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10篇

  《深度学习艺术》是一本由采铜著作,知乎周刊出版的94图书,本书定价:电子书,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一):学习能力主题阅读知识总结

  近一个月,完成了第七个主题阅读“学习能力”,主要读了9本书,包括《学习之道》芭芭拉和维茨金的两本,《深度学习的艺术》、《学习的艺术》、《如何成为一个学习忍者》、《学会学习》、《刻意学习》。

  主题阅读的一大特点是非常适合打通一个知识点,类似于集中炮火,猛攻这一个主题。我一直认为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甚至比读书能力、写作能力还要基础。人从婴儿开始就一直在学习,一直到老去,所以才有活到老学到老名言

  而我们真的会学习嘛?其实我也不知道,可能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会学习,学习的很高效,或者让认为自己不会学习,学习很低效。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才有必要去读一些学习的书,看看如何学习才是最高效的。

  这次主题阅读的9本书中讲述的知识点非常丰富,当然也有很多地方是重复的。根据目前的进度和效果,我大概总结出来五个方面:学习主体、学习对象、学习方式、学习阶段和学习思维。其实这就是6w2h模型的分解,who、what、how、when、why。

  1、学习主体

  一般来讲,学习者都是我们自己,自己要学习,当然是以自我为中心。但实际上,学习主体分为很多类型,视觉、听觉、动觉等等,学习主体也有很多特征(学习忍者),包括禅定、平衡坚持等等。亦或每个学习者对学习对象的接受程度也会分为开放和不开放两个方面。

  比如,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时,外界环境必须来配合你,为你创造一个有利专注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存在干扰,让你分心时,你拒绝这种干扰,摆出敌对的姿态,拒绝自己的分心和不愉快的感受,思维的焦点集中在对抗分心和不利环境上。而这都是正常情况

  环境会让你分心,让你产生不愉快的感受。你并不要求必须有一个有利的环境才能做自己的事,也不否认自己分心和不愉快的感受,而是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将思维的焦点导向高度专注,使自己从容应对,处乱不惊,通过灵活调整,平心静气的应对环境干扰。所以,学习主体不同,必然造成了学习结果的不同。

  2、学习对象

  学习对象就是我们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这也有很多划分方式,常见的就是划小圈、学习之后、学习圈等方式。一个人的学习精力有效,请保持二八原则,只学习对自己非常有价值的,能带来正向边际效益的东西。

  即一个技能,一个能力,最应该被首先学习和掌握的,只有那么关键的几步,甚至最简单的几步。通俗一点解释的话,就是从最基础、实质、必要的步骤开始反复练习,直至让技能内化到潜意识之中。所以,学习的本质就是以关键点,带动全面。将这9本学习的书关联起来看,每本书里都有提到这理念

  学习能力

  3、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最常见的,通用的分为三种:读书、写作、记忆。针对读书,这个概念可就大了,不过这9本书里谈到的却都是一个点:高效阅读。是的,这些学习的书中并没有谈到其他的方面,却单单谈到了高效阅读,而且还不是一本书中提到。所以学习高效的读书方法、或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应该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写作是学习的另一个途径之一,学习忍者这本书中单独抽出了一章来讲述写作的重要性,而其他书籍中也有很多章节提到,写作是解码、学习的一个方法。所以,坚持写作,哪怕像我这篇文章一样,坚持写,坚持思考,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允许自嗨一下)。

  此外,就是学习工具了。想成为高段位的学习者、高效率的职场人士、高效能的精进人士,不掌握高效的工具怎么行?所以,笔记工具、高效软件、时间管理工具、资源、自己设定的激励体系、行动体系等等,都应该是学习的重要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全貌了,以前从来没有发现学习需要包括这么多东西)。

  4、学习阶段

  学习就好比是人的一生,也是有周期、有阶段的,有早期、中期、晚期,所以你是整体推进,还是渐进式推进,总是有一定的学习规律。整体推进的人妄想短期内马上学习某项技能,而渐进式学习类似日拱一卒,稳扎稳打的学习某个东西。

  学习是一件很漫长、很痛苦的事,在这里、滴水穿石的理念非常适合。其实在《卓有成效的学习者》这本学术类著作里,也提到了了学习的规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但其本质也是一个渐进的阶段。至于试错理论自然也是渐进模式下的内容,所以虽然不同书籍中概念很多,但内容大同小异

  5、学习思维

  正面思维、负面思维、专注模式、发散模式、联想性转移等等,不同书中的这些概念看着很让人头大,但实际上,用一个概念就可以总括:批判式思维。不论学习什么技能、知识,需要从正反、内外等多个角度去学习、反思。比如学习演讲技能,除了需要学习如何练气、如何发声、如何做姿势等等,还要思考为什么做、如何做才能促进演讲技能的提升。

  同时,在跳出自己的维度,从观看者的维度去思考自己该如何演讲,所以此时要录音,要彩排,要找人来做自己的听众,给自己提出意见建议,然后坚持刻意练习,高效重复和迭代(学习周期),等到了某个点的时候,就实现了学习目标

  当然,关于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包括信息的处理方式方式、学习的时间管理、学习者的心态、拖延、人际、工作家庭生活等,不同书里对这些知识都有涉猎,而学习的方式也会随着学习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不能用学习某个技能的心态去应对考试,毕竟二者的目标还是存在差异。但学习能力属于通用型能力,如果能够实现能力迁移,那就打通了多个领域,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事。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二):解读大脑中的学习

  犹豫再三,本来是打算写《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还是改成了《深度学习的艺术》,我想我还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和领悟《如何阅读一本书》。

  《深度学习的艺术》这本书篇幅很短,但却又很长,长的是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正如深度学习其含义:不浮于表面而需要深入去挖掘,于有字处见字而知其意义,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难。

  由于之前看过《如何阅读一本书》,刚好便可以尝试一下,也算在做中学吧!

