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男女》是一本由戴军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颜禾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8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色男女》读后感(一):一颗女人心
看了《吃自助餐的男人》这篇文章之后,才决定买Uncle戴的书。
Uncle戴说:
这爱情就跟吃饭一样,有品的男人在吃西餐时,安心吃好他自己点的这一盘。
次一等的男人会说:我这份不好吃,我能尝尝你的吗?
更次一等的男人爱吃自助餐,他把每一道菜都夹一点堆在自己的盘子里,然后,吃一点丢一点。
我朋友遇上的就是这种男人,他是一个杂食动物,他的品味和胃口极坏。你以为你是他的鱼翅,其实你只是他自助餐台上的一位菜而已。
不得不佩服Uncle戴对他朋友的事儿分析得一针见血。Uncle戴从男人的角度来分析,这个男人根本就不爱他朋友,但他朋友就是不愿面对现实。
有时候,女人就是犯贱,尽管男人在玩弄她们,但她们还是把男人想象得很美好,以为自己仿佛就是他们的心肝宝贝。当男人叫她们“小可爱”,“亲爱的”的时候,女人们就立刻飘飘然然,以为自己找到了真命天子,然后这只不过是男人泡妞的小伎俩。
在这本书里,喜欢Uncle戴对都市男女的感情进行“剥壳”,他拥有一颗女人心,对待这些感情用细腻的语言来解析,有些很到位。
然而,对待情感问题,没有人是永恒的智者,其次,情感问题永远是千篇一律,背叛与抛弃是时代的主题,在感情失衡的世界里,爱情是一种流行病,人人都被困扰。要不然,Uncle戴也不会找《解惑的人》金韵蓉老师为他解惑了。
其实,食也,性也。食色男女,书名起得倒也贴切。书中记录的Uncle戴朋友的感情故事。原来,明星的感情不过也是一般寻常,但也值得一看,因为可以满足你打探明星的八卦、对他们进行对号入座的心理。
完美爱情是一件奢侈品,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而当自己不能得到的时候,采取的措施便是,越爱自己越好,不要让自己受伤。
这么评价戴军这位玉树临风的帅哥绝对有失公允,因为传说中的妇女之友基本都是笑眯眯的安全中年大叔,如连岳一般,文字熨帖温暖人心,可绝不会让你有什么非分之想。可是戴军就分明是个杀伤力极强的帅哥,这个我本人可以作证。
在我媒体生涯中接触过近百位明星中,很多台上帅得不行的,亲眼见了却普通的如路人甲。戴军算是少数在人群中惊鸿一瞥,惊为天人那种。有一次去喝下午茶,遇见他在我旁边买咖啡,那感觉,真如“五月的晴天闪了电”,就像戴军本人形容李嘉欣,“灯光幽幽的餐厅因为她的出现而变得明亮,有一个词就是:倾国倾城”。
嗯,说的我好像个花痴,正所谓物以类聚吧,你在这本书里也会看到很多DJ本人的偶像情结。因为费翔,他走上歌星的道路,因为好友秋微,他开始频频在女性杂志上写文章,成为最会写字的主持人。
看过几期戴军在芭莎的专栏,和秋微的文字放在一起,同一话题之下,秋微是狮子座女强人的咄咄逼人,相比之下,戴军反倒像女性的闺密一般,专讲温良话题,文字春风化雨。他笔下的女人,一个个都挺棒的,透着他由衷的赞美和钦佩。
一个善于在滴水中发现女性优点的男人,可爱的让你差点就爱上他了。
1,如果你是李静的粉丝,你在这本书中会看到你偶像的故事;
2,戴军眼中各色都会女子的传奇,真实得可以和身边的她她她对号入座;
