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是一本由[英]克里斯托弗·芬奇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0元,页数:5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一):奥斯瓦尔德的版权最后又回到了迪士尼手里
《迪士尼的艺术》第一部分的奥斯瓦尔德很有意思。《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二):《迪士尼的艺术》书评:有一种爱叫陪你去逛迪士尼
第一次收到这么一本厚厚的重量级巨著,感觉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当儿子拆开包装时,封面的米老鼠图案让他爱不释手,惊呼:“哇!好酷的贴画!”《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三):迪士尼与皮克斯动画背后的那些有趣小事
迪士尼:
华特迪士尼先生早期拍动画短片的时候,拍过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短片,叫做《中国瓷盘》(The China Plate,1931)。拍摄《白雪公主》的时候,最初版本的白雪公主看起来像患有贫血症,脸色苍白。但是往她脸颊上涂点色彩,她却看起来像个小丑。有个女孩对华特提建议,说给白雪公主的脸蛋抹点胭脂,然后掏出化妆盒,给那一张赛璐珞片上涂了点胭脂,画稿看起来很漂亮。华特说:“很好,但问题是每天、每幅画上的白雪公主都不一样,你怎么才能把胭脂涂到她面部的同一个位置上呢?”那个女孩反问道:”您觉得我们女人这一辈子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于是白雪公主才有了可爱的小红脸蛋。《幻想曲》里包括巴赫、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等古典配乐。当时迪士尼被谴责说是为了迎合知识界的趣味。但是其实则不然,《幻想曲》里所选的全部乐曲都属于流行经典的范畴。迪士尼常规的影片制作程序,是由一个特定的动画师负责特定的角色。比如A负责白雪公主,B负责王子。但是到了《小鹿斑比》,整部影片被简单地分成了一些段落和场景,一个动画师可能要画任何一个角色。《小鹿斑比》的故事形式开始根源于传统的伊索和阿里斯托芬的作品,和《白雪公主》不同的是,它开始用自然主义的手法演绎故事。《小鹿斑比》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动画产业扩张到了顶点,在40年代开始下滑。《小鹿斑比》上映时,武装起来的工会开始挖空整个制片厂。迪士尼影片走出美国是在1943年左右,拉美市场日益重要。迪士尼制作了《致候吾友》(Saludos Amigos,1943)和《三骑士》(The Three Caballeros,1944)。1950年的《灰姑娘》包含两条结构严密的并行主线——一条关于人类角色,一条关于动物。1955年的《小姐与流浪汉》是第一部立体声宽银幕动画片。迪士尼是在《睡美人》(1959)左右开始拍摄实景电影,并且筹备迪士尼乐园的。这也是为什么这部影片耗费了整整六年时间才完成,并且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迪士尼先生精力有限。20世纪60年代,厂里提出一项新的政策:每隔三四年推出一部标准长度的动画片。《石中剑》(1963)就是这个时候诞生的。《森林王子》(1966)是迪士尼先生最后一部动画影片。影片上映六个星期之后他去世了。《救难小英雄》(1977)是一部过渡时期的影片。在此影片中,迪士尼老一辈艺术家和新一辈艺术家一起合作。之后的《狐狸与猎狗》(1981)标志着迪士尼新一代艺术家的崛起。《神黑锅传奇》(The Black Cauldron,1985)是一部有哥特式的恐怖、鬼怪的狂欢、秘密的神话、古怪的骑士精神、荒诞的暴行和伪凯尔特术语的一部动画。它本应该是迪士尼避开的题材。但是此片依旧很重要,因为它标志着迪士尼迎来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新人,其中包括Tim Burton,这些人都来自加州艺术学院。《妙妙探》(The Great Mouse Detective,1986)开始使用计算机合成动画技术。这一部动画的精彩片段致敬了1937年米老鼠短片《时钟清洁工》。斯皮尔伯格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1988)是动画角色和真人角色同时出现的第一部电影。