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未来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未来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未来简史》是一本由[以] 尤瓦尔·赫拉利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1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简史》读后感(一):未来已来

用了四天时间读完,趁记忆清晰,写点读后感言。
赫拉利的逻辑比较清晰。过往人类担忧的三个历史难题正在逐渐消退,饥饿、瘟疫、战争,已经不是威胁生存的重点,新的问题是健康长寿,快乐,神性,第一个是技术问题,后两者是感受问题。但后文的论述则将后两者也归结为技术问题,即人的灵魂、自我、内心这些说法并不成立,仅仅是虚构出来的故事。技术问题技术解决,现在如日中天的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能源技术似乎已经让人们看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希望。
当然,作者也承认目前技术水平对意识,情感的研究还所知甚少,我们也可以从旁观者角度考虑,作者列举的前沿科技成果是为了支持自己观点,而相反或者无作用的结果没有在书中给出。所以,看完以后,除了知道作者说了什么,还要保留质疑的权利,毕竟古往今来能预测未来的人实在太少。倒是他们用的实实在在的证据更具有时代代表性,可以多多留意。
对于未来的轨迹,数据主义,人工智能,终极算法似乎在逻辑上都行得通,如作者所言,当多数人成了无用阶级之后,精英怎么对待这些底层呢?这也是很多人焦虑的地方。如果是富人统治穷人,甚至奴役穷人,有没有可能呢?这里先确定,什么是富人?身价千万?十亿?如果科技如此发达,财富能代表什么呢?毕竟拥有几万块身价能操作或者设计智能机器的人,可以凭借高效的生产力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几十几百倍的财富。坐拥财富的人与如今坐拥资源的人有多大的不同?这至少可以引起一个讨论:凭借已有财富是否能决定谁去谁留?
就算粗暴的假设,某一标准下的穷人被无情毁灭,对富人有什么好处?所有的生意都必须做到收益>成本,没有庞大的消费群体,机器智能带来的巨大产能如何消化?身价千万的人是否会被身价亿万的人压迫?进而消失。因为穷人都消失了,他就是穷人。。何况,传承财富从来不易,多少首富的孩子还是首富,又有多少首富的孩子被人算计,一生坎坷,这种例子随便查查都有不少。财富问题不简单,权力也如此。当然,如果长生不老,那就更是几本书也讨论不完了。古今多少帝王梦寐以求,倘若未来实现了,是不是会激烈争夺技术,还是被当作黑魔法明令禁止,留给以后的聪明人讨论吧。
况且,技术出现是一个方面,能商业化推广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太多新技术出现时被抱以巨大预期,而后被逐渐淘汰的案例,查查那些破产倒闭的公司,废弃的场地,甚至覆灭的国家,就知道在发展之路上倒下过多少人。当然,这次完全可能不一样,无数人乐见其成。人工智能想做到取代智能,前路慢慢,有没有政策干预?伦理之争何时开始,何时解决?除了全球几大强国,其他没有相关产业的国家的人如何抉择?技术的推广,演变还是比较漫长的。此外,成熟技术的一个普遍结果就是产品的标准化,平价化。如果每个人都能买的起机器人,种粮足以养活自己,发电足以吃撑家庭生活,未来的可能远比被终结多的多。这也是可能的,现在大型科技公司的智能算法都开源了,普通芯片价格也越来越低,单一功能机器人是有可能出现在普通家庭的。 至于超人类未来取代智人的话题,我没有证据去证实或证伪,但达尔文的进化论说的不正是越发展越强大吗,今天的人相比半个世纪前,算不算某种意义上的超人呢?
总的来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确实来临了,能投身其中,就像中世纪骑士投入战斗一样,还是让人觉得心情澎湃,倍感荣幸的。只不过,支撑人类前进的,是一个新的宗教/信仰
迎接未来。

  《未来简史》读后感(二):如果世上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无趣啊

终于花了两个礼拜把《未来简史》看完了,对这本书及作者可谓仰慕已久。看了些之前的书评,惊讶的发现贬大于褒,大多是喷这本书与前作重复、人工智能讲的不够深层。造小就今天就想就这本书说说自己的见解,各位大神不喜勿喷哦~

在我看来,本书最令人欣赏的两点,一是在于它的辩证思维,二是在于它的争议性。

辩证思维,是指“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以便从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事物可以在同一时间里“亦此亦彼”、“亦真亦假”而无碍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它的主要特点。

这种思维方式在本书中无所不在,例如序言中对于知识悖论的阐述:“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我们拥有越多数据,对历史了解越深入,历史的轨迹就改变得越快,我们的知识也过时得越快。”联想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知指导行,行再反过来更新知,否定之否定,以螺旋状前进,方是万物进步的普遍真理。

