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0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10篇

  《被重置的人生》是一本由阿布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一):被重置的人生

  阿布用文字记录最后的生命旅程 以此来鼓励他人并给家人安慰 文字中描绘出一个坚强乐观的阿布 也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责任感有毅力的阿布 读完全书给人更多的感受 虽然我们有勇气接受和面对挫折 但又有几个人有毅力能长期在打击下不放弃 并且保持乐观 站在生死的交汇的边缘 更加理解生命珍贵 看懂了世间人情冷暖 阿布从生病到死亡的整个求医过程也反映出了 大多数中国人的现状 小病不去看 大病没钱治 小医院医生职业技能 医疗设施跟不上 大医院一床难求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阿布也体会到了父母自己的爱 与其说父母的爱藏的很深 我们没有发现 不如说我们没有经历就否定了爱的存在 只有经历后才会懂 阿布父母全心全意照顾 不辞辛苦付出 各地奔走打听求医问药 都让阿布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所以没经历过不要主观的去否定任何事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二):被重置的人生

  最初看到这本书,便是被这个标题所吸引。被重置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的,翻开书本,一探究竟。

  映入眼前的首先是阿布的介绍,一下子就明白了,虽然没有特意到白血病吧去一探究竟,去还原膜拜一下吧魂,但是我想这本书应该错不了。

  阿布,一个二十多斯的大男孩,还是处男,刚刚大学毕业,正在对未来充满憧憬,正要规划自己的人生,却迎来晴天霹雳——白血病。我始终无法面对这种剧情,这也就是我不喜欢悲剧原因更喜欢看剧情片中偏于理智部分。我更无法想象如果换做是我,我会怎样。。。

  阿布,他没有倒下,而是通过诙谐语言和非凡的毅力,在鼓舞自己的同时,也在鼓舞着无数的病友。透过类似回忆的描述,我仿佛看到了阿布奔波在石家庄和桂林之间疲惫身影;放佛看到了阿布在公园一隅里不懈练习气功的坚强;放佛看到阿布在医院病床上躺着的时候仍不忘调戏一下小护士的坏笑;放佛看到了阿布发病时仍然艰难地坐在电脑前敲下文字时专注的神情。

  不知不觉看得很快,但是随着剩余的书页越来越薄,越是不忍看完,因为我知道如果翻到最后一页的话,也就意味着阿布的生命走到了人生尽头。

  试问,如果你的人生被重置了,你会怎么办?

  祝在天国的阿布安好~~~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三):“走”到最后的阿布

  这是一本死前回忆录,却没有预想中的悲伤弥漫,而是一个敢于挑战命运的“狂放”青年面对死亡最真实嬉笑怒骂,让你哭,也让你笑,更让你思考,让你想要变得更好。

  阿布,一个在社会打拼流浪后重新回到梦想中的校园,满心期待准备着毕业论文,憧憬着毕业后恋爱结婚生子打拼事业的大好青年,却被命运之神捉弄,判了死刑。

  从09年被查出白血病到2011年开始在“白吧”书写死前回忆录,中间有将近两年的时间,阿布经历了什么样的身体精神折磨才有现在的坦然,我们并不清楚,只是从开篇的文字中看出,那过程并不容易

  “多年后的一个夜晚,我抱住父亲,双膝跪地,失声大哭,求他不要再给我治疗,只求一死,望死后火葬,一切从简,但求死在家乡。透过模糊的双眼我看见父亲爬满皱纹的脸满是泪水,一年间好像头发都白了…… “

  没有谁能一开始就坦然面对死亡,阿布也一样。他也曾夜夜失眠,想着活着该如何,病好了如何,死后家人怎么办,想着很多很多,思绪凌乱,泪流满面。病痛的折磨,昂贵的费用,家人的奔波,人财两空的担忧,都曾让他决定放弃治疗,一死了之。然而,离异父母的日夜守护,拼死挽救,最终唤醒了他。他明白活着已不再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家人,为了更好更长久陪伴

  凤凰涅槃,他活得比任何人都更认真,更洒脱

  阿布的活法,是最真实的活,他没有因为头上悬着的死亡之剑而活得唯唯诺诺,放弃生的乐趣

  开心了就笑,生气了就骂,敢爱敢恨,时而贫嘴,时而文艺,时而傲娇,时而闷骚。即使在病痛中他也想尽一切办法快乐。他与身边人贫嘴逗乐;他寻家好店吃小餐;他于幽静的角落迎风读书;他网购小提琴学着拉曲子;他玩自己喜欢游戏,听自己喜欢音乐……

