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下楼谈恋爱》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7-12-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下楼谈恋爱》读后感精选10篇

  《下楼谈恋爱》是一本由刘若英著作,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页数:15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下楼谈恋爱》读后感(一):此去经年

  今天是个好天气,温暖和煦的阳光照得心里暖洋洋的。趴在床上,晒着太阳,开着窗。把奶茶的这本书看完了,顾不得喘气的,如饥似渴的。。读着。

  原谅我的固执,我羡慕奶茶和陈升那份“师徒”间难得的情感

  但,我更想随着自己的性子,把书里的男子想象成,是他。是黄磊。

  此去经年,黄磊有了他的妻,有了可爱女儿,甚至也织起了微博。可是,她没有关注他,也并没有多余的话语和交流,留给我们的是,黄磊时间中奶茶代班的电波传入心里。记得,奶茶曾经说,她和黄磊是很相似的人。磊子也说,他和奶茶连彼此的号码也没留,只是在工作需要的时候,通过经理人,公司联系。因为太像了,所以只能靠这种方法,减少那种莫名的情愫和冲动。。

  所以,就让我固执的,把楼下等待男人想象成磊子吧。起码,在我的记忆里,奶茶和磊子都是得到了爱情的人。。

  《下楼谈恋爱》读后感(二):谁仍会下楼谈恋爱?

  刘若英曾经说过,“相信爱情的人,迟早会和爱情相遇。”,脑海里面轻轻飘荡着最近听的一首杨宗纬的歌曲《其实都没有》:我们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自顾着走在路上;泛黄有泛黄的理由思念将越来越薄。

  思念将越来越薄,其实我已经很久不知道思念是什么感受了。我自认自己是个非常感性的人,很容易感情,所以我也知道自己不乐于是将自己全部翻出来放在太阳下面晒的。因此我错过了很多要痛哭、要大笑、要坚持的场合。我也习惯了在仓促的城市里,一个人衣服、一个人喝咖啡、一个人走过无数次重复的地铁、一个人独自生活。看似简易的爱与被爱,变成奢侈的放纵;看似复杂的周旋微笑,好像已经是慢慢学成了一个习惯。很多人在旁边教你,教你如何在镜头前微笑、如何在年终前好好做好一页总结PPT,太久没有一个人告诉我,嘿,相信爱,你会和他相遇的。

  嘿,我默默的许愿,但是我从来没有单纯的相信这个愿望会实现,我也只是知道御守,就是你对神庙轻拍两下手的纪念品;我也只是知道除了两情相悦的故事,更是门当户对、妯娌家常的生活。生活好像是走了一个轮回,从一个什么都未知未觉的时间里面,走向了热情张扬、梦想澎湃的青春,再将这青春封存,戳破五彩泡沫,最终变成装作若无其事的晨起晚睡的繁芜。

  我也曾经憧憬过,路灯下静静等待的背影,可是再单纯去爱已经是不容易了;这个年纪,谁还下楼谈恋爱?

  《下楼谈恋爱》读后感(三):其实我只是摘录其中部分有感触的章节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奶茶。

  她诚实,怯懦,无助,大脾气,像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沉溺在自己的生活和小情绪里。

  如果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刘若英,你会想看这本书吗?

  每一个常做梦的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孩子

  “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我想养一只狗。可是我常年不在台湾,所以养狗这件事似乎不太可能,于是我跑去花市买了一盆花。朋友问我,为什么买花?我说,因为我希望这个房里还有另外一个活的东西跟我一起呼吸。

  我说得很自然,他说他听了很难过

  后来我认识一个男生,我跟他提及这一件事,他说,你想太多了,其实房子里有很多东西跟你一起呼吸,尘螨……蟑螂……蜘蛛……我听了笑了。我笑并不是觉得真有这些东西陪着我,而是我喜欢世界总有新的观点。世界其实是一直没有变的,但却可以用千百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

  换个角度说,我从来没有一个人住过。

  即使它稍纵即逝,但是我们在过程中已经用尽力量去体会了。不都说过程就是结果吗?只要我们能留在心上的,就永远会是属于我们的。

  其实我们一直都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

  自己所定的领域去跟人沟通

  当我们所谓不能沟通的时候

  其实我们只是用自己的角度

  去看一个我们以为别人所建造出的不同领域

  里头藏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一直在想,见面的时候该送你什么呢?临走前,我看到了窗外的桂花树,我决定走到它跟前,在树下捡些落在地上的桂花,这是我想念你时闻到的气味。”