再看作者在第3章中对于人类特殊之处的叙述,原文分了几段:“如果说灵魂是不可分割永恒不变的,那么进化论无法接受灵魂的概念”。“可能有人会说,人类的灵魂就不是进化来的,而是在某一天突然出现的,而且完整无缺。”“要说父母一丝一毫的灵魂都没有,小孩身上却出现了永恒的灵魂,这就不是生物学说得通的事了。”作者对灵魂是否进化而来进行双方论证,从而得出“进化论无法解释灵魂存在”的结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还有第5章中对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解释,作者首先表达了“科学研究事实,宗教给出伦理判断”的观点,又以经典宗教故事三部分为例阐述了“宗教并非只管伦理判断,还包含事实声明”的观点,从而得出“科学与宗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不可对立”的结论。辩证思维与内容有机结合,有略微烧脑的阅读快感,同时呈现出世事并非非黑即白,亦正亦邪、亦对亦错才是万物本质的真相。崇尚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被运用的炉火纯青,造小就对这本书的好感度提升了一个档次。

第二点是,本书极具争议性。比如华大基因CEO尹烨认为《未来简史》严重低估了人类,整体思想、包括一些推论都太过悲观;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评价它会颠覆你的思考方式。对于这种争议性,造小就是十分欣赏的。总有一些人,通过一番看似严密的论证,让人得到洗脑般的效果,以致看完书的几小时内在作者的逻辑中不可自拔。虽然一番细思量后,发现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儿(比如对作者的智人征服世界、数据主义等观点持保留意见),但你不能否认,它对多元观点表达所作的贡献。

世上已经有太多“正确”的理论,大到阿基米德定理小到语文阅读理解,当你看到一个看似有理又荒谬、激活你全身辩论细胞的“人工智能秒杀人类”观点,难道不觉得如饥似渴、两眼放光?光是把人从所谓的“成功学”中解救出来,就值得送他一个大鸡腿了,更何况这番论证相当有理有据。多有意思,世上若少了这些不同的精彩观点,是否无趣得像一滩死水?

顺便再扯一句,尤瓦尔凭借现象级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已经跻身全球收入最高学者行列,听说时薪达40万美元(此数据待考证),简直成了斜杠青年中的杠把子。如此高的收入,似乎为我广大文艺青年指出了一条明路,这条明路叫:靠卖观点,你能走多远?时薪40万美元,想走多远走多远!所以就冲这一点,也得共勉呐骚年们~

所以无论是尤瓦尔的观点、还是这个人,都挺让人觉得好奇的。想亲眼见见他,顺便跟他探讨一下你眼中的人类未来发展方向么?机会来了!7月8日,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举办的“主动进化——造就未来大会”上,尤瓦尔将详细阐述他在书中的观点,并与观众亲密互动。

除了尤瓦尔,还将有8位重量级嘉宾加入我们对未来的讨论中。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他认为即便人工智能发展到极高的水平,但他们始终无法如人类一般进化出“意识”,没有意识的存在,机器永远是机器,只能服务于人类;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主任、CNH Long讲座教授许田疑问是,“智能”是否就编码在我们的基因里?机器智能又将怎样学习基因智能?另有启明创投管理主管合伙人甘剑平等3人将与尤瓦尔·赫拉利一起展开精彩辩论环节,4个半小时,给你带来一场绝对值回票价的烧脑盛宴!

过去,人类花了数千年学会了控制饥荒、瘟疫和战争;现在,进步列车将再次启动,错过的人,或许永远不会再有上车的机会。7月8日,造就未来大会,将带著你一起,主动进化!活动详情戳这里:https://www.douban.com/event/28911760/ 造小就在现场期待您的到来!

  《未来简史》读后感(三):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

未来到底会怎样?这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一直困扰了许多代人。但无论是谁,那些科幻小说 电影关于未来的描述大多都是以人类为中心作前提的。
然而《未来简史》却提出了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人类,顿时社会一片哗然,各位大咖纷纷议论起人工智能,仿佛人类末日已经来临一般。
本书通过对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展望未来。前面两章回顾了人类社会的过去跟现在,这部分在《人类简史》已经论述过了,重点是第三部分的对未来的展望。
作者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将逐渐退出舞台。人类并不比其他动物神圣高贵,最终将跟曾经统治过地球一段时间的霸主——恐龙一样销声匿迹。不同的是恐龙的退场是由于气候环境的突变,最终无法适应气候条件而灭绝。而人工智能统治地球以后,人类并不会消失,那么人类会以什么形式继续生存呢?作者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人类将会分成几个层级,最高层级的人类统治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将统治下层人类。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升级,最终将统治所有人类。到那时候人类就跟现在的野兽一般,地球霸主的宝座又一次易位,人类降格,跟野兽无异。
尽管有大部分人宣称人类比野兽高贵多了,我们有思想,能创造各种新事物。但随着科学的进步,研究表明,思想只是算法的一种表现。而且现在的人工智能创造的音乐比音乐家更动听。人类标榜的高贵土崩瓦解,最后的一根稻草已经不复存在,人类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承认自己与野兽无异。
现实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但这就是现实。在人工智能升级取代人类之前,我们需要仔细想想未来到底还能干啥了。
当然这个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只是作者的一种预测,并不代表未来的走向。作者观点有点悲观,到底是人工智能控制人类还是人类使役人工智能,这还需要时间验证。但无论如何,财富两极分化,人类阶级固化是无法避免的了。