  他说专注于一件美好事情总会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不过,别以为这样的阿布就好欺负。

  你打他一下,他绝对追着还你两下。

  怎么?将死之人就不该计较,将死之人就该对种种不公忍气吞声充耳不闻,避而不见?不,阿布不一样。即使在人生的最后,他依然认真地活着,该计较就认真地计较,该骂的狠狠地骂,该谢的真挚地谢,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真性情。对于某些医院的唯利是图,推卸责任,他以自己的机智回击报复。对于社会的不公,他用诙谐的文字狠狠揭露。对于好心人的帮助,他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表示感谢。对于病友的痛苦,他分享自己的经验共勉之。这就是阿布。

  我们扪心自问,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当今社会,活得好好的自己是否在早已忘了生活意义和乐趣?是否还敢于说真话,表达真实的自己,也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

  我们会找借口,但与阿布的处境相比,我们的借口多么不值一提

  当生存的压力让我们变得慌乱,逐渐放弃梦想时,面对死亡的威胁,最该慌乱的阿布却镇定而坚强。

  当父母在独生子的病痛前乱了思绪,慌了手脚时,阿布成了父母的主心骨,只要意识还在,阿布总是自己决定下一步怎么走,是入院化疗还是回家保守治疗,是要腿还是保命,是呆着不动等死还是拼了命赌一赌,他把命运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说,输赢都不怕,只是想看看老天爷还能怎么玩他。

  所以,只要估计着可行,他总是倔强地坚持自己走到目的地,几步路,两层楼梯,我们走来轻而易举,他要分六七段甚至更多才能到达,而且几乎每次都要丢掉小半条命,可他却认真而倔强地一直走着。

  靠着强大意志力,他走过了一关又一关,有尊严地靠着自己的双腿“走”到了最后……

  他曾说,“现在的我已能面对死亡,也在渴望生活”。

  而每天努力“生活“的我们,在渴望什么?

  读阿布的故事,会让你思考,让你想要变得更好。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四):如果生命可以重来,你又当如何?

  《被重置的人生》,作者已逝,但他的文字却如同他生命的延续,继续流传在世上。这本书是作者被诊断出白血病之后的在网上发布的帖子,记录着他得病期间的心路历程,也算是他在人生中最痛苦煎熬的一段日子中的精神寄托。文字平实,像是旁观者讲故事般叙述着自己的苦痛,然而读者却可以深深感受到他对世间的眷恋,当然不是眷恋着生惧怕着死,而是带着亲人对他的期望,带着对亲人的责任。生命是唯一的,只有一次,生活是苦涩的,充满坎坷,命运是不定的,充满变数,所以把握住这唯一一次的生命,享受充满坎坷的生活,无视命运带来的窘境,也许是对人生最好的交代。合上书,满心的沉重,不舍这样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心痛和作者同样处境中的人们。当然,虽然作者身体被病痛折磨,思想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他的心并没有被病魔控制,他眼中的世界依然是丰富多彩的。作者也并不希望他的文字带给读者的都是灰色与消极,反而,希望读者能够以更积极态度去对待人生。生,不易,命,唯一,只有一次的生命,不知在何时会戛然而止,努力的做好今天,不让明天充满遗憾,也许是作者希望每一位读了他文字的人做到的。被重置的人生,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们是否就可以把握好每一个当下,不留遗憾?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五):生命尽头的人性光芒

  才读到第二页,我就被逗乐了,边吃云南米线边笑出声音来。接下来的章节,也会时时被阿布调皮的文字逗笑。我身边的人,理解不了,我读一个人在白血病人书写的文字竟还可以乐得如此真心。很难想象带给读者带来欢笑的阿布,本人却处于这样极致痛苦之中。 阿布生病之后对世间的恶意报以适度的恨意,令人反思。不论是行到荒地弃他而去的黑车司机,还是因他不是性价比高的病人而拒绝收治的医院,又或是不尊重病人隐私且技法低劣的主治医生。这些描写“恨意”的言辞,反而体现出阿布的善良宽容豁达的态度。 庆幸阿布留下了这些文字。如果没有这些文字,我们不会体会他对世间所有苦难的信和爱。 人生按下重置键,越黑暗的生命尽头越可以看到人性闪烁的光芒。阿布说,事实往往简单残酷。 阿布,谢谢你,你真的很优秀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六):让希望的光芒照亮苦难的人生

