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岁时花艺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3-25 21:3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岁时花艺读后感10篇

  《岁时花艺》是一本由陶歆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12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岁时花艺》读后感(一):让生活更美好的岁时花艺

  昔日我们这些“80”后还是欢脱少年父母眼中是傲娇的小宝贝、小独苗,甚至有点垮掉的一代时光荏苒,而现在我们窄窄的肩膀上也扛起生活的重担家庭责任,大部分周遭的同龄朋友已然和我一样孩子走在路上听着《快乐00后》(虽然孩子已经是10后了)奔波在学习路上,忙碌着一日又一日,甚至来不及发现生活之美。

忙忙碌碌的人们

  罗丹说过“生活中从来不缺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忙碌一天之后卸下工作家庭重负,一杯清茶伴着这本《岁时花艺》慢慢品读清新干净封面清风拂去身体疲惫,细看满眼繁花美不胜收,霎时,我感到生活还是如此之美。女人如花,更爱花,在花的面前,生活是如此令人欣喜

清新雅致的封面

  作者陶歆经营自己的花艺工作室,将花艺融入二十四节气,让花与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一个陶盆、一个酒杯、帆布袋、一块树皮、一段丝瓜瓤、几枝时令花朵等等这些我们随手可及的东西巧妙的搭配组合便是花艺。以前听到花艺这词,一想便觉得是高雅人士之事,我这种粗鄙之人哪有功夫玩得了这样的雅趣。 《岁时花艺》让我发现花艺原来如此,认真研读按步骤操作,新手也能妙手生花。快来和我一起发现生活的美妙用心插出自己的美景吧!

丝瓜瓤的花艺

  《岁时花艺》读后感(二):读“时”有感

  “簪花堂”“陶歆”这样的字放在一起,便好像嗅到空气中弥漫的不知名的桃红柳绿、暗香浮动。

  翻开目录,便看到一个个节气,应着节气排花期。再往后翻,便是各个“国际节日中的用花。细想,才明白作者的苦心中国节气,过的是细水长流的慢生活;节日,便是这细水长流中的一个个浪花,点缀生活的素淡。

  细读每一页,都是一个个花艺作品,概括来说就一句:简单粗暴、手残党救星、直开脑阔……

  每一个作品,直接上主材、花语、花器、工具,然后是制作步骤。非常简单粗暴,没有任何花俏,也不搞什么噱头,让每一位读者都恨不得马上动手制作,也会在阅读时候,频频想起身边可以利用的花花草草,家里有什么现成的器具,可以做成什么样的作品……

(自制)

  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没有使用昂贵的花材、花器,也没有特别手法工艺,更多的是作者用自己的独具匠心,传递出“通过花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方法

(自制)

  每个人天生都有对美的掌控力,当你把信手拾起的花草拾掇好,你就会发现每一朵花都有自然纯粹动人力量,无论它是初绽还是即将枯萎。”——《自序》

  掌控身边的美,过好每一个精彩美好日子

  QQ; p�r,

  《岁时花艺》读后感(三):二十四节气花语

  岁时花艺,每个季节的每个时分的,每一种花,近照班、远照、虚拟照、模糊、聚焦等,把每一张图片都弄的很好看,每个季节不一样花,二十四节气,二十种花,每一种好心情,二十四种花语,看后是那么沉醉其照片

  春风时节桃花,常常调侃她人,感觉对方有“猫腻”,就对对方说你桃花到了,桃花来了,桃花来临。这一般都认为对方爱情来临,春天的桃花,春天来临的爱情,桃花的花语也是爱情的机遇

  爱美之心皆有,爱花之心也亦然,多数人都是爱花,但不敢种,也可以说不会种,好多人养不活,只能遗憾,书里的花都有很多插画的步骤,很简单的构造让人耳目一新。所以对于喜欢花不懂花来说这是一大福利,可以享受其花美妙,感受其画,懂得更多。

有很多花语,让我们可以送人花知道其花语不怕送错,免了尴尬 常看电视剧,对方住院都送百合,为何呢?百合花语深深祝福 祈祷的美好,花语都让人向上。里面很多花花语向上积极幸福,满满的祝福,沉醉花