  《未来简史》读后感(四):看懂未来

未来瞬息万变,充满着机会与危机。我们尚未对信息时代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与适应,陌生的智能时代已经来临。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能够真正把握未来,成为当代人面临的共同挑战。未来究竟是什么,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清楚。根据历史与当今的蛛丝马迹,对未来的预测与推断依然有无数的版本。其实根本不必执着于哪个版本更接近于真实,每一本解读未来的书其实都给我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视角,在未来的人生选择中,它都具有独特的意义。《未来简史》有着严密的逻辑推断,对未来提出了自己非常独特的观点。这本书脉络非常清晰,但观点的集合非常庞大。从描写人类如何战胜饥饿瘟疫与战争开始,到描述人与动物的区别,再到阐述人类如何征服世界。最后写到人类征服世界所赖以存在的人文主义在人工智能面前终将崩溃。以下列举一些我在阅读本书的思维触点。 1、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描写人与动物的关系。看起来跟未来联系不大,但作者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他说我用这一章来描写人与动物的关系,目的是给读者一个参考,让读者根据这个参考去推断一下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这种类似于先进与落后的关系,是否会在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重演。我们对此应该是乐观还是悲观?作者给出的观点,人类相对于动物优越在,具有高度抽象的思维能力,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人类可以编故事,并通过这样的故事让更多的人集合在一起,这样深度的大规模合作,才是人类战胜自然的筹码。在这个关系中,人类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但是在人工智能面前,人类失去了这样一个地位。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个全新的关系呢?或许我看不了那么长远,就看当今,那么多的低头族手机族,到底是人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人,未来这种情况会变的更普遍,还是会收敛呢? 2、作者在第二章提出了拯救人类社会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对人类社会是一种救赎,这个观点以前我是很少去想的。现在想来确实有一番道理。人文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向内求,倾听我们内心在想什么,并相信自己能够去做。人类从相信神到相信自己,极大的解放了个人的力量,才创造了越来越灿烂的文明。能够真正去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构成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拖脱出来,不至于在物质的迷醉中死亡。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会从倾听欲望的声音到倾听内心真正的声音去转变,乐观的估计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会因此更上一个台阶。 3、被人类寄予厚望的人文主义在未来会崩溃吗?人文主义会被人工智能击败,作者提出的这个观点,让我感到困惑。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个核心问题,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们的基因来自于远古,在上万年的自然选择中,我们已经确立了无私作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面对这个最核心的秩序,如何能够想象中有一天能被基因改造,将整个密码改写,比如说改成自私作为最高准则,或者改造成,每时每刻都能获得长久的快乐。人类再也不需要通过吸毒各种纵欲方式来获得短暂刺激了,那么我们人生的意义将何去何从?我庆幸在我的有生之年不太可能遇到这个问题,我更多需要关心的是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哪些工作,我又如何发展自己能够胜任那些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工作,并从这些工作中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同时我要特别警惕科技的发展,带来无尽的放纵欲望的便利机会,静心定性,拒绝诱惑,并用高科技的力量发展自我。天使与魔鬼皆在一念之间。 4、本书其他一些观点也具有很好的启发性。例如作者阐述叙事思维的峰终定律,人类的感受究竟是什么,心灵的概念是否存在,为什么说生物成为一种算法,上帝已死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数据主义为什么成为了一种新的价值观…… 这本书特别推荐给,希望去探索人与科技人与未来关系的你。

  《未来简史》读后感(五):未来来得会比想象中还要快一点儿,恐怖一点儿

边翻书边听了前4章了, 战战兢兢,毛骨悚然,作者一如既往的逗比,脑洞大开,绝对敢言人所不言,想人所不想。 听了这些章,感觉跟万维刚说的完全是两本书,好多词汇都不一样。

我理解作者最大的核心在于人文主义把人类送入新的千年,新的科技崇拜将带给人类无可控制的巨变。而这个巨变将像人文主义所经历过的一样,但更加惊心动魄,会动摇人类所建树起来的很多已有的“共同想象”。 科技的大变革来得排山倒海,但人类其实还没有准备好。

重树新千年三观的第一书!演绎精到,逻辑清晰,值得认真研读。 正好有个有声版,我是听边看,边划线读的,读得算比较慢,还要常常停下来复盘作者的思路推演、批判一番,很有意思,好久没那么投入地看一本书了。