  1796年,德国音乐艺术家贝多芬发现自己开始耳聋,这对他来说是一切不幸之中最不幸的,比眼瞎还糟糕,他说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随后创作了名噪一时的《第九交响曲》。

  1929年,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一年后,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写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72年,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不幸瘫痪,每周要做三次透析,1000次针刺,对于他来说生命的意义很特别,死亡是一个必将降临的节日。他用笔走出了精神困境,写下对多文学作品,充满对于生命的哲思。

  只要我们去观察这个世界我们就会发现:痛苦和不幸,似为是不期而遇的事情,当那些巨大的苦难降临时,有人被残酷的事实而打击,有人满腹怨言,抱怨命运不公,也有人容忍、抗争、越发坚毅,在逆境中依然心怀希望,珍惜感恩。最后一类人他们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是千万生活在苦难中的人的精神信仰

  如果你认为这一切都离你很遥远……

  几年前,在桂林小镇,有一个“小白”叫“阿布”。2009年,莫名其妙“晕倒”的阿布,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混合型白血病。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一纸诊断书何尝不是阿布生命倒计时的沙漏呢。走在生命的边上,阿布最终采取保守治疗勉强续命,本想给父母减轻负担的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因为他的离世,年轻活力的父亲一夜白天在他去世第二年就匆匆离世。患病期间,阿布在贴吧发表感动过数百万网友的《死前写个回忆录》,写下了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更是让无数的“白友”度过那段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也许没有任何人能体会,阿布,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被重置的人生》一书由阿布所著,由其母授权出版。收录《死前有个回忆录》、《希望记事本》、《被重置的人生》等篇章,是“阿布”的病时日记,记录了作者与病魔搏斗的心路历程,更包含了阿布作为个体对于生死、爱和希望的细腻表达。拿起这本书,我相信你也会有所触动。

  有时候我们的愿望好简单,希望天空是蓝色的,希望自己能活着。

  阿布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来自泰戈尔《飞鸟集》里的一句话诗:

  生命以痛吻我,却让我报之以歌。

  他说:从今天起我的人生将要重置,过去再美丽也是一幅画,命运在我手中亲手将它点燃,只剩下一堆灰烬随风走了。这本《被重置的人生》中不乏这类关于生命的诗意的思索。如果说史铁生是看似洒脱,超越痛去感受生活的幸福。那么阿布更像是将生命扬起,向着光晕处挥洒、再看着它尘埃落定

  他将欢脱的日子过了个够。在回忆录里他说:“好朋友婚礼我不能去参加了,我躺在医院,躺在轮椅上,无数次去幻想,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我在现场如何作弄他们。”……水果太贵了,樱桃二十五一斤,他调侃道:“以后病好了倒卖水果去!”他偶尔也会多愁善感,表妹啊,你就不能说除了“哥,你有空多读点书”之外别的话了吗?书翻到最后,这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也读完了。

  阿布与他的父亲相继离开人世,这个家庭彻底破碎了,只剩下阿布的母亲一人。这何尝不是家庭的悲剧呢?在这个时代弱者总是会和不幸划上一个等号。

  在这本《被重置的人生》书中,不难得知,阿布采取气功中药治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钱治病。高昂的治疗费用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奔波、煎熬的父母……如果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如果有人捐献骨髓,也许就可以挽救这个原本该美满的家庭……如果,可是没有如果。

  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被重置的人生》是一本负责任的书,它的出版是非常有价值的。其一,在书中,阿布告诉我们面对苦难人生该如何自处,充满正能量。其二,这本书召唤心怀善念的读者,能够力所能及地向周围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入库志愿者。具有正面的社会导向。非常值得阅读和推广。

  最后,希望每一个拥有生命的人都能好好活着,好好生活。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七):恶之花

  不要被主观所蒙蔽,这不是一本苦情的书,这一本满篇在恶之上开出的花。真实,残酷,敏感,抑郁。

  阿布一开始书里不停得在提,想去死,治疗的痛苦,以及对生的绝望,还有对父母的愧疚,这些理由像刀子一样,一刀一刀拉着阿布,这个癌症患者。

  他85年,青春正好,闷骚而又才情,正应该对未来充满幻想和希望的年纪,却被病魔拉近了地狱一般的生活。

  生病从来都是一场地狱,经济和生理上,情感上的打击,一次又一次,这种绝症几乎没有上岸的可能,只有挣扎,带着整个家庭挣扎,直到最后被淹没,就像一个沼泽,越陷越深。

  除了痛苦绝望,还有经受病痛的折磨,还得见识那些人性的丑恶。

  有为了给小女儿捐款被记者使唤的老农;有把捐助给病人的善款买了房的善人;有莫名其妙乱开药骗人钱财的假医院;也有冰冷无情的儿时玩伴;