  首先,这本书属于一般类论述,也属于方法论,讲述了如何进行深度学习的步骤及方法。整本书分为四部分: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再对这本书进行细要,对部分进行总结

  提问:

  1.为什么提问?

  2.什么是合理性的提问

  3.提问后要做什么?

  合理的提问是本着求知的动力提出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基于已知探索未知并不断反思自己的经验,最终构成系统过程

  解码:

  1.解码是什么?

  2.如何解读解码

  3.如何解码?

  解码不是一个简单的理解过程,而应该是一个知识重构的创造性过程,可以从说了什么?是什么?怎么实现三个角度去探索解码并通过寻找结论和过程,归纳,延展,类比五个步骤去实践解码

  操练:

  1.操练的特征是什么?

  2.为什么操练如此重要?

  3.操练的方法是什么?

  操练即是一种实践,即做中学,通过实践来强化大脑的认知,构造一定的情景来达到运用和反馈的目的

  融合:

  1.为什么要融合知识?

  2.融合对于现实的意义?

  3.融合的方法是什么?

  融合是从相同之间找不同,不同之间找相同,往往存在于跨领域,打破学术壁垒,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融合也往往存在于实践之中。

  作者在书中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在这本书中,作者解决了的问题我想在于很好的定义了一个理想的学习过程,即以什么样的步骤和过程能够进入一个理想的学习状态?什么样才能叫深度呢?即在学习中能够去探索并用欲望去解答,用身心去付诸于实践,再将经验学识融为一体。艺术过程是什么呢?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那么我该如何评价这本书呢?

  这本书很好的解答了一个理想的学习过程,而且各部分的条理也十分清楚,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贯穿了全文,让人很有兴趣的去探索,而且可操作性也比较强。但我觉得有些地方有些不足,便是创新性有点不足,大部分是理论的解读和综合,以及有些步骤还是讲的太过于简略了,比如融合这块,用了大篇幅来写融合的重要性,而关于怎么融合却是一带而过,作为最终环节的总结篇,不应该如此的。

  如何将这本书化为己用?

  看完这本书,再联想到之前看过的一系列的方法论的书,比如采铜老师之前的《开放的智力》,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和他的博文微信,以及刘未鹏老师的博客,发现这些书籍文章就像是一个个点,阅读过后,它们便在潜意识里沉浮,在一个契机,它们便连接到了一起。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不过我想我并未达到那种能力,但我依旧想谈谈我对学习这件事的认识

  1.提问

  2.解码

  3.操练

  4.融合

  突然间,意识到,学习这件事,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其实也并不是那么的难。再反观自己曾经的学习,学习会从,先是买到书,那就从第一页开始看,如此多的概念,慢慢记呀记,记了后面又忘了前面,反反复复学的总是很痛苦,有分分钟把书撕了的冲动。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是多么的低效。我又想起了考驾照考试中的理论考试,最高效的方法不是看书,而是做题,在做中学,那时在考前2天拼命的从未接触开始刷,到后来科目一98,科目四100。再一次验证了步骤一和步骤三,说到这,李笑来老师的最少知识限度理论又是对于其的一个补充,那就是在掌握最基本最少的知识的基础上即运用便能快速的学习一种能力。 谈到解码,刘未鹏老师曾经说过两句让人脑洞大开的话:

  1.教是为了更好的学习

  2.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两位老师的话是那么的异曲同工,二者互为补充,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就摆在那里,不偏不倚,要看你怎么去对待,但总是有一个核心,便是如何把摆在那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每一次解码,即是一次大脑的对话,也是一场思维风暴,大脑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发问,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拓展。而其核心的方法就是用已知去探索未知,也可以从“教”的概念,将知识用自己所能理解的话说给自己听。我们总是有一种感觉,有些东西学了一段时间后过一段时间再捡起来,会发现比以前更加熟练,这也是潜意识在解码中的作用。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前提是要有足够的付出,也许在不知不觉答案就蹦出来了。再分析一下书写对解码的重要性,大脑就像CPU,而书写,可以减轻大脑的负担,让大脑能够分出内存来解码其他的东西,在笔尖之下,灵感会如涌泉,所以,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也为了更好的创造。

  最后是融合,虽然在书中,作者并没有给与我们很明确的方法。但还是得探究一下,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这世上有很多东西出奇相似,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大道合一。无论是从布罗迪通过了解到染料的原理发明了血液中药物浓度的甲基橙测定技术,还是保罗用画画的视角经验来认识编程。所谓融合,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共性吗?我想远不如此,真正的融合我想还是站在这头望那头,即用一个领域去思考另一个领域,其实这世界像是无数个圈组合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交集,曾经有一个实验说明一个美国公民与奥巴马之间只需要通过5个人就能够认识,看似不可思议,其实想想也有道理,人际关系如此,更何况领域。所谓说,每一个领域都有交集,只要看能否想得到,而融合最关键之处便是敢想,敢于打破学科壁垒。

