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策略思维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策略思维的读后感10篇

  《策略思维》是一本由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 / 巴里·J·奈尔伯夫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5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策略思维》读后感(一):从书本衍生到日常应用

  1,纠正认知误区:妙手传说

  2. 商业竞争:领先还是不领先,如美洲杯帆船赛决赛,红色算我赢,黑色算你输

  领先者为了保持领先,跟在第二名(别人)后面第二个出手,出手又分为:1)立即模仿(竞技比赛中常见);2)直到策略成功在模仿(商业中常见)。在博弈游戏里,抢占先机、率先出手并不总是好事。因为这么做会暴露你的行动,其他参与者可以利用这一点占你的便宜。第二个出手可能使你处于更有利的策略地位。

  3. 行业竞争与客户服务:囚徒困境(双方/多方竞争者类似囚徒,客户类似狱卒......囚徒困境是处理冲突和利益的关系,要将零和游戏转化为多赢。

  4.我将坚持到底:戴高乐,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如何在工作中/商务谈判中维持强硬的形象,得到利益

  5,商业服务中,从技术方面提高客户粘性:三思而后行

  手机系统,电脑系统,航空公司的里程积分

  《策略思维》读后感(二):策略思维

  博弈论科普书籍中写的比较专业一本吧。书当中做了大量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证明,不仅仅提出一些经济学的概念而是详细的分析了其中原理和逻辑。

  书当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当中常见的问题,零和博弈的策略选择以及关于民主投票缺陷的讨论都让人耳目一新,仔细品读其中的内容也让人明白一定程度的专制其实是解决一些问题的最优解,自由的选择有时反而会导致一个大家都不满意的结果。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书中有时候涉及到了一些经济学以及政治的知识,没有学过相关知识的话很容易读的云里雾里。

  总体来说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策略思维》读后感(三):博弈法则的运用

  博弈的法则:向前展望,向后推理;假如有优势策略,请照办;剔除劣势战略,不予考虑;寻找博弈的均衡。这几条博弈的思路虽然表述简单,在执行的时候却要根据千变万化的情况来处理。 打破博弈均衡的方式是剧烈的小转变,改变局部,进而逆转形势。要从一个均衡转向另一个均衡,最有效的办法是借助一场短期而严厉的行动。让处于临界点的人发生转变,然后,随大流效应会产生新的平衡。 如果不能打破均衡,就不要纠结于弱者的劣势。弱者通过放弃自己的第一个成功机会取得更好的结果。幸存机会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本事,还要看你威胁的人。一个没有威胁任何人的弱者,可能由于强者的自相残杀而幸存下来。在复杂的博弈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因为自己是弱者而灰心丧气

  《策略思维》读后感(四):不太记得讲了什么

  其实基本刚看完就想写点儿评论,可是很难想起书中讲了哪些东西,或者有哪些亮点,但全然记不得。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一个失败,章节和层次太不明显,于是乎感觉整本书似乎就在讲那么几个故事,对于这些故事,不得不说,太过啰嗦,只能让人觉得一个博弈论大师竟然如此没有逻辑性,另一个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就是错误太多,尤其是数字方面的,比如有一处在讲请一个程序员实现自己的一个软件,奖励机制是从5w到7w,然后突然蹦出一个10w,类似的地方还很多,在这些地方有些可能是假设性的有些可能是笔误或者译者失误,无论哪个都没有足够表述清楚而让人能够明白说出这是个错误点,于是引出第三个失误,在关键部分有很多跳跃,在这些地方需要详细描述的却让人无法理解。不过整部书还是很能让人受益的,尤其是优势策略劣势策略以及简化后能够通过计算得到很好的决策

  《策略思维》读后感(五):水平有限,真心没读懂

  真心没读懂,求万圈了解博弈论朋友指点

粗浅理解

  1、见招拆招。观察对手行为,分析自己执行不同策略的获胜概率,进而得出最优方案。

  2、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利用数学模型推导每一步的决策点,得出最优方案。

  3、生活中复杂的重复博弈,往往没有最优策略,因此需要尽快找到一个均衡点,使多方利益最大化。

建立可信度的八正道

  第一原则:把威胁变成警告,把许诺变成保证

  1、建立和利用一种信誉。

  2、写下合同

  第二原则:无法背弃承诺

  3、切断沟通

  4、破釜沉舟

  5、让后果超出你的控制

  6、小步前进

  第三原则:利用第三方,帮助自己遵守承诺

  7、通过团队合作建立可信度。

  8、雇佣谈判代理人

  《策略思维》读后感(六):套路王

  1、妙手王说明了解决博弈对决不能仅看凸出问题,要一并解决凸出问题连带的问题。权衡资源,全力系统调整;