  《岁时花艺》读后感(四):看书学花艺

  大概是因为喜欢花花草草,大学的时候就选修了花艺的课程,如今毕业多年,很多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不少都还给了老师,但对于花艺的兴趣,却丝毫没有减少。

  《岁时花艺》整本书文字并不算多,更吸引人的当然是其中的花艺作品——带来的是视觉的享受,对于对插花感兴趣、想尝试的朋友,在这本书中也能得到不少的启发

  书中有不少巧思,体现在花器和花材的选择上。其中花器除了有造型各异瓷器玻璃容器外,还有着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器皿。比如朱蕉叶,作为配花的辅材倒是可以想到,但是拿来作为器皿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的。如果说这花器还跟花材有点联系的话,那么蒸屉和丝瓜瓤的出现,那真的让我感到十分意外。而更让人想不到的,竟然还真的很和谐。如此看来,花器还真的是随处可见,只看你有没有那双可以发现的眼睛了。一个酒杯一个灯泡都可以成为花艺创作的器皿。

没想到丝瓜瓤+玻璃试管的组合,会和花材如此和谐

  不仅如此,这本《岁时花艺》中还分享了如何让常见花器焕发新生命的方法——不同材质的混搭,使用一些特殊材料,也会让常见的花器,变得很不一样:例如把树皮包裹住的玻璃瓶做为插花的容器,少了些浮躁的匠气,多了些朴实无华质感

  除了花器的选择,花材的选择就更加丰富了。并不是只有我们熟悉的百合、玫瑰可以作为花材,油菜花、二月兰这些“野花”也可以“登堂入室”。在《岁时花艺》这本书中,按照不同的节气分别用一种代表性花材来表现,比如惊蛰的樱花、大暑的荷花、霜降的红枫、大雪蝴蝶兰……等等。不同时开放的花卉似乎都有着明显的季节属性,这大概就是书名字中“岁时”的由来吧。除此之外,对大多人来讲,送花最常在节日或纪念日。本书的最后一章的主题便是节日花束。不同花材的组合,不同的含义母亲节不仅选择康乃馨,也可以选择表达“爱和呼吸”的荔枝玫瑰。父亲节不知道送什么花好?不妨送一束代表“沉默的爱”的向日葵

  花就是这样传递美好的使者啊!

  正如封面上的那句话——“你不发一语,但清风、凉雨、鲜花、暖阳都在替你言语。”

  《岁时花艺》读后感(五):不会种花养花,也能学点花艺

  文/方方芳芳

  我不是一个会养花的人,虽然在家里和宿舍都种着有绿植,但我都是任凭它们兀自生长,甚少打理。它们虽然活得郁郁葱葱,但是与“花”的概念相去甚远

  一直认为,花是娇贵的。养花人需还吃好喝地伺候着,它开心了,就开出美艳的、娇滴滴的花。可惜花期总是有限,不出数月要么凋谢,要么怀孕成果,一朵花总不会一年到头挂在枝头

  我却是爱花的,爱看生得热烈美丽的花,也喜欢娇小玲珑的花朵。其实,没有哪一个女生拒绝一朵花的美意吧。

  日本有花道。去年读日本小说《等风的人》,女主福井对于理发、花道和茶道有这么一番比较:“理发的时候要根据客人的脸型和头发的生长方式来剪,而学习花道能培养那种寻找平衡感的眼光。茶道是招待客人的基础,是一切礼法的源头。”

  我向往花道,或者说插花,但从未涉足。在我看来,学插花不仅要投入大量金钱,更要投入许多时间精力去学习其中的奥秘。插花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很难学得。直到我遇见这本书,《岁时花艺》,我才发现花艺的入门,其实并不难。

  这本《岁时花艺》,全彩页,每一页都有花的照片,翻看时赏心悦目。隔着书页,我好像能闻到花香

  作者陶歆,经营一家名为“簪花堂”的花店。她开展花艺课,拈花读书,喝茶聊天,让都市人在花草的氛围放松身心体会生活的幸福。

  她说:“在花的面前,生活是如此令人欣喜。”

  在这一本里,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我都能读到她的欣喜。

  书的内容很简单,以二十四节气和常见节日为轴线,介绍了35种花的插花手法、材料和要点。作者为每一种花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包括花语、别名和花期。

  每一类插花形式,陶歆都拟了一个好听诗意的名字。如以风铃草为主花材的插花,名字为“我有一封思念”。风铃草的花语为“温柔的爱”。她用帆布花袋作为花器,辅以洋甘菊、雪柳叶、喷泉草等其他小花。这样的搭配,十分有生活的气息害羞姑娘把这样一篮花放在心上人的门口或者窗前,不正体现了她的一颗思念之心吗?