3,他笔下的明星,未必都是大牌,但都拥有传奇或有趣的人生,金韵容,齐豫,凌峰,金星,胡军,陈逸飞,费翔。。。。。。
4,戴军的文字浅显不晦涩,所写都是朴实的人格,看完本书,你会觉得:走上写作的道路,其实没有那么艰难。
他不会像很多文化人默默唧唧东拉西扯,动不动就扯出哪个哲学家艺术家的大旗,也不会像很多情感专栏作家或者尖酸刻薄,或者长篇引经据典。戴军的文字,注定成不了经典,翻印的可能性都不大,但是每篇文章总能让你轻松的开始读下去,像一杯牛奶,温和,诚恳,幽默,有生活的真情实感,会感动你,会让你读到精彩处轻轻点头,会心一笑。
本书的开篇,李静叫他葡萄糖男人,因为他是潜伏在男性中的卧底,爱情的无间道使者。这样的男人,幸亏只动嘴不动手,如果动手,那么又有多少女性遭殃呢。
可惜,目前为止,戴军本人鲜有绯闻,如我这般的粉丝,也只能买一本书和偶像亲密接触了。
《食色男女》读后感(三):命苦带贱呢
早前买书的时候和安伊说起《食色男女》,安伊很惊讶,在她看来戴军貌似不是我的那类口味。随后我说起,戴军像哥们,安伊肯定的纠正,不,是姐们。只花了两个晚上读完这本书,间隙想起安伊说的“姐们”,笑。比哥们恰当太多。
这爱情呢,婚姻呢,剩女呢,都成社会灾难了。我们怎么就发展到了这个地步,为了自由就抛弃了爱情,难道自由跟爱情是世仇么?自由的定义里面本身就包含局限,可惜大伙都努力的视而不见。原本就不太乐观,可那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越发让人灰心,好像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经济独立给女人带来安全感,可是无形的给了男人压力。钱压根不是身外之物,就是跟现实纠缠一起的,分都分不开。精英男人又喜欢古怪女人。那到底是做个独立的女人,找个听话的男人,还是做个古怪的女人找个优秀的男人?这真是技术活啊。戴军支的招都很够姐们,问题是天赋所致,没那条件。然后看到这个:
“当你还在对爱情充满梦想和憧憬的时候,你可以爱任何人,甚至爱那些不爱你的人。
但如果有一天你需要一个肩膀的时候,你就要睁开眼睛了。不是每个肩膀你都能依靠,但凡这个肩膀让你靠得不舒服,你就要把他换掉。因为随着岁月的增长,你对这个肩膀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这是一丝都勉强不得的。”
恍然。那就让梦想去纠结去吧,让现实踏实的来吧。
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这个社会出品的优秀男人太限量了,又加上一些对女人压根不感兴趣,于是优秀男都成了珍宝。对于他们的环保利用真是咬牙切齿。然而,到最后,也不过如此,同流合污随波逐流了。不是每个人都有个性的资本,或者说,不是很多人都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接受亲戚的朋友的社会的疑惑甚至怪异的眼神和言语。不过,总有宽容的那么一天。
最后几篇倒真是笑出来,尤其看到“命苦带贱呢”,想象老戴含笑温柔娇嗔的样子,笑得花枝乱颤。我真也是命苦带贱呢。
《食色男女》读后感(四):犯贱与被犯贱
貌似是在《南周》上看到的书评,就咬牙用加班费买了一本。传说戴同学有颗女人心。
还行吧,这心长得还行。
章节布局挺有深的,故意把八卦故事放在前面,再搞一个高端的尻尾。
《吃自助餐的男人》是最戚戚的一篇。喜欢看书划道道,到这篇几乎划成了凉席。
“性对于一个男人有多重要,这是女人一直都低估的问题。她会认为他被自己的品味、智慧和善良俘虏,其实他是被她的长腿所撂倒的。
