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0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10篇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是一本由洛里•斯皮尔曼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1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一):《布雷特的生命清单》:糖果盒里的终极幸福

  如果有一天,一个你原因为会疼爱你,会给予你所有的人,拿走你意料之中的幸福,将他们置换成奇怪的、不值钱的东西时,你会作何感想呢?

  这听上去很像风靡一时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的剧情。在斯宾塞博士的故事里,四个主人公也是在一开始便拥有了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幸福。突然有一天,“变化”这个鬼东西的造访,打破了一切安稳美好

  在洛里•斯皮尔曼的故事里,主人公布雷特也是在一看是便拥有了“轻而易举的幸福”——她有一位身家过亿的母亲,一座宽敞阳光的独栋阁楼,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一个不可抗拒的帅气男友

  拥有亿万财产的母亲突然离世,使布雷特的世界崩塌了。律师宣布,母亲将所有财产分给了布雷特的两个哥哥,留给布雷特的仅是一纸清单。清单上是布雷特14岁时写下的20个梦想,只有在一年内实现清单上的所有梦想,她才能获得母亲的遗产。

  这是一场灾难,因为幸福原本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既然我们已经开始演绎一成不变的剧情,干嘛还要自讨烦扰去找一些另类的糖果盒呢?源于此,大多数人是没有改变勇气的。

  但对于这种“幸福”的界定,来源于对生活的评估——而非发自内心。有时候,幸福的姿态有很多样式,你在匆忙中选择的,只是那个最容易的,或者是大多数人以为的。拥有它总是好的,但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你总会有怅然若失感觉。是在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幸福原本的模样了吗?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五颜六色的糖果。这种喜欢并非来自于对味道的迷恋,只是对拥有对惊喜的渴望——你不知道,下一刻糖果的味道。其实就连我们长大的时候,这种渴望依旧萦绕。但不幸的是我们必须长大,必须故作老成,必须压抑自己对单纯的美好的向往,也就失去了享用简单快乐的可能。

  你把它压在心底,生怕“不切实际”的渴望会给你必须应付的现实带来纷扰。但你奢谈的梦想,真的与现世的幸福无关吗?

  也许只有走过的人才会知道,比如布雷特的妈妈

  愿她在天堂一切安好。

  读罢《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这个美妙的故事,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小女孩站在糖果店的橱窗外,那里摆放着许多糖果盒,不知为何许多人都在争抢其中的一个。而小女孩却只注视着角落里的另一个。它看上去冷冷清清,却闪闪发光。你很清楚,它是你唯一想要的。

  你有勇气,选择最初的糖果盒,并把它演绎成最终的幸福吗?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二):唯有爱 不可妥协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写论文、谈恋爱、做项目、找工作、然后选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生孩子,重复着我父辈的生活。也许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买一些我父母年轻时候买不到的化妆品、时装、包包,去他们曾经没去过的欧洲、美国旅行。然后把重心放在我的孩子身上,让他接受更好的教育,然后我垂垂老矣。我几乎一眼看到了我的未来。就好像布雷特一眼看到自己继承巨额遗产,与完美男友步入婚姻殿堂,成为董事长,走向人生巅峰。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没有惊喜但也没有遗憾了。

  而事实上,我已经忘记,曾经想写一本小说的自己,想当漫画家的自己,想养一只狗一只猫,然后住在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和一个我今生今世最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如今的我,只是在大家都在写论文的时候写论文,进国企的时候努力进国企,发文章的时候写自己并不感兴趣的文章。出国旅游变为时尚的时候给自己办了护照,哪个牌子的包包流行就跟风入一个,哪个明星最近大火也关注一下微博,生怕被这个时代淘汰,生怕被这个世界抛弃。

  我已经不再关心自己要什么,而是别人眼中什么样最棒,我就要变成那样。最后,即便我最成功,也不过是拥有一个别人羡慕的工作和家庭。布雷特如果和赫伯特这个黄金单身汉结了婚,是不是就成为了别人眼中最幸福的人?她会得到别的女人嫉妒羡慕的目光,她会过上被像公主一样宠爱的生活。然后,痛苦一生。

  我们看了太多有钱人的生活,有名人的生活,我们觉得那种奢华的生活,白富美与高富帅的结合就是终极的目标,可是,当抛去钱财与虚荣,忽略别人的声音和目光,真正能让你感到幸福的,也许是一只血统并不名贵的杂种狗,一个并不高富帅没有万贯家财的丧妻中年男人,一个因一夜情诞下的混血女婴,一间数十人居住的小屋子。

