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II(大结局)》是一本由沧溟水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II(大结局)》读后感(一):与其深陷其中,不如潇洒转身
在家因为看了几集《大唐荣耀》,感觉还不错。后来了解到是电视剧是根据小说《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改编的,想着电视剧60集追着太累,便找来小说花了一天时间看完了。《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II(大结局)》读后感(二):大概是第五遍了
这几日把这本书又看过一遍。《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II(大结局)》读后感(三):美人如花隔云端
心事沉沉如坠千里。许久了,我不曾这样放纵自己读一本明知会伤心的书,然后饮鸩止渴般手不释卷,两天便看完全书,其间几度泣不成声。且不论书中所述与史实有多少出入,我只叹这书里的曲折故事,倘若代宗及沈氏地下有灵,他们可能感念这千百年后的世上有一个我会为着他们这杜撰的故事唏嘘不已吗?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读这本书原是巧合,恰因改编的电视剧正大热其间,却不知那略有浮夸的改编尚不及原著来的清淡而有深意。我刹是佩服作者的功力,不仅文字优美,且情节迂回,环环相扣。最让人契阔的除了那家国的重任,命运的多舛,还有前后呼应间所淋漓展现的凄惨命途。 荆棘满怀天未明 —— 李俶 对李俶,我为他掬的泪最多吧:叹他生于乱世,重任在肩;叹他亲情凉薄,遭人离间;叹他兄弟情深,天人永隔;而最嗟叹的还是他的爱,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中唐的开元盛世之后,随着天宝元年展开了李唐帝国衰落的命运。玄宗倦怠政务,奸相把持朝廷,太子东宫式微。作为皇长孙的李俶不但不能享受父母的庇护,反倒要站出来以一己之力撑起父亲因懦弱而不能支撑的天。他借着皇爷爷的宠爱,周旋于奸相李林甫、杨国忠和谋叛之心几乎已经昭然若揭的安禄山之间。天宝十四年,潼关失守,玄宗出逃长安。肃宗灵武称帝,李俶作为皇长子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作为一个没有军队亲兵的元帅,他周旋于各方节度使之间,竟然也可以成功收复两京。颠沛流离之际,懦弱的肃宗已然被权力蒙蔽了双眼,不能顾念父子亲情了。他怀疑防备这个功勋卓著的儿子,几欲杀之而后安。而皇后张氏为了给自己的儿子谋求帝位也不断诟陷李俶,联合宦官准备着宫廷政变。他虽然出生在盛唐,却时时危机四伏,少年老成的他被迫肩负历史的重责,为了李唐王朝的中兴和荣耀,一力承担。 皇家向来亲情凉薄,不但父亲肃宗不能护他周全,连母爱亲情他也不能维护。生母早亡,抚养他长大的韦氏因李林甫的诟陷被太子义绝抛弃。如果说对父亲的懦弱他无可奈何,那么对母妃的离去,他该是恨吧。恨李林甫口蜜腹剑,恨父亲弃妻