  可能是因为见多了恶,心里也会生出恶来,看到别人的情诗,想的是如果诗人早上醒来边上的曼妙女子变成乳房下垂的老女人,是不是还能写出那么肉麻的情诗歌;看到公园里男的送花给女的,青蛙男和恐龙女,而花在他眼里不过是植物的生殖器。

  这种真实抑郁和恶意,和我们想象的励志啊,感恩不太一样,或者会有点不适。这却让这本书变得与众不同,这才是一个病人真实不假装的真实状态。当一个人很想得一些东西,而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心生恶意,眼中所见也就有人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方。一颗充满了欲望和期待的心,面对残酷现实的应激反应。

  我们很多人肤浅地以为,病人是可怜的,被帮助应该感恩,这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全都是假象,或者是一厢情愿想象出来的,这种伪善底下,一面是敏感脆弱的病人,一面是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的施与者。一定要想想啊,傻白甜,圣母,真该在这里打上一拳。

  阿布是个善良敏感的人,他带着那么多遗憾离开了,有对父母的愧疚,有对生活的向往,以及活着的渴望,这一种内敛的情绪变化成心里的抑郁和痛苦,以文字形式输出,他尽量调侃和自以为是的洒脱,就像一个落魄的贵族维护自己最后的哪一点尊严。这种坚持和幽默,却让人多出了一点点怜爱。

  一个人永远是一座孤岛,别人无法到达。任何自以为是的解读都是一种错误,阿布很真实,也很纠结,在希望和绝望之间纠结,在坚持还是放弃间纠结,心里太舍不得,却又无法拥有,我们每一个人拥有却不曾珍惜的东西——平凡的正常人的生活。

  “有的人为了活着,就用尽了全力”,如果一比,我们平凡的情绪和不满,会显得格外矫情,这也许是阿布这些文字感人的地方。为我们拼凑出了一个比任何成功人士都励志的形象,即使这种励志不是他想要的,也是无奈的。

  2012年10月3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一天,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回家了,退烧了,如果今晚不发烧应该就没有问题了,明早继续打针……”

  这是阿布最后一个帖子,回光返照,这一次之后真的再也没有阿布发帖了,死神没有时间给你告别这个你又爱又恨的世界。

  走好,朋友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八):生命以痛吻我,却让我报之以歌

  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桑塔亚那

  阿布,一个出生于1985年的桂林男孩,在2009年被查出患白血病后,开始在百度“白血病吧”开帖《死前写个回忆录》,每天写一篇日志,并且按时跟进,来记录自己与病魔抗争的心路历程,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对类似经历的人有所帮助。他的文字充满了正能量,没有做作的矫揉,没有悲天悯人的虚伪,而是充满了阳光,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和对世间的无限留恋。阿布凭着乐观积极的文风,很快便成了“白吧”的灵魂人物,激励病友无数。幸运的是,译林出版社将阿布生前的日志整理出来,形成了这本《被重置的人生》,让我们能够走进阿布的精神世界,体会那面对死亡和病痛,无畏且快乐的阳光男孩。

  这是一个乐观向上的男孩。阿布走的时候只有26岁,正是阳光灿烂的年纪,而面对疾病,他却表现出令人感佩的乐观。当他看到医生给出的方案是“化疗、威猛”的时候。他的脑海里浮现的不是可怕的治疗场景,而是一个穿黄色衣服的超人在厕所里乱飞。医生仿佛看穿了一般,咧着嘴笑道:“不是洁厕剂!”当他接受治疗时,身上的睡衣睡裤全被冷汗浸湿,哼哼哈哈呻吟的同时,心里却浮现了众多英雄人物的形象:江姐、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汪精卫……甚至如果能叛变,我就叛变了。疼痛之余,还能拥有这样乐观的想象,令人感佩不已。