  不要让这个社会将你融化,你可以妥协几个包包,几间屋子,几件衣服,几套化妆品,但是请千万不要妥协你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和追求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三):做才有可能

  想出来的东西,不落到纸上,很容易就被吹散;说出来的话,不想法子做出来,极可能就是个笑话。多少人谈就风生水起,做就有心无力。最后呢,看着咬着牙做出来的人过上他们的理想生活,在边上羡慕嫉妒恨

  出身背景、学历、外貌、财富,这些都很重要。《布雷特的生命清单》里的布雷特是个白富美,她这些都有,但是你看这本书,会发现,再好的背景学历、财富,就像是打怪时穿着高级装备,不去往前冲,站着不动的话,也是没有用的。或者说有时候成了一个阻碍。布雷特的前男友可以说是冲着布雷特的背景财富去的,爱她的身份,因为这能带来利益。布雷特的妈妈没有办法和不爱的人离婚,生下了布雷特,布雷特却成长在没有正当父爱的环境中。布雷特的妈妈是个很好的妈妈,她知道自己哪里不幸福,害怕自己的女儿也要和一个不爱的人过一生,逼着女儿去外面历练。最后小布,赢了孩子、赢了爱情还有后面的事业。小布是白富美,但是她后面的幸福是自己争取才实现的,她过的理所应当。

  来个接地气的故事。一个身上打着小城市农村长大、出身贫寒、小学学历、中年离异标签的女性G,你觉得她能走多远呢?能实现什么梦想呢?是一个家庭主妇,操心孩子的学习,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农忙时下地,农闲时进厂,还是一个保洁阿姨或者超市里的阿姨?还能猜出来吗?现实是,G现在在长沙开了公司,有2套房子,开着还不错的车子,老家也有房子。见过真人的人都不能相信她已经37岁。哦,对了,现在也有一个帅老公,今年刚生了一个宝宝。没人给她钱给她资源,现在的一切都是G自己争取来的。为了现在,她在深圳的时候睡了5年的沙发,自考的成人学历,去工厂跟项目,不间断的出差拜访客户......总之,吃过很多苦很多苦。跟她聊天,说起以前都是笑,跑去深圳回到长沙,都是G想去一个大点的城市生活,想让自己的孩子上个好学校,想怎么漂亮怎么打扮。你看,她赢了,她过现在的生活理所应当。

  我也列过自己的生命清单或者说梦想清单:二十岁前的除了生孩子、学会开摩托车和嫁给小卖部老板基本都实现了。但是二十岁以后的梦想,基本都停滞了。毕业的西部大环游,没有去成;带我爸妈的一年一行计划,因为我月光,已经搁浅;还有半年的间隔年计划,都搁浅了。现在回过头,当初的豪言壮语真心是个笑话。想得很好,没有去做,没有 合理的计划,也没有拼命去争取,没有足够的付出,凭什么我能实现我的梦想呢?

  布雷特这么白富美,都还要去面对自己的短板,还有这么多的无能为力,还要克服自己去争取去努力。为甚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不能更去做自己的计划,做出自己的梦想?

  当看到别人过上他自己期许的日子时,不要急着问天问大地或者说要去问问宿命,最该问的是自己,凭什么我会过上那样的生活!凭说的好听,想的周全,却不去做吗?

  朝着自己的正确方向走,有阻力有坎坷,赢了,挺过去了,就离想要的更近一步。

  去争取去实现的,才有资格说是梦想,光说不干,那是空想。送我自己。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四):爱到深处不着痕迹

  看惯了或是描写尔虞我诈、或是无病呻吟的小说,如今突然看到这样一本温情到极致励志到极致的小说,有点不知所措的感觉!因为布雷特的人生可谓是从极致跌至冰谷,非常人难以忍受!而她之所以能够从极致到冰谷,再从冰谷到极致,完全是因为已逝去的妈妈对她深入骨髓的了解和极致的爱,这些了解和爱,不着痕迹地将布雷特的人生改了轨迹,从安于现状经受不住任何挫折的人生到自我寻找、磨砺出真味的人生!