  有一些人,这一辈子都不会在一起,但是有一种感觉却可以藏在心里,守一辈子。

  哭还是得哭,因为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尽情体会欢笑的可贵。

  随着工作的累积,在我脸上实验过的保养品也是种类越来越多。常常在后台看到一些正当青春的女明星细致无瑕的皮肤时,我也会羡慕。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已会去想:“不用忌妒,你自己也曾经是这样,只是你无知的青春已经换成别的东西,也许就是更有价值的东西。当面对比自己更需要保养的同行前辈时,你也不需心存侥幸。”我希望自己到了她们这个年龄时,也可以有她们的努力不懈,甚至比她们更努力。每当这样的念头出现在脑海,我的脸就会浮出微笑……笑太多,据说会增加皱纹。不过值得。

  伟大的林肯好像说过:“四十岁以后,你将为你自己的容貌负责。”这句话我也谨记在心。我希望到了那个时候,妆点我的不是任何有奇效的保养品,而是谦卑的生活态度。如果我还能持续“容光焕发”,受人称道,也不会是因为去抽脂拉皮,而是因为我专心致志地对工作的奉献

  忙碌可以忘却很多不想回忆的事,可是我总不可能一直地这样忙碌下去。

  这一切不过就是生活,刘若英选择的生活。

  故事的一开始是一个妈妈身穿改良旗袍牵着一个小女孩去学钢琴。小女孩仰头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学钢琴?”妈妈说:“女孩子一技之长是好的,如果有一天老公不要你了,你还可以教钢琴养活自己,甚至养活孩子。”“可是他为什么不要我呢?”连婚姻是什么

  都搞不清楚的孩子问,妈妈回答:“那不重要,起码我们做好了准备。”

  这就是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相信”──“不相信爱情”、“不相信永远”、“不相信幸福”,对女人而言,简单地来说就是“不相信男人”。

  于是慢慢地我们不懂得如何相信,不懂得如何面对幸福,更别说是主动追求了;慢慢地,即使是幸福到了我们眼前,我们也持着怀疑的态度去面对它,考验它,不懂得拥有享受

  事情就是这样,当我们心理有病的时候,怎么能单纯地去面对一些真实的感受呢?即使一切是完美的、幸福的,可是一旦我们用不健康的、怀疑的心态去检验它,它怎么能不怪呢?

  我一直希望这是一个单纯浪漫一段故事。因为三十岁的人好像渐渐失去了这种能力。而我也觉得幸福这件事情,我们已被教育得不敢太去期待与相信。可是我们若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去面对人生、感情以及人,那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幸福降临在我们头上呢? ”

  这一切不过就是生活,刘若英选择的生活。

  《下楼谈恋爱》读后感(四):时间太瘦 指缝太宽

  昨天听闻奶茶结婚的消息,深感欣慰和祝福。

  从书柜里找出了这本书。扉页上是我14岁时的笔迹,“购于04年7月9日”

  那时候的我相信单纯浪漫的爱情,期待自己创造一个未来

  于是14岁的我看30岁的奶茶写的这本书,其实没有多少共鸣或者感动,只是利用假期的闲暇快速翻了一遍,读书笔记也没有,只是在扉页上简单地写了一句购书时间地点人物。

  14岁的我也许是因为仰慕才女而买了这本书,我一直欣赏淡定温暖认真的女生,而奶茶是这样一个人。豆蔻年华的我一遍又一遍地听着她唱的《收获》,这首歌不是奶茶的代表作,却是她的歌里我最喜欢的一首。

  至于影视方面,只看过一些她的作品,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天下无贼》。《人间四月天》也是很好的,不过我的心更多地放在了康河和黄磊的表演上,有些忽略了张幼仪。《20 30 40》并不是很对我胃口。嗯,有印象的就这些。

  这么总结起来,我也算不上是奶茶的粉丝。

  那么多年过后的今天,我再翻翻这本书,想起这些年来遇到的一些人以及看见过的事。一些人因为自己的遭遇而不相信婚姻和感情。我能够理解

  只是我想,如果你经常心怀萧索,那么你就不能怨怪命运也对你如此凉薄。只有仍然愿意去尝试爱和付出的人,才有幸福的可能。

  要信才会有。

  多年后的今天,奶茶仍给我带来温暖和希望。

  虽然我已经不如当年那般执着,对未来和婚姻有着单纯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现在的我,is anxious and uncertain about my future.

  但这不妨碍我努力、尝试。

  人生最美的是奋斗和爱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下楼谈恋爱》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