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因缘》是一本由元悟空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27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二因缘》读后感(一):生活的最真的模样
青春期的少女或多或少都做过王子公主的梦。
就像顾贝拉所说的,“我曾以为
自己是这
世界的例外。我最独特、最有
才华、最
善良。我是最
不为人知的
无价之宝,谁娶我,谁就娶回
幸福。凡俗
男人不识货,世界上只有
一个男人懂得我,这个男人也是世界上最
独一无二的,
高贵、富有、绅士、细腻。我的
人生一定
与众不同。我是最好的。”
而且,顾贝拉发现很多人都这么想,甚至资质平平的何越也是这么想的,大家心里都偷偷瞧不起别人。
只不过,有的人很快从梦中醒来,而有的人却迟迟不醒,也许是不愿,也许是不甘。
谢明珰是一个在梦中沉浸许久的人。
少女时期的谢明珰便
下定决心,要过上小说里的生活。
小说里麻雀变凤凰的女主角首先得美,不美,哪有男人来关注你?你的
灵魂再美,但是姿色欠佳,又不懂打扮,谁有兴趣来探究你的灵魂?简爱的
故事绝对是小说的另类。然后这个女主角还得有点儿傻、有点儿二,说好听点儿可以称之为“
单纯”“
天真”。男人如果没有缔结一段
门当户对的政治联姻,那么总得找一个能够让自己身心
放松的
女人放在家里才会觉得舒适。就像路北南对娇妻的评价“够
真实,够
无知”一般。
当然,除了这些,小说里的女主角最大的资本便是“运气”二字。男人没有理由地彻底地不离不弃地爱上她,这种“
缘分”其实就是“运气”的同义词。
前半生的谢明珰是一个看似接地气实则
情感理想主义化的姑娘,她可以为爱选择“成全”选择“
放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谢明珰也可以大龄未嫁,只因为心中那个
牵挂的英姿。
只是,如果没有齐非,既美且傻的谢明珰压根儿就不可能过上小说里的生活。齐非着实是谢明珰最大的“运气”。
假如,当年谢明珰嫁给了季末,没有了岳丈家的助力,季末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军人,而谢明珰也极有可能只是一个当了营业员的普通的军嫂。普通人的世俗而
平凡的生活是无法成为
传奇的。假如,齐非没有一头栽进去地
执着地爱了谢明珰十多年,也许青春不再的谢明珰只会成为一个优雅得体的老姑婆。
大千世界里的
芸芸众生们,过的,便是这样平凡普通的生活。齐非,人如其名,齐大非偶,不是寻常
女儿们能够
遇见的“运气”。而琐碎世俗的人生才是大众生活的最真实的面目。
顾贝拉的生活轨迹可以代表很多没有家世背景的小康
家庭出生的
女孩的
奋斗人生。
她们没有让男人
一见钟情的倾国倾城的美貌,但是稍微打扮一下也算是
漂亮姑娘,这一点就决定了小说里的“运气”往往不会降临在她们身上。
她们没有傲人的娘家背景,一切都要
靠自己来打拼。她们也会觉得累、觉得
辛苦,想要找一个港湾可以停泊下来。所以,偶尔也会发发花痴梦,希冀着终有一天白马王子会救灰姑娘逃离
苦闷憋屈的生活。所以,顾贝拉才会“没有家教”“不得体”地跑到
豪华场所蹲点钓凯子。
但是,绝大部分
时间,她们是清醒的,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唯一会无条件
忠诚于自己的人只有自己,唯一能
依靠的人也只有自己。
正如顾贝拉所感慨的:“
永远不能让男人看见自己
狼狈的状态。有的女人
很幸福,可以弱给那男人看,
失败给那男人看,甚至无知给那男人看,那男人会为之疼惜怜爱。”
谢家倾城倾国的
姐妹花可以是后者,小康家庭的平凡姑娘顾贝拉不可以,出身寒微的不美且不慧的何越更不可以。
简樊
曾经断定,何越会保佑自己的,顾贝拉也差不到哪里去,而谢明珰,只能靠上苍眷顾。
何越何止是会保佑自己?何越简直是太会为自己打算了。
高考时,何越便懂得如何威胁指导
老师从而逼迫指导老师动用关系让何越被她所中意的
大学录取。大学四年,何越一直悄悄谋划着如何通过出卖室友的
感情来换取被分配回省城工作的机会。当中意的对象出现时,何越才不管对方是不是自己闺蜜的相亲对象,反正先横刀夺爱、生米煮成了熟饭再说。
何越的人生有一种果决感。她要通过
婚姻来
改变自己的出身,让自己获得重生。何越要找一个条件很好的男人,给她带来一次与