  应该说《布雷特的生命清单》是一本故事情节非常简单的故事,最爱布雷特的妈妈一夕离世,布雷特的世界轰然倒塌,妈妈将自己全部的物质财富留给了布雷特的两个哥哥和嫂子们,而她只得到了自己14岁时列下的愿望清单,而这,成为了妈妈留给她的生命清单!这样的一段故事情节似乎非常的可笑,因为它给予我们的是不真实的感觉,所以就连布雷特感觉自己像极了小丑,然而却不得不按照妈妈的遗嘱去逐一实现自己少女时的愿望。在实现的过程中她逐渐获得了对生命的真实认识,实现了所有的愿望!拥有了轰轰烈烈真爱!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钟爱的工作!反观她的嫂子雪莉,一个语言病理学家,却因丈夫获得的极大的财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工作回家带孩子!完全沦为了全职家庭主妇!

  如果让我们在布雷特和雪莉的生活中选择一个,我想大多数会选择雪莉的生活!毕竟不用自己奋斗,就可以过上上层人士的生活,是很多人的目标。但是人是有思维的生物,如果只是为了物质而生存,那我们成为人又有什么意义呢?人总是应该有一点理想的!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布雷特妈妈的选择在大多数人眼里或许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不将财富留给自己最爱的孩子,反而让她白手起家去实现其少女时代设置的一些并不伟大的目标,这对习惯了将孩子紧紧护在自己胸前的父母们而言简直就是一个笑话!然而,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经历风雨后的彩虹比人工做的彩虹是更美丽的!

  中国有句俗话“富不过三代”,与其留给孩子大量的财富,不如教给他生活的技能,凭自己的能力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这样一个多人梦想着一夕致富的社会,在这样一个多人为了名利而蝇营狗苟、不惜损人利己的社会,这样的小说,正如一缕清风,将那被阴翳覆盖依旧的心灵慢慢地滋……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五):爱是拨开云雾见到的自己

  让我读到第二页就眼泪汪汪的书,这还是第一本!那一段是描写主人公在失去母亲后不愿接受事实、活在恍惚中的心理独白。书的封面是富有童话气息的,我万万没想到故事是从悲伤的葬礼开始的,一定是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才落泪的,一定是这样子的。

  去世的母亲给自己留下了看似莫名其妙意味深长的生命清单,让布雷特吃惊、抓狂,甚至绝望

  1、生一个小孩,或是两个;

  2、养一条狗;

  3、和卡丽•纽瑟姆做永远朋友

  4、帮助穷人;

  5、拥有一座漂亮的房子;

  6、养一匹马;

  7、坠入爱河;

  8、在非常大的舞台上做现场表演;

  9、和爸爸建立良好的关系;

  10、做一个很棒的老师

  迫于生活的压力,布雷特不得不一件一件地去实施。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在此过程中,布雷特不再认为这是母亲逼她去做的事,而是自己发自内心愿意去完成的愿望,她慢慢地剥离强悍的外表,还原成原先那个可爱善良、有爱心的小姑娘,不再一味讨好附和别人,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

  永远都不要小瞧孩提时的愿望,那是我们最本真的希冀,可以在我们长大之后提醒我们不要忘记真正的自己,在经历不幸或是迷失之后让我们重新回想起自己原本的模样。这本书让我想起以前看过一部电影《遗愿清单》,讲述的是两个朋友在携手完成一件件心愿的过程中找寻自我的故事。也许生命的起始和尾声是我们最真实的阶段,开始时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到最后挣脱了羁绊,不需要面具来伪装,那是多么可贵的状态。布雷特越来越渴望完成清单,那已经不是一项项任务了,而是她的强烈愿望,我本如是。

  当然,在追逐自我的过程中,布雷特也有过害怕、退缩和迷惘,是爱,让她坚持到了最后,有家人的支持、朋友的贴心和信任,也有自己对别人付出的爱。爱从来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在懂得怎样去爱之前,都是磕磕碰碰、犹犹豫豫、挫折险阻不断的,会让你伤痕累累、筋疲力尽,不再认识镜子中的自己。只有在认识自我、懂得爱的真谛之后,才能迎来惊心动魄水到渠成的爱情。当布雷特偶然发现让她有些心动的巴宝莉男就是那位与她心意相通、配合默契的加勒特•泰勒医生时,那种欣喜若狂、那种如释重负让她体会到了惊心动魄的爱情,一句“原来就是你”,那么心照不宣,那么温馨满足。原来生命中最甜蜜的礼物,真的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你还记得自己心中的那张生命清单吗?我得把它从记忆中翻找出来了,以防随着岁月流逝,它被埋得越来越深,到最后无处寻找了。如果快乐的青鸟也能飞上彩虹,哦,为什么,我不能呢?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六):从来没人说过爱很容易

