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奖励的惩罚》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奖励的惩罚》经典读后感10篇

  《奖励的惩罚》是一本由(美)埃尔菲·艾恩著作,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5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一):奖励因何失效

年前的一次婚礼上,游戏环节,主持人叫上来三位男士,背对观众。又叫上来三位女士给他们穿女装。就在打扮完毕让他们转身亮相时,一位男士突然把女装都脱了,跑回座位,拒绝继续游戏。主持人见状,立刻说你跑回去可就没有奖品了。又自觉奖品(玩偶)没有吸引力,说如果你不回来,那得吹掉一瓶红酒。见男士无动于衷,又说不仅吹掉红酒,还得唱歌或跳舞。男士依旧没有上台。这个事情有两点引起了我的兴趣: 1是为了让他上台,为何主持人那么自然地想到用奖惩的方式?2是奖惩为何失效了?
《奖励的惩罚》这本书很好地解释了这些问题。
一 奖励失败的原因
1 奖励操纵行为
奖励和惩罚源于相同的心理模式,都把动机视作操纵行为的手段。
奖励完全不是惩罚的对立面,它们是一枚硬币的同一面。而这枚硬币没多少购买力。
你要控制的生物体越依赖于你,它的行为越容易控制。
奖励控制的是行为。如果你的目的是让别人服从命令,奖励是有效的。但如果你的目的是提高员工长期的工作质量,或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者,奖励和惩罚完全没用。
奖励效果通常是短期的。要使行为上的变化持久,通常需保持奖励源源不断。这需要对奖励不断升级。
2 奖励破坏人际关系
任何竞争的要义是:他人都是你成功路上的潜在障碍。这样每个人或蔑视或羡慕,都会带着怀疑和敌意看待他人。
你不会和别人合作,一起工作学习成长,你只会设法让"判官"赞同你所做的,以得到诱人的玩意儿。
3 奖励忽视问题的原因
奖励根本不要求人们关注问题背后的原因。要做的只是贿赂或威胁对方,使其顺从。
使得行为干预异常吸引人的是它对干预者要求甚低。
有些人采用奖励手段是因为他们没有耐心等待结果,他们注意力短暂肤浅,只投向决定性因素而不在乎深层问题。
4 奖励阻止冒险
受奖励驱动时,我们关注的焦点通常比没有奖励时狭窄。我们不大可能去注意或记住与我们正在从事的活动无关的事情。
我们不仅不太可能去注意任务的次要特点,而且在完成的过程中我们不太会去冒险,去尝试各种可能性,凭也许没有回报的直觉行事。...因为与这种取向有关的基本关注焦点是把任务对付过去,以求达到所欲之目标
5 奖励降低兴趣
我们曾出于乐趣做事,但自从我们因为从事这个活动得到奖励之后,我们无法接受没有奖励而免费做此事。
仅仅看着别人从事某项活动得到奖励,至少就会产生暂时的扼杀动机的效果。就像并不一定得抽烟,才会受到香烟的危害一样。
奖励消耗内在动力。
原因
1) 如果把某件事定为另一件事的先决条件,即作为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那它势必被视为不太可取。
2) 奖励通常使人感觉受控,而我们在自主权减少的情况下往往会畏缩不前
如果奖励造成的问题是由于其控制性这个事实,那么其他限制我们自行决定能力的因素应该对我们对一项任务的感觉有完全相同的影响。
例如受到威胁 受到监视 预期要接受评估 被迫赶在截至日期之前 被呼来换去 与别人竞争等
二 奖励惩罚与孩子行为
1 奖励
奖励破坏了而不是培养了孩子的决断力。一个因希望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而选择服从的孩子,不是在"做他们自己",是奖励或惩罚使他们有如此表现。
我们真正应该反思我们究竟在培养孩子积极的价值观和我们所能罗列的长期目标上投入了多少精力。
2 惩罚
当我们惩罚某人时,我们只是在教他不应该做什么,而并没有给他们充分的指导,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惩罚甚至并没有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不该这么做的原因就更谈不上了: 它真正教会人们的是尽量避免惩罚。惩罚所强调的重点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我们希望,孩子们不做不道德的事情是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做法不对。但惩罚告诉人们的是如果被发现做了某些不允许做的事,你就必须承担后果。不要去抢银行的原因在于你可能去坐牢。强调的重点是他们将受到什么报应。
对于顽固的行为,惩罚的诱惑力在不断增长,但这并不是因为惩罚会变得更有效,而是由于我们自己变的更加绝望
暴力真正传达的信息是:暴力是表达愤怒的一种可接受的方法;如果你足够强大,你就能伤害别人。
但如果是一张明确而具体的规则和后果清单呢?