童年、与家庭、与所有过去彻底断绝的契机,使她重生为
梦想中的女人:高贵、富足,为众多女子艳羡,成为神话。
何越的生活是舞台上的生活,是过给别人看的。何越的
含辛茹苦,为的无非是个人前显贵的将来。当面子与前途发生冲突时,何越说:“前途必须为面子服务。”
只是,天资所限,何越注定是“小姐心,丫鬟命”。
倘若何越的生活换给其他懂得
知足的姑娘,未必不是一种风光。但是何越始终在
追求一种“人上人”的
辉煌,这就只能注定了她要在失败与
挫折中渐渐扭曲了自己的
心态,愈加不
懂得珍惜自己所
拥有的东西。
陈鹏是“凤凰男”,何越何尝不是“凤凰女”?不改变自己的心态,何越注定不
会快乐和幸福。
能将自己的人生过得决绝而果断的人,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像何越这样
一无所有的底层奋斗者。还有一种则是什么都不缺,唯独没有得到自己
想要的生活的人,其代表人物是英国贵族出身的Chloe和死活要嫁季末的高干女。
Chloe崇尚
爱情,可以跟随心上人去
天涯海角,即便在东北农村
男耕女织也乐在其中。而高干女更是摆出了一副决绝的
等待姿态。她可以放下身段,为季末做牛做马。她可以不计较季末压根儿就不爱她,她只要季末与她相守。
谢明珰说,世上没有傻
女孩子。有的男人知好歹,女人只要肯下狠手,必可斩获。
Chloe最终收获了爱情,高干女最终得到了婚姻。
但是,如果没有强大的家世背景作为支撑,Chloe和高干女又如何能够如此
不管不顾、
勇往直前?
“有退路便不是风险,而是选择。”假使Chloe和高干女失败了,她们还有一个可以收留她们的强势的娘家。但是镇长姑娘就不可以如此率性。所以,薛杨
离开后,镇长姑娘也辞职离开了俱乐部。
所以,《十二因缘》这本小说我不想将她
简单地界定为“言情小说”或者“高干文”。因为,从中,我看到了
成长的轨迹。“女人们在十六岁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少女。”当她们渐渐长大,就成了你我她。这本小说里,有着“你我她”的生活的最真的模样。
《十二因缘》读后感(二):【雨枫试读】这样的青春
看这本书的时候想着快点看完到
结局,真正看完的时候便想故事再继续下去有多好。
故事从三个16岁的
女生开始。三个
性格不同的女生因为“艺术”而成为了
好朋友。
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三个女生也在不断地成长。何越很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么,要过怎样的生活,也会通过自己的手段来得到自己的东西,但却自认没有心机。顾贝拉也清楚自己要过如何的生活,作为女人,不能什么都
依赖于男人,看到最好,她和简樊过着开房车旅游的生活时,我是羡慕不已的。最后的谢明珰,在三个女生中,可以算的上是最
优秀的了,但在遇到季末这个不接地气的男子之后就很
平淡地过起了银行职员的日子,我以为她最后还是会和季末在一起,没想到竟然和齐非在一起,不过这也是
理想的结局吧,只不过真是苦了季末。
这个世界上,有几类人,一类人是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便会用尽一切方法得到。一类人是他们也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他们没有第一类人心机那么重,是靠自己的
努力得来的。最后的一类人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平平淡淡地过生活。
在这三个女生中,何越有段时间真的是够奇葩的,
做人,心态还是最重要的,也不要有太多的优越感好么,她说的话,做的事,真的是有点看不下去,只是最后和爸妈在桥上走过,便有多了点沧桑。看完她这段之后,我真的觉的女生化妆很重要了,要学会
爱自己,才能让别人来
爱你。
顾贝拉因适应而活,从小
喜欢粤语喜欢港台,去了深圳之后更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她不依赖男人,每次搬家都是自己一个人来,她
不喜欢颠沛的生活,但是最后还是喜欢简樊带她出去看到了别样的世界,旅居的生活着实让人羡慕。
陈鹏说:“等我出国了,我媳妇可以代替我妈照顾我。”
简樊说:“I want to see you !Now!”
