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甲背包客》是一本由张广柱 / 王钟津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91,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花甲背包客》读后感(一):追寻心中梦想
我们已经不再
年轻,
白发苍苍却依然做着儿时旧梦,追寻心中
幸福。几十年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有梦就
有快乐,而
快乐总是躲藏在
困难背后。周游
世界的旅途,让我们不断重复一种体验:困难背后是快乐,而穿越困难得到的快乐会翻倍,再翻倍!
人生就是在
苦难与快乐之间穿行,穿越困难和风险,去构筑属于
自己的精彩人生,如此
循环往复,直至
生命终结。
人生的路就是相扶相帮,在困难中相互
恩爱,克服困难。没有
一帆风顺的路,却有
永远走下去的路。
文中提到欧债危机的本质是制度危机,过度福利制度养了大量懒汉。还讲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倒是蛮新颖的
观点,只是我们谁有不想要生活在这样一些高福利的国家呢。
《花甲背包客》读后感(二):第二次恋爱般诗意和充满激情
如果说年轻人的旅行多是说走就走的冲劲来促成,那这两个花甲老人的决定应该算是经过
深思熟虑后,才选择的最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拿房子举例子:买新房子可以带来快乐,但是不是
取之不尽的幸福源泉,房子带来的
幸福感逐年衰退。而人的
欲望是无限的,二老不支持”
知足常乐“,因为压制
人性的欲望,是一种消极的快乐,对于
社会,
失去了发展的原动力。
不
知足也可以长乐,方法是不断给自己设定新
目标,在
追求新目标的过程中,持续更新幸福之源。于是旅行变成了新的生活目标。我想这也是我们面对
千篇一律的工作和学习生活时,能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即
畏首畏尾不敢
放手一搏,又不愿向现状屈服,大概是每个感到
迷茫无动力的人普遍问题吧对于我们来说,为追求目标,必有取舍,能舍弃充满
诱惑的、大众普遍认为的生活,真的需要
勇气。
《花甲背包客》读后感(三):环球世界,我有什么不可以
在图书馆无意邂逅《花甲背包客》,最大的感触是激情,环游世界,我有什么不可以。
环游世界,这个词在以往对我来说等同于买彩票中五百万一样属于
形而上的飘渺梦想,但自从迷上户外后,一切变得
真实形象起来。只要你开始行动,去到想去的地方并不是难事。走遍
中国也许不容易,但只要你开始行动,慢慢先走遍自己所在的省份,再周边的省份。利用可以利用的
时间和金钱,先完成自己可以办到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喜欢户外的我们,不惧怕高山不惧怕险远,有什么不可以。但这时的我,还真没敢想一定能环游世界。
花甲背包客,在云南虎跳峡徒步时遇到一位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驴友,由此开始萌发环球世界的想法。一个完全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敢一个人跑来中国,我们凭什么不敢去国外呢。对我来说,一对
年逾花甲的老人,不懂英语,都能完成环游世界的梦想,我这么年轻,有激情有活力,怎么也受过这么多年的英语
教育,我还有这么漫长的一生,我怎么可能做不到。
《花甲背包客》读后感(四):一本有勇气,有阅历,有思考的旅行佳作!
很佩服二老的勇气,本书可以给那些犹豫出行的人们提供
前所未有的勇气,二老在书中由旅行
随笔渐渐深入到
思想与社会的分析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旅行的真实
意义所在。
书中邻近结尾的部分对于欧洲与中国的分析不敢苟同,我准备抽空看看二老写的博文《衰落的贵族看暴发户》,其实个人认为欧洲的政策与人们生活的慵闲并非标志没落,相对而言中国的爆发与崛起(书中称其为勤劳)更多的是妖魔化的实用主义
精神在作祟,欧洲的宗教让人有所依托,懂得善恶之分,而在中国勤劳虽为
高贵品质,但是勤劳之目的则落脚于奉行实用主义,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奉行实用主义使得人们慢慢地淡化了善恶的界限,而强化了成败的界限”相较于欧洲而言,
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在
文化领域是不是也成为了书中所述的“衰落的贵族”呢?