“他是一个杂食动物,他的品位和胃口已坏。你以为你是他的鱼翅,其实你只是他自助餐台上的一味而已。
“所以,唯一的自救就是,既别对他抱有幻想,也别把自己放上自助餐台。
书里应该还有几篇说了同样的意思,记不清了,但戴同学的确凛然地替女人说了不少男人的贱处。
男中代有贱男出呢。
不过当然,女的完全没什么好愤慨或者自豪的。毕竟大部分的事例都是:越贱男,敛来的自助餐盘就越多越漂亮。
所以,身为自助餐的人们也很贱。只不过是cheap的那种,不属fucker之列。
世人本就盛行犯贱。贱的人多了,也就贱成了条路。
共勉。
偶然在图书馆遇到这本书,因为对李静的好印象加之前段时间看见《年代秀》里戴军认真娱乐的诚意决定翻一翻这本书。本也未想会有多大的收获或是多深刻的见解,不过开篇里对生活低谷的经历和李静的爆笑出场都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慢慢的读来,看到那么多的文字和故事,觉得戴军还是很认真的人,不仅认真的工作还在认真的总结。
既然是谈两性关系,而且是涉及娱乐圈的两性关系,加之近来无比狗血的娱乐圈情感大戏纷纷上映,此时看这本书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啊!虽然,不是专业的情感专家出身,但是分析起那男女之间的种种还是很透彻的。比如,《走上红毯的那一端》—“随时准备结婚的只有女明星”,比如那些闪婚的女艺人;《你以为你是谁》—“一旦你产生搭救谁的念头时,那就是你好日子画上句号的时候”,比如晒幸福、晒闺蜜的田小姐。男人和女人都是奇特的动物,坏男人和坏女人都是坏人,但是不能缺少坏人和坏事,不然好人好事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娱乐和真实生活中绝对的意义。
《食色男女》读后感(六):我给戴军改小说
因为8年前在北京广播学院《超级访问》现场见过面,所以这书挺勾我的。索性在7月25日晚到西单图书大厦先睹为快。
帅哥乌漾乌漾,美眉浩浩荡荡,但本食草男高度效仿伟人闹市中享受读书的勇气,在新书推荐书架旁,站着,用生命中宝贵的20分钟,一口气读完了《食色男女》里出现的唯一一篇小说。
感谢戴军,向我们展示了都市人爱无能的问题。我相信,任何一个用心的读者,都能从小艾、小俊、陶明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说中的“小玲”要么成为“小艾”,要么成为非小艾——倘若成为后者,那真是她的幸运——越是女强人,在情场上死的就越惨。这不是耸女听闻。爱无能如洪水猛兽,即将覆盖全世界。
小说属于阅读小说的人。小说家把一个人体的剖面展示给读者。病人能否找到解药,那要看病人的修炼和道号了。
从这个角度上说,《爱的味道》这篇小说的结尾(见书P213),处理是有些瑕疵的。
“我们都爱过很多人,爱每个人的理由都不一样。
我们都在寻找和这个人在一起的理由。然后用这理由来说服自己,找到的这个就是我们失去的另一半。
但是要记住:无论你在做什么,时机永远都比理由重要。
首先,如此哲理,充满着诡辩的成分。在爱情里头,理由靠不住,时机就靠得住吗?显然也靠不住。换句话说,它是为了说明这个事件而强加上去的——这个只适合A事件,不适合B事件。这就是在小说中使用哲理的弊端。在小说中,倘若一定要讲道理,那么要讲真理,而非哲理。
其次,这个小哲理,并不是新颖的。今天我在《食色男女》里能看到,明天在其他书里也能看到。这样一来,文字的力量就弱了。要是放在小说中间,这些话没有问题。但这些话出现在了结尾,就像一个本该在腋窝下生长的痦子,偷偷跑到了脸蛋上。观众怎能不会闹心?
