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象棋少年》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1-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象棋少年》读后感10篇

  《象棋少年》是一本由[阿根廷] 吉列尔莫·马丁内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象棋少年》读后感(一):很好的哲理小说

  罗德勒在和“我”讨论一部小说时,颇不满小说主角和魔鬼的交易的设定:“林德斯乔姆应该受尽苦难并且完成一些极为艰巨的任务,而恶魔仅仅解决那些阻滞全局的关键性难题,也就是一些令智慧犹疑之处。然而仅凭这样就将人的智慧控制住了。这里的一切,难道不是太过了吗?”他还认为:“一个真正的选中者永远不会接受这样一场交易。当恶魔出现,并要给予他这二十四年时间时,他会说,不,我不要。”一开始这些话在他那大段的评论中出现似乎并不特别,但当罗德勒自己的临终结局到来,不能不让人感到些微震惊,尤其是联想到他的死亡就像这些话的反向注解时。我想震惊的原因在于,在他的设想中严肃地拒绝魔鬼的画面现实中却变得平庸悲哀。他需要完成理论的时间更少,可是没有魔鬼要来与他交易,只是几个微小甚至龌龊的理由就控制住了智慧。这的确太过分了,站在他的智慧对面的是“我”拒绝笔录后感到的恶意的喜悦,这位盟友的不友好罗德勒一直都没有发现。可是他根本没有机会对这个过分说不。

  罗德勒曾经说文学传统不能容忍描写智慧的激情,而《象棋少年》似乎描写了一个理性灵魂,并且始终没有使他陷入到人类生活的引诱中。(但小说中的他似乎也并非那么纯然地是理性的代言,某些侧面总是流露出他在努力排除这些引诱的干扰:在厌食症女孩棺材旁边的冷漠中透露出不堪其重的感觉,他要求“我”制止克里斯蒂娜的骚扰……此处似乎可以联系到罗德勒之前讨论文学时说过的一句话:“可是就在这样的错误里,透过这些裂缝,一个人才能偶尔探见真正的深渊,窥到原本的那片视野。”)他抵得住他人的嘘寒问暖,却敌不过一个过分的理由。他的房间看起来似乎没有经过多少时间的流逝,但也只是看起来而已。他和他的智慧从来没有一刻摆脱过时间。智慧可以燃烧,并且创造出如生命本身这等最伟大的功绩,但是似乎只是发生在一个平面上,在立体的世界中就变得薄脆。而那真正的智慧,罗德勒自己也说,是被魔鬼和上帝共同守护着的。

  《象棋少年》里罗德勒和“我”的几次谈话几乎可以成为寻找小说意义的提示,可是有些极小的细节似乎启示着另外的意义。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谈话结束后,“我”离开罗德勒的家,在寒风瑟瑟中紧紧握着罗的妈妈送的苹果酱,当作护身符一般。联系这位妈妈整日的担忧与痛苦,苹果酱所代表世俗生活似乎也有了庄重的意味。

  《象棋少年》读后感(二):年轻的我,有些似懂非懂

  有些东西可能关于哲学,我的确看不清,又有种朦胧的感觉。我想作者是想告诉读者什么,但我却不能领会,有种似懂非懂的模糊境界

  “忽略一切独自闪耀散发着注定消逝之光的少年”"它所带来的那种介于激励与惆怅之间的感觉"作者序如是说。“它”是无尽探寻并找到最终的大门么?还是仅仅这个过程?还是天才悲剧般注定的消逝?我不知道。“吸收一切,拒绝一切,然后再忘记一切”的确显示着超乎常人想象的世界。而“我”老师所说的智慧是否是对罗德勒的完美隐喻?“在阳光失去立足之地”,十足的哲学意味。