其所传递的信息不是每个人都是这个团体的一员,我们将一起工作并在有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而是任何人违背了预先设定的法令都会陷入麻烦。成人被定义为执法者,并证明自己将信守关于惩罚的承诺。这种体系鼓励孩子们墨守成规,关注每一规则所对应的行为。有些孩子会好奇地进行极限测试,看看自己能逃脱什么样的惩罚。孩子们借此学会的是使用强权,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
三 如何激发真正的动因?
动因3C collaboration content(任务的内容) choice(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上有多大的选择性)
例如对待孩子
1 内容
孩子不执行某个指令,我们应该从分析这一要求的本质是什么开始。我们应先反思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我们应反思,我们所设定的规则是否同基本的需求、动因或趋势相冲突,是否必然会产生矛盾。我们还可以从必要性和可取性的角度来考察每一个具体的要求。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和限制有些是合理的,有些不近人情。但大多数情况介于这两者之间,需要我们权衡。父母管教有方不仅是因为他们每次做出的决定,更是因为他们愿意对这些决定进行再三斟酌,而不是习惯性地拒绝以及对所有限制都要求无条件服从。
2 合作
孩子的年龄越大,我们就越应该让他们参与:向他们解释,倾听他们的意见,同他们一起商量,并一起做计划。
解释是合作最初级的形式。当我们认为某项规则是不容商榷的,合理的做法是解释"这就是为什么......"而不是说"因为我这样命令......."
传统的做法是父母自己作出决定,然后告诉孩子必须作出改变,孩子们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要改变。
3 选择
孩子犯错,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你犯了错误,现在我将要对你采取措施。而应该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就此能做些什么。
通过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意味着一次自信的提高,一份信任的宣言。它表明: 我相信如果你理解了相关的道德问题,掌握了必须的技能,你就能负责任地做事。
例如对待员工
重新架构工作体系,让更多人对工作产生兴趣。(内容)
如果人们能够参与组织目标的决策,他们的积极性最高。(选择)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二):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看看

教师和家长都应该看看《奖励的惩罚》
   早就想买这本书,这个名字就非常吸引我,虽然周宏的赏识教育和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红遍全国,很多学校都打出赏识教育的旗号,可是一旦深入进行实践,你就会发现,多数都是做做样子,赏识教育哪有那么简单。和小红花一样,没多久就因为看不到什么具体的效果,而偃旗息鼓,只剩下墙上的几个字了。
   十年以后在赏识和鼓励的缝隙里面一点一点的听到了一些另类的声音,虽然并不是很强烈,但是的确有人发出了质疑。奖励也有缺点,奖励可以把孩子的内在因素转化成外在刺激,当刺激结束以后,使得内在动力消失,所以从长远看,越是比较大的奖励,对所要奖励的内容就越具有伤害性,这也是父母和老师甚至领导们所有的奖励最后都容易流于形式的原因。一段时间以后奖励就不起效果了,如果你不断加大奖励的诱惑力,甚至会导致彻底的失败。这在有经验的老师和父母中都遇到过,不过我们还是相信奖励暂时的立竿见影的作用,还是常常会用到奖励。
   一直想看这本书,可是所有的网站上都脱销了,毕竟是五六年前的书了,可是又真的想看看,于是上淘宝,淘宝还真有,不过是复印版的,还真没买过复印本的,挑了一家最便宜的,买一本看看。没想到速度很快,质量非常好,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价格也不贵,真不错。
   所有的老师都应该好好看看这本书,看了以后基本上不会再看重小红花了,校长经理们看了也会反思量化考核,和流动红旗的效果。