  2、领先理论强调了务必重视第二、第三的策略,要将部分资源倾斜到第二策略跟进上;

  3、囚徒理论说明了,在有共同利益与共同冲突时,利己和保底底线为常采用的思路;所以可以采用囚徒理论进行抗衡;

  4、老鼠给猫拴个铃铛说明个体利益如果超出个体付出的代价,则个体无动力执行,群体就会联合,打破联合的好的方法是阻碍相互有效的沟通,让沟通成本加剧;

  5、楔子的尖端和手风琴则说明,想有效改善某一点的博弈,可能带动全身的成本与蝴蝶效应;所以任何决策要考虑不可想象的后果,三思而后行;

  6、应对手风琴需要多管齐下,治标治本以应对不可预测性;

  7、当然应对对方博弈的另一种方法是不可预测多策略实施;

  8、博弈不仅权衡结果,更要权衡当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因素;

  9、博弈行动对应着博弈反行动,策略的优势在于不可预测性;

  10、有的时候抢占先机、率先出手并不是优质策略,要紧跟并分析;

  11、相继发生策略互动要用博弈树;同时发生策略要用方格图;使用的方法都是向前展望、向后推理;所有策略必须是不可逆转的,否则将无威胁效益;

  12、假设处以劣势冒险阶段,越早冒险选择性越高;

  13、在博弈均衡中,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的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14、博弈的法则:向前展望,向后推理;选择优势策略;如果处于劣势,则分块化解,剔除所有劣势策略一步步走下去;寻找这个博弈的均衡,即一对策略,按照这个策略做,各个参与者的行动对对方行动的最佳回应;

  15、将你的策略混合运用;

  16、合作一定会有背叛,当背叛成本低于合作成本时,就会出现。要觉察作弊并根据作弊节奏对作弊者进行惩罚;可利用提高不透明定律来增加被罚成本。一定要梳理清楚合作博弈的终点或者引发终点的因素,然后再倒推作弊前的第二步、第三步,在倒数第三步的时间点制定新的博弈策略;

  17、博弈惩罚一定要简单明确且可操作。不能带动自身成本过高。可用以牙还牙、边缘政策、

  18、博弈伴随着威胁与许诺。实践一个威胁对自身有利为警告,实践一个许诺对自身有利称之为保证。威胁与许诺不可逆转。

  19、许诺不要杀鸡用牛刀,要自身代价最低且力度最大。

  20、建立承诺的步骤:建立和利用一种信誉、写下合同、切断沟通、破釜沉舟、让后果超出控制、小步前进、通过团队建立可信度、雇佣谈判代理人。(代理人务必要联动利益纠纷)。

  21、边缘政策不留后路、投票策略爱一个可恶的敌人(低调胜出)、讨价还价铲强扶弱体系;

  22、奖励政策一般为基本加分阶梯与时期的分层(物质、精神)奖励。

  《策略思维》读后感(七):解构复杂现实的技术

  这本书,内容复杂而细致,并且非常发人深省

  博弈论实在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对于它的普及,还有很长的道路。而且,它本身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但仅是它的已经取得的进展,对于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起到了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博弈论在众多学科当中都有重要影响。而本书对于这些没有过分关注。它更着重的在于介绍博弈论本身的内容。

  作者将博弈论,定义为对关于策略思维的科学。而策略思维则是关于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战而胜之的艺术。

