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巨灾时代》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巨灾时代》读后感10篇

  《巨灾时代》是一本由39.80元著作,260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2-3,页数:,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巨灾时代》读后感(一):读得睡不着觉了

  想起一个故事,印度洋大海啸发生期间,据一位幸存者英国伯克夏郡游客戴比•贝特森回忆,早在海啸来临的前一天,一名斯里兰卡的渔民就向她发出了警告:“出大事了,你最好远离大海,大风浪即将来临。”当时贝特森还以为他在开玩笑,可回想起来,真是太古怪了……

  在大海啸来临之前,在海滩边上,海水突然退去了许多。很多欧美游客和小孩看到海水退去后,沙滩上现出不少美丽的贝壳,就跑过去捡;看到海天相连处云彩颜色异常艳丽,霞光满天,就站在海滩上欣赏。有一个当地的土著人,知道这个情况不妙,就喊“有危险,快跑!”因为事情来得很突然,讲得也很突然,结果当时海滩上的人没有人信他,还嫌他扫兴。土著人跑了之后,大海啸一下就过来了,几分钟内几十万人丧生……

  事实上,无法预知无法摆脱的灾难就站在身后......人类在群体无意识中自以为是,直到那一刻,才恍然觉悟……

  《巨灾时代》读后感(二):转眼间,身后已是洪水滚滚,恶浪涛天。

  总有许多坎是绕不过去,世界既然已经如此残酷,为何还要劝人向善呢?

  英国学者霍布斯曾提到一种丛林法则观点,他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就如同多狼与狼的关系,因此,一个国家要想使其社会达于和谐,避免人与人陷入由其本性发动的赤裸裸的战争状态,必须依赖集权,即强权和严厉的法制。且不论其人性观如何,有一点必须要承认,即:对于社会治理来说,国家除要理性地去引导及道德的规范之外,它的必须依赖强权及以强权为后盾的法律的限制。恰恰正是这些社会才变的稳定。

  如果说国家之所以稳定是因有这一个平衡其秩序的强权、理性、法律,那么,这些为达到社会平衡而不可缺少的东西,世界有吗?在世界范围,一个强势的国家做出侵略别国,侵占别国利益的行动,做出了如个人就属违法的行为,拿什么来制裁它?因此,一个国家的违法行为,就成为了失控的无法消除的东西,这即决定国与国的关系只能由国家利益及民族情绪来任意安排彼此的残酷的斗争关系。因此,世界和平只有依靠各个国家所具备的综合实力的相对平衡,而该平衡体系一旦被打破,当一方实力与另一方比差距较大,在临界点上,战争就会发生。

  由此,战争即是为了实现某种平衡。只要出现有了不平衡,就会产生战争,直打到相对平衡为止。而当一个国家的内部深层次的矛盾已异常激烈,其秩序濒于崩溃,社会底层与上层利益集团关系异常紧张,一场内战的引线,便悄悄地在无声无息暗暗作动,这时,一些具敏锐目光的利益人士便开始有了一种联想:必须把将引发内战的隐患引到外部去,宣泄到别国,以拯救其政体的生存。

  所以,正是因和平的太久了,自己的国家处在了内部深层矛盾无法靠自己解决、已到积重难返的境地,内战或内乱即将爆发从而国家可能崩溃的历史边缘关口,才抱着转移内患的目的对外发动战争。

  而在战争中,利益是通过抗争得来的,将族群的利益寄托于侵略者的“投降不杀”显然是不智的。无论杀或不杀,将自己的生存权完全拱手交出,将自己的利益诉求降低到仅仅是杀与不杀的生存最低 点,其结局根本无法接受。因此,“投降”始终没有成为战争的主流。

  《巨灾时代》读后感(三):希望灾难远离

  国际政治经济包括军事形势均极为复杂,这是中国官方的观点,细究之后没有比用“复杂”一词更为妥贴。多有观点指中美竞争,对于中国而言不如说是“被竞争”。坦率讲,中国并不希望美国落后,中国远不像外媒报道那样充满竞争性,问题成堆成山也处在历史复杂期,须更多专注之心。做第二没什么不好,如果一定要排次的话。而即使成为第一,中国也并不可怕,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曾长期处在全球第一却依然被侵略,还不止一次。事实上,在她傲居全球第一时,也绝未向外扩张,不像日本经明治维新强盛之后,结果是对外军事扩张。可见,害怕中国的强盛完全缘于其自身亏心事做多之后的担忧。但,这种担忧却导致了中国在强而未强之时受到压制并形成危机。因而此书所讲之巨灾时代是方方面面的,并非仅指自然界,这也是本书的可贵之处,也只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灾难之和才能称为巨灾,而这种时代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巨灾时代》读后感(四):这个社会的基本秩序已经崩溃了吗?

  这个社会的基本秩序已经崩溃了吗?

  汀特曾指出,一个复杂的社会就如同解决各种价值需求问题的机器。它通过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来解决各种需求问题。在最初时,社会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那些最易解决并能带来最大回报的需求问题。因此,解决此类问题所获收益较大,而维持整个复杂社会“机器”成本相对较小。

  然而,一个时期后,社会需解决的问题日益困难,解决价值需求问题要付出的代价变得日益高昂,同时,而其回报率却开始减少。即维持整个机构或上级阶层的成本越来越高,使社会不堪重负。最终,将达到一个临界点,此时,社会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所得到的回报不足以补偿要付出的代价,即入不敷出

  这一时代正在到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巨灾时代》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