   这本书对我们的教育简直是颠覆性的,不仅说明了奖励甚至表扬的可怕,还讲清楚了,应该怎么做,奖励表扬其实是一种控制,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考虑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简单的胡萝卜加大棒是最简单的方法,更好的办法是找出原因,对期望进行描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少采用物质奖励。
   想要通过奖励表扬,就让一个班级迅速改变,而没有触及班级管理问题的本质,我们大量使用鼓励和表扬其实是最简单的办法,而使一个班级变成一个完善的集体,那就要困难多了。我们之所以偏爱表扬和奖励,就是因为我们无法做得更好。
   教育永远没有捷径,现在没有,以后也永远不会有,不会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最重要的是让老师们学会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本书真是太深刻了,这么好的书,怎么从来没听别人大规模的宣传推荐呢?真有点不可思议。不过翻译得不是很好,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是翻译者没弄明白作者的意思,所以读的时候有点困难。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三):颠覆传统观念

       朋友推荐的这本书。看书名以为是一本管理方面的书,也想从中找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看了以后才发现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
       我们传统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手段,在工作中一直没有成效。之前采用了大量的胡萝卜,而大棒比较少,是考虑到大棒的副作用。现在终于发现原来胡罗卜也会产生负面作用,之前一些困扰我的问题就得到了一定的解释。具体的放弃胡萝卜和大棒的方法,或者说是减轻负面效果的方法,书中也有提到。但是我更希望找到激发内在动力的方法。
       这本书比较浅显,问题说得也比较清晰,值得一读。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四):帮客户脱离追求省钱的低级趣味

@拆书帮 赵周
【现场拆书实录·节选】
赵周:我们开始今天的拆书帮。到现在,来了22位大侠,按以往经验,还会有10位左右迟到的。请大家帮着出出主意,怎么样能减少参加拆书帮迟到的现象。
学员:迟到的要表演节目,唱个歌什么的。
学员:每次最早到的三位同学可以得到一本书。
学员:可以在每周三下午再提醒一下,通过旺旺群发。
学员:像音乐会一样,迟到的不能随时入场,要等到中场休息的时候才能进来。
学员:要迟到的同学优先回答问题。(众笑)赵周:优先回答问题,这是对他的奖励还是惩罚?
学员:呵呵,惩罚吧。
赵周:可是在拆书的时候逼自己回答问题,是提高学习能力重要过程啊。好,我们先不讨论这个,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大家出的主意,基本可以分为两类,跟我们今天要拆解的这本书有关,哪两类?
学员:要么是奖励,要么是惩罚。
赵周:是的,表演节目是惩罚,不能随时入场是惩罚,送礼物给早到的这是奖励。惩罚的效果可能是什么?可能如果他一看晚了,那就宁可不来了,反正拆书帮是open的,自愿参加的。对不对?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发现了惩罚机制的问题:惩罚会导致动机降低。
如果不是拆书帮,而是其他你必须参加的事情,比如要召集十来个人开项目讨论会议,如果加上迟到罚款这一项,有效无效?有效。因为他不能不来,又不能晚来,所以就尽量准点来了。那么我问,这种情况下惩罚对他的动机有没有影响?
学员:仍然是有的,尤其是我手里有很多活儿在忙,能抽出时间来参加项目会议已经不错了,迟到了还要罚款,我心里会不舒服
学员:可要是谁忙就随便迟到,会就没法儿开了。
赵周:对的,那还有奖励的法子呢。我们现在知道,惩罚是有效的,立竿见影,但是会损害他做这件事的意愿和动机,那么奖励怎么样?刚才有大侠提到,最早到的奖一本书。那么,我们要是给每位不迟到的都奖一本书,好不好?
学员:(异口同声)好!
赵周:是,你们肯定说好(众笑)。那么效果呢?如果孩子经常拖拉两三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屡教不改,今天不知怎么了,半个小时做好了,你一看完成的还是挺认真的——该不该奖他?
学员:应该。
赵周:好,妈妈给你买玩具。明天他又半小时完成了,你怎么办?你说奖你今天多看一会儿《喜洋洋与灰太郎》——这个不用花成本嘛(众笑)。后天他二十五分钟做完了,过来找你要奖励,你给还是不给?
