感悟,所以应朋友之邀接到这个书评很是惶恐。作者冰冰老师从借钱、花钱、赚钱、存钱4个方面对“穷人”和“富人”分别从心理、理论进行了细致、深刻的剖析,并用大量的事实进行佐证和说明,让人读来确实受益匪浅。我不能对本书进行妄加评论,只谈一些个人经历和看法,浅薄不能权宜之处多多见谅。
我想无论是从借钱、花钱、赚钱、存钱各方面来讲,都与其所处的环境、时代、年龄、性格都有很大的关系。
《钱意识》读后感(十):重新认识‘钱’
本来只是在好朋友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本书 平时又喜欢读读书 觉得书名有点意思就去看了一下 不过看到这段“一种全新的财富理念震撼来袭:大多数人只是嘴上喜欢钱,而不是打心底里喜欢钱,所以才成不了有钱人。请你谨记:千万不要去想自己成不了有钱人,因为你的钱意识里藏着你一生的财富” 就有种夸大其词 虚浮空洞的感觉 心里挺是不屑 但是好朋友的眼光绝不会差 所以耐心往下看了试读 然后那么长的试读就被读完了。。。 写的真的很好 作者只是将一些自己的经历或者看到的实例写出来 再说出其中的道理 就是这么简单 就是能让我产生思考 还反驳不了 这算不算是作者自己的‘知行合一’呢? 所以这就是作者成功而我自己还是屌丝的原因? 那我又怎么才能做到自己的知行合一呢? 真的好想赶紧看到全书 原来预售也能折磨人 哈哈! 必须要为自己对这本书对这位作者感到的不屑说声抱歉 感谢作者让我重新认识了’钱‘ 让我可以重塑自己的价值观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