我有一封思念

  又如,以红、紫两色蝴蝶兰为主花材的“花穗似云霞”。蝴蝶兰花语为“为你停留”,作者以复古鸟笼花器装花,盆底覆盖绿油油的山茶花叶子,粉、紫、白、绿四色交辉,灿烂斑斓,就像春光停驻在篮子里。

花穗似云霞

  这本园艺书于我更大的意义不是教我花艺,而是让我见识了很多漂亮的花,以及美丽背后的意义。我第一次知道,花的语言是如此丰富。山樱花花语是“等你回来”,虞美人花语是“守候的心”,睡莲诉说恋情喜悦白色荷花是纯洁无邪的爱,桔梗虽小,却代表永恒不变的爱……每一种花,都是爱和美的化身。这些花惊艳了我翻阅的时光

  第二部分《节日礼花》十分实用。我第一次知道,母亲节除了送康乃馨,还可以送荔枝玫瑰。荔枝玫瑰是粉色的,有层层簇拥的花瓣,乍一看有点像康乃馨。陶歆说,荔枝玫瑰层层的花瓣,犹如母亲不愿松开的手,在风雨中把你紧紧抱住。

  还有教师节。提起教师节的花,我的脑海第一个蹦出来的花是丁香花。而在这本书里,作者用芍药作为教师节的礼花。原来芍药的花语是“感恩的心”,无论是教师节,还是母亲节,都很合适

  阅读这本书,就如在扫盲。若是哪天需要在花店挑花、节日送花,或者心血来潮想插花,我也不至于投靠无门。生活的花艺,不是一门学问,是认真生活和精致生活的态度。我想,我们用心对待生活时,生活也会以同样的精致回报我们。

《岁时花艺》目录之一《岁时花艺》内页之一

  《岁时花艺》读后感(六):日日有花日日新

  花艺,花卉艺术的简称,常称为插花。花艺指通过一定技术手法,将花材排列组合或者搭配使其变得更加的赏心悦目,表现一种意境或宏观场面,体现自然与人以及环境完美结合,形成花的独特语言,让观赏者解读与感悟。花卉艺术是人们表现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人生、艺术和社会生活体悟的媒介,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草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

  中国传统插花是东方插花艺术的起源。在讲究生活品质的宋代,插花、挂画、点茶、燃香被统称为“生活四艺”,是文人雅士必备的修养高尚生活方式。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也越来越浮躁。花艺,是一种能让我们远离生活的喧嚣,寻找内心久违的宁静技能。这也是近年来,花艺在都市中渐渐流行起来的原因

  “簪花堂”花店的主人陶歆,认为生活不可无花。她在《岁时花艺:零基础学插花/花艺入门必备》一书中,将时令花艺以24节气为时间轴,为我们娓娓道来。春樱、夏荷、秋菊、冬兰,各色时令鲜花,轻松搭配各类叶材、装饰道具,简单而又意境深长。比如春分时节的桃花,不需要其他花草的配饰衬托,仅配以造型大气的陶瓷花瓶,辅之修剪、插放,一束意蕴着爱情机遇的桃花花艺便完成了。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逢年过节,家里都不忘摆一束鲜花。即使走亲窜门时,也不忘送一束鲜花。《岁时花艺:零基础学插花/花艺入门必备》为我们精选了一年中重要的11个节日的节日花礼: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教师节、感恩节、圣诞节、新年等,让我们将花艺的美学完美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花传递美好,人张望幸福。《岁时花艺:零基础学插花/花艺入门必备》不管是文字还是插花作品,是十分的平易近人,每一篇都满溢着常人可以体会和实现的美与幸福。