最后,小说结尾,使得本来与《食色男女》里其他文章拉开档次的小说,又回到了小品文的分类里去了。就是说,我们本来想弄一个“鹤立鸡群”的东西,但这个“鹤”并没有让人看到,反而让人看到的全是“鸡”。这样一来,作者在书中《自序》提到的“书中,只有《爱的味道》这篇小说的纯粹的创作”就成了空话。
作为文友,我不想只当批评家。我强烈抗议:戴军,您需要把以上我列举的这些貌似聪明实则傻瓜的哲理删掉。让结尾成为以下这样子:
“小艾使劲抱了抱他,深深吸了口气,发现那曾经让她迷恋的气息消失了。
然后她走出了酒吧。”
我自恋的认为,这绝对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小说结尾。“消失”和“走”都是有些寓意在里头。它呈现了小说的不确定性。空虚、留白、不确定性,是对绘画的要求。对小说来说,更是如此。
我之所以这样改,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请看小说中的这个小故事(见书P212):
“曾经有个人去找瞎子算命,瞎子问那个人的生辰八字后掐指一算,面色凝重地对那个人说:你啊,30岁之前,爱情不顺,事业不成,身体不康啊。那个人吓了一跳,转念一想,自己过去的二十年,好像确实不怎么顺利,好在今年三十了,应该熬出来了吧,于是那个人又问瞎子:那三十岁以后呢?瞎子把眼一翻,淡淡地说道:三十岁以后啊,你也就已经习惯了啊。”
这个故事向我泄露了一个小小的秘密:小说的作者戴军,对产生“爱无能”的原因理解是很到位的。毕竟作者不是80后一些头脑简单的创作者。戴军借“小俊”之口,亮出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我为什么说是作者的观点呢?在我看来,“小俊”虽然讲出了这个故事,但“小俊”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是肤浅的。只是讲个笑话,逗逗乐而已。
这个故事用的非常好。这显露了戴军创作都市情感小说的潜质。据书中透漏,杨澜曾说戴军可以去写中篇了。依我看,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戴军干一个长篇会更有意思。
我也学学李静的写作风格——我认为戴军最应该感谢我写的这篇书评。原因如下:
在这篇小说里,戴军的语言是极其顺溜的。每句话都像水一样,不紧不慢流到读者那里。并且每一段文字少则一行,多则三四行。没有一点阅读障碍。这个短篇小说一共15000字左右。试想一下,读者是站在西单图书大厦里读完的。这样的书店,人来人往,比较嘈杂,一个读者能读下去,本身就说明小说是吸引人的。
用一个简单的故事,流畅的语言,讲一个现代人比较困惑的问题——可以说,戴军做到了。
戴军是个对读者有交待的作者。书中《自序》的结尾处写到:
“也向购买此书的读者表示感谢。
希望你们觉得这钱花得值啊。”
就一个读者来说,没有读完全书,就向别人推荐是不负责任的。但读完《爱的味道》这篇小说,我有理由相信——写书的戴军和做节目主持人的戴军一样,都不是一个肤浅的男人。
《食色男女》里定会有很多惊喜。前提是:不论你们谁,读到本书唯一一篇小说《爱的味道》(P192~P213)的时候,一定将那个“画蛇添足”的结尾删掉。第一,对本文作者的肯定;第二,对自己爱情的尊重。
《食色男女》读后感(七):食色男女、乱象丛生
现在拿食色、男女这等凡俗之事说事儿的文字,绝对是供需失衡。一些专家滔滔不绝如长江黄河的讲;而现世中的感情问题,人民还是摆不平。看来唯一能说明的一点就是,这种供需失衡是自然的。想起有一次和巫昂聊天,她也是在各家报纸见缝插针的给两性支招。奇怪的是,她自己也想的很明白,这事儿就是一饭碗。说和练永远都是两回事。她自己要是一读者,都不听这一套。如此看来,世间男女只剩各自摸索、泡妞儿的话,也请自学成才。既然如此,那戴军的《食色男女》也就不妨以如此态度看待。至于其间八卦的圈中好友、坊间秘辛,不妨一笑鸟。
书中有一些文章颇可一窥戴军自己对于食色男女的看法,比如在《爱情价几许》一文中他讲:“爱情到底值多少呢?用什么来比喻他,比较恰当呢?其实说的现实一点,爱情都有一种以物换物的成分在里面。就比如说两个人的关系到了什么程度,不妨可以拿佐丹奴或者LV来计算计算。”这种精明,到是很像上海男人,也肯定会叫一些人不舒服。但其实,说的都是实话。那些不舒服的人,多少是有点假道学,一提钱,就跟被扒了层皮似的,原形毕露,难免不舒服。确实,拿钱去衡量感情,当然不好听。但是事实未尝不是如此。或者退一步讲,至少钱可以毁掉一段感情,绝对可以。反正感情很多时候,不过就是很虚荣很装叉的东西。
所以冲着戴军的这点坦诚,这本书就继续可以看下去。在《爱情价几许》最后,戴军还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一个女孩子,因为吃了男孩儿一顿混沌,就发誓要嫁给他。。。那个时候呀,何其单纯,要价也不高,不过就是一碗混沌。当然,还是以物换物。