季末说:“又上大课了。阶梯教室都是人,但是没有你。你什么时候会来呢?”
齐非说:“青春怎么都会过去的。至少,你的青春还有心上人陪你走过一段。”
陈鹏虽然没有简樊、季末、齐非那样有样貌,有
气质,但是他的那颗孝心却是实实在在的,一直想让老
母亲过上好生活但最终没有如愿。简樊
无可挑剔,
完美男人一个,尤其是他对顾贝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季末果然还是不接地气的男子,当然然说出要找地灵石和史迪奇许愿让它们帮助
爸爸喜欢
妈妈的时候。我心里真是
难过啊。季末这是什么样的节奏。齐非认为谢明珰没有喜欢自己,但却不知谢明珰真的有
很喜欢他了。齐非,快点回家好嘛。
在年少时的好友,无论当中
经历过什么,到了最后,还是好友。于是过了二十年后,她们又重新来到了包河中学。
看了这本书之后真是长了不少知识。作者的文学功底实在太强。诗词歌赋历史军事真是样样精通。
《十二因缘》读后感(三):【雨枫试读】因缘二字最是难解
“十二因缘”是佛家语,在此篇中我看到的是“因缘”——因果,有因有缘,必然成果;还有的便是“姻缘”。有些结局是注定的,自己种下的因,自己吃结下的果;而“姻缘”却是难以捉摸,那讲究的是个“份”。
谢明铛、何越和顾贝拉,三个青春明朗的少女,性格迥异却是十分要好的
朋友。谢明铛家境优渥,但因有个美貌的
姐姐,反而显得她
很平凡。谢明铛性子
沉静温柔,爱读书又爱
幻想。何越和顾贝拉家境相仿,普普通通。只是何越被
父母寄予厚望,所以显得十分好强。顾贝拉一心一意地向往着她的香港偶像。三个女
孩子一样的青春,一样的亮丽,三人结伴而行,一路嬉嬉笑笑,这画面美的让人吸气噤声,不忍破坏。多想让这样的
时光定格,让青春永远留在这
纯真、开朗、
热情又心怀美梦的年纪。
然而人总是会成长,带着
不可避免的伤痛。
每一个少女都曾纯真,怀着爱的幻想,在梦中
期待着属于她的英雄。只是那个英雄在梦境里隐隐约约,无法刻画他的模样,有时又虚无缥缈,
千呼万唤都不出现。何越和顾贝拉都
经历了这样的煎熬。季末和齐非都是何越心里的满分男人,可是无论她用尽心机,使出何种手段都无法博他们一顾。心计在男人面前是显露无遗的,她只是和凤凰男陈鹏一样做了权宜的选择,爱情在物质生活面前太奢侈。顾贝拉和简樊
若即若离,保持着暖味的距离,二人都持着怀疑之心不停地试探,
幸运的是顾贝拉和简樊是一类人,自主自立没有依附,简樊对顾贝拉没有
高高在上的施舍,没有被套牢的
恐惧,他们可以并排地站立
享受生活。
而那个沉静少女谢明铛与她的闺蜜比较起来,是何等的幸运。虽然
失去了季末,但他们
真爱过,最终还收获了与齐非的爱情。谢明铛的
美丽聪慧与恬静温柔的
性情固然招人爱怜,但遇上季末和齐非二人的深情不移不能不说是
命运对她的偏爱。即使在结尾齐非纠结出走,我仍
相信谢明铛会挽回。
一切皆有因果。当三人在
故乡相聚回首,青春是一场梦,也是一场摆脱不了的过往。每一步,每一个选择都让人生这条路走的不一样。
《十二因缘》读后感(四):【雨枫试读】缘起缘落的生活
特意去百度了十二因缘的含义,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
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就像一条链子,把过去、现在、
未来三世的生命紧紧串连在一起;又像一座城墙,人为城墙所困,虽然有门,但是门口站有许多卫兵,不容易出去。人本来可以跳出十二因缘的束缚,但是由于贪、嗔、痴
烦恼的牵引,所以不容易出离十二因缘的流转。
这个故事发生在合肥,虽然故事里写的是庐州。大学四年生活的地方,充满无限回忆的地方。在一个城市发生的故事,让人忍不住搜寻书中每一个场景,是否自己也曾经走过。就像简介中说的,这是任何年代姑娘们都曾经走过与必将到来的青春。这是我们的青春。
每个书中总有个很让人讨厌的配角,最开始确实不喜欢何越。但是,她代表的确是最普通的大众的生活、爱情、婚姻。为了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勾引了自己好朋友的男友,虽然谢姑娘不喜欢凤凰男。还在嫉妒别人的生活。确实大众的心理都是,只要你过得比我差,我就开心了。作者也是不喜她,安排的她得到自己想要的之后,生活的异常艰苦。谢姑娘帮她找医生的时候,她还要去挑拨谢姑娘和齐非的关系。哎,这姑娘其实放得下话,可以过得很好的。脱离出十二因缘,活的潇洒的又有何不可?