  探索学习,探索方法论的过程依旧在于实践,实践,依旧是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方向。而有一天,我也希望发现那种本质智慧术,或者是本质实践术.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三):学习模式的简单再组织

  算是一篇长文,看完大约一个小时左右。采铜将深度学习的过程分为:提问、解码、操练、融合。以我个人的体验举例来说,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阅读(提问);思考文本信息,譬如提出了什么观点,怎样论证,论证是否有效且可靠(解码);将文本观点及论证以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进行写作,最高的境界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和逻辑讲清楚(操练);在遇到另一个问题的时候,将以前的知识与当下的进行迁移、印证、互补,譬如传统讨论中的平等没有关注女性地位,而当代女性主义要求把性别纳入考虑,那么新的讨论就要考虑性别给平等带来了哪些影响,将女性的家庭地位纳入平等的审查范围是否意味着对自由的侵犯等等。

  这四个过程,各自应该还有一个小循环,及触发—反馈—修正—触发。通俗的说,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有人能够指出哪里做得不对、不够好,否则不可能进步。如果在线教育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互动循环问题,永远也取代不了线下教育。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四):看了后才知道什么叫深度学习

  1、 这本书整体在讲什么

  怎么样学习更有效,怎么进行深度学习。

  2、 作者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所为深度学习,就是学习不是只看表面,而是去研究其深层次的问题。

  作者说了深度学习方面的四个重点,即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作者认为一个高段位学习者应该用这四个方法进行深度学习。

  关于提问:

  我们一般都是以非问题为导向的模式在学习,即制定学习计划、按计划学习、整理笔记。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有用吗?

  从我自身来看,目前为止我确实是这样的学习模式,每周制定一个看书计划,每天按计划看完一本书,然后输出一份笔记,所谓读书笔记,就是摘抄作者的一些经典话语,根本没有吸收为自己的知识。看到这本书里说的这样,我突然觉得以前的学习都白学了,书都白看了,根本没用。我就是把时间浪费在“看书”这个过程,最后以“看过”为结尾,真正吸收变为己用的几乎为零。

  作者提出,以问题为导向,即带着问题去看书,比如说,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我为什么要在这个句子下面划线?做完思维导图后就是看完这本书了吗?

  我看书的目的是什么?现在开始主题阅读,我看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系统,比如说时间管理、比如说阅读方法。然后去想分享给别人,榜书没有时间看书的人学会这套理论。我的目的,是想先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然后分享给大家。目的明确,看书时候就更多关注一些自己需要的书籍。但我看书太有功利性了。很快读完,以读完为目的,有时候看完做完笔记过两天全部忘记,根本没有深究。这就是我的问题。没有带着提问阅读,所以没有解决自己什么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作者建议可以经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这四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想过。就拿这本书来说,

  1、 我知道怎么学习,但我不知道怎么样深度学习。

  2、 我知道了深度学习的概念,知道了深度学习需要结合提问、解码、操练、融合这四种方法进行。这四个方法是我从来没有实践过的,需要现在起加入到学习过程。

  3、 我又找了相关类型书籍、学习的艺术、如何高效学习,这些都需要我去阅读,结合本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 不仅是学习知识可以用这四个方法,生活中是否有很多事需要提问、解码、操练、融合。比如说我做蛋糕,经常失败,这就要带着失败的原因去提问。对每个步骤进行解码,还需要多次制作,融合多个方法一起改进。

  关于解码

  解码就是去理解别人话语的深层次意思。

  我的解码能力就很弱,很多时候不知道别人到底想说什么,是因为自己的知识面太窄,不了接很多事物的相关性,所以别人说的问题自己想不到那么深层次。了解和知晓是两个层面的问题,自己的知识大多只停留在了解层面,没有深刻知晓,所以需要深度学习,增加知识和常识。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别人的意思。

  解码的方法:1、它说了什么?2、它是什么?3、它是怎么实现的?

  如何让掌握解码方法?1、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2、不只要去做归纳,还有去做延展;3、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对于一件事情,或者一个本书。首先要去弄清楚它要表达什么意思,传递什么信息和知识,然后对它进行反思,已审视的目光对它进行评价,最后去研究它是怎么构成怎么实现的。

  对于解码方法,我们不能只关注结果吗,更多的是要反思这个结果是怎么得来的,就像现在看欢乐颂结局了,我们关注点不应该是在结局谁和谁在一起了,而是更多的应该思考,导致安迪、曲筱筱、樊胜美、、她们是这样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作者的经过何种逻辑推动使结果在意料之外又合情合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读完一本书,不要用一句话就归纳完一本书讲了什么,我们可以对书中的某一句经典话语做延展,看这句话放在别的案例上是否仍然有理。很多时候我们主题阅读时只关注几本书中相似的地方,却很少对不同的地方进行关注,作者建议,我们更多的去比较他们不同的地方,在差别中找到富有启发的东西。