学员:跟他说,要连续一周表现好才给。
赵周:你增加了奖励的要求,对吧。那孩子什么感受,会不会觉得失望?他对认真完成作业这事的态度会怎么样?……想明白了吗,如果每位准点参加拆书帮的,我都奖一本书,连续两个月。下一次我说对不起不送书了,你什么感受?你会说“啊呀,怎么不送书了呢”,你也会失望,可能有一些人就会觉得那这次就不去了吧,下回再说。
发现了吗,奖励的问题是什么?奖励转移了你的动机,本来你是因为拆书帮有趣有用而来的,经过奖励措施,让你的一部分动机变成了奔着奖励而来。奖励一旦失去,这部分动机也就丧失了。
学员:我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个老头,嫌他家旁边空地上总有一群孩子踢球特别烦,就想了个办法。他说,我最喜欢看你们踢球、听你们嚷嚷了,来,给你们每人两美元。小孩们一听,高兴坏了,还有这种好事,踢球都能赚钱。他们就撒欢儿跑啊喊啊。第二天、第三天,连续一个星期,老头每天都过去给每个小孩两美元。然后有一天,老头说,我只能给你们每人一块钱了。孩子们很失望,还是拿了钱,但是踢起球来无精打采的。又过了一星期,老头说,只能给每人一毛钱了。带头的大孩子说:“呸,拿一毛钱就想让我们给你踢球!咱们走!”
赵周:讲得很精彩!细节把握得特别到位,你不是第一次讲这个故事吧?
学员:我在给团队培训的时候讲过,我觉着这个故事很有启发。
赵周:你讲这个故事为了说明什么?
学员:我是跟他们说,不要只为了挣钱,你应该热爱你的工作。
赵周:没错,这个故事很贴切地揭示了什么是“奖励的惩罚”。贴切到什么程度,贴切到这本书也引用了这个故事,在……第62页,细节有些不同,意思一样的。我没有复印这一页,有这本书的可以下去读一下,看作者的解释。作者用这个例子说明:兴趣是可以被转移的。
比如,很多销售都抱怨,客户表现的对价钱特别敏感,就要便宜,不然我买别人的去。那么,我们应该迁就客户吗?
遇到这样的困境,可以先跳出来,想到客户的兴趣不可能只是省钱。他既然来问,既然想买,那么一定是还有对产品价值的兴趣。就是说,客户对省钱(东西便宜)有兴趣,对价值(东西好)也有兴趣,正如男孩们对踢球和五块钱都有兴趣——但它们又不是同一层面的兴趣。王小波曾说快乐是分层次的,某些快乐过于简单,不能和另一些快乐相比(见《思维的乐趣》)。
不妨这么说,对购买者来说,省钱是相对低级的趣味,价值才是采购过程的核心兴趣点。但对销售来说,迁就客户简单的省钱的快乐,其实就是无法使他得到价值的快乐。这是销售的无能。
所以,如果有意识去把握和引导,让客户对价值的兴趣超过对省钱的兴趣,就可成为销售高手。
这本书名叫《奖励的惩罚》,意思就是说,大家都知道惩罚有副作用,要慎用惩罚,其实奖励也没好到哪去。
对我们拆书的目的来说,你应该马上反应出这样三个问题:第一,为什么奖励和惩罚的效果不好?第二,不用奖励和惩罚,还有什么法子?第三,我的工作中见到的哪些奖惩措施是利大于弊的,哪些从长远看是得不偿失的,如果要改怎么改?