对于谢姑娘的爱情、婚姻却是有种莫名的哀伤。她很理性却又很冲动,放弃了10年的工作岗位,冲到那个人的城市,何尝不是为了见他一面呢。但当初为何又要放弃,确实是很难抉择的选择。如果她可以和书中那个外国姑娘一样,甘愿为了爱情在乡下种几亩薄地,是否她的婚姻就不会落得分居的下场呢。
季末是个专情又薄情的人,但是2个人还是放不下身段。他的那个传说中的老婆,最好得到了他的人,却永远
失去了他的心。这又何苦呢。季末对他的老婆又那么的薄情,薄情到他的儿子都为自己的母亲愤愤不平。如若无贪、无嗔、无痴,是否季末就可以和谢姑娘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呢?
齐非终究是个矛盾的综合体,他见证了谢姑娘和季末的爱情,却迷失在自己的爱情里。怎么可能会不建议过往的一切呢。如不知是否就会开心些。
虽然最后的最后作者没有写,他们的结局。毕竟生活没有结局,总会有自己的一个过程。但愿他们可以摆脱那些束缚,各自幸福吧。
《十二因缘》读后感(五):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她们牵手走过豆蔻时光,却在岁月的变迁中,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岁月变迁中,开出不同颜色的花。对女人来说,家庭会给我们留下深深的烙印。
因为何越母亲的“要嫁有汽车的”叮嘱,何越写的日记里会想“谢明珰有自己的自行车了,还要和家里有汽车的路北南谈恋爱。”而谢明珰作为一个从小就必须和漂亮姐姐比较外貌的女孩子,她格外努力的想成为“才女”。顾贝拉像每个普通的姑娘一样,幸福是她唯一的愿望。所以她在看到“钱包”盯着“旋风”看的时候能理解一匹马的相思。
有些人靠希望而活,每天都摆出未来即胜利的造型,每天都以失败告终。很少有人去想:如果明天不会更好,它甚至更糟,并且无法改变的话,要怎样继续生活?能这样思考,并且保持前行的人,才真正具有勇气。
青春的我们如果想要的太多,反而会失去了心爱的人。就如那句“他能给你什么?”“他自己。那已经够多了。”想要的太多了,反而会失去了你真正想要的。
嫁给好男人,女人在看男人的时候,爱看那些自己崇拜的人,殊不知不一定崇拜就能幸福就如谢明珰说的“先爱,才可能渐渐崇拜。或者说一直都不崇拜也会爱。崇拜在先是不对的,那是一种盲目和卑微。”
上帝是无私的。任你多俊美,一样会得神经病。我们都会变老,都会庸俗,当我们虚伪的时候最讨人厌,齐非评价那些姑娘“不懂就算了,装懂;装懂就算了,还引申;引申就算了,还分析;分析就算了,还判断;判断就算了,还结论。”
而祸福无门,唯人自召。我们的生活始终都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十二因缘》读后感(六):【雨枫试读】众里寻他千百度
小时候我们所听到的关于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故事,永远都停留在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的,即使是王子与公主,也未必能承受得起。
作者用干脆简练的文笔写下这个因为性格和价值观的差异,而有了三段不同的爱情的故事。
其中涉及友情、亲情、家庭、成长、人文物理、地方风俗等等元素。赋予了故事别致的阅读体验。能看得出作者才华横溢,掌握了许多常识性的东西,就是有些资料难以理解。
故事的节奏偏快,毕竟这是时间跨度不小的小说,详略可以更好的规划一下。
整篇小说下来,让人觉得满满的甜蜜的同时不觉腻味,反而泛着点点苦涩。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究竟要擦肩而过多少次,才能换来一生一世的缘分?