它是对《兔宝宝》《大野猫与金丝雀》《猫和老鼠》《调皮啄木鸟》《大力水手》等类型动画片的终极戏仿。达菲鸭、黛西鸭、唐老鸭、克拉拉贝牛、兔八哥、贝蒂娃娃、小飞象、布鲁托、七个小矮人、小鹿斑比,全部出场。《奥利华历险记》(Oliver and Company,1988)是《雾都孤儿》的改编。《小美人鱼》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因为它是最后一部手工绘制赛璐珞胶片的动画长篇。下一部《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1990)开始用电脑动画制作系统(CAPS)制作。CAPS获得了奥斯卡奖,而这个系统则是皮克斯为迪士尼开发的。皮克斯正式登场。(有趣的是,皮克斯是卢卡斯影业的计算机部发展而来。而如今,卢卡斯影业也是迪士尼的产业了。)《美女与野兽》中开始充分使用动画技术,该技术全部用来推动叙事。《美女与野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动画片被提名最佳影片。《阿拉丁》和《贝隆夫人》是同一个词作者,Tim Rice。《阿拉丁》最突出的特点是色彩的综合应用。《狮子王》是第一部故事完全原创的迪士尼动画片,也是《小鹿斑比》以来第一部在近似真实的动物栖息环境中呈现出自然界中动物形象的影片。影片的经典镜头:拉菲奇将辛巴的继承人举起来,给荣耀之地的居民看,实际上,这一幕没有出现在影片中。它是为了宣传的目的,利用了CAPS制作系统将影片不同部分的元素结合一起来创作。《狮子王》的一个难点是,角色动画师需要在没有任何道具的情况下设计角色,但是拉菲奇的拐杖是个例外。《风中奇缘》的整个故事都用了风格化的写实主义视觉语境来讲述。这是迪士尼所有的动画片中,完全依靠男女主角来承载一切的作品。有至少15名角色动画师一起画宝嘉康蒂的角色。迪士尼的《钟楼怪人》出现之前,已经有两部相当成功的真人电影,但是卡西莫多都被塑造成了一个中年驼背人。迪士尼的艺术家发现,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人。《钟楼怪人》的原话和场景设计师参考了雨果本人的作品——是的!雨果是个很有天赋的绘图师,他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哥特风格的中世纪巴黎。《人猿泰山》中运用了“景深效果”的数字化技术,所以丛林中的植物有了不断转换视觉方向的3D效果。迪士尼还和艺术家萨巴多瓦达利于20世纪40年代合作拍摄过影片,但是当时并未完成。在拍摄《幻想曲2000》时,罗伊迪士尼决定继续制作完成它,名为《命运》(Destino)。它获得了奥斯卡提名。《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Atlantis: The Lost Empire,2001)严格遵照了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结构。《星际宝贝》的主人公开始脱离了“可爱”的形象。利落是一个矮胖的脾气暴躁的姑娘。在《青蛙与公主》开始创作的时候,所有角色动画和布景都是用铅笔先画在纸上的,然后再进行数字化的。其中画公主的动画师也负责创作其青蛙形象,而且之后他开始领导年轻女性进步团体。《长发公主》是第一部3D音乐剧。皮克斯:
皮克斯的关键人物诶德文卡姆尔既是一位计算机科学家,也是一名动画爱好者——这成就了皮克斯。有趣的是,他之前在卢卡斯影业担任副总裁,主管计算机制图部门。(详见上18条)卢卡斯影业也做过动画短片,叫做《安德烈与威力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ndre & Wally B),后来负责该片的拉塞特和卡姆尔成了皮克斯的关键人物。皮克斯拍过一个短片,叫《小锡兵》(Tin Toy,1988),这是《玩具总动员》的前奏。格伦基恩提及,迪士尼就是“从前啊……”,而皮克斯是“如果……片子岂不更酷”。皮克斯的故事为什么那么伟大,因为它在成立初期就提出了“智囊团”的概念——一群人就制作过程、筹备期的一切事情认真考虑和深入讨论。Tom Hanks是看过一段胡迪的试片才决定为《玩具总动员》的胡迪配音的。该试片叫《福星与福将》(Turner and Hooch,1989)。皮克斯在制作《玩具总动员》的时候,迪士尼公司高层看片之后大为不满,要求他们把动画片设计得“再时髦些”,结果,胡迪、巴斯还有其他角色都彻底成了让人反感的角色。《玩具总动员》的出现让市场震惊。凑巧的是,从《恐龙歌帝》到《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时间,与卡母耳1973年做出左手影像测试片到《玩具总动员》发行之间的时间几乎一样。《虫虫危机》改编自伊索寓言的童话《蚱蜢和蚂蚁》。