  《岁时花艺》读后感(七):《岁时花艺》--常留四季

  《岁时花艺》

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人们常常引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句诗,一边借以感叹时光无情易逝,一边借此鞭策自己,努力地想让自己在不算十分长久的人生里尽情领略美、感受美。古时的花是多情人的慰藉,顺应四时节气,任人出没流连,籍此感知每一个年头岁尾。、

  今日的花也是我们生活里不可或缺亮丽风物,但是要想把它们在插花时一一侍弄出尽显鲜妍的姿态,却不显得十分随便或太过雕琢--于是想找一本插画步骤图文详尽、对入门新手选取的插花辅材和花器都有别出心裁建议、对鲜花知识又有到位的科普、辅以对每种鲜花的独到理解方能妙手偶得赋予其各自的优雅名目、还有接地气的心灵感悟的书先来学习“试水”,这本《岁时花艺》堪称上上之选。尤其是雅致清新的文字,即使只是阅读也必然会让人想起在钢筋水泥包围了周身的小小天地的远方,那些依旧明媚鲜妍的四季青翠,那些花朵依旧美丽如云霓--偶然,收得些许,就成了最美的花艺展示。

  《岁时花艺》的作者也有个诗意满满的名字,陶歆,人称“簪花堂主人”,而从个人角度来说,也最喜欢书中这张玉簪花的相关演示图片--花枝修长,花苞含芳,颠来倒去,都是一付好年华的模样。将它们握在手中修束成型,常伴身旁,似乎岁月也就此超脱了日日如旧的刻意遮蔽,重现了从前鬓边耳畔,时时有四季花朵轮回气味的雨雪风霜。

  《岁时花艺》读后感(八):人的一生就像一朵花,懂花的人才懂得生活

  陶歆的《岁时花艺》用四季的各种花作为代表,让我们学习插画的艺术的同时也能学到四季的各种花,有的时候我们用花比喻女子的年龄,一个妙龄的女子我们总是形容为“像花一样的年纪”,代表着这个女子正经历着生命中最好、最美的年华,其实一朵花从打花骨朵到花开、花谢也能代表着一个女子的一生。

  一,花朵

  一个女子的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正一天一天的长大,就像一朵花一样从冒牙到慢慢的长出花骨朵,就像荷花一样在长到花骨朵的时候,也一样的美丽,陶歆的《岁时花艺》中用荷花的花骨朵也能插出一束很漂亮的花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像书中说的那样,荷花全身都可用作花材,翠盖红裳,花叶两相宜,花枝莲蓬高低错落,颇有亭亭玉立之感,置一盆于案头,仿佛在荷塘漫步,清香拂面,闻之意远。

  荷花的话语代表着纯净的心灵,每个孩子从一开始接触社会到为人处世都是以一颗纯净的心灵来感染世界,后来因为社会上的方方面面,有的人改变的初心,有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有的人已经融入社会的大染缸中了,希望每个孩子经过社会的洗礼都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二,花开

  从花骨朵到花开的这段时间是这朵花最美的时间,在这段花期当中,会有人来观赏也有人采摘。花开也是形容一个女子生命当中最有活力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有的人收获爱情,有的人收获事业,有的人被爱情所伤,也有人被事业所伤,一件事情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再来一次。

  花开时期最美的花有的人认为是玫瑰,因为玫瑰鲜艳、耀眼、夺目,玫瑰通常代表着爱情,很久很久以前,爱本无关回馈,只讲无私付出,我们深爱,然后抵达彼此的灵魂,用心抚摸那一份纯净和依恋。现在的人索求越来越多,一个花期的结束也许就会有一个爱情的结束。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栀子花,洁白的花朵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栀子花的话语代表着永恒的爱、一生的守候,作者用树皮和纯白的栀子花放在一起作为插画的艺术,代表着四季的流转雕刻了树皮的褶皱肌理,也孕育了愈发鲜嫩的花朵,触摸粗糙的树皮,仿佛在与谦逊坚毅的老者握手,而与树皮相拥的纯白栀子,见证了一岁一枯荣的轮回,原来每一场相遇,都可当作是久别重逢。