  知乎上有人问:你有什么经历证明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张佳玮给出了最受欢迎的答案。分享的末了,他说:“如是,以上都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梦想就是这么回事:绝大多数人最初的梦想,其实都简单纯朴,因为小孩子们,能编出什么太功利的梦想来?年纪渐大,小时候的许多梦想看上去就呆傻天真了。但,怎么说呢,最初的、不是被旁人劝哄出来的梦想,是很私人的东西;各人心头最珍贵的东西,真的只有各人自己明白其价值,会一直咬住不忘,直到最后。我觉得命运,许多时候,对这样念念不忘、呆傻天真到发痴的傻瓜蛋,是会给些面子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34岁的布雷特如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早将小时候这种简单纯朴的梦想抛之脑后了。毕竟,她似乎已经拥有了一切——身家过亿的母亲,宽敞阳光的独栋阁楼,称心如意的工作,不可抗拒的帅气男友,甚至不可限量的未来。这个世界上有种伟大的生物叫做母亲,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只有母亲一人看穿了布雷特所令人称羡背后的虚幻。于是,智慧的伊丽莎白去世后,给布雷特留下了一张她14岁时写下的梦想清单:

  ❤1.生一个小孩儿,或者两个

  2. 亲尼克•尼克尔

  3. 做啦啦队队长

  4. 当全优生

  5. 在阿尔卑斯山滑雪

  ❤6. 养一条狗

  7. 露丝大姐叫我的时候要正确回答问题,而且不耽误和卡丽说话

  8. 去巴黎

  ❤9. 和卡丽•纽瑟姆做永远的朋友!!

  10. 到西北部去

  11. 做特别友善温柔的人

  ❤12. 帮助穷人

  ❤13. 拥有一座漂亮的房子

  ❤14. 养一匹马

  15. 和公牛一起狂奔

  16. 学习法语

  ❤17. 坠入爱河

  ❤18. 在非常大的舞台上做现场表演

  ❤19. 和爸爸建立良好的关系

  ❤20. 做一个很棒的老师!

  只有将清单中未完成(❤标记)的10个目标完成,布雷特才有资格继承她应得的那份遗产。既然人们常说梦想是值得人们穷尽一生追求的,那就慢慢去实现好了,不过实现这份清单的规定时间只有一年哦。在布雷特看来,不能继承遗产,手握不合时宜、不能像到杂货店买鸡蛋和奶酪那样办好就在清单上划掉的十个梦想,还要一年内实现,世界简直就是疯了。可这才不过是开始,不幸总是接踵而至。于是迫不得已的她,只好不情不愿地踏上实现梦想的旅程。

  这段追梦的旅途,开始挫折不断,布雷特几近迷失,但她慢慢找到勇气,因着小小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如愿以偿。书中人物的痛苦都来源于误解,而误解往往源于胆小的敷衍,只有爱是你永远不能妥协的东西,而从来没人说过爱很容易。

  曾经有人问过米开朗琪罗,他怎么创造出《大卫》这样一个令人称奇的雕塑。他回答说:“不是我创造的大卫。他一直都在那里,在那块巨大的大理石里。我只是去掉了多余的部分,找到了他。”布雷特也最终明白:“妈妈赌的很大,想要修复一个她认为支离破碎的人生。她想让我幸福、朴实、简单。”

  至于母亲伊丽莎白为什么没在生前亲自参与这项 “修复工作”,除了个人身体原因以外,还隐藏着其他三个秘密,书中告诉了其中一个,另外两个却是隐藏的,只有发现了这两个,你才算读懂了《布雷特的生命清单》。你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

  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漫天繁星下,你坐在春日里的草坪上,偷偷暗恋了多年的那个梦想男生,在你身边,温柔讲述了一个睿智淋漓的故事。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七):愿内心依旧如年少般清澈