纸牌屋的老板Kevin Spacey配音。《玩具总动员》大获成功之后,迪士尼要求皮克斯拍一部续集。最初他们只是打算制作一部时长为60分钟的音像版影片(不在院线发行),当时皮克斯也同意了。结果历经多次改动,《玩具总动员2》得以上映,并成为当时除了《狮子王》之外票房收入最高的动画片。《怪物公司》于2001年11月上映。它的对手是《哈利波特与魔法师》。《海底总动员》是从创造一个海底世界,而不是设计一个角色或者一条故事主线开始。灵感来自于编剧偶然看到的一张照片,照片上有一对小丑鱼在海葵丛中向外张望。《海底总动员》的故事类似奥德赛。其中有一个在鲸鱼肚子里的场景,让人想起《木偶奇遇记》。《超人总动员》的导演布拉德伯德是第一个皮克斯启用的公司圈外的导演。布拉德伯德曾经也在迪士尼工作过,并且和迪士尼有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他还为华纳兄弟拍过动画《铁巨人》(The Iron Giant)。伯德说《超人总动员》的创意来自于他的生活:在享受过早期成功之后,他发现主流电影制作的商业性妨碍了他自己的激情。同时他要照顾家庭,人到中年,精神和身体上都会出现起起落落。《超人总动员》的角色差不多全部是人类和非常像人类的超人,这对3D计算机成像动画片而言是前所未有的。之前《玩》和《怪》中的阿布,以及《海》中出现的潜水员及医生,都很短暂,皮克斯处理这个问题的经验很有限。《超》中的衣服人的原型是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得主Edith Head,导演亲自为她配音。《超》总长115分钟,是一部非常长的电影了。(《白雪》83分钟,《玩具》80分钟)《超》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赛车总动员》的灵感来自于皮克斯重要人物,也是该片导演约翰拉塞特。他的父亲是一家雪佛兰经销处的配件经理。《赛》的角色与1952年华特迪士尼本人出品的《蓝色小车苏西》(Susie the Little Blue Coupe)的女主角是近亲。板牙角色的创作者乔拉恩夫特于该片公映之前死于一场车祸。《美食总动员》的创意来自于简平瓦卡。他于皮克斯1993年加入皮克斯,之前一直在拍商业广告。他创作的短片《棋逢敌手》(Geri’s Game)拿了奥斯卡奖,讲述的是一位叫格里的老先生和自己下棋的故事。有趣的是,格里后来作为一名玩具修理师出现在《玩具总动员2》中,他修好了胡迪的胳膊。《美食》故事中的两大阵营——老鼠和人类都同样有趣。老鼠的角色类似于《巴黎圣母院》中那群被剥夺了公民权、在巴黎底下世界的乌合之众。《机器人总动员》的瓦力和皮克斯片头的那盏小台灯相似——你会忍不住将拟人化的感受投射到那盏灯上。它必须得比《星球大战》里的R2-D2更C-3PO。《机器人》的上半部分是一段独立存在的卓别林式默片。2008年上映后,批评家们用存在主义的说法描述瓦力的孤独处境。《飞屋环游记》的导演之一多科特说,这一部动画融合了两个创意:一个就是坏脾气的老头,另外一个是一座浮在空中的城市。后者是人类逃离日常的反应。多科特说,这一点追溯到他自己童年时代在社交方面的笨拙。《飞屋》中的不会飞的大鸟让人想起《忘情桑巴舞》(Blame it on the Samba)和《丛林中的小丑》(Clown of the Jungle)中欺负唐老鸭的巴西凤凰。《飞屋》中的狗道格,实际上在《美食》中就出现了。它当时是一个神秘莫测的配角,冲着小老鼠雷米狂叫,还把影子投射到墙上。《飞屋》中的小胖子罗素这么重要的角色被编进故事的时间,比大鸟和狗还要晚。《飞屋》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在动画片中,只有《美女与野兽》创造过这样的辉煌。迪士尼和皮克斯将要分道扬镳的时候,迪士尼管理层已经在制作迪士尼版本的《玩具总动员3》了。《玩具3》的巨大的垃圾处理厂,和瓦力的世界无不相似。这本《迪士尼的艺术:从米老鼠到魔幻王国》的定价是398元。我入这本画册一来是因为喜欢迪士尼,二来是觉得在书本普遍廉价的中国,定价这么高的画册,应该文字和图片都不错——结果大失所望。 作者是英国艺术评论家克里斯托弗芬奇,虽然采访了迪士尼公司最重要的人物,但是显然他对电影艺术有点陌生。华特迪士尼先生前期创业的故事写得太混乱,动画电影技术完全没有讲述清楚。为了让读者对影片有一部分了解,他还总结了一些影片的故事,简直是毫无必要——因为买这本书的人应该对所有迪士尼动画的故事都不陌生吧。 在此过程中,作者也同样在评论电影。我对他理解的迪士尼动画中的一些文学隐喻比较感兴趣,比如说他谈及《海底总动员》中的小丑鱼父亲完成的是一次类似奥德赛之旅,而他也能抓住一些艺术重点来阐述影片,《风中奇缘》的写实主义、《机器人总动员》的存在主义等等,都很不错,但是作者浅尝辄止,并没有进一步深入讨论。 于是这本书变得不伦不类:它既想记录迪士尼王国如何崛起,又要掺杂一些自己的评论和观点。最让我崩溃的是,他评论《大力士》的时候,尼玛居然说个性塑造上相当薄弱!去死吧!大力士的成长和蜜儿的蜕变是迪士尼动画中最丰富的两个角色吧! 而且,一部画册,选的图,简直不想吐槽了。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四):一路至今