  读罢有一种茫然感,却不知为何。

  《象棋少年》读后感(三):有些失望

  记得读完马丁内斯的《牛津迷案》后感觉挺好,但这本《象棋少年》让我挺失望的,和原先的预期落差太大。

  作者本人是学数学的,“英雄情结”太重了,这种处理在推理小说中突出一个神奇的侦探还是很好的,但放在这本小说里,就把这个关于两个少年不同命运故事讲得太简单了,显得太类型化,落入俗套。

  人物设置太极端,两个少年过具传奇性姑且不说,次要人物几乎都是为故事发展的要求造出来的,为了提醒象棋少年什么(数学老师),或者为他的思考道路提供某种服务和帮助(象棋少年的妈妈,我的妹妹),还有一些则只是借他们之口告诉读者一些东西。情节安排也太唐突,两个女孩子爱情都缺乏铺垫。是的,象棋少年,也就是这个故事中的英雄,有他独特气质神秘魅力,但这些仅仅停留在一种交待上,像报告而已,人物没有在纸上活起来自然成长

  书中有大段的对白,参考了很多思想资源,歌德、尼采、托马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还有哥德尔,这些东西进一步抽象化了小说,使得本就神秘而不自然的象棋少年的人生历程完全变成了一条思想之路。是的,浮士德一样的探索者完全可以写,《卡拉马佐夫兄弟》也有大量的思想陈述,但《象棋少年》的篇幅和野心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故事情节、人物刻画的损失相对就太大了。

  本来这个构思下还是有很多可以写的。那个归谬法(反证法)吸引了象棋少年,背后是他要克服的人类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这不正好可作为两个少年不同命运的写照吗,社会规则价值判断又是如何用这样的二元逻辑去生搬硬套每一个人,拒绝生命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各种可能,妨碍人的自由成长。但这部小说恰恰走到了反面,《象棋少年》还是在塑造极端的个人行为,巩固这种二元逻辑,这种英雄主义至多为思想上的反抗,而缺少了现实的基础。在我的期待中,这个故事本应是两种人生细腻的比对,悄悄的琢磨,最终诉出命运的惆怅。

  《象棋少年》读后感(四):我们都有的少年

  我们的都有的少年,就像我们都有的青春一样,他们自闭,他们有自己的世界,神秘到我们都想去了解,都想去理会。可是他们又有那么多刺,会蛰伤每个靠近他的人。每当这个时候我们的自尊心会很受打击,在心里骂他是拿小众标榜自己,甚至会背地里和一群人嘲笑他的种种。

  可是在我们心里,我们不肯相信,但是又不得不对自己的内心承认,自己没有他知识的广博,对事物理解没有他深入。他就像一片乌云无法散去,看到他,我们就会想很多,难以自拔。

  这些少年自己全然不知,他在自己奇怪的行为里影响到了一些敏感的人,那些人有的会选择大量的阅读,不断地充实自己,有的会远离他的范围,过自己原本的生活。

  作为那些人的一个,我觉得我要感谢生活中曾出现的那个少年。那时的他看过的书让我望而却步,好多书都在那个时候超出我的理解维度。那时的他不会在意那个老师,只要自己在看书就不顾一切,甚至为书可以和老师争执不休,绝不退步。那时的他洋洋洒洒千字文从来不用草稿,一气呵成,可又总是那么的美妙

  受了他的刺激,我开始看书,我的人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看书的,没有疑问。而又是他的刺激让我毅然决然地走现在的这条路。我是中文系的。

  《象棋少年》读后感(五):象棋少年与理性之死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卡尔·马克思

  -----------------------------------------------------------------------------------

  读完了薄薄的《象棋少年》,突然想做一件荒废了很久的事:思考。

  在这个微博和读图的年代,我似乎已经渐渐习惯顺理成章地接受迎面扑来的海量信息,像一块无思想的海绵,吸饱了,再吐掉。这些信息多半缺乏营养,耗时耗力,换来的最多只是一笑而过,或在与熟人闲聊之时平添出些许谈资,却不曾在脑中却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或是一份感悟

  《象棋少年》讲述了一个符号似的天才少年,成天冥思苦想哲学,却在说出最终答案前死去。我以为我是难以理解这类人的,哲学家,这在我看来是多么遥远的一个字眼,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读之如同嘴嚼枯草。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哲学书不能写得像小说一样好看呢?