我们来看手中资料的第一张,是复印的原书第73页。
【片段一】
——《奖励的惩罚》,p73——
奖励导致降低兴趣
从前我们注意到,我们被奖励得越多,我们越依赖奖励。现在,根据戴奇和莱恩的研究、果味酸奶的例子、老人计谋中的逻辑,我们更清楚这个恶性循环是如何起作用的。当我们不断得到外在的驱动力,我们发现我们为得到奖励所从事的任务或行为本身的吸引力下降,因此,我们的内在动力萎缩,除非有刺激,不然我们不太可能去从事那项活动。
随着各种奖励继续同化内在动力,阻止内在的满足感,种种外在需求变得更为强大……他们最终的表现好像他们对外部的各种奖励上了瘾。
老师们耸耸肩说:“哎,如果我不告诉他们这个是要考的,他们不会费事去学的。”主管们坚持认为,除非他提供奖金,不然这份工作不可能做得好。父母相信,没有刺激却指望孩子做他们“该做的事”是不现实的。但再考虑一下,这些不是通俗行为意义辩护词,而是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的课堂和工作场所的安排方法(或者人们被要求所做之事)大有问题。考虑到奖励有损兴趣,我们最不该提供的东西也是奖励,给显得没有动力的人以奖励许诺,就像给口渴之人盐水喝:这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造成问题。
【拆解案例】
(以下为现场学员提出,并在拆书家的引导下完善的实战案例。)★现场案例1:
各个部门组织活动出去游玩,每次总会有人想一些游戏,大家很开心,也会有人拍照片,回来上传到内网上,大家都觉着好。
然后呢,大部门就设置了一些奖项,将给拍照最好的,还有游戏最有趣的团队。结果就是,之后再去玩的时候,大家玩游戏和拍照都要很刻意的怎么怎么样,然后就都觉着没意思了。
★现场案例2:
我觉着我对写程序的兴趣就是这么丧失的!我大学学的不是计算机,但我真的很喜欢写程序,很享受。后来工作了,写程序是为了拿到工资和奖金,就越来越觉着没劲。
哈,不是说不给我钱我就有兴趣了。
★现场案例3:
对刚才这位的同学的情况,我想,从管理角度讲,公司把给他的奖金的一部分换成等价的学习机会,比如送他去参加一些程序高手的论坛,或者安排他跟某位大牛一起晚餐……这样比直接发钱是更好的奖励。
★现场案例4:
杭州发了半年旅游消费券,本意是为了鼓励大家消费。但我一直猜测,效果不见得有报道的那么好,因为在停止发放消费券之后,大家的消费兴趣应该会比从来没有消费券更低,更不愿意消费。
★现场案例5:
我补充,银泰百货每年都有打折促销,以前是满三百送一百五,后来是满两百减八十,每次活动人都爆满,一天的销售额上亿。但我听在银泰工作的朋友说,活动过后一两个月的销售额都上不去,比平均情况要差。
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在这种活动时买的衣服,总有一些是为了“满多少”而凑的,比如还差七十就又够送奖的线了,我就再找一件七八十块的衣服。回家之后呢,就几乎不会穿它,在所有的衣服里面最不待见它。这就是我的兴趣被转移了,从关注价值转移到了关注省钱上。
【片段二】
——《奖励的惩罚》,p.81——
如何减少奖励带来的负面作用
一、把奖励从人们眼前挪开。
如果必须要给出奖励,至少不要让它们太显眼。研究显示,外在动力越明显,内在驱动力受损越多。所以,私下悄悄地给,不要使整个奖励过程过于张扬。
二、事后给予奖励,作为惊喜。
有人会说,我给人奖励并不是想控制他们,而只是表示我的感谢和欣赏。那么,可以事先小心不透露完成任务之后有奖。事后收到出乎意料的奖赏比较不会使人降低内在动机。
——这只是相对好一些。因为,这次得到了意外的奖赏,人们会期望下次也如此,而不管下次能不能得到,他们对任务的兴趣都会有所下降。
三、永远不要把寻求奖赏变成竞争。
最好用绝对的标准(你一天做了15单)来衡量,而不是用相对(你比大多数人都做得多)来衡量。
四、使奖励尽可能与任务相似。
如果你觉着孩子看了一本书你非得给他点什么,那就再给他一本书。
五、该怎么奖励,给人们尽可能多的选择。
可以让潜在的获奖者来参与决定:奖什么、怎么奖。
六、尽可能使个人对奖励的扼杀动机作用产生免疫力。
让人们相信他们做的事情是有益的,是有趣的,是有价值的。提醒他们过去对这些事情很有兴趣。
【~~片段二拆解案例期待你的参与~~】
【片段三】
——《奖励的惩罚》,p163——
不用奖励就能强化人动机的第一个C:协作(Collaboration)
总而言之,一个致力于让人们能够也愿意全力以赴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可以被简称为“动因3C”——即:明确工作关系的协作性(Collaboration);有兴趣的任务内容(Content)和人们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上有多大的选择性(Choice)。
协作:
在大多数的工作,尤其是那些比较复杂并具备一定综合性的任务上,人们在一个运行良好的团队中工作能比自己单打独斗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更有可能为自己的工作感到激动。这两种效果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协作所带来的才能和资源的交换,二是社会性支持所带来的情感支撑。
【拆解案例】
(以下为现场学员提出,并在拆书家的引导下完善的实战案例。)★现场案例1:
我们部门的销售冠军就是这么做的!他说,他非常重视和客户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他让客户感觉,他在阿里巴巴中是客户的代言人,在领导面前努力帮客户争取利益;他也总能让客户中的关键人站在他一边,透露给他很多信息。连客户内部谁支持哪家反对哪家的信息都能知道。
★现场案例2:
我对这段中“协作所带来的才能和资源的交换”特别有感触。我带过技术队伍,带过销售队伍,有一个感受就是,如果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换技能的氛围,这个团队的凝聚力会很强,战斗力也很强。所以我带的部门都特别强调“教学相长”的价值观。