可见,感情里面的以物换物,满目皆是。但其实,承认了这点,也不是什么坏事儿。至少很多事情,就不会死皮赖脸的纠缠。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琼瑶阿姨写的。天底下本来就没有免费的午餐。既然如此,不如听听混在娱乐圈的怎么说。都说娱乐圈乱,但是乱象之中,反而返真。因为名利就在这了,予取予夺,况且还有娱记日夜兼程的盯梢,严重曝光。所以很多圈子人看待感情,或许更是一针见血,更无耻,也更真实。
又比如他在一篇文章中讲:“好男人要反复使用几次,所以要一娶再娶,被经手再被经手。”这个观点也够雷。就像女人总感叹的:为什么好男人都是别人的老公。那照戴军的意思就是,也许今后的好男人,都是别人的前夫。而自己手上的这只,如果是只好鸟的好,也要小心不要成为自己的前夫。不过戴军既然这么讲,想来也不是信口雌黄。我倒想到自己前两天碰到的一个媒体男,成天带着自个儿幼儿园女儿去泡妞,看来孩子真是利器;这位老兄的口头禅更是“我的其中一个前妻。。。”看来好男人,果然要被反复使用几次,比套套都经久耐磨。
不过问题是,在娱乐圈,一个人被经手再经受,肯定容易出现这种尴尬:就是圈子只有这么大,于是很容易,谁谁谁的前女友,就变成了谁谁谁的前男友。。。根本就是转着圈子谈恋爱。所以唯一的后果就是,人品不好,肯定混不下去。再有忘恩负义的,估计会严重爆料,甚至隐私剧透之类的。如此一来,难免坦诚的过火儿。
再比如《泡良族》那篇也很有意思,讲不少男人,专找已婚的泡。意思就是说,“我已经结婚了”这句话对一些男人来讲,简直就是蓝色小药丸,偏要顶风作案。其中,戴军还分析了一二三四,反正事出有因,良也不是谁都能泡的、谁都会泡的。这不由让我想到一些做杂志的女朋友,30开外,不是被泡良,就是玩儿姐弟。几乎是风尚。只挂靠一个,都不好意思提。妈的,这是什么世道。。。
不过看了《食色男女》,很纳闷儿的就是,一个男人积攒这么多别人的爱情故事干什么?毕竟,别人的故事看多了,抵抗力好还行;抵抗力不好,就绝对会被误伤。就像很多女人读陈世美读多了,张口闭口就是天底下,没有一个好男人。其实真实情况是,她不一定使用过几个男人。可见,永远不要下什么结论。因为任何结论都难免轻率。
就像戴军的这本书,他阅了这么多的人,阅了这么多的事,估计更是会觉得食色也罢、男女也罢,依旧是乱象丛生、光怪陆离。所以说嘛,男人永远不要说自己了解女人,反之也是成立的。不然谁说谁错,谁说谁傻逼。这不由叫人想起一个段子:说曾经有一本书,也叫《食色男女》之类的,但是打开,竟是不着一字。果然。反正讲来讲去是越讲越乱。可见,如果推搞砸男女关系的第一祸首,那先要把这些书,推出去斩了。所以说,男的不要一天到晚想着搭救谁,女的也不要一天到晚想着被谁搭救,这个世界,就会清白许多。
就像现在,谁都说拿感情当回事儿,但,又有几个真的拿感情当回事儿。动不动就是离婚,结了再离、离了再结,好像除了对不起民政局的,两个人之间是没有什么可对不起的。想起洪晃讲的“我绝不会委屈自己,如果有一点让我不舒服,我跟他就完了。”但什么是舒服,什么是不舒服,也只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了。。。可见洪晃老师这句话,回旋余地很大,当然,依然不提倡。
所以说回《食色男女》,随便看一看。可以。蛮有意思。但,取得到真经吗?很难,相当难!就算是戴军说的,我也不信。感情的事情就是如此。别人布道是一回事,自己撞到头破血流又是另外一回事。虽然自序中他讲“自己在这本书中,可谓是彻彻底底的出卖了一些男性。”但这至多看成是出版噱头。他其实谁都不会出卖。有本事的人,都留着一手儿。就像一天到晚嚷嚷的潜规则,搞得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其实早就浮成显规则了。所以也别指望戴军搭救谁,指望就是贪心。感情说到底还是顺其自然,费半天劲,除非喜欢折腾,不然付出和得到,其实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全是偶然,只是有些偶然的结果好那么一些而已,于是叫人错觉是理所当然。所以读不读《食色男女》,我们都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珍惜你身边的人;如果空巢,就珍惜自己,别的,都是扯淡。
《食色男女》读后感(八):有故事的男人值得读
没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不太看得起戴军的。
说他是歌手,唱了十几年,代表作永远只有那一首《阿莲》;
说他是著名主持,普通话不行也就罢了,一个大男人嗲声嗲气,关键还特啰嗦;
听说他写了几本书,心里更加鄙视,这没文化的,码的字能读吗?