  三,花谢

  一朵花谢的时期并不代表着朵花就结束了,花谢之后才能看出一个花真正的美,就像一个人一样,你在最美、最好的时期反而看不出谁对你是真心的,只有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当你美丽不在时,才能真正看出谁对你是真心的。我们要能接受生命给我们的最耀眼的时期也要接受年华不在的时期,在最美好的年华也许我们干过疯狂而又快乐的事情,在接下来也要能承受岁月带来平凡的生活,每段生命都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学习。

  就像作者陶歆的《岁时花艺》书中用枯萎的玫瑰和枯萎的荷叶相称作为一种插画的艺术,新鲜的花儿风干了,姿态在瞬间定格,留有余香,可惜没有了滋养的花儿,从里到外都是脆脆的,像极了某种怀念,珍藏心底,忆及欢喜却不能轻易触碰,喜欢干花的人,一定是个念旧的人,也会好好对待生活的人。

  所以一个人的一生就像花的一生一样,每个阶段都是值得回味和珍藏的,不要轻易放弃自己不满的时期,也许等待你的就在下个花期。

  《岁时花艺》读后感(九):《有花,才叫生活呢》

  最近喜欢上这种文艺又温馨的书,书中没有时下有些恼人厌的鸡汤,只是些许花花草草,看着作者简单的几个步就让房间充满了灵气,不得不感叹作者的一双巧手与这些本身就充满灵性的植物结合的如此完美,夸做画龙点睛并不为过,单是这样翻看都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了起来。

  这本书作者简单的讲一些朦胧的插花技巧,并没有多复杂,我这个对插花一窍不通人都看的明明白白,还有点按耐不住自己想马上尝试,就如作者在书中所透露出的理念,花堪称是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的完美典范。

  让我更加喜爱的是作者按照时节与重要节日来分,把具体的花与时令联系起来,让花这些尘外之物又多了些人情味,也变得更加讨喜。

  还有对于器物的选择则能看出作者的功底,每一种花与器物都是这样的和谐,再加上精心的摆放豁然让花变成了房间之中的艺术品,还是充满鲜活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在慵懒的下午看着这本《岁时花艺》确实让心情愉悦,也莫名的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难怪说花为美人,君子之好,清幽寂静,云胡不喜!

  《岁时花艺》读后感(十):一朵花开的声音

  你不发一语,但清风、凉雨、鲜花、暖阳都在替你言语。

  ——题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渐渐变得忙碌起来,整个人都随着城市的步调进入一种快节奏的生活,已有太长太长的时间没有停下来回首过去,更别提买一束或信手自花圃里摘取一朵花儿插入客厅的花瓶里了。算了,我说实话,我真的很久都没有使用过花瓶原本的功能了,它现在对于我来说更像是镇纸一样的存在。

  我很羡慕陶歆,她与旁人不同,她是宁可居无竹,不可居无花。她有一双巧手,更有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信手拈来便是一件工艺品,她打理着一家叫做“簪花堂”的花店,除了贩售美好和幸福,更愿意分享花语心事。

  我年少时候也曾有过关于花的梦,开一间花店,有一片花圃,整日徜徉在花的海洋里,可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个梦也就不了了之了,毕竟除了梦想,还有现实,毕竟我还要生活。可是陶歆做到了,她将梦想变成了现实,将兴趣引入了生活,将爱好变成了她的工作,就和她的名字一样,如此令人歆羡。

  《岁时花艺》这本书,是陶歆开花艺工作室的这些年来的经验之谈,实在很值得一读。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花,但对插花一事却一窍不通,对花的了解也仅仅只有花语,将花带回家里只是随意的插入花瓶里,那更是有必要读一读这本书了。

  插画一道,不仅是对花,对辅材、花器、工具、装饰等等也有一定的要求。陶歆对此一道有着很深的研究,在这本书里更是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解读,干货满满,读来着实让人收获良多,比如油菜花就要用古朴的陶罐与拉菲草来配,因为油菜花来自乡野,与陶器搭配刚刚好,泥土的气息与生俱来。简单地捆扎,把柔韧的花茎拧在一起,就像参天大树那样笔挺。满满一瓶灿烂的金色,那温暖,如赤脚踩在春天回温的土地上。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花艺的知识,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岁时花艺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