  《未来简史》读后感(六):用人工智能书写,智人的黄昏史

1.
人生总会遇到很多纠结的难题,常常让我们觉得无从选择。
比如,这段时间炒得很热的左先生还是右先生,我该选择和谁结婚能幸福一生?
是在体制内发展还是离开体制向外求,我该选择哪个工作能做出做杰出的成就?
年纪好像也不小了,是该暂停事业生小孩,还是继续事业晚一点再生小孩?
当我面临这些难题时,发现不管问谁,都没有一个完美答案,因为谁也不知道未来什么样。
有时,我会幻象有一个未来的我,穿越时空来告诉现在的我,我该如何选择,才能让自己不后悔。
最近的一部科幻片《降临》,就挺符合我的幻想。降临地球的外星人,教会了人类语言学家路易斯他们的语言。他们的语言是非线性的,像一个圆环一样。
语言作为交流方式,反映着我们的逻辑思维方式。
正如很多人觉得英语实在太难学了,其实就是因为东西方思维差异方式挺大。以时态为例,在中文中,我们是没有时态的,而在英语中,光过去的时态就有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过去将来时。
这个像圆环一样的语言,代表着时间对于外星人并非线性,反而像一个轮回,所以他们能看到未来。
虽然我们不能穿越时空,也没有一种语言能预测未来,能够帮助我们的人生做出更好的选择,但现在有一项技术,能帮助我们的人生做出更好的选择,那就是最近火热的A.I,人工智能。
2.
阿尔法狗击败人类围棋冠军李世石的新闻,一层石激起千层浪,而Master在网上击败围棋高手的消息更让我们惊呼,人类最引以为傲的棋类运动,已经全面败退,溃不成军。
无论谷歌、特斯拉、苹果、福特,都在加紧研发无人汽车,我们不知道无人汽车什么时候会普及,但我们能隐约感觉到,快来了。
因为就在10年前,人类还打败了2006年最尖端的国际象棋A.I。围棋,作为人类自认为最变幻莫测、最深不可测、最不可能被打败的棋类运动,仅仅十年过去,人类已经毫无招架之势还手之力。
我们只知道,人工智能学习的速度比人快很多。到底要快多少?我们不知道,因为人工智每一份每一秒能已经在自我学习。
比如,我们最初设定一个程序,算出最精确的π,即使我们不再提供算法,人工智能能自己找到能将π计算到小数点后无穷数位的精确的算法。
人工智能已经超越我们的理解范围、认知方式、控制能力,但我们不知道人工智能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就曾多次公开表示,“我们需要警惕人工智能,它们比核武器更危险。”
埃隆马斯克也通过行动,投资2000万美元建立一个非营利性机构,专门研究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共同投资这家机构的人还包括paypal之父,彼得蒂尔。
3.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避不开的热门话题。虽然我们都会恐惧人工智能将来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但是独角兽集团公司门依然纷纷砸重金投资人工智能行业,这是为什么。
《未来简史》中讲到,在经过人类几个世纪不懈的努力下,人类终于解决了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饥饿、瘟疫、战争。曾经人类唯有向天祈祷束手无策的难题,如今已经变成一个可以通过技术改进而克服的问题。
人永远欲求不满,贪婪是人的原罪之一。
正如安格尔所讲,“奢侈会破坏人的纯洁。获得越多,就越贪婪,而且感觉不到满足。”
在解决了饥饿、瘟疫、战争的问题后,人类没有感到满足,因为我们还追求活得更长一些,活得更轻松一些,比如永生、将繁重的事情外包(比如驾驶)、将复杂的事情外包(比如计算)。
我们渴望获得永生,化身为神。
在满足人类欲望的利益驱使下,我们走上人工智之路。
4.
就在不久之前,日本有一个白血病患者,用常用的疗法基本无效,如果医院医生要研读现在所有的前沿的关于白血病疗法的方案,医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选出最适合这位病人的方案。
可是时间不等人,于是医院请来IBM研发,已经深度学习癌症医疗知识很久的人工智能——沃森。
沃森的简历非常漂亮。早在2011年,IBM公司就宣布,沃森的学识已经相当于一个医学院二年级的学生,随后,它得到了纽约 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中心、Clevland诊所的实习机会。
经过不断深度学习,沃森获得了在休斯敦 MD Anderson 白血病治疗中心专家顾问的工作机会。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沃森累计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
与人类不同的是,沃森不会忘记,不会对研究偷工减料。
短短几天,沃森已经研究完所有的前沿疗法,并给出了最终方案。这名白血病患者按该方案治疗后,如今已经处于康复阶段。
目前,沃森已经在德国马尔堡大学建立实验室,继续在这里学习知识,累计经验。
MD Anderson 的白血病顶级专家 Guillermo Garcia-Manero,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未来,沃森将会成为一个梦幻般的助手,即使专业医生也需要它的帮助。虽然 IBM公司不断保证,沃森不会取代我,但是我敢肯定,在未来,它会取而代之。”
5.
之前的三次工业革命,随着机械化、现代化工具的诞生,许多职业都被机器替代,比如纺织工、搬运工,接线员,但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工作机会,比如修纺织机、开吊车、电话客服。
新一轮的人工智能革命到来,更像对人脑的替代。这次的人工智能革命将革了哪些职业的命?会带来哪些新的工作机会?
前三次的工业革命,人类变成了大力士(机械化生产)、飞毛腿(汽车的普及)、千里眼(网络的运用)、顺风耳(手机的普及)。
前三次工业革命虽然使得搬运工人、马车夫、报业主编、邮递员等职业岗位的减少,但创造了更多、更轻松的职业,比如机械操作工人、驾驶员、网络主编与手机销售等。
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将会带走哪些职业,又会带来哪些新的工作机会?
《未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列举了几个他认为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
律师。在现实中,普通律师花费时间最多的事情,并非慷慨激昂的在法庭上辩论,而是翻资料,找证据。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的搜索算法只要一天的时间,找到的判例比普通律师花一辈子找到的还多,并且通过脑部扫描,就能戳破所有的谎言和欺骗。那么律师该何去何从?
医生。大多数医生主要的任务,就是正确诊断疾病,制定最好的治疗方案。现在,医生只能在短短十分钟的时间里,根据你的化验结果与口述的症状,给你确诊。
如果有一天,已经学习医学期刊上所有最新文章的人工智能,它了解所有已知的疾病与药物信息,并且,它还知道你所有的病史、过敏史,它能综合一切信息诊断更准确,治疗方案更优秀。那医生该何去何从?
股票交易员。大多数股票交易员的工作,就是买卖股票。股票交易员只能根据过往的经验,或者金融模型来判断股票趋势。
如果有一天,复杂的数据处理能力只需花上一秒,人工智能处理的数据量比个人花上一年时间处理的数据量还要大,而且瞬间就能做出反应。那么股票交易员将何去何从?