★现场案例3:
我这是第四次参加赵老师主持的拆书帮。还记得第一次拆解的是《SPIN销售高价成交》,其中拆解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就是:我作为销售,可以把从A客户那里发现的对客户有用的信息和经验,传递到B客户那里。这样B客户就会认同我的价值。赵老师那次举了一个例子:我是卖啤酒的,我的客户是饭店老板。我每天接触很多饭店老板,有意总结哪家开得好,好在哪里。这样我和饭店老板们就可以聊怎么开饭店,而他们都觉着我有很多点子,觉着我对开饭店太内行了。
这也是销售中的“协作所带来的才能和资源的交换”,其实适用于任何销售工作的。
【片段四】
——《奖励的惩罚》,p165——
不用奖励就能强化人动机的第二个C:有兴趣的内容(Content)
想要让人们在意自己的工作,就必须关注这项工作所包含的内容——而不仅仅是工作的环境。
如果某项工作能够为员工提供学习新技能的机会,或者能够让他们体验各种不同的任务经历,或者可以使他们获得或展示自身的能力,那么人们从事这一工作的积极性就会最高。
在雇佣员工或者给员工分配任务时,我们应该不仅仅只是考虑其简历所表明的他们能够胜任何种岗位,还需要考察他们喜欢做什么;还意味着给员工机会去尝试各种工作直到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并且允许他们周期性地轮岗以保持工作的兴趣。
那么还有一些工作确实是重复而且乏味的。对这类工作,建议:1、坦率承认这个工作没有趣味;2、指出这个工作的意义(比如其潜在的间接后果);3、在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上给员工尽可能多的选择。4、有意提高工作的难度,这会降低乏味;5、设法增强工作的多样性。
【~~片段四拆解案例期待你的参与~~】
【片段五】
——《奖励的惩罚》,p165——
不用奖励就能强化人动机的第三个C:选择(Choice)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员工觉得痛苦和筋疲力尽?筋疲力尽同员工任务多少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其同员工们感觉自己无权和被控制程度之间的联系那么密切。
组织的何种特性最有可能抹杀创造性?并不是较低的报酬和紧急的最后期限,而是“不能够自主决定做什么或者如何达成目标,对自己的工作和想法缺乏控制感。”
为什么在宣布改变政策时,人们总是嘀嘀咕咕、窃窃私语?不是因为政策的改变,而是因为它被宣布。换句话说,政策被强加在他们身上。“人们并不抗拒变革;他们抗拒的是被改变。”
——给员工自己作决定的机会。“这是我们需要达成的目标,你来决定我们如何去达成。”
这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
管理者并非只是在决策权独揽和无为而治之间二选其一。实际上,创造一种支持员工们自主决策的架构本身就是一件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片段五拆解案例期待你的参与~~】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五):奖励的惩罚

Material Awards are punishments to children
“If you w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mid-term exam, I will buy you the latest iPhone!” This is often heard when a father gives an encouraging pat on the shoulder of his son, expecting the child getting satisfactory scores from the exams in school. Clear as the example may seem, it reveals a phenomenon that many parents resort to the method of “promising to give material awards to children” to encourage them to study for high marks. It is counted as an effective way, because children will study hard to get the alluring award, catering to parents’ demand in the meantime. It seems such a win-win situation! Nevertheless, the effect is not as perfect as it sounds. On the contrary, the so-called awards will lead to unintended results. What’s even worse, it will turn into a punishment to children, because such material award does not give children the real guide for making higher attainment in their learning. Instead, it results in children’s wrong objective, temporary motivation and the lack of detailed tactics for learning.