  这本小说的立意很新颖,虽然打着励志、鸡汤的标签,但丝毫不影响内容的质量。故事中,女主的妈妈是一位独立自主甚至有些强势的企业家,在过世后将巨额遗产留给了两个儿子,但最心爱的女儿却只获得了一张14岁时立下的生命清单。并要求如果不在一年内完成清单上看似不可能兑现的10条梦想,就不会继承任何遗产。我想每个人从懂事起都曾经有过梦想,曾经将这些愿望写到本子里,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这样或那样的人。但最终这些心愿大部分都被时间埋没了。我们会找各种做不到的理由和借口,就像故事中女主一样,感觉生活都快崩塌了,怎么可能把14岁的梦想当真。但就像她母亲所言,正是因为年少,我们的梦想才是最纯洁的,它不沾染任何世俗气息,没有被功利玷污,是我们内心最真实的向往。成年后的生活其实未必真如我们所感觉的那样幸福,更多的是活在别人认为我是什么样的投射下,久而久之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女主最终完成了10条生命清单,她比从前更快乐,更懂得生命的意义。我们是否也能站在第三方,彻底审视自己,现在的样子是否是最想要的,现在的生活轨迹是否是最幸福的。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八):你的生命清单是什么?

  很早就想买《布雷特的生命清单》了。磨磨蹭蹭地直到给悟空大哥家的小公主买《小王子》时才捎带着把它买了回来。

  在单位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周。周五晚上等公交车,等了N久也不来,遂拆了包装,在终点站排队长龙中读了起来。这一读,竟拿不下了。

  说实话,故事写得很平淡。但让人拿不下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太像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或者更确切的说,像发生我身上的事一样。是的,让我产生了共鸣。

  那个时候,正在经历一段低谷期,情况没有糟糕到像布雷特那样,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基于对她和我未来的渴望和期待,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迫不及待地开启下一篇章,就这样,在很多个深夜里,一口气读到凌晨,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每晚10点就寝的养生人来说,实在罪过。怎样评价一本书的好?就像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单是在我这里,让我放弃早睡、欲罢不能这一条,足矣。

  我最喜欢这本书的话是:每天都做一些让自己害怕的事。不断强迫自己去做那些令你害怕的事。冒险起飞去看看自己会在哪里降落,这能让人生之旅更有意义。

  是不是也该列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命清单,让那些曾经的梦想跃然纸上,带着勇气、循着内心去逐条践行……然后,回过头来,兴奋地拿着笔,把那些 items 一条条划掉……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九):梦想这东西,太难捉摸了

  这本书有一种让你拿起来就不想放下的魔力,真的想一口气读完他。只是最后的与巴宝莉男相遇的故事依然没有能脱离俗套的结局。可能生活真的就是这个样子的吧。 谁知道呢?至少我不知道呢。

  布雷特真是个幸运儿,我从心理嫉妒她,有这样的一个妈妈。真是厉害的妈妈啊,她知道 女儿过的不开心、因为什么不开心。她给出了解决办法。

  当知道自己得到是一个清单,而不是遗产的时候 ,她都快疯了。真不知道自己要这个清单干什么用的。开始只是单纯的要完成这个清单,后来慢慢的真正的融入到这个任务中,知道自己做什么才是开心的。

  看到布雷特为了生存和帮助其他人,而卖掉了自己的劳力士、宝马汽车,嘿嘿 我在心里说,这个女人还真不简单呢。

  整个过程中,她都是幸运的。是因为有目标而坚持而幸运吗?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十):勇气让你拥有自信,追逐最初的梦想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惊天魔盗团》,记得那句被反复诵念的台词说:“看得越近,看的越少。”也许我们也是因为离自己太近了,所以越发的看不清自己心底的想法,忘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一叶障目,失去了真实的自己,还有自己真正该拥有的人生。一如《布雷特的生命清单》中的布雷特。

  作为伊丽莎白最宠爱的小女儿,布雷特却没有得到妈妈任何的遗产。这样的开端让我充满了好奇,于是,那份布雷特十四岁的生命清单成为了一份解谜的地图,将我代入到故事中。一路跟随布雷特从最初的心有不甘,到最后感恩伊丽莎白为她精心准备的生命中最惊喜的礼物。不得不爱上这个妈妈,睿智、善良的妈妈。

  书中的布雷特何尝不是隐匿在人群中的你我呢,过着别人眼中值得的生活,于是以为这样的认同就是自己追逐的未来。忘了最初的梦想,最初的勇敢。我们开始成为活在别人目光中的一个符号化的人。