  逻辑,思考,哲学,究竟是兴趣、还是使命感?让哲学家们不停的思考,追寻世界最本质秘密?在书里,作者写道:“各种不同类型的智慧主要可归纳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吸收性的智慧,这种智慧就像一块海绵......这种智慧只是在量上与普通人的能力有所不同,只是普通智慧的一种强化......至于另一种智慧,这是会对理性最基本的联系、最普遍的论据以及众所周知和实证证明了的事物都产生质疑,甚至在更多情况下对它们怀有敌意的智慧......那个背离了一切的人将会教会人类重新审视,以他的方式来观察。”

  在这里,不难看出,作者对后一种“质疑的智慧”表达出了最大的敬意。但是,难道“吸收的智慧”真的逊于“质疑的智慧”吗?前者“入世”而后者“出世”,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方式,也许本身并无优劣。从实际角度讲,前者也许会因为琐事种种而浪费了其智慧的功用,疲于应付各种世俗的烦恼;后者呢,因为与世隔绝,完全不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如果健康保证),可以完全专注于最本质的研究。这样乍一看,似乎后者更占优势,在追寻的路上遥遥领先,走得更远。但问题在于,“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时间流逝并不等待任何人,当有人悟出“质疑的智慧”之时,是不是世界早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呢?也许会有人说,这种智慧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因此这样的智慧永远不会过时。但愿如此。从未接近过这一智慧的我,似乎没有断言的权力呢。

  马克思的话很有意思,他提出了“解释”和“改变”这两个动作,这常常让人想到“梦想家”和“实干家”这样的字眼,虽然没有这两种人,地球照样转,但有了这两种人,世界会变得很不一样。如果大胆的假想一下,是不是哲学家一直在为实干家做着“解释”的工作呢?哲学家还在闭门冥思苦想的时候,世界早已在实干家的手下被改头换面了。如果说,哲学家追寻的那种最终的“智慧”,是超越人类,超越自然的,但却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或者说并没有其他人感兴趣,那么他们的这种追寻是不是就是一种飞蛾扑火呢?因为世界已经循着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走下去了,如此这般,螳臂当车又会有什么用呢?

  世界的理究竟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但在最近的一部日本动画(《绝园的暴风雨》)里却提出了,它说:“世界脱节了”。这当然是一种科幻,想通过『始之树』和『绝园之树』的对抗来纠正世间的因果。这想法很简单,但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看到。当现世的理濒临毁灭,又会有哪个强大力量来纠正它呢?还是在毁灭之前,根本不会有这个人的到来。因为已经没有人关心理这种东西。

  从当下的很多事件中,抑或是现象中,都可以发现,人们已经渐渐放弃思考的努力,离理性越来越远。在苏格拉底那个开辟了西方理性主义的时代人人喜欢问“是什么?”“为什么?”但现在除了孩子,很少有人会刨根问底了,大家对发生的一切都习以为常:别人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不需要知道。有时候,一些丑闻或者奇闻会引发短时性的轰动效果,但人们却早已忘了当初转发的初衷,最后他们对结果已经丧失兴趣,他们享受的是在一个群体中跟风的过程。

  现在断言理性的死亡还为时过早,但思考这一行为本身确是濒临灭绝。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人们一边高喊着“Life is short, play more”,一边加速驶向走向人类智慧的坟墓。