  这是一个热爱生活的男孩。阿布在书中写道:病友们要相信,只要挺过去,一切都会变好的,世界是彩色的,明天等着你们去看呢。他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医院久了,吃药打针化疗,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他就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或者事情来做。比如买了一把小提琴,没事就在病房里练习。经过多日苦练,终于能够拉出《白毛女》之类的曲调。虽然手指与手腕虽然酸痛,但却很开心。治疗的间隙,他还经常跑出医院,去一个幽静的角落,捧书品读,暂时忘记自己是个病人。此外,他还学习舞剑、气功,等等。在短暂的时光里,努力地绽放着生命的光彩。

  这是一个心怀他人的男孩。阿布之所以在贴吧开了这个帖子,原因说的清楚:如果我走了,这帖子留给我家人看看;如果多年后我活下来,重温此时的心情,在我健康的时候将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因为我们比别人更懂得珍惜生命,享受生命,我也希望各位病友不要灰心,勇敢地活下去。与此同时,阿布还利用这个载体,向病友们分享自己的求医经历,让病友们引以为戒。比如他在石家庄搜索到了家“东城医院”,结果医生的话让他心惊不已:“你嘛,化疗的话,可能会好,也可能不会好,也可能什么反应都没有,不好不坏。”最后,让老医生给开了一副包治百病的中药,白白损失了一千多元。事后,阿布写道:今日说与大家听,不信的且当作笑话,若是信的,日后就医切莫心急,不要被庸医、奸商所骗,凡事三思而后行。在书中,他这样对病友们写道:我们心里的痛楚相同,我们都有大径相同的遭遇。一群人在这里互相取暖,互相安慰,互相勉励,不是非常好么?祝好所有病友,你们都很坚强。病人家属、亲朋好友,你们的支持及鼓励就是我们病人活下去的希望。身体健康的人,希望你们看到我们能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我们身处黎明前的黑暗,支撑下去,曙光有一天会到来。

  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男孩。面对致命的疾病,阿布深知利害,不免对人生进行思考,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人生深刻的见解。比如对于人生:人类是种可耻的动物,得不到的东西想去拥有,得到的却总不珍惜,这个是天性。要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上天是公平的,不会亏待每个人。即使不给你一辆车,也会给你一双脚,走出自己的路。比如面对恐惧:恐惧源于未知,我不知道将来何时我会死去,以何种方式,但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很多很多。我认为自己作为一个漏网之鱼而活下来的因素有三点:七分“运气”二分“毅力”一分“勇气”,但这些都是建立在一个不怕死的心态之上。比如面对不公:凡事都会遇到不公,要学会攀比,我们不比上,比下,我们还是有余的。字里行间里,流露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深刻见解。

  这是一个感恩家人的男孩。神经系统白血病浸润、复癌综合征,面对这一致命的疾病,阿布也曾经想过早日解脱。但父亲对他说,大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你能活着,我们没有放弃你,你亦不能放弃你自己。所以,从那时起,阿布便认识到自己不是在为自己而活,而是不拖累家人、活下去。他说:当我们降临在这个世界,都有自己所要承受的重量。这个世界是多彩的,美丽的。你置身其中就需要付出代价,承受自己所面临的苦难。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苦涩,只是每个人的苦涩不同。他的愿望好简单,就是活着,就是每次回家的时候能够叫一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回来了!”在书中,他深情地写道:我的责任是活着的时候让自己过得快乐,我的责任是活着的时候让家人觉得快乐,家人的快乐便是看见我活着。看到这里,止不住地泪流。

  阿布——病鸡中的战斗鸡。哦耶!

  “职业?”“职业求生者。”

  这是阿布在书中自我解嘲的话语,这是饱含眼泪的戏谑,蔑视死神的微笑。

  正如雨果所说:“脚步无法到达的地方,目光可以抵达,目光无法延伸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去。”《被重置的人生》,记录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愿阿布在天堂安好,愿阿布来世的人生已经重置!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九):永远停留在时间长河里的阿布

  不知道哪位哲人曾说过:“人生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在这个旅行中,有的人活得精彩纷呈,有的人活得平凡无奇,还有的人活的如同行尸走肉,不管哪一种状态,最后的终点站都是那个被死神生拉硬拽到他的殿堂里。所以总是会问自己,人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当上帝把你当猴耍完了,腻味的把你一抛,“从哪来的回哪去,别碍我事儿。”然后继续霍霍下一个,不,应该更多才是,继续玩弄于股掌之间。想一想,真来气,可你又能耐他何?