爱情是什么?
是以舍弃这一时欢愉为代价,宁可被误会而换取你前途无忧?是若干年丝毫不减弱的执念?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明知你心有所属也依然爱你爱得无法自拔?
是两个人过一辈子?是彼此算计对方究竟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是战火不断?
是心有灵犀?是旗鼓相当?是能在你痛苦的时候告诉你没有关系?
是……
见到谢明珰终于独自前往心心念念的人儿所在的地方却再也没机会幻想和他在一起之时,只能不断告诉自己不要惋惜。假如当年他们两个人没有分开,说不定也会如同所有情侣那般,相恋,吵架,然后分手,老死不相往来。直至齐非出现,才明白过来原来还有更好的在等着她。当然了,不是所有人都能紧握住幸福。
谢明珰是幸运的,没有努力争取过,一路走来也依然能稳稳当当,没有什么大风大浪。怪不得会被何越羡慕甚至是妒忌。可每个人所经历的人生是不一样的,太过在意别人过得是否比自己好,只会让自己心生魔障。嫁给凤凰男又如何,
快乐是伪装不来的。对或错,都已成定局。
比起何越为了自己想要的可以不择手段,顾贝拉相对温和了很多,她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勇敢追求,可有几个人能在爱情面前不丧失理智,幸好她看上的人和她一样脱俗,不在乎世俗偏见,终能修得正果。
爱情是什么?
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
求不得,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观看,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
《十二因缘》读后感(七):【雨枫试读】青春尝一醉
看这篇文的时候,悟空就给我们提前打预防针:不要和《当时年少》比较。没有可比性,看完你们就知道了。
确实没有可比性,悟空不让我失望,这本书有它自己的特色。喜欢悟空的的确确是从《当时年少》开始的,这是一篇我读了不下10遍的好文。接着又读了她的《珍禽记》还有《如有爱倾城》,因此也就渐渐喜欢上了作者,还有她那淡淡的文笔。
所以,十二因缘刚开始连载,我就对此文抱有很大的期待。
谢明珰性格有些执拗,很真实很自我,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着。以她姣好的面容,应该有校花那种独有的傲慢,但苦于被美女姐姐一直“欺压”,只能忽略自己的相貌问题。
路向南的出现,是她生活开始逆转的一个开始。虽然路向南只是她生命中的路人甲,但他绝对可以算是谢明珰生命里的贵人,把她的潜力激发出来。
然后遇见青葱岁月里,爱得刻骨铭心的人——季末。那样干净的少年,就像是占有了天地间的所有光芒,让人难以转移目光。那时的欢笑与痛苦,都是真实的。
当别人质疑季末能给她什么时,她自信地答:他自己,那已经够多了。
为他心动,为他欢喜,为他流泪,然后,爱到骨子里,毕生难忘。所以以后,无论谢明珰再遇见谁,都避免不了与季末比较,情之所然。
这是我最喜欢谢明珰的时候,也应该是她这一生中活得最自我的时光吧。不用刻意去为了迎合生活,而是活在当下,以最飞扬的姿态。
这才是值得纪念的青春,因为有最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活到老都不明白什么才是青春,甚至就在懵懵懂懂之间送走年华。其实不用刻意给青春作诠释,活得潇洒,自在还有痛快,便青春无悔。
就像顾贝拉那样勇敢地奔跑,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还有为生活精打细算的何越,迷茫过,然后开始改过。她们没有辜负年华,那样酣畅淋漓地尝一醉,记在心里的最深处,永不会孤单。
这不仅仅是三个女人的青春,更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每个少女,都能在她们身上找到自己的青春记事。