  《象棋少年》读后感(六):莫名其妙看对眼的小说

  作为小说这本书诚然有缺陷种种,甚至缺陷太多了些。

  太多莫名其妙并能持之以恒甚至生死相许的单相思

  太多极端的性格和人生,以及恰到好处夺走主人公性命以至于他思索出来的智慧答案最终无法公诸于众的疾病

  太多欲言又止隔靴搔痒的思考表达。

  可我仍然给了四星。

  有时候小说具有某种气质,当这种气质对你胃口时,你就不再介意它作为小说本身的缺陷。

  就像人找对象朋友说起来有种种条件一二三,可最终对某个莫名其妙的人看上眼了,瞬间就把那些一二三抛诸脑后。

  《象棋少年》就是那个莫名其妙看上眼的对象。

  比如它的结局——罗德勒的死亡如此遗憾,遗憾而美妙——“他举起双手,似乎在敲着某扇我所不知的高悬于空中的大门。他用他那已经属于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喃喃低语着:请给我开门,我是第一人。”

  其实它为什么吸引我我并非一无所知。不就是智慧么?智慧,以及智慧带来的乐趣,这世界上最亮的星星,人类因之而摆脱蜉蝣命运某种程度接近永恒。对智慧的终极求索,一个天才少年,悲情结果。刹那被解开谜底的秘密随着他的死亡又重归深渊。如此而已。

  《象棋少年》读后感(七):有一个互相羡慕的朋友,对自己是一种帮助

  我觉得我有一个偶尔会把我当成罗德勒的朋友,每次告诉他我想做什么做什么之后,他总会挑挑眉毛,用一种毫不掩饰的夷鄙口气跟我说:“现实点吧,朋友。”说实话,我其实也没把我每次跟他说的话都当真,可是每次被这么一说之后,就会全力为我说的计划的进行具体可行的补充(虽然就算补充得无懈可击也不会真的去做),直到他认同到可以说出“那就去嘛!”的程度,之后我会说,“其实我也就那么一说。”

  而这本书,就是他推荐、借我读的,其实我是那种(其实他也一样)对方推荐的东西一个也不会去看的人,因为觉得自己根本不会和这种人一样。而书呢,实在轻便得可以,于是本打算带着在火车上看,但其实上火车也懒得去看。最后有一天,去喝咖啡,就顺手把这本书拿上了,之后读了之后对我震撼很大。

  有一个朋友,就算认为你精神不正常,逻辑已经偏离实际,等真正需要的时候,也会来一句“烦死了”,之后补完一觉来看你。这不已经足够了嘛?反正活在世界上,又不会真的戏剧性地死在急切盼望之后相见的前一秒。生活没有戏剧性,但是如果非要加入戏剧的感情,还是能得到自己盼望的使命感的。或许游离在友情的边缘,或者其实真的不能做到完全的理解,但互相的信任是任何一种戏剧化的做作而不能比拟的。

  尤其是俩男的,致死都不会跟对方说一句:“其实我很羡慕你。”

  说到底,只有站在一个相对让对方羡慕的角度,羡慕对方而已。

  互相羡慕,互相帮助。

  啊,最后补充,因为感觉自己被当成了罗德勒,所以他这本书就扔在咖啡厅了。不还了。

  《象棋少年》读后感(八):天才的毁灭

  这是一个关于天才的故事。我想罗德勒有那么一点艾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 syndrome),主要表现为社交困难。但是他还不至于严重到成为一种疾病,因为他不是身体机能缺陷。

  罗德勒是典型的孤独的天才。他最大限度切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包括自己的母亲,显得遗世独立。他热衷于思考,甚至企图创造一个新的认知体系,一个新的世界。“我”曾经也是自视甚高,但当“我”遇见罗德勒,并输给他一盘象棋之后,一切改变了。他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对手,使“我”内心充满崇敬和畏惧。

  拉格医生在课堂上说出两种智慧的类型,并预言其中之一可能发生的悲剧:第一种是吸收性的智慧,它与这个世界的方向是一致的,它跟普通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我”正是这一类;第二种智慧是怀有敌意的,它表现出对某种“自然而然”的事物的抗拒,它充满危险性,若不被世人接受,便无立足之地,它的威胁会以发疯和自杀结束。罗德勒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几乎疯狂的天才。