  关于操练。

  操练就是实践。

  很多时候看完一本书,觉得书中观点很好,可是看完还是没有实践,比如说记事本圆梦计划、番茄工作法这些工具书,看完之后最好立即实践,边学边做,慢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操练对于学习很有必要,即作者说的“做中学”。

  作者提出,操练的方法有:1、写作式操练;2、游戏式操练;3、设计式操练。

  写作式操练,就是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逻辑梳理、深层次分析。写作是一种更好地思考方式,也可以通过获得反馈找到不足进行提升。游戏式操练,就是类似于现金流游戏这样的游戏方式进行实践。设计式操练,三国杀的游戏设计就是设计者通过自己的知识设计出的一种游戏。

  关于融合

  融合效果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抓住一切机会,使其学习的知识得到关联,就像我现在在学做蛋糕、做面包,摄影也是一个爱好,并想发展为技能的爱好,所以我融合了摄影和烘焙,将自己做的食物拍摄出来,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同时发展两项技能。比如我学习了怎么阅读一本书,也学习了快速阅读,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更好地提高阅读有效性。

  3、 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

  个人认为这本书说出了我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我指明了方向。在这四个方面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很有道理。尤其在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层次剖析问题、时间与学习相结合、各类知识融会贯通这几点上说的很有道理。

  4、 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对我来说很有用。让我明白了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一件事情。如果想在某一领域专业性更强,就应该进行深度学习。通过提问、深层次剖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方式,抓住问题根本原因,学习不只是按计划阅读后做读书笔记,而是要变成自己的知识。

  5、 下一步计划

  因为打算对写作、阅读方面进行深度学习,所以涉及到逻辑、沟通、心智、思考等方面的内容也要关注。

  每次学习前都将作者提到的四个问题摆在眼前,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并且对作者提出的重要观点进行解码。如果是工具类书籍,要进行实践。进行主题阅读主题学习后两本书的内容要互相融合。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应该多读几次,彻底学会作者的思维方式。

  作者书中多次提到的《暗时间》,以前也阅读过,但根本没有进行深度学习,按作者的意思这是一本很好的书,重新阅读学习一遍。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五):如何做分析阅读

  先说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是一本详细解读如何做分析阅读的指导书。适合重复多读-》复习验证反思。

  序篇:作者重要提出因地制宜、不是每本书都适合这种方法。

  一、提问篇:

  构建主义模式学习:即学习者的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来,而是主动地建构而来,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在一个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一个丰富的情境中,去探索甚至撞击那些新接触到的知识,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之后,把这些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

  I:要成为构建主义模式的学习者前提:a.化被动吸收知识为主动吸收,就像一个猎人明确知道自己目的;b.提出问题,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探索答案,就像作者说的好的问题,让我们成为一个「猎手」,知识是我们主动去侦查、寻觅、狩猎的猎物,而不是我们战战兢兢供奉着的或者亦步亦趋跟随着的对象;c.构建的过程中,不要将大脑当硬盘使只将静态的新知识填往里面填满,而要将大脑当成搅拌器,将新旧知识搅拌融合调出适合自己的养料,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已有知识、新学习知识的梳理和反思特别重要,

  作者建议的常去思考以下四个问题:

  1.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的知识?

  2.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通过简单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针对当前的学习材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的问题?

  二、解码篇:

  从浅表层到深处的审视和挖掘过程:

  作者举例小黄鸭这个玩具说明;很多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孩子」这个角色,他们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它传递了哪些直截了当的知识;而可能有少数人,会从「家长」的角度去看,他们会从一个高度去审视面前的学习材料,会对它「是什么」做一个本质上的概括,然后从逻辑、论点、风格等角度,作一番剖析;同时可能还有更少的人,是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

  1. 它说了什么?(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2. 它是什么?(对文本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3. 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写作、表达的手法)

  所谓学习,本身就要注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广度不够让人闭塞,深度不够让人只得皮毛。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我们需要尽量去找最经典、最优秀的作品,进行深度解码、模仿参研

  三条观察和思考的途径,供大家参考:

  1、一、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即我们不仅仅要知道结果是什么,还要去知道,这个结果是如何得来的,目前这个结局,作者是进行了何种逻辑上、感情上的推动,使其变成了一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结果;如果是一篇论说文,我们可能要去反思,作者是使用了什么样的材料论据、通过了什么样的推理,才使其论点成立、能够把人说服。有些作品,它的过程是「显」的,有些作品,它的过程并没有明确道出,则更需要我们下工夫去梳理,甚至就像一个侦探一样,把犯罪现场在头脑中还原出来才行。

  2、二、不只要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一本经典之作,也许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有可供细细咀嚼的韧劲。这某句话,我们可以用「延展」的思路来想,去假设,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另一个情景中,另一个问题之下,是否仍然适用,仍然精辟有理。如果是的话,那么其实我们就发现了一小点可以复用的知识或者模式。这就是读书,读出真味来了。当然不只是读书,即便在日常生活中,做平常的事,看平凡的人,也可以用延展的态度去看、去解码。据说台湾著名导演侯孝贤,跟人交往时,「把每一个人当书来读」,并且具有一种强大的、欣赏奇奇怪怪的人的能力。

  3、三、不只要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不同才有知识,才有新意,才有新的发现。

  三、操练:

  那就是「做中学」,它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他们从来不说自己「学过」什么,而只是说自己「玩过」什么,他们总是用一种「把玩」和体验的心态去对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领域。