Material awards give children wrong objectives. For instance, learning to spell words is a basic skill children need to command. However, constant repeats of letters may lead to tiredness and giving up. At this moment, if the mother swings a lollipop in front of her child, the kid will rapidly get down to spelling again under the lure of the attractive candy. It seems that the incentive of the candy is apparently effective. Nonetheless, both the mom and the kid actually know what is the kid really want——the lollipop rather than the ability to spell the words “lollipop”. That is to say, no matter the awards are lollipops, toy cars or a large sum of money, they are initially used as tools to push kids forward to the original objective——to ascend the intellectual ladder. However,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is not easily felt, while the pursuit of awards has strong attractiveness. As a result, material awards have easily become kids’ aims and substitute the pursuit of improvement in learning. Furthermore, such from-learning-to-awards transformation of objective is hardly visible on the surface so that parents enjoy resorting to this “panacea”, while ignore the undermining of children’s internal motivation to learn well. Actually, there’s no way of knowing how a kid could reach the right destination with the wrong objective.
Material awards result in children’s short-term motivation. Some parents would argue that promising awards do make their children get down to learning. It’s true that awards would arouse children’s motivation to achieve the goal pointed out by parents, which means it’s the external motivation that spurs children to learn more. However, it couldn’t be ignored that the effect of such motivation is not everlasting. To illustrate, let’s count parents as inexhaustible sources of awards first, so there’s no worry about running out of supplies. Then consider such situation. “What? Last time I got an A and you bought me a box of chocolate, dad. Today I got an A+, but also only one box?” You don’t need to buy an extra box of chocolate for your kid if you don’t want to see an A+ anymore. Also, take this request into consideration. “Daddy, I always manage to do what you require, why don’t you give me 100yuan more this time?” So increase the price, generous and rich parents, it still takes a long time to the day when your child asks for 1000yuan and even more. Don’t worry now. However, there will be that “one day” when you couldn’t afford the demanded awards. In the end, we come to realize that parents are not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awards. Particularly, material awards can only take effect when they are still fascinating to children and can be supplied in a steady stream. If attractive stuffs are used up one day, children will nurse a grievance and even be on strike. After all, they have been accustomed to relying on parents’ offerings to move forward. The motivation will fade as soon as the awards supply falls short of demand.
Material awards didn’t point out detailed tactics to learn better. As is known, the best way to come up with a detailed tactic is to “prescribe the right remedy for an illness”. Therefore, finding out the barriers that hinder children’s progress in learning should be the first step. Imagine the tricky situation below. Your kid threw the pen fiercely at the floor, leaving the blank homework book on the desk and rushed out to play. It really demands parents’ wise treatment at this moment. On the one hand, with great efforts, you could discover that “your kid didn’t want to do his homework because he didn’t know how to figure out today’s math exercise”, “he didn’t note down the math formula in yesterday’s lesson and that’s why he couldn’t apply the formula to the exercise”. However, finding out where the problem lies in is not the end. Then you should teach you kid this formula again patiently and consider other specific methods to arouse his interest in dealing with such math ques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a rather easy way to deal with such problem——promising a ticket for the Disney World if he could finish his homework. Soon you will see a completed exercise book presented in front of you. You give a sigh of relief and forget to wonder how your kid managed to figure out these answers. You couldn’t know that maybe he just searched answers online or just copied that from his schoolmates since he really didn’t know how to do it. By offering awards, parents don’t need to be patient, don’t have to waste time, but they actually shirk their responsibilities and cover up the underneath problem. Nevertheless, the cruel fact is that attaining knowledge is not as easy as searching answers on the Internet. If one day the child couldn’t find out the key to the exercise book, even if the most fascinating and precious material awards wouldn’t help making higher achievements in his learning for the lack of concrete methods.