艺术家。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音乐学教授,戴维科普,写了一个名为EMI的计算程序,专门模仿巴赫的风格。
经过7年时间的学习,EMI现在能在一天就谱写5000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戴维科普挑出几首,安排在圣克鲁兹的一次音乐节上演出。
演出激动人心,观众反应热烈,纷纷讨论着这些音乐带给他们的震撼,触碰他们内心深处带来的感受。当观众知道真正的谱曲者是一个程序时,发出了愤怒地吼叫。
EMI之后,戴维科普又开发了一个新的程序:安妮。安妮除了会写歌,还能作诗。2011年,戴维科普出版了一本未透露作者名字的诗集,一部分是为安妮所写,一部分来自真正的诗人,我们无法分辨出来哪些是安妮写的,哪些是人类写的。艺术家将来要何去何从?
还有驾驶员、教师、药剂师、咨询师、客服人员…,这些职业都受到了人工智能的严重威胁。
6.
2013年9月,牛津大学发表了《就业的未来》研究报告,调查各项工作在20年后被计算机取代的可能性。
根据他们所开发的算法估计,最有可能被取代的前三项工作是:电话营销人员有99%的概率会事业。运动赛事的裁判有98%的可能性,收银员有97%的可能性。
当然,也有一些工作还算安全,最不可能被取代的工作是是考古学家,可能性只有0.7%。原因仅仅是考古学家能产生的利润颇为微博,没有企业或政府愿意在接下来的20年间投入足够的资金,将考古学推向自动化。
从理工类到艺术类,人类现有的职业面临全面崩盘的窘境。
那么,人工智能的到来,将带来哪些新的职业呢?
很抱歉,无法预知。在要与计算机竞争的未来,仅仅创造新的工作是不够的,因为计算机很快就会比我们做得更出色,我们得创造“人类做得比计算机好”的新工作。
21世纪的经济学家,将面临一个重大的难题,如何解决史上最高失业率的问题。
7.
人工智能,就像一头用庞大的数据喂养的怪兽。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头怪兽的饲养员。
现在我们每吃到一顿美味、体验一种新奇、感受一种畅快、遇到一次失落,我们会慌忙掏出手机,拍照、编辑文字、上传到朋友圈。再隔两分钟就检查一下,看看哪些人给我点赞了,哪些人给我留言了,哪些人还没有给我点赞、留言。
记录、上传、分享,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用“记录、上传、分享”来喂养的这头怪兽,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
谷歌对他的死对头——脸谱网,做了一个调查:脸谱网的算法,到底有多了解它的用户?
在脸谱网上,你对别人的点赞超过10次,那么脸谱网的算法比与你只是泛泛之交的同事更了解你;超过70次,算法会比你的朋友更了解你;超过150个,算法比家人更了解你;超过300个,算法比你的配偶甚至你自己更了解你。
该项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个预测,这个预测如同能看到未来或穿越时空般能让你做出人生更好的选择,“人类如果遇到重大的人生抉择,比如要选择从事何种活动。职业道路甚至是交往对象,可以考虑放下自己心里的判断,依赖计算机所做的选择。这种数据导向的决策,有可能让人类生活的更好。”
结论就是是的,算法非常了解我们,甚至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
8.
微软正在开发一个系统,名为Cortana,是一款人工智能个人助理。
Cortana可以提醒你太太生日快到了,然后帮你挑选礼物、预定餐厅。还可以警告你,再不放下手上的书,一个重要的商务会议你就要迟到了。开会前,Cortana警告你,现在你的血压太高,根据过去数据统计,这时你的商业判断常常出错,所以现在别做决定。
晚餐帮订好最适合你现在身体情况的营养晚餐。你想选择一部电影,Cortana会跳出来告诉你,根据以往的数据,你喜欢看哪些电影,与你品味相似的人喜欢哪些电影,你也许会喜欢这部电影。
一个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算法,能知道你穿什么衣服更合适,做什么职业更合适,选择哪个配偶更合适,看哪部电影更合适,甚至,它比你更知道,你想相信什么,你想逃避什么。它比你更能做出有利的决定。
正如《未来简史》中有一章的题目,“信数据,得永生。”
9.
人类人文主义的基石,是坚信 “人类有自由意志。”
这不仅是道德判断,这更像我们对世界事实的描述。
我们相信,只有我自己能够进入我自己内心的自由的空间,没有人能真正了解我是谁,我有什么感觉,我想要什么。因此我不该相信其他任何人为我做出的选择,我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无论是王阳明、默罕默德、耶稣,都要求我们向内求,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可是,当世上出现了比我还了解我的算法,我是倾听内心的声音还是倾听数据的算法?
比我还了解我的算法,能代替我做一切选择吗?
比我还了解我的算法,是我的一部分吗?
有了比我还了解我的算法,我的选择还是因为我的自由意志而做的选择吗?
在一切都是算法的生物界,我们人类,真的有自由意志吗?
在尤瓦尔赫拉利的笔下,人类的前景黯淡无光,除了少数精英能由智人进化为神人,一统世界,其他的普通人,你我他,都将淹没在滚滚数据的洪流中。也许会在数据流中泛起一点涟漪,随后就销声匿迹了。
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智人现有的生活方式,都将改变;智人一切信仰与哲学的基石,都将坍塌。
智人消失,神人登场。
这是智人最好的时代,我们拥有的世界空前繁荣发达;这是智人最坏的时代,因为我们已经时日不多,临近黄昏。
10.
既然人工智能这么可怕,为什么不马上停止对人工智能的研发?
因为这一切悲观的结论都只是赫拉利的猜测,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人工智能带来科技上的进步、医疗领域的突破、生活上的便利,而且至今,人工智能看上去是那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它将给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加速经济增长。
最重要的原因,如同在博弈论里的囚徒困境,如果我没有认罪,而你承认罪行,那么我将面临终身监禁,而你将无罪释放,那么我最好的策略就是认罪。
同样,在人工智能的竞赛中,如果你研发了人工智能,而我没有,那么我势必会输掉第四次工业革命,那么我最好的策略就是加紧研发。
只是,当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对智人不利时,我们还能轻松拔掉插头,或按下程序终止键来躲过这场的灾难吗?
11.
我很喜欢尤瓦尔赫拉利在书的最后,留给我们应该常挂于心的三个问题:
1.生物真的只是算法,而生命也真的只是处理数据吗?
2.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一个才更有价值?
3.等到无意识但具备高度只能的算法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时,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将会有哪些变化?
如果问我,尤瓦尔赫拉利是不是太悲观?
我只能说,我是递弱代偿假说的认同者,所以,我更悲观地认为,人类是万物演化最后的承受者。