  那么为什么操练如此重要呢?如果用一句话作答的话,那就是: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调用多少知识及其关联。

  「构成学习者思维独特性的并非是他所录入的观点序列,而是他有能力启动和调用的关联」

  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就是不管我们想学或者正在学的是哪一个领域的知识,我们都可以想一想,如何不只是把它当成是一种静态的、安安静静地躺在书本里的东西,而是当成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

  ,在「知识技能化」的理念之下,我认为至少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知识操练的方法:

  一、写作式操练

  一句是「书写是更好的思考」,另一句是「教是最好的学」。除了更好的思考之外,写作带来的一个明显的益处,是获得反馈。「获得反馈」是练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如果没有反馈,你在练习时发生的错漏自己无法察觉,导致无法校正,那么做再多的练习又有什么用呢?

  二、游戏式操练

  举个剧中的例子:问题:在一个犀牛被当宠物养的世界中,谁将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乌干达。

  理由:肯尼亚会因出口犀牛而崛起,在中非形成一个强大的政权,并殖民统治北非和欧洲,战争爆发后,谁也负担不起养犀牛的这份奢侈,肯尼亚衰落,乌干达崛起。上面的例子看似荒诞,实际上你仔细辨析,还是有几分道理,因为它和二战的真实历史有「深层结构」上的相似,实际上回答者必须运用教育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技能,才能给出解答。如果更广义地看,哪怕在一人独处的状态下,也可以玩这种游戏式的知识操练,实际上人类历史上很多智者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它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就是构造一个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假想情景,然后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设想事物在这个情景中的变化。在这样的操练中,思考者往往会得到比原先更为深刻的领悟。

  三、设计式操练

  所谓设计式的操练就是调用已有的知识,去通过设计某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设计式操练的好处,就是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某一个现实的问题,来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三国杀》的创作者黄恺是一个 80 后,他从小就是一个游戏迷,也是一个三国迷,这点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不过他与别人不同的一点是,他曾经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去修改游戏的规则、创造出新的游戏。当时只有大二的他,运用自己长期积累的游戏知识和三国知识,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设计出了《三国杀》的第一稿,从此开启成功之路。我想很多人是历史爱好者,也有很多人是小说迷,那么有多少人想过,运用这些知识,去设计一款自己的卡牌游戏呢?难道它真的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吗?还是你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你大脑中的知识,其实是可以这样去充分地运用和发挥出来的?

  总之,知识的操练,既是一种调用和提取,也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综合,它是深度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微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再去做僵化的记忆,而是让我们赋予知识以灵性,以更好地适应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

  四、融合

  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应该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其所学的知识之间创造关联。

  因此,学习高手常常会有意识地把不同领域甚至不同学科的知识摆放在一起,然后尝试去分析、比对它们的潜在关联,甚至于当异质的素材堆叠在一起时,仅仅是潜意识的推动,就可以让这种隐藏的关系浮出水面。

  我们正统的教育思维并没有对知识的融合有足够的重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一个大的东西分解为小的东西,把那个小的东西再进行细分,这种分解性思维的要害,就是一件事物的整体特征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关联都被完全忽视了就像在大学里,对原本一体的世界的洞察,为了研究的方便起见却划分成很多个学科,更糟糕的是,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分支领域的教材也出自不同专家的手笔,而对不同分支课程的讲授也都由不同的教师担任,这就导致了知识的进一步的区隔。由于每位教育者只需守好自己的那一块责任田即可,所以很少有老师会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远距离知识」 间的融合思考。

  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

  他把那种只会用单一学科知识思考的人称为「铁锤人」,因为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因此,也就失去了起码的基于事实的判断力。而只有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他认为,这种多学科模型的方法,可以产生一种爆炸性的合力效应,让人获得不同寻常的智慧。

  细细想来,将原本独立或者疏远的知识加以融合,从融合效果上看,有迁移、印证和互补三类。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前言:

  我先是从鼹鼠的土豆(豆瓣)推荐书单那里看到了《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又在微信读书APP里看到了同是知乎采铜写就的《深度学习的艺术(知乎盐系列)》,作为《精进》一书的阅读准备,就此开读,却没想到,这本短小(APP中共131页手机页面)的书却引发了我泉涌般的思考,如同脑洞大开一般给我如此多的启发。

  正文:

  根据采铜所言,所谓深度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东西不只看他浮在表面的东西,而是王深入去挖掘,甚至看到别人所未见的东西……而现在很多年轻人读书不求甚解,蜻蜓点水,养成了思维的惰性。而这阅读惰性,无论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懒”,还是原始人基因中的趋利避害(显然,深度阅读需要的深入思考也许意味着痛苦),都将导致了阅读中的囫囵吞枣,当然某些类型的书籍正适合一目十行(详见《如何阅读一本书》),但如果对待任何书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笑而过,那么难免会陷入“我最近读了一本书。”“讲什么的?”“呃……”这种窘境。总有一些书籍(或其他学习材料),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认真对待。