《花甲背包客》读后感(五):和你走遍千万里,只求归途平安。
今天新找到一个好玩的账号
点这个→ →http://www.douban.com/people/thirteenth/
在他们的相册里面的找到
一句话“和你走遍千万里,只求归途平安。”
当时
感觉,出去走走,回来之后,对我的影响最深的就是这句话。
只求归途,平安。
之前我心可野了,什么
责任安全从来没有顾及过。仗着岁数小还是姑娘,做了很多看起来
危险又
疯狂的事,
信任遇见的所有的人。有人陪就两个人走,没人陪就自己走。路上认识的人都
珍惜,因为受到了别人的帮助于是就去帮助别人,2012年对我来说危险又刺激。
可那一年过去之后心都死了,对出去玩这件事,畏首畏尾的。这时有一个东西,叫后怕,我知道那些为我担心的人心里的感受了,顾及的是他们。
有些东西你去做了才会知道它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才能做出选择和判断。我去过了,所以我知道那个是什么样的,之后再遇到,我能接受就接受,我接
受不了自然就拒绝了。这件事情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这个。
但是回来之后走了另一个极端,家里人有一种你看你玩都玩过了,该收收心了吧。这时开始想过一种洗手作羹汤的生活对我是不是就是对的呢(其实做
家庭主妇挺好玩的),才发现,怎么
努力都不行。有一种
价值观强加在我身上,就是
女孩子要稳妥,我
理解这种生活态度也能认同这种
生活态度,但是做不到。我能接受普通,但是我很难接受麻木。我觉得大家再说到普通,更多的时候变成了一种
逃避的借口。
看这本书真有一种,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这件事的感觉。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合适又靠谱的旅伴值得花一生的时间去寻找。书中作者两个人原路返回的
经历,让我对自己没到稻城的
遗憾减轻了一点点,以后还有机会。之前也看过一个纪录片,台湾老人骑行台湾的那个。是我们的台湾
老师给我们放的,我对过程印象不深了,但是结果却一直记得,最后骑行台湾的老人讲述这件事情时
脸上的笑容,特别
满足。进化
心理学里面有一种观点,就是闭经的
女人失去了繁殖的
价值,精子活性下降的
男人也是,不能繁殖这四个字好像和无用划了等号。我一直觉得人和动物不一样的东西就是动物,永远都不会有
感情。梦想、珍惜、疼爱、向往等等等等,这些东西他们永远都不会有,举个最
简单的例子,动物交配是为了繁衍,人类却可以为了取悦自己而交配。这就是进化的力量,所以我们要珍惜感情本身,看到自己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
希望能永远永远都不要失去对自己
想要的生活的向往,永远永远都不要对生活麻木。如果有机会,还想徒步走一次从泸沽湖到稻城最难走的那条路,不想给人生留
什么遗憾。
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写到了两个人相处的部分,还挺
真诚的。原来每对
夫妻都会吵架。
爷爷奶奶都好帅啊ps:这么大岁数的老头老太太还会骂人,真的是太
可爱了。
《花甲背包客》读后感(六):为了爸爸妈妈
我是在咖啡店发现这本书的,闲着没事儿一页页翻看,不晓得为什么,翻着翻着就想起自己的
父母。花甲的大叔大妈也就比他们十几岁,我在想,十年以后,我能给父母什么样的生活,是不是能让他们放下心去旅行,去安度晚年?直到此刻,被骄纵了20多年的我突然才有了一份责任感,
未来,我应该给他们撑起一片
自由的天空。
十年以后我已而立,会有家庭有
孩子。那时候我会给他们什么样的生活?我的孩子能不能像00后的外甥一样小小年纪随父母周游世界?能不能像表弟一样尽情追逐
理想不用
循规蹈矩?
我的父母能不能像花甲背包客一样重走一回
青春?而我自己能不能实现那一点点梦想?
也许我的父母没能给我一个自由充满想象的
童年,但并不妨碍我还他们一个
安逸的晚年,许我未来的孩子一个自由的人生~为了这些,我的每个选择,每份努力都很重要!我们都不希望为别人而活,但父母已经为我们活了这么多年,难道在花甲之年,不应该让他们背起行囊去看看广阔的世界么?
这本书真的很赞,赞在能让人有各种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