  《未来简史》读后感(七):人类所有的尊严,就在于欲望和体验

几万年以前,人类还是处于狩猎采集、茹毛饮血的年代。那个时候的人类,大概顾不得说我每天的心情是高兴的还是悲伤的。高兴的时候我约上朋友去飙个车,约上闺蜜去逛个街,悲伤的时候我花点钱,去电影院看个喜剧电影缓解一下。他们所有的作为只是想着,如何活下去,如何找个更好的雌性繁衍后代。在人类逐渐学会制造石器,学会如何种植,如何畜养家畜之后,人类的生产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因此把动物远远的甩在了身后,进而可以决定所有动物的命运,决定是抚摸它们,还是下一秒他们咬了你一下,就把她们处决,或者葱姜蒜花椒把它们下锅。

  《未来简史》读后感(八):假如可以永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中国历史上,历代帝王都在追寻长生不老之术,各朝各代皇帝都为此付出了很多的时间金钱。连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概莫能外,常常到处祭神求仙,泰山、嵩山及碣石山曾留下他求仙问道的诸多遗迹。明世宗即位早期还励精图治,但是到后期即一心修玄,日求长生,不问朝政,导致后期吏治败坏,内忧外患。晋哀帝还因为求长生,断谷求药而导致中毒身亡。南唐先主李升也因为追求长生不死练食丹药而中毒身亡。
  