直到前几天因为工作关系,读了这本书,才再次发现,一个人的阅历的确比学历重要得多。
所谓《食色男女》,其实写得更多的还是情——戴军和他父母的亲情、和李静的友情、以及他身边男男女女们身上发生的爱情,每一种情的背后都系着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诉说着一种人生。
书一开篇,戴军就说了,他之所以能写出这些故事,关键在于他的经历——中学毕业后就进染化厂当了工人,偶尔组团外出走穴,后去深圳打工,在酒吧间驻过唱,帮先科VCD在深圳水库边上拍过许许多多后来在KTV里唱烂了的那些口水歌的MTV,然后做了歌手,红过,也过气过,遇到李静后,终于开始了事业的第二春,之后,才真正在娱乐圈里交朋结友,阅人无数。
这种经历,随便拿出来写写,就是一本书,不需要多加技法,不需要旁征博引,不需要深入浅出,只要娓娓道来,就足够吸引人,显然,戴军做到了。
而庆幸的是,他还写出了犀利。
比如,写那些放浪形骸的女人,他这么说:有些女人不管受了多高的教育,生活条件有多好,她的生活手册里永远都会有这么两句话:前半生畅快通奸,后半生努力捉奸。
如果你喜欢亦舒 ,那么,我相信你会喜欢戴军这本书,因为每一篇情感小文中,总会有一两句这样的有点犀利的总结陈词。
更让人欣喜的是,戴军的文字里还不乏文学成分。
比如,他写邓丽君的歌声,是这样描述的:是那种绵软中透着清甜的耳边细语,闭上眼睛听着她的声音,还能感觉她呵气如兰吹得你的脸上,闻一下,仿佛还能嗅到空气中有异香飘过。这就是邓小姐的歌声。听这两年超女们越来越雄壮嘹亮的歌声,就真的觉得那声音不可复制,已成绝唱了。
我想,我再喜欢王菲,也只能用几个词汇,而不是这么一段完整的话语来描述她的天籁之声。
凭这点,戴军就值得我学习。
好了,如果你被我这段文字所蛊惑,那么,不管你是否是讨厌还是喜欢这个有点粘粘乎乎、有点神神叨叨的男人,都可以找点时间来读读这本《食色男女》,读读这个有故事的男人的柔软内心。
《食色男女》读后感(九):轶事笑谈还不错
觉得戴军的才华还是在主持上发挥得最彻底,幽默,适度,风度翩翩.本书也很不错了,文笔通畅自然,有个人风格,虽然偶尔在叙述上有些错乱,失去衔接,没有更深入阐述下去.主要用大量经历听闻故事来打动人,引起思考也是比较直观的方式,不乏很多有智慧闪光的评论.
最喜欢的是开篇的李静轶事,一个妩媚女人内心的坚强,远见,有眼力,坚持,哭出来仍倔强的做自己的事,让人感佩,她和戴军让人羡慕,男女友谊的极致,只有聪明人才能获得和保持.
最受不了的是秋微大小姐,的确是很有思想,能说出很多直接现实的狠话来,但是也该内敛一下了吧,总是在节目中听到异己观点就要抢话,再沉淀些,再谦虚些,再有风度些,民族自尊心也不是那么体现的.我看是民族自卑心作怪,老以为人家老外是瞧不起中国人才跟你过不去,就算是,你作为中国人,也没怎么尊重自己同胞啊,拿一百块给民工,让人家打老外,就证明自己的民族自尊和文明程度了?民工就为了钱什么都干啊?民工就一定不如你文明,所以你坚决不能干这样的事,只好请民工代劳?也许民工家里的家教也更严些,妈妈小时候经常教育他不要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