  而有些时候,为了体现认真,过犹不及的,阅读又成了咬文嚼字,我们不停地在笔记上摘抄作者的每一句看上去很有道理的话,到最后得到了写得满满的笔记本,却忘了书中的前因后果,成了这本书(或其他学习资料)的搬运工。作者同样认为是不可取的,符合深度学习的方法应该是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与字里行间无字处见出字来,折旧需要阅读时的联想和思考,书中的内容不再是一行行的孤句,而是在整本书的池子中,被读者在读的时候匹配到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库里。

  正如我最近读的另一本书《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讲到的,要产生有价值的工作,首先要确定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也就是确定需要解决的议题是什么,这也正是《深度学习的艺术》中提出的观点,要想实现有效的深度学习,必须要知道问题是什么,无论是“如何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还是“如何在6个月内学会一门外语”,或者“如何在2个月内减掉6公斤”,都需要提前明确一个问题/议题,从问题出发确定我们的学习路径。

  为了追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更合理的模式是建构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新学习的知识将成为旧知识体系中新的组成部分,它们拓宽了现有的认知边界。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个固定存储量的硬盘,它更像是一个可以持续编织的网,随着渐进的学习过程,在网上增加新内容或者在网的边界接着编出一块新的。

  在作者看来,所学信息的掌握程度体现在两点,第一是否对学习内容做出了自己的解读,不同的学习者的解读角度也会不同,只有通过解读并表达,所学习的内容才不会成为过眼云烟,而成为了我们的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构成点;第二是能否调用所学到的知识并应用到实践,只有可以应用的知识才是掌握了的知识,正如只有我们能表达出来的英语才是掌握了的英语,而不在于背过多少单词或者新概念教材。只有实现了这两点,才能实现深度学习,实现知识体系边界的拓展。

  而为了实现以上这两点,就必须认识到反复练习的价值,进行长时间的刻意练习(一万小时理论中的重点并不是一万小时,而是刻意练习)。无论是知识分解后的表达,还是知识掌握后的实践,都需要反复练习输出。反复练习将使某些认知活动自动化,从而为其他深度思考腾出宝贵空间,就像是在英语对话中的脱口而出,在羽毛球比赛中的面对高速来球的瞬息应对。

  2013年,一份针对400余份学习方法有效性的研究文献的元分析研究(元分析指的是对某一领域内分析成果的分析)发现以练习为主导的方法是有效性最高的,最明显的例子是背单词是英语学习中效率最低的方法,这只是一种记忆,但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蹦的,而是短语或者句子,那根据实际交流的需要,直接学习短语和句子,并在虚拟或现实情境中反复的、刻意的练习才是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

  作者由此提出一个重要的理念:要把知识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将任何领域的知识看作是一种动态的、可运用的、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思考知识和自己的生活与思想的关联。把知识当做一种游戏来操练,提高学习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投入型,并摆脱现实规则的制约。由于现代各学科的细分,很多人仅掌握了自己所学细分学科的部分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完全不了解,这样一来,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受到种种的限制。正如夏洛克•福尔摩斯因为掌握了各种领域的精细知识(包括拥有一大批在他没有掌握的知识领域的智囊团)才能够对犯罪现场的任何细节都能做出准确的推理,而巴菲特的好伙伴查理也是因为掌握了除了金融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的知识,才能够在广义的思想环境里做出对财富管理的更好的判断。

  因此,学习高手应有意识的拓宽自己的学习领域,最大程度的避免思维上的偏差和狭隘,在有需要的时候实现跨学科的知识迁移。当然这种领域拓展也应该是有目的性的,而不是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输入。在不同领域的知识背后寻找相似性、互补性和启发性,正如《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中说的那样,采用新结构理解所见所闻的四种类型包括1)找到共通点;2)找到相关性;3)找到群组;4)找到规则。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思考,寻找旧知识和新知识可能存在的横向与纵向的关联,才能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结束语:

  欲罢不能地读完了这本小书,我忍不住感慨,上了这么多年学,我仿佛仍然没有学会如何学习,但好消息是,只要不停止学习的尝试,每一天总会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七):一点体验

  采铜老师这本书讲了四种学习方法,提问,解码,操练,融合,这四种学习方法并非互相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例如凡事都是以提问开始,当你看到某一个现象的时候想要解释和回答这个现象的因果,这就是提问,当你想要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你要做的也是提问,比如你先要问题自己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属于哪个领域,要用到什么知识,什么工具,怎样完成,完成这件事情需要哪些知识储备,怎样收集和积累这些知识储备,最后能做成什么样子。这些都是需要自己给自己提问的,然后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就开始需要学会真正理解书本的知识,也就解码书上的知识,并加工编码成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编码和融合的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之后要想到怎么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这就需要不断的执行做和操练,不断的论证,修正之前自己的从书本上获取的二手经验认知,从实践中把吸收的二手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认知和想法。说了这么多好像让我回到了当初上马哲课的时候学认识论上的体验,理论要到实践中去深化对知识的认识,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这是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螺旋式上升,方向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八):学习方法误区杂谈:读 深度学习的艺术

  【题记】

  读采铜老师《深度学习的艺术》,多处醍醐灌顶,故写一文来梳理思考。自己学庸一枚,努力程度不差,但学习成果寥寥,想必源于学习能力略渣。为求提高学习能力,阅读时为自己设一问题:“对照学习高手们,自己学习方法存在哪些误区?”读毕此书,已能回答,一言蔽之,乃“现有学习方式过于被动、怠惰、割离、浅表”也,具体分析如下。