  根据这一核心课题。作者先是介绍了,在一些简单的事例当中,利用博弈论的观察方法,可以作出怎么样的分析。呈现给读者一个很不一样的视角。然后介绍博弈论的一些基本的观念,以及分析出发点,以及思考的原则。接着就让情况逐步变得更加复杂化。讲述了在博弈中,双方能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的后果,以及更加复杂的双方策略行动的互动。随着变数的增多,实际的博弈情况会变得超乎想象地复杂。但是依据博弈论的基本思考方法,逐层地分解,还是可以得到有意义的逻辑解。当然情况还能更加复杂化。而同时,这也是在向现实情况的进一步靠拢的过程。这也说明这后面还有很多值得做的工作。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问题,是逐步复杂化,而相应作出的分析,则非常简练而清晰,要更加概括会非常难。作者也有关注到整体的结构,在第一部分,已经将最关键的法则,都表述了出来。整体来看,他的推演是非常有层次。

  而最后的案例分析部分,又暗暗与一开始的故事解读部分相呼应,让整本书有一种一体感。可以说这本书写得非常好。

  然而,作为一本科普书,多少给我一点两边不靠的感觉。也就是说,在迎合大众口味跟结构严谨之间,这本书抓的点,让它既不能特别受大众欢迎,又不能让理论的结构非常地清晰。这让它的境地优点尴尬。公平地说,这样的中间书目,是非常地难写的。如果只写非常浅显的部分,就会让这本书的价值大打折扣。如果要不用分析工具去说明复杂情况,则会让作者寸步难行。即使能做到,也会让书的叙述冗长繁琐到令人恼火的地步。

  准确地说,我认为作者,在书的目录方面,如果更偏向与总结,而不是引起悬念,整个书的效果就会很不一样。目录成为一个清晰的结构体系。同时内容有不乏趣味,这样的做法可能比起现在更好。

  更细致地说,首先是书开头的总序,然后是书目的每节标题,让我一开始,有种这本书是本大路货。是那种小故事大道理一类的,只是着重于给读者提供惊奇感,而不在意严谨的逻辑推演科学,让对事情的分析流于表面的那一类型书。而实际上看到具体内容才发现。它比起给我的直观印象要复杂严谨得多。老实说,我觉得把总序那文章删掉,可能感觉的落差还没有那么大。但不管怎么说,书还是好书。

  许多人,坚守这粗浅而粗暴的思维方式。他们用非常简单的一两条教条,去批判所有的事物。认真看看本书,会有很好的解毒作用。真实的情况以及现实的生活,总是复杂而精微的。而清醒的头脑,会致力于将这样的情况分析清楚。

  《书读完了》里面,金克木先生提到,中国人的思维是线性,意思是只能看到线,而不能看到面。而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屡见不鲜。当然,我不知道外国人是不是就没有这个问题。也可能只是他们的狭隘,没有被别国留意而已。不过真正让人担心的,是金克木先生说的,不是普罗大众,而是智识领域,甚至是智识领域的精英分子的共性。那样就非常可怕了。扯远了。

  最后,书的末尾,提到了约翰·纳什,这位对博弈论作出莫大贡献的天才人物。确实他是一个传奇。当然他成为传奇,不仅是他的成就,还有根据他的故事改编的电影《美丽心灵》。而我对于约翰·纳什的好感,也是毋庸讳言地是来自那一部电影,那是我的年轻时的深刻的印象。而就在几天前的2015年5月23日,约翰·纳什与他的妻子艾丽西亚,遭遇车祸,双双逝世。我没法有什么具体的言语,只能在这里提一提。

  《策略思维》读后感(八):生命就是最棒的游戏了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电子游戏,他们双眼炯炯有神地告诉我“很有趣,很容易上瘾”,我从来都很不解。也许这些人生活优渥,欲都充分被满足,所以才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满足进而无聊吧?如我这样苦出身的,从小就要为吃饭、穿衣甚至学费发愁,脑子根本没有多余的内存闲置,自然不可能为网络游戏着迷。

  即使现在我吃得饱、穿得暖,甚至将来成为衣食无忧过上体面的生活了,大抵也不会对虚拟的东东太感兴趣——投资除外——毕竟,正如本书的核心告诉你的“社会无处不在博弈”,生活即残酷的游戏,何必抛弃这硬朗(hardcore)的四维效果,而去追求小小屏幕上的那点儿欢愉呢?

  .S.本书只值三星,打五星是鼓励奖,以为我知道你们大部分人是不可能耐心地看完耶鲁大学的公开课《博弈论》的,open.163.com。我说的没错吧?本书丰度不如那堂课,但也起个概要的效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策略思维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