   看来长生不死确实对人有着致命的诱惑力,才让帝王们前仆后继的炼丹问道。帝王们有钱有闲才得以能够付诸行动,而普通百姓等估计只能做梦想想,可见人们总是希望能够长生不老的。但自从唯物主义论以后,民众与学者都认为,这些帝王和宗教人士真是痴心妄想,是反科学的。
                     *贰*
但是随着科学的日益发达,诸多大科学家在不断的研究实验之下发现,获得永恒的青春,对科学界来说都不是梦。没有想到,在过去几千年的前人所追寻的所谓虚无缥缈的问题,有可能只是个技术问题。在现代社会,科技日益发达,技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一切都是可以找到解决方案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甚至公开表示,战胜死亡将成为科学界的任务。
郝拉利在《未来简史》里说:未来的人类可以获得永生,并且将获得永远快乐的权利,而且只要你有足够的资源,你可以变成超人。因为科学技术可以强化你的基因,让你变成完美的人。未来一切基因中的缺点都可以被改变,你完全可以变成一个超人。
譬如你打算要一个孩子,你也可以找到相关的为你的基因测试一下,并且把不完美的基因打造得更完美,想要孩子漂亮些,没问题,调整下基因,想要孩子聪明些,没问题,调整下基因。就象程序员编制一个程序一样,完全可以定制。是的,孩子也是可以定制的,这就是定制基因。只是我想,如果未来这世界都是如此完美的人,再也没有不完美的人,没有了不完美的人的衬托,每个女人都貌若天仙,机智过人。每个男人都英俊无比,又才高八斗,这世界都是超人。
 我想,这样的男人与女人之间还会有爱情吗?是不是最后很多人都可以定制出完全一样的人来了。我想想,这画面太美,不敢看,满世界都是美女美男子。
你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绝美的脸,你出街后,看到了很多美妙不可方物的男子女子,于是你以为所有人类都如此,看着那些一张张精美绝伦的脸,你找不到稍微有瑕疵的脸,日久天长都习以为常。谁也不会给你特别的感觉,你还爱得上谁呢?
 
                   *叁*
郝拉利《未来简史》说,未来的人类没有自由意志了,人都是被机器引导和驱使。
科学证明人类的自由意志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人类已没有自由意志可言,因为未来你可能会彻底依赖于数据运算,那么人类就会沦为机器的奴隶更加没有自我可言,这一点,倒是与佛学的“无我”一致,原来佛祖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个本质,那么现在是不是可以理解了牛顿为什么最后要去研究神学,伽利略、爱迪生、伦琴、伏特、莫尔思,哥白尼等等,这些大科学家,大多数对神学都有研究。霍金的“弦”也接近佛学的理论,原来宇宙真理和佛学理论简直不谋而合呀。
 
那么,人类哪还有什么自由意志了。现在西医看病都是建立在数据上的基础上,如果你去问医生,你哪里有什么问题,医生都是,你等等,我看看你的化验单,我看看你的片子。
未来就不仅仅是看病依赖机器出的数据了,可能我们去买个东西,也要看看,这个衣服穿在我身上是否合适,看一下数据。
甚至说,你选择对象,都要问下你家里的那台大机器,因为科学家说了,如国你有条件,你可以买一台运算能力超过的超级计算机。放在家里,他的超级运算能力,能够自动计算你的一切,比如,你约会时的心率,然后你和男友约会时的各项数据计算机都自动记录了,给你保存起来,以供你日后查询替你作出抉择。
 
假如你同时和两个男人在交往,A和B,一个英俊而多金,另一个相貌普通。你的内心肯定是喜欢那个帅气的,但你的超级计算机会告诉你,根据我的记录:B比较合适你,从各方面数据来反映...... 你怎么选择呢?虽然你万般纠结,外貌协会的你只想选择那个外貌迷死人的家伙,但是数据会告诉你:B更适合你。最后,你还是会相信你的计算机,因为它是超级科学的,不会是情绪化的产物。
 
最后最关键的是,你可以永生,保留你的到计算机中,你的意识就可以无所不在了。
马里斯说:“如果你今天问我,人是否可以活到500岁,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马里斯是谷歌风投的首席执行官,他们正投巨资在几个延长人类寿命的计划中。看,不管是科学家还是资金都深信人类是能够长生的,长生并非是不死。
那些帝王穷尽财富和时间追求的,未来可能就可以实现了。如果告诉这些帝王当时有选择:选择不做帝王,晚出生1000-2000年,但有可能长生不老。不知道这些帝王会作何种选择呢?
这样的未来,你向往吗?还是让我们尽可能的活久一点,身体健健康康,只要活久一点,实现永生的希望就大一点,万一你等到了那一天呢,万一实现了呢?哈哈,逗你玩的,即使真的有那么一天,不可能这么快,不过你的后代有可能见证这些目前我们无法见到的一切。
那么当我们人类的后代不断的被自己升级和改造,当他们变成那个不再拥有和我们一样特质的有喜怒哀乐的动物之后,他们变成了超人之后,这个宇宙又将变成什么样子呢?
       ——The end ——
 ————————————————————————
    人生是一场遇见
    愿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注个人成长
陪你经历人世荒芜