  【被动接收,而不主动建构】

  被动接收别人现成知识的传递,忽视用自己的心智、观念和困惑成为求知的原动力,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如果老是被动接收别人现成知识的传递,那是收破烂的——收到一堆废铜烂铁。而百炼才能成钢呐。

  一个应对方法是“设计问题来引导自己的学习”。问题引导的主动学习至少有两方面的优点:(1)产生焦虑和渴望,推动求知解惑;(2)使自己成为学习材料的主人,做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而非别人知识的搬运工。

  【平均用力,深浅不分】

  有多少时候,我们匀速地把一本书从头看到了尾?一样的速度,一样的节奏。但书中的每一页甚至每一段对自己的意义都是一样的吗?显然不是。

  这时候就显示出能自主提问题、平时有思考有困惑的好处了——脑子里有问题意识的人,读到相关的文字时会极度敏感,那种感觉,就仿佛是“这里的每一句话,都在说给你听”。

  但是,自己不仅大多数时候没有提出问题来引导自己,即使偶尔提出问题,也没有区分出该问题的深浅层次。

  浅层次的可以通过简单探索即予回答,未必需要用到“深度学习”的心法,只有那些有深度、有长期探索价值、或者非常困扰我们的问题才需要。

  【学习方法低效、扁平】

  自己的学习方式扁平化,一般只注重阅读相关领域的书面材料,却很少做到:

  1 从其他领域发掘出与本领域深度关联的知识;

  2 带着问题与人讨论交谈;

  3 通过实践或模拟实践来检验和修正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

  4 系统性地反思个人经验(偶尔反思,也只以日志这种松散的方式,而没有以主题作为引导和梳理)。

  另外,很不幸的是,自己平时采用的学习方法,也恰恰是被多位心理学家评级为“低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划线标记重点”、“写摘要”、“再次阅读”。

  那些高级的学习方法,比如"自我解释”(即对学习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行自我阐述)、“详尽追问”(对事实和知识的深层原因进行追问)、“分散练习”(在一个较长时段内,较长间隔地多次练习)等招数,咱都木有听过啊,更谈不上实践了。

  【知识静态、死寂、沉睡不起】

  一个特别常见的问题是,自己仅仅把知识当成静态的,静静躺在书本或浅层记忆里的东西,而极少去假想、寻找、甚至创造场景去把那些知识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可运用、可以用来完成某件事情的技能(即采铜老师说的“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来学习”)。

  易言之,仅仅在用“存储信息”的方式来学习,而没有通过“多次调用”信息的方法来学习。而事实上,能够随时调用才是关键,才是“掌握”了知识的标志。

  值得推荐的方法论是:

  写作式操练(写作需要去分析、观察和调用知识之间的深层结构和关联,因而避免停留在浅层的知识学习)

  教学式操练(要把一件事情讲清楚,必定需要融会贯通,仅靠浅层的学习是无法达到这一程度)

  设计式操作(即通过设计某种方案来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其好处在于迫使学习者为了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综合性、创造性地调用知识)

  【大脑硬盘信息堆砌,但CPU不升级】

  总结起来,自己比较缺乏解析新信息的稳固且有效率思维系统(CPU),更不用说使这个更新和升级这个思维系统。

  也可以说,学习过程大多数只停留在积累信息的层面,而没有将信息深度解码,并用来形成、修正、拓展、更新自己的思维系统。

  不断往自己的硬盘里存东西,却不升级自己的CPU!

  那如何巩固和升级自己的CPU?

  要形成熟练且可更新的思维系统去挖掘、解码信息,并注意回过头来用这些深度解码后的知识来更新、修正原有的思维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今天以后,下面两个思维模块可以组装进自己的CPU里了:

  (1)不仅关注材料“说了什么”(即材料提供的信息和内容),也要关注材料本身“是什么”(即透视出论据、结构、逻辑、表达手法)。

  当然这里也要注意,不要犯平均用力、深浅不分的老毛病哦,因为不是所有材料都需要这样来解读的。

  (2)不仅关注结论,也得出结论的过程(如关注使用了什么论证材料,运用了什么推理过程);既做归纳,更要思考延展(所谓“延展”,就是思考文中某句话在另外场景中是否适用,以期探索出可以反复适用的知识或模式)。

  【树形知识结构的奴隶】

  过度受限于学习材料提供给我们的现成的树形知识结构(其特点是每一片叶子都分散而独立,只和其上一级的枝桠相连),而很少分析和调用不同枝桠上叶子之间的关联。

  用实例解释,往小了说,是既没有意识也没有动力去思考不同章节下可能具有的前后贯联的关系;往大了说,是死守自己的领域,从不尝试突破知识分科间的壁垒。

  有两种策略可以用来改进:第一种策略是,“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把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变成用以观察和分析现实对象的思维模型”。

  某个思维模型主导的视角下,看到的只是一片拼图,而把多种思维模型所见的拼图组合起来,更能反映真实的全貌。这个是查理芒格特别擅长和提倡的学习方法。

  第二种策略是采铜总结的“迁移”(尝试把A领域的原理适用到B领域,并分析其可行性)、“印证”(在不同领域中发现了同一原理的应用,并相互印证)和“互补”(从不同角来研究某个议题,再将各个角度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形成对该议题的综合、深入的理解)。

  【结语】

  最令人细思恐极的事,莫过“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现在,总算知道一点自己以前惯用的种种的学习方法有多被动、怠惰、割离、浅表了。不那么恐慌了。

  然后呢?