这本书所讲述的故事不华丽不空洞,平平淡淡地记录了三个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读过之后难免忆起自己的青春时光,很有共鸣。
但是,书中可能印刷问题吧?有好几处错别字呢。42页“看在我们都喜欢《神雕侠侣》的分(份)上。”89页,“唱腔改了,很难听,没有原(板)版的好了”……
原谅一个实习老师喜欢挑错别字的别扭习惯吧~希望下次印刷的时候改正一下哈~
还有哇,季末第一次亮相时穿的衣服有些不合情理吧?谁会在奶奶家玩的时候穿军装呢?天气还那么热,而且他不是兵,只是个学生呀……
http://www.douban.com/online/11631627/discussion/56142610/
《十二因缘》读后感(八):思冬怀夏,唯捧秋实忆春华
佛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如古人云之“春华秋实”,亦如俗语所言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同的性格指向不同的爱情,迥异的爱情呈现迥异的人生。在含苞待放时并未展现太多不同的三位少女,终在夏日绽放出了色彩形态各异的花朵,又在秋日收获了全然不同的果实。
薛杨是马,简樊是豪车,陈鹏是庄稼。
有人说,婚姻是魔镜,它能照见那个蛰伏于内心之中,带着期冀、蠢蠢欲动而不得的自我,正如携手爱侣,四处游走的顾贝拉,追求而不强求的她终在简樊的指引下,寻回了那个向往自由奔放、无拘无束的自我。作为何越的老公的陈鹏,尽管被妻子百般瞧不上,可这个自私猥琐的凤凰男却是何越最合适不过的结婚对象。机关算尽、形同包法利夫人中国版的何越,唯有满脑子现实的陈鹏的拖拽,才能不情愿地回归柴米油盐。人格有高贵低贱之分,平淡的生活却无高低贵贱可言。而奔放、热爱安逸如薛杨,大概也只有自小锦衣玉食的Chloe才能无怨无悔地追随吧。
热爱阅读的女孩永远是女作家笔下的宠儿,一如露易莎•梅笔下广为人知的乔,一如元悟空笔下的谢明珰。这个一切随心的女孩犹如一朵默默绽放、与世无争的白莲花,优秀的季末是她的偶遇,同样优秀的齐非是她的偶得。这对表面看似几乎相同的好兄弟,实则一个温润隐忍,一个周到却不愿过多委屈自己。谢明珰无论有多么深爱作为丈夫的齐非,初恋季末都是她心底抹不去的影子,而这也始终成为齐非难消的块垒,最终离家而去。齐非与谢明珰本是同样的人,他们有着大而化之的聪慧,却抓不住人生的细微。我在想,假如齐非是初恋,季末是丈夫呢?那么,包容宽厚如季末,定能接受巧克力中那颗小小的榛仁,然而,作为初恋的齐非又怎会轻易放手?于是,季末仍是出局。两人是天堂,三人是地狱。对于太善于委屈自己又不喜表达的谢明珰而言,谜题竟终是无解。
爱情宛如一只调皮的蝴蝶,在紧攥不放的何越手中唯有死路一条;驻足在默立不动的谢明珰指尖稍事休息又悄然飞走;唯有小心设计的顾贝拉最终捕获幸福。因果早已铸就,得失皆是珍贵,手捧秋实忆春华,迷茫与懵懂,胆怯与羞涩,无知与无畏,那些镜中花、水中月,那些歌词中所吟唱都已随曾经熟悉的曲调渐渐飘远,恍惚间,只余下一个悠长的尾音。人到中年的她们重回校园,望见的只有回不去的青衫少年时,看不清的是岁月的匆匆流逝。青春的绚丽与华彩,从来就在于任你怎样
珍惜,却永远别想抓住她翩然纷飞的裙裾。当青春的筹码已然不复存在,恨嫁、择偶、生子,所有这些加诸于其上的赌注也顿时失去存在的意义,女人的战争、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也就此烟消云散,复归于平静。
从处女作《珍禽记》到巅峰力作《当时年少》,再到新作《十二因缘》,元悟空完成了由空灵的写意到浓缩的写实的华丽丽转型。不仅语言一如既往的优美,文字中更处处闪现着灵光与睿智,流露出其对生活洞察的细腻与感悟之深,读来既颇具《傲慢与偏见》的味道,又多了一份中国古言的水远山长,于百转千回中,静静流淌。
《十二因缘》读后感(九):我们青春过
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大起大落的人生,也没有虐来虐去的故事情节。我一路品来,却被深深吸引。在我们懵懂的青春里,有一位纯真的少年,我们曾彼此吸引,我们曾设想未来,却奈何命运捉弄。我们有几位称之为闺蜜的朋友,确也敌不过少女内心那一点点的虚荣。或许这就是青春。