  小时候,我们对于人生有过太多的设想,总是期盼着未来快些到来,好有力量去实现心中那些设想的未来。我们姑且称之为“梦想”吧,一个如同美梦一般的想法。只是,当我们渐渐的长大,我们已经渐渐迷失了自己的路,我们已经忘记了那个叫做“梦想”的东西。也许,不是遗忘,只是再也没有勇气去提起,去实现。

  我们开始学着生存,学着过生活,于是,一些物质的光芒迷了眼,我们的心底只剩下虚荣的攀比物质的享受,只有为了满足物欲而不断前行的双脚,我们丢失了最初的自己,我们忘记了小小的自己曾许诺过的未来。活着,活的更舒适,变成了世人眼中的“幸福”的模样。只是,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的心,这真的就是我们要的人生吗?我们的心真的拥有那种实现梦想的成就感满足感吗?我们真的如同世人眼中一般的快乐吗?

  人,喜欢活在一个舒适的地带。害怕丢失了这份安稳。如同最初布雷特的挣扎,我们有时都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因为我们没有自信自己真的可以变得更好。可是,真正遵从内心的想法,日子一定不会太坏,至少,心底的那种快乐,是物质所满足不了的不是吗!

  布雷特最初不想搬离富人区居住,最初不敢告诉安德鲁自己变成穷人的事实,甚至为可能成为大嫂的手下而感到羞耻,可是,当她开始尝试改变之后,她得到了从前不曾得到的快乐。因为放弃一个自己不值得爱的男人,她可以养自己喜欢的宠物而不用为了讨好洁癖的安德鲁放弃。因为失去了广告执行的职位,而成为了一名家庭教师,也因此结识了那些可爱的孩子,甚至是命定的一份真爱和小天使……

  我们如果想要获得,就要先懂得放弃。不放开那些错的,我们又怎么能遇见那些对的。我们太容易活在别人的目光中,以为那些羡慕甚至嫉妒的目光就是认同。其实,这是何等麻木的一种假象啊!就是因为平庸的众生没有看清自己,没有勇气追逐自己心底的梦,于是成了平庸的众生。

  如果你是布雷特,当你和那个完美的情人在一起准备结婚,而且也会因此马上可以完成妈妈留下的那张自己儿时的清单时,你又是否有勇气放弃呢?那些巨大的诱惑本身就好像有足够的理由让我们理所当然的放弃,于是我们走了好走的那条路,背离了自己的心底想要走的那一条路。所以,有太多人抱怨着自己的梦想淹没在了这个现实的世界。其实,不过是自己没有勇气放弃,没有勇气坚持,最后造就了一个又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然后这些没有为梦想坚持的人,又会用他们所谓的人生经验来告诫你,于是,那些不够坚定的人又成了这些人中的一员,无限循环,能够坚持梦想的人成为了稀缺的勇敢战士。

  如同人生最初的布雷特一样,我们都是那个有着柔软内心的善良孩子。我们拥有家人,朋友,爱人,当然,也拥有自己。只是慢慢的,我们为了讨好那些我们想要讨好的人,辛苦的做着他们眼中美好的自己。查尔斯和安德鲁,都只是自私的爱着自己的人吧!于是,这种冷漠也在无形中传递给了布雷特,直到布雷特拒绝了再去讨好,拒绝放任自己去做那个辛苦扮演的角色。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越来越自信的布雷特,看到了一个可爱善良的布雷特。也因为布雷特重拾的自信与善良,最后,她找回了多年失散的珍贵朋友,也许是她唯一真心的朋友,人在没有任何利益纠葛时结交的感情真的才纯粹。也因为找回了这个朋友而寻找到了本该属于她的那份来自父亲的爱,布雷特再一次拥有了家庭的温暖。

  以为失去了一切的布雷特,因为兑现了十四岁承诺给自己的生命清单,而又拥有了一切。我喜欢这个温暖的结局。以致忘记了,查尔斯、安德鲁和乔德表现出的冷漠;忘记了梅根的背叛;忘记了赛昆塔母亲的贪婪。我记下了布雷特的勇敢善良,记下了赛昆塔的坚持和伟大,记下伊丽莎白的睿智……太多感动,太多触动,再写下去,会透露太多书中的细节,所以到此为止了。

  又一次相信了梦想,自信善良而勇敢的坚持,我们终会获得人生最美的馈赠。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布雷特的生命清单》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