  拉格还在课堂上讲述了关于毒品的话题,在话题结束时,他引用了美国作家欧布莱恩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吸食鸦片的人能享受到一种美妙的思维的扩张,一种不可思议的感知力的深化,一种毫无限制、不受任何王权影响的存在感。我希望各位同学,诸位好孩子,永远都不要去尝试它。”虽然这只是为后文埋下伏笔,最后罗德勒确实成为瘾君子。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早就染上了某种毒瘾,一种疯癫的狂热,最后使他拒生活于千里之外。

  罗德勒最后的毁灭是他的母亲去世,不久自己又染上了红斑狼疮,拉格形容这种疾病是“最终的惩罚,被自身吞噬”。事实上,使他毁灭的也正是他自己。“我”对于这种悲剧收场的局面似早有料到,在俱乐部见到拄着拐杖的罗德勒时,“我”惊异于他脸上竟没有一丝生活留下的痕迹,他拒绝了生活,而生活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敬了他。

  无论最后罗德勒说自己已经创造出一种新的体系是真的还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抑或是一种精神失常状态下的呓语,在“我"看来都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当他残喘在床榻之时,无论是”我“还是罗德勒本人,都已经意识到局面不可回旋,他早已失去阳光之下的立足之地。

  《象棋少年》读后感(九):孤独而伟大

  很薄的一本书,看完后有些许的感概!究竟哪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智力卓群的罗德勒or事业有成的“我”?世俗的看来貌似是IQ和EQ的关系,世俗的看来在罗德勒出场时,命运似乎已成定局。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自闭的天才,个性孤僻沉默寡言,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生活置若罔闻。有个丰富的内心世界并没什么不好的,但是将智力花费在过多无用的思辨上是我所不赞同的。在我看来活着最大的意义不外乎两层,自己能够开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也希望这件事对社会对他人是有所助益的。罗德勒终日沉浸在自己的思辨中,不可否认他自身得到了乐趣,但是对周围的人来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欢乐;对慢慢人类历史长河来说,也并没有激起一丝波澜(善良的说或许是因为罗德勒临死前没有来得及讲述自己的思辨结果)。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文中的“我”,一个人拥有多少智力是一回事,而将智力发挥多少则是另一回事,这就是“我”比罗德勒的聪明之处。其实无害于他人的沉浸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是我所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但作为一个理科生,我更希望的是沉浸于浩瀚深奥的科学世界中,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奇才一样,而非沉浸于看来无意的无止境的哲学思辨中,当然不是说哲学无用,我认为哲学最终的意义在于让人们站着更高的层次上来看待世界,进而进入更加美好的生活,而无止境的思辨却有着思想毒药之嫌,更像是抑郁症中的穷思竭虑的特征。说了这么多,对于罗德勒我想还是用孤独而伟大来形容。

  言归正传,这是一本关于两个个性迥异的天才少年的故事,不同的性格将命运驶向了不同的轨道,然而命运又让这两位少年密切的交织在一起,很像另一部小说《光和影》中所讲述的那种感觉,两个相似的人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象棋少年》读后感(十):再补充一点

  之后看了马丁内斯的《牛津迷案》,里面有句话准确地描述了《象棋少年》这部小说结构上的美感。 “如果人只不过是其行为的序列,那么,在他死之前都是无法被定义的:只要一个行为,最后一个,就能摧毁他之前的存在,颠覆他全部的人生。”象棋少年这个故事没有反转,可是我会一直记得这样凝结到一点上的叙事,好像写在针尖上的生命。

  只有到结尾,才明白之前所有讨论的意义,那些话题终于射在了靶上的感觉。更好的是,所有前面的细节,都可以在结尾的死亡中找到意义,包括海滩上的少女,一个镜头闪过,但是没浪费掉。大概正是这种简单有力的处理,给人印象深刻,甚至超过《牛津迷案》的扑朔迷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象棋少年》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