  《未来简史》读后感(九):人类的目标是什么

1. 在20世纪及之前世界主要围绕饥荒、瘟疫、战争三大问题发展,其实也就是人类的生存问题,在这些问题都解决的情况下,人类的目标又是什么?幸福感是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个人认为这是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怎么样去达到,比如长生、神经刺激等等都有介绍,但是有其弊端,我觉得可能要回归到之前几大宗教创立之初的始点
2. 中间巴拉巴拉一直在介绍智人相对于其他动物本身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感觉和本书的核心稍微有点偏差,也有可能要先探查达到本质,再来预测将来会更有价值,但是我基本都没记住。中间有个小节说当目前社会上的大部分工作通过智能算法和机器人替代之后,智人将要干什么,还有什么价值?相信在发生农业革命前夕、工业革命前夕绝大部分人也一定有类似恐惧和担心,但是担心和恐惧的后果并没有实际发生。
3. 最后一章数据主义和自己的职业相关,很有感触,感觉很近,容易的是单块可以搞定数据化,但是万物物联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程要走。最后三个问题非常好值得深思:生物真的只是算法,生命只是数据处理吗?智能和意识,究竟哪个更有价值?高度只能算法比我们更更了解自己时,社会、政治、日常将会有什么变化?
4. 现在所有讨论的算法都是基于智人最原始的数据进行收集并处理并作出最右决策,当这些绝大部分的基础决策都通过算法完成之后,算法的数据来源以及算法之间的博弈将称为最大挑战,可能会产生算法的算法。

  《未来简史》读后感(十):逃离世界末日---《未来简史》读后感

书中引用了两个科学实验来说明人的自我,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叙事自我它依时间而生,叙事自我就像一个编故事的人,它赋予我们所做的事情以意义,叙事自我让我们有了金钱、公司或国家等等的概念,它能把人聚拢在一切,利用身边一切的力量和资源,为了编织出的故事来改造这个世界,叙事自我就是人与外界联结的负责人,相当于计算机的处理器。
体验自我它没有时间性,它只活在当下,它是此时此刻的种种直观体验和感受。这个可能就是意识的入口。
        先谈谈叙事自我。
        为什么自由人文主义让西方的发展速度超越了信仰社会人文主义的东方?这可以用计算机理论来做个简单的阐述,要想让计算机计算速度更快的方法是:一是增加处理器的类型和数量;二是增加处理器之间的联结;三是增加现有联结的自由流通度。
        自由人文主义让西方社会的个体、团体变成了无数个不同类型的处理器,他们之间建立了充分的联结且畅通无阻,所以自由人文主义指导下的西方社会发展速度非常快。再到微观领域,看看人类自身的演变过程。人为什么比动物优越?比如和狼相比,人类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什么是人成为世界的主宰,而不是狼?因为人是所有动物中唯一个能跟陌生的对象建立信任关系并充分合作的类型,而动物们只能和少数熟悉的个体建立信任关系并合作。
        无论社会还是个体,只要与周围的世界建立足够充分的联结,发展必定加快,必然会超越那些孤立的社会或个体。这都是讲叙事自我的功劳。随着联结的强化,叙事自我改造世界的能力越来越强。
        叙事自我还有一个副产品----情绪。按照作者的观点,情绪也是一种生化算法,只要是算法都可以被控制或被改变。目前的抵抑郁药物就实现了对情绪的部分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叙事自我的负面情绪将被彻底消灭,叙事自我不断完善,改造世界的能力空前强大,世界只能在人类的脚下俯首称臣,人成为无所不能的神人。
        继续发展下去,演变为意识与叙事自我的大分离,也出现了与意识脱离的人工智能。人和人工智能的界限非常模糊,以至于无法区分。一切都是算法,改造世界就是改变算法,一切都是数据的联结,一切都汇集到庞大的数据流之中。此时的人抑或人工智完全没有区别,有机生命抑或无机生命也完全没有区别,能融入在庞大的数据洪流之中。就像黑客帝国中描述的一样,虚拟和现实根本没有区别,因为一切都是数据。其中的机械大帝掌控了数据世界,在一层虚拟世界他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二层虚拟世界它是一个机器人,实际上他可以是任何形象,它本质上就是数据。
不断强化叙事自我与外界的联结,无节制的改造世界,导致了人类的自我毁灭。
        再谈谈体验自我。
        人类发展了几千年,体验自我不但没有增强反而变弱。为什么?书中提到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是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叙事自我能力发展快,叙事自我无比强大,导致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严重不均衡,体验自我越来越弱,最终形成了体验自我与叙事自我的大分离,意识与叙事自我的大分离。
        作者赫拉利,41岁,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说非常感谢他的老师戈恩卡(1924-2013),因为老师指引他作了15年的内观禅修,观察事物的真相,了解心灵和世界。如果没有过去15年禅修带给他的专注、平静及见解,他不可能写出这本书。
        为什么一个新锐的历史学家、一个对当今科技如此热衷的年轻人坚持了15年的内观禅修?他是不是在寻找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的平衡?我想应该如此。
        体验自我需要的是与当下和内心世界的联结,强化这种联结,就会不断增强体验自我。叙事自我发展的终点是人类毁灭,那体验自我发展的终点是不是人类的毁灭?或者说虚无?这个问题毕竟是遥远的将来,不需要关心。
        活在当下的启发是,叙事自我和体验自我都必须照顾好。如果没有叙事自我,你的体验自我就显得无比强大,就像任何一个正数都是0的无穷倍数;同理,如果没有体验自我,你的叙事自我就显得无比强大。这都是一种危险的境界,你体验了“大分离”的感觉,也就是世界末日的感觉。
        作者预言,终有一天,人类将面临世界末日!但作为人的个体,你随时会面临世界末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未来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