    Similar to punishments, material awards couldn’t offer what children really need and what’s worse, they bring side effects, because those alluring awards will lead children to the wrong direction, won’t result in permanent inventive and the lack of specific method would not bring about higher achievements in children’s learning process.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六):给我无绳索羁绊的爱

这本书放在某当的收藏夹了有好几年,当对它再次上架绝望之后,我开始在某宝上搜索,先以11元包邮的价钱买下了它的影印版,待读完后,再以十倍于原价的价钱买下了它的正版。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觉得自己“碰”到了一本好书,其实是内心里一直有意识地“找”它,以印证心中的某种价值或偏执。
对于奖惩,从中国传统的“棍棒教育”,再到近二十年矫枉过正的“赏识教育”,如今更多的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在深化着对它的认识。在朋友圈中,有几篇文章也可举例,如《没想到害了“神童”的竟是表扬!你见过这样的父母吗?》(果壳网,讲表扬和鼓励的差异的实验研究)、《谁都没想过这样奖励孩子的后果?真后悔没早点看到》(新浪微博,原出处找不到了,介绍国外活动强化的手段)、《请别再这样表扬孩子了,好吗?》(中国教师报,讲的是空泛表扬的弊端)、《我为什么不再用积分奖励表鼓励孩子了?》(小花生网,讲的是奖励币强化的弊端,《奖励的惩罚》里好像称作“代币经济”)。然而这些观点仅凤毛麟角,对现行的大环境无法有丝毫的撼动。我所在的学区的小学,盛行着代币经济;而我所工作的学校,连品德都可以进行量化计算;学生们在课堂试教上依样学样地说“棒棒,你真棒!”有些老师在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时,明明介绍蒙台梭利是摒除奖惩,但又解释说其摒除的只是“实物奖惩”,“社会性奖惩”(如夸奖)和“活动奖惩”(如去动物园的机会)是被允许的。其实,我们一直都处于这个原则的模糊之中。
《奖励的惩罚》这本书的观点很简单——奖励和惩罚一样,实质上是施者的一种控制,它抑制了内在动机,削弱了内在驱动力,在客观上、长远来看,最终不利于施者(包括但不限于教育者或管理者)所设定目标的达成。当然,论证非常精彩,疏而不漏。而且,一本好书,无论它从哪个学科切入,最终总能达到形而上——对人的关怀上。(如P112-113:“人们追求金钱,因为它……给人一种隐约存在的肯定:我有故我在。……一再加薪的要求经常被理解为反映了更深的渴望。……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无法与人建立深层次的联系,大笔银行存折就会被用作真正满足的替代品。……(但正因为是替代品,所以)永远不会有够的时候”。)最后提出的3C建议(内容、合作、选择),在如今的国外教育模式上,也有较深入的应用,如之前我提过的蒙台梭利课程(我的意思是,真正的蒙台梭利课程)、“高瞻”课程,每天一开始就是让幼儿规划一天的活动,然后按照幼儿的规划来实施。
真正的学术都是相通的,因为真理只有一个。所以作者的这个理论被嘲讽“哦,那不是共产主义吗?”的时候,恰好,它为共产主义的合理性和理想性提供了关于人性、教育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佐证。另外,作者提到的“不附带绳索的支持和赞许、无条件的爱”(P99),则是人本主义的重要观点。
我感到疑惑的一个地方,在于斯金纳式的行为主义实质上并不把“奖励和惩罚”当作一个硬币的两面(尽管书中有调查表明,爱用奖励的老师也爱用惩罚),而是提出“奖励与消退”。在我国2010年颁布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同样提出“积极运用奖励和忽视的方式,塑造……”,消退相对来说是一种低控制性的手段。但书中并没有对此进行分析。在作者看来,对受者的行为不进行控制,会使其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而行为主义则认为,不良行为当不去强化或惩罚时,它自然会因为不受关注而逐渐消退。作者对这一观点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奖励的惩罚》读后感(七):只有兴趣才能创造抗体,去抑制奖励和惩罚带来的瘟疫

感觉短评放不下,于是来开坑。

首先要吐槽翻译,读起来太痛苦了。是不是双译者的关系,有几章句子很扑街。我写读书笔记简直就是一个paraphrase+缩写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就这么痛苦的阅读体验,我为毛还继续读呢?让我来给个书里的截图作为回答: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奖励的惩罚》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