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敌人》是一本由李承鹏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3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你是我的敌人》读后感(一):你,还是我的敌人吗?
因为看到这个题目,想起某些年,有那么一个人,公开说,你是我的敌人,所以,不可遏止地,想着要去探究,你是我的敌人,从何而来。说实话,我是真心地不太明白。要有怎样的情缘,才会有这样的感叹啊!
想来,相见不如不见,再见必定灾难。佛曰,不可执着,不可执着。
在爱情上,在两个人的关系上,真的没有必要去纠结哇。而有的人,貌似上来就是倾国倾城祸害大众的人,有的人,生来就是放低姿态爱一个人爱到卑微到忘记自己的。希望,我不会。爱,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如果没有人格独立的自己,又有什么资格去爱人?我欣赏并且赞叹这样的爱情,但是,我想用足够的理智,让自己不去拥有这样的爱情。
你是我的敌人,因为我爱你啊,因为我要承受你给的痛苦啊,如果你是个不相干的人,我怎么会让自己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都与你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呢?喔···原来,是这样。文字果然有使人头脑清楚的作用。原来,如此。
可是,你,还是我的敌人吗?
原来,不爱了,也就没有浓郁的爱和恨了,只剩心如止水波澜不惊的相对无言礼貌一笑了。
那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执着,执着必遭罪。
《你是我的敌人》读后感(二):其实只是一个美丽而悲伤的爱情故事
因为在微博上关注了“大眼”的缘故,偶然间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你是我的谁》就决定读一读。有一种想法是想看看当代的中国作家能写出什么样的作品,特别像“大眼”这样的一个当过足球评论员的作家;二来是因为此书的封面给我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很难以琢磨的模模糊糊的情绪,想了想,果然是,是电影《致命ID》的封面一只手的四根手指头,呵呵,抄袭的不自然而又堂堂皇皇。
其实这本书只是在讲述一个美丽而悲伤的爱情故事,不必太过较真。看过,感受过,感动过就够了。
如果把这本小说和大师(如村上春树)相比,当然他们不可能相比,李承鹏的这部书简直烂透了。刚读开篇的时候,觉得开篇十分的不自然,唐突,没有过度,没有渲染的就在进行着情绪的宣泄,就直接进入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不耐烦中,很难迅速的跟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如虽然是倒叙形式的开头,但是开头倒叙部分篇幅过于少了,在和回忆赵烈之死的场景的衔接过于直白干涩,而赵烈死后的场景跳动到了机场也过于剧烈,在女主和女主见面之前的几个场景虽然做了铺垫,但是太过于简单,过度又不圆滑,像一个没有润滑油的机器驶过,可以说对这部书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差,直接给差评!
但是,当故事不断的发展下去,作者的思绪跟上了作者的情绪——我认为这是小说非常重要的要素——小说就变得越来越精彩。看见有评论说小说感情太造作,情节安排的过于巧合,我倒是觉得无巧不成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故事也是玄妙的,吸引人的,见仁见智吧。我相信很多女生看这部小说不止哭一次,因为我的眼泪在眼睛里也转了几转。小说中杨一和卓敏的爱情让人动容,“不要轻易去爱一个人,爱有多深,伤有多重——你是我的爱人,你是我的敌人”,有一点点故弄玄虚,但更像敲击爱情受伤的读者心中伤心之鼓的鼓槌。而那句“世界上最痛苦的事,不是你爱的人离开了你,而是你眼睁睁看着你深深爱着的人慢慢死去,你却无能为力‘这句话震撼了多少读者的心,揪住了多少读者心疼的神经就不得而知了。书中卓敏爱着杨一,杨一爱着卓敏,几次虽然爱着也不得不离开的过程,最后又不得不接受依然深爱必须离开的结局,这样的无奈又美丽的故事正是吸引读者的必杀技,这点”大眼“知道,就像他知道应该有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尾是多么吸引人一样。
具体的故事不详述了,还是希望有机会看看他的其他书,特别是《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最后想和”大眼“说,以为要使书的品味提高,可以要找几个文艺圈的或者报社编辑写写评论,而不是文艺圈的。。。。。
《你是我的敌人》读后感(三):你是我的爱人,我的敌人
《你是我的敌人》很浪漫,故事情节一起三落,看完有点瑟瑟的感觉,就像小孩子吃糖,满足而且通透了很多。爱情故事看得比较少,也不知道人生命题中什么是真正的意义,就像有时你想在生活中找到纯粹的意义,却发现生活中的枝枝叶叶都得茁壮葱茏,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丝丝缕缕都长成了血肉,而命题是错误的。
读完小说,才发现原来读过的小说都只剩下了一些故事情节,有的全一点,有的破碎得零零落落,只有重读时才会连接起来。李承鹏说,开始写时不缺少故事,只是缺少面对故事的勇气,写到一半时,故事有了生命力自己站了起来。人伤不起的是感情,可以看见每个人都站在阳光下,在街头,但心里埋着的都是故事和伤痕。如果想从小说和文字去窥探一个作家的大脑有点傻,想明白做人的道理就有点二。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是卡耐基,告诉不了你人性的弱点,教你怎样去营销。看完了就忘记了,留下的感觉也许是最好的艺术,直到有一天发现那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以至于发现这个世界和成功学没有任何关系。
要感谢什么呢,要感谢前人留下很多好的东西,感谢那些活在生存之外的人,以及所谓的流氓作家,感谢他们还在不停地写着那些好的东西,坏的东西。也许在中国的那个旮旯里还有一些人在写着超凡脱俗的东西,但上了杂志的大多耐不了读,有点烂。
我们都想读书,但不知道读什么书,感觉这是时代病,一个随时要开出一些书单子去医治的时代病,但这个世界好像真没有什么必读书,也没有人能开得出必读的书。信手读,自己喜欢的,总能在里面发现不一样的感觉。好书会让人收获感觉不是道理。
你是我的敌人,李大眼是一杆好笔。冯唐说文字有一条金线,王小波在金线之下一点。冯唐也说,给韩寒那么高的期望是“指鹿为马”。《黄金时代》还有故事情节残存,《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也还有情节,但没找到金线在哪里。中国不需要圣人,也不存在圣人,百花齐放是自然的东西,满园玫瑰是十年规划中建起来的大学城一般的东西,参差多态才会有五彩缤纷的世界,所以冯唐在一个错误的命题上证明了一下。
明天还会有好书可以读,可以去看,因为花开花落的日子,都有不同的香味。
《你是我的敌人》读后感(四):一本小说,他的开始
李承鹏于我来说,有种亲切。
那年孩童,关于成都这座城,只有一个声音,雄起。四川全兴从黄色旋风到保卫成都,万人空巷。
周一的成都商报,总有一篇评论,不长,但很犀利。那个名字,看久了便记得了,李承鹏,某友告知我,是商报体育版的老大。
那时候的我,大抵对他是崇拜的。于是剪辑了报纸,贴于一本日记中,经常回温,放佛那场球又在眼前闪烁。
可报纸没贴几张,他离开了。离开了成都。
那时的全兴,也离开了,离开了万人空巷的地位。
于后的日子,他时不时地出现,一会是解说嘉宾,一会是房地产周刊的专栏作家,一会是新浪博主,一会又扬起脸,说要为足球扫黑呐喊。
就在这冗长的一段时间,我看了这本书。一夜读完。
我承认,比起作家,此书显的有些浮躁。情节有点突兀。但我仍是喜欢。因为,从来没有人可以把段子如此深入地写进书里。
有些人的书,你要细读,才能爱上。他的书,可能只有一句,便会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