1926年,华特正式成立“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
1927年,《幸运兔子奥斯华》正式上映并深受观众欢迎。
1928年5月,《疯狂的飞机》上映,他获得了“米老鼠之父”的头衔。米老鼠让华特在全球享有盛誉。
1933年初夏,华特为纪念妻子怀孕并初为人父,拍摄了闻名世界的《三只小猪》。
1952年11月,《花儿与树》和“米老鼠系列”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1955年,迪士尼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士尼乐园;而后,加州冒险乐园于2001年开放。
1989年迪士尼提议买下吉姆韩森(Jim Henson)的Muppets公司,并将其下之操偶师纳入迪士尼;迪士尼-米高梅制片厂在华特迪斯尼影片开幕。
1993年迪士尼公司并购美国最重要独立片商之一的拉麦克斯影业公司(Miramax Films)。
2006年,迪士尼公司斥资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成为迪斯尼公司的子公司。
2009年底,迪士尼公司以42.4亿美元收购美国漫画巨头之一的(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获得了绝大部分漫画角色的所有权[2] 。
2009年美国排名前十位的电影洗印、制作和发行公司--梦工厂,携《变形金刚2》加盟迪士尼,开始了影业方面的深度合作。
2012年10月迪士尼公司宣布以40.5亿美元收购因《星球大战》系列影片而著名卢卡斯影业。
全球闻名遐迩的迪士尼,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取名自其创始人华特·迪士尼,是总部设在美国伯班克的大型跨国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惊奇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试金石电影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米拉麦克斯(Miramax)电影公司、博伟影视公司(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好莱坞电影公司(Hollywood Pictures)、ESPN体育,美国广播公司(ABC)都是其旗下的公司(品牌)。迪士尼于2012年11月收购了卢卡斯影业。
这本书完整地将迪士尼的出生到至今经历的每一步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让我们充分了解了从小到大、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或大人都热爱的迪士尼动画的由来,这些创始人和他们所经历的艰辛,使我们对这些经典作品又有了另外一种敬意。从最开始的动漫角色,一直到如今的奇幻王国,它无疑是处于一个撼动世界的地位,本书也将详细讲述这一切。
《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五):迪士尼的历史
我们这代90后,可以说是看着迪士尼长大的,那时候还没有丰富的日本动画,没有海贼王火影忍者、银魂,只有黑白画面的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它们伴随着我们的童年成长。迪士尼的主要电影大家都知道,是2D电影,在90年代,画面很差,但是我们仍然看的津津有味。他们出了无数的经典,如:《美人鱼》《阿拉丁》《狮子王》《米奇妙妙屋》等,里面的素材大多来自经典童话,里面的成人因素是很少的(恶搞、胡扯),因此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迪士尼的艺术(插图第5版)》读后感(六):好故事恒久远
虽然迪士尼收购了皮克斯,但皮克斯还是独立经营。以电脑动画闻名的皮克斯成了业界的标杆,那么问题来了:在技术王道的时代,故事还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