  然后就知耻而后勇了呀。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九):深度学习最好的一个注脚

  今天为了找一个例子费劲心思,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出处。

  读到这个例子时,当时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很多作家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是遇到的,而不是自己主动想出来的;为什么很多发明不是科学家主动发明出来的,而是无意中或者做梦时发现的。我把这个问题记在记事本上,例子却没记下来。

  之所以去找这个例子,是因为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的答案,就是连接创造新知。

  晚上在写东西时,却无意中翻到了那个例子,是采铜的《深度学习的艺术》里举的例子。 采铜为了说明知识融合的三种方式(迁移、印证与互补),举了两个作家的例子来说明。

  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写作生涯回忆录》里提到他很少主动进行情节构思:

我不信任情节构思有两个理由:首先,因为真实的生活多半是不经构思的,哪怕是算上我们所有的合理预警和精心计划依然如此;其次,因为我相信情节构思和真正创作的自发性是互不相容的。 我对于写小说的基本信念是:故事几乎都是自发的。作家的职责就是给它们提供发展的所在(当然还要把故事写出来)。 曾经,有一次我在接受《纽约客》采访的过程中,我对采访我的马克·辛格说,我相信故事犹如埋在地下的化石,是被人们发掘出来的。

  村上春树也说道:

当我开始写一篇作品的时候,脑子里并没有一张蓝图。我是边写边等待故事的出现。我并没有事先想好故事的类型和故事情节,我等着故事发生。 头脑中出现一些画面,把这些画面联结在一起就成了故事情节,然后我再把故事情节讲给读者听。

  读到这个时,我回想到,好像读到很多知名人士都写过或说过类似的话,为什么不是主动发现的?这能不能推广到所有的创造性活动?

  所以我想到了连接。我们现在做的所谓开创性的事情,其实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连接或者说嫁接而已。

  爱因斯坦提出了伟大的质能方程(E = mc2),只是他将能量与质量和速度连接了起来,没有什么新东西。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市场经济会由‘无形之手’自行调节”的理论,而实质也是将经济与自由市场连接起来,更准确的说法是将他们的弱关系提升为强关系,仍然是连接。

  上面两个文学家没有主动构思,并不代表他们写的故事空穴来风,那些故事情节都是他们日常所经历的,在某个时刻它们“自动”产生了连接而已。

  因为我们不可能脱离现有知识展开思考,所以连接产生新知识实际上是必然。这不是明摆着的嘛!我到今天才想到,也说明我真够笨的。

  之所以有的人能够在思维不主动参与的情况下获得新知,是因为除了意识我们还有潜意识,意识在工作时,潜意识也没有闲着,两者做的工作都是进行知识整理。

  区别是人类的意识通过主动的方法进行整理和连接,而潜意识通过被动的方式整理连接,效率可能会低一些,因为潜意识要处理感官送来的所有事物,对特定问题投入的精力自然较少。

  但如果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意识保持集中,潜意识也同样集中,这时经常会出现茅塞顿开(顿悟)的情况。这个结果可能不是通过思考得来的,它忽然就蹦出来了,这就是潜意识的连接产生了作用。

  潜意识还有一个特殊之处,我们睡觉时它也不停止。我们睡着之后,潜意识把各种知识(姑且这么叫)存到大脑的各个“存储器”中,所以人会做梦,而且梦都非常离奇。可能是因为事物千奇百怪,类别很乱,潜意识可能会把看似莫不相关的东西连接在一起,看是否匹配,匹配就归为一类,然后储存起来。

  据说凯库勒就是因为梦到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才受到启发,想出了苯环的分子结构。 所以,当我们白天总想着一件事的时候,大脑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在加工这个东西,到合适的时候答案可能就会出现,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想通了这些,对我来说有三个启发:

  1.知识要整理系统才有意义。主动对各种知识进行整理是为了意识取用方便,提高思维效率。 2.有问题马上记下来。不光用脑子记,还要用笔记下来。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有好的例子也记下来。就像开头遇到的难题一样,记下来就进入了思想体系,调用就很方便,而且记下来就成为了我们经验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当用到时我们知道它在哪里。

  总结一下,就是两句话:新知由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创造;所谓思考,就是主动连接现有知识。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十):提问、解码、操练、融合。

  一、提问为什么提问——问题导向型什么是合理的提问?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需要补充的是哪些知识通过目前的资料是否能够补充,是否还有其他获取的渠道提问后要做什么?二、解码解码是什么?不只要去寻结论,还要寻过程——反问,由表到里。不只要做归纳,还要做延展——推理,由小到大。不只要比较相似,还要比较不同——类比/区别,由同到异。如何解码?它说了什么——原本传达的信息,直观表层印象它是什么——以审视的目光对文本进行评价和定性它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结构的洞察,使用手法、来源等三、操练操练的方法是什么?——复述写作游戏设计四、融合融合的方法是什么?互补——找到不同视角下的论述印证——并行计算能力迁移——建立知识的联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深度学习的艺术》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