少女谢明珰美丽、温婉、善良。但从小就生活在美女姐姐的阴影下,一直觉得自己平凡无奇,她没有漂亮女孩的那种骄傲、跋扈、任性。然而就是这份平和,却吸引了一个个优秀男人。季末是初恋,是朦胧爱情里甜蜜却又忧伤的过客。他不是真命天子,在爱情还在发芽时期就扼杀的种子。但却让多年后的谢明珰依然无法忘怀。不惜北上到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无人脉的地方工作生活,却只为想看看他喜欢的男孩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但是上天还是眷顾善良的人的。我们美丽的谢明珰应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十二因缘》读后感(十):【雨枫试读】放下过去,祝福未来。
这本书看得时间有点久了,按理说这种故事性极强的小说,应该有一天就看完了。看得久,倒不是有什么事儿耽搁了,主要是不想看快了。难得有个作品能让我安安静静的回忆回忆青葱岁月,沉浸在对校园的幻想中。写青春的书很多,但形成这本书阅读氛围的不多。
一般的青春书主要集中在几个毛病:
一、学生写的。先不说当局者迷的事实,就说多多少少的当事人心态,如果没有韩寒那种常年累月的阅读量和写作积淀,表现出来的就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二、文字麻木的人写的。就比如张嘉佳一类的人。青春是没有套路的,故事也是不应该有套路的,为了赚点钱吸点金千篇一律的画蛇添足,先不说有些侮辱青春这个词,但
文章本身也缺乏生动。
三、受过伤的人写的。就比如最近读到的慷慨的作品,读完了心中作痛,难受不已。读完书一回忆起过去焦躁忧虑的不行。
与这种三种情况不同的是。
悟空写得很淡然。说是在讲故事,其实是在描绘一幅画:一副众生百相图。
说是一本小说,其实更像是一场电影。
本来是想好好介绍一下情节,后来仔细一想没必要。一者这篇书评写得晚了,其他的朋友都已经抢先剧透了,另一方面因为这是一部怀旧之作,所以情节并不特别重要;也许正在准备读这本书的你经历比书里的人精彩得多,也错过得更多,承受得更多。但不会因此,就会令这本书对你失去意义。它的作用是帮你按下一个按钮,剩下的全部属于你自己。
怀旧这名词理解起来和感受起来的并不尽相同。初中时我读《毕业后一起失恋》,和现在读这本《十二因缘》,前后年纪差了那么多,感受几乎是一样的。稍有不同的是:小时候还不太懂纯真为何物;现在不太懂伤痛为何物。
每个人正在经历的,都是他正在遗忘的。很少有人会去想前一秒,前一分钟干的事情有什么意义,而是更多的关注当下或是下一秒。然而,当时间拉长后,比如一天前、一年前、十年前,有一些事情你却越来越忘不了。
曾经的纯真便是其一。
在元悟空的这本新书里,流淌着作者对生活不缓不慢的解读,她一点点回忆着、期盼着将读者带入一个你曾经司空见惯的青少时期,像电影《蝴蝶效应》一样穿越回去,或是穿越到未来,不同的只是你并不需要做什么。有一些过去令你懊悔的事情其实也并不一定非要弥补过错才能心安理得,懂得为何发展成那样,也就够了。这也是青春。
书中的主角是三个女生。人物的塑造上着重了差异化,倒反而令我稍有些遗憾。也许是小说看多了,最近有些疲惫,总觉得把每个人物的差异化都刻画得过于象逆,共同性太少了,反而缺乏亲切感。朋友之间,无论有再大差异,也会有极尽相似的特点吧。要不然朋友为什么会长久呢?
书中的世界是21世纪社会的缩影。这样的故事或许并没有都发生在你身边,然而这样的主角,每个人都身边都会有一两个。很多人不相信因果报应,排斥宿命论。我不想强迫他们,但是对我最好的朋友我还是要说:“你如果非要嫁有钱人,就不要抱怨没有爱情,就不要抱怨抛弃,不要抱怨其他人背后的指指点点(羡慕和骂都算)。”你选择凤凰男,就不要抱怨人家亲戚不够档次给你丢脸。
因果就是:起初的贪婪,结局的后悔。
因缘就是:放下过去,祝福未来。
PS:谢明珰这个名字太难听了!哪里像个软妹子!!不喜欢!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