  命运这东西谁又能说的清,让你吃的苦,不是早就是晚,肯定会给你来那么“一锤”,要不锤死你,要不让你变的麻木,得过且过一辈子。然后上帝会高高在上的贼笑,玩的就是这个刺激。而阿布这个被上帝玩够了,即将被扒拉到阎罗殿的弃子,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的,叉着腰,翻着白眼对上帝说:“你能耐我何?我就是要让你看看我的‘战斗力’。”上帝不屑的说:“向你这样的多了去了,最后不还是歇菜,去见那黑不溜湫的阎王老子。我才没功夫搭理你,你愿意蹦跶到什么时候就蹦跶到什么时候。我还忙着呢。”阿布肯定会愤愤然的叽叽歪歪一顿“招呼”上帝。

  当阿布得知自己死期将至,从开始的悲伤想早点放手,到坦然,到为了对父母的恩情和那份不能尽的一份责任与孝道,他的艰辛,他的脆弱,转化着一把乐观豁达,坚韧不屈的利剑,支撑着本就命悬一线的虚弱的不能再虚弱的身体,竭尽全力的活过每一天。看着这些充满爱与温暖的文字,跟个精神病一样,一会儿泪眼模糊,一会儿又破涕为笑。被重置的人生?就是在与病魔斗争的这些时日里完全颠覆了原来的生活,而被称为的重置吗?一个个文字,一段段话语看后是心痛与心酸,那一次次与死神的竞夺,那一次次病痛的折磨,都为他捏了一次又一次汗,可最后他还是败给了上帝,走入了那混沌的永恒里,但虽败犹荣。阿布,用自己的言语告诉我们这些健康的人应该好好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爱你所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因为未来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那个抽疯的上帝不知道什么时候向你伸出魔爪,一把想捏死你。因为死亡,才会出现那么多的离愁别绪;因为死亡,才会看到世间一切的真善美。愿阿布在永恒里永远没有疼痛,永远都是一副乐观豁达的小强样儿,愿那里也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可以让你无休止的得瑟。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十):我们要告诉自己,我们是幸运的,我们是坚强的。

  本来想借用阿布撰文时引的泰戈尔的诗句“生命以痛吻我,却让我报之以歌”,可惜晚来一步被用过了。从阿布的倒叙再到正叙,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他的欢乐和希望,深深地感染着我,打动着我。刚开始读这本书对我来说太过痛苦,因为我的性格使然,使得自己总是不自觉地把自身带入,仿佛我就是阿布,他所承受的仿佛也一一实现在我的身上。尽管阿布有那么多的苦中作乐也依然无法治愈我“被得病”的痛苦。这本书拿起来又放下去,放下去又拿起来,反反复复数次,今天终于一口气读到了结尾。阿布还没来得及说完,这本书就结束了。但是现在我终于敢真正面对这本书了,面对现实了,阿布走了,他所记录的不仅仅是他的患病和治疗过程,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书中阿布的心情和思想也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时有波澜,有时他是积极乐观的,他是勇敢顽强的,有时他又是痛苦的想要骂娘的,有时他感谢一切,有时他又憎恶着一切。阿布的乐观语句中也充斥着对医院、医护人员的不满,这是我其中数次放下这本书的一个因素,可惜我已经不能与阿布交流了,我只能把想对他说的话写在书的空白处,阿布有他的经历,我不能因为自己是医护人员就对他提出过多的反对和抨击。阿布的心理变化也给了我诸多启发,以后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的患者,我们该怎样建议他们制定治疗方案。另外,阿布说的一段话带给我很大的启发。他说,你若是觉得你是一个不幸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看起来都是与你相违背的,他们违背着你的意愿,所有的一切看起来只是在你充满逆境的生活中多了一道坎,如此而已。在你不幸的人生中更加深了一层不幸,你会把所有的错误和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东西归咎到你的不幸的遭遇中,若是不幸,何以复加?我没有觉得我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我还没有失去我的所有。阿布就是这样顽强的抗争着,带我们更多的希望。还有那些跟他一起奋斗抗争的人,还有那些不幸罹难的战友,还有那些战友可怜的家人,还有那些岁月里陪伴着阿布的人们和猫猫狗狗们,感谢你们,感谢阿布,感谢能够出版这本书的人们,你们的努力是为了让阿布的精神食粮不会被埋没于浮躁的互联网中,并把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给我们,让我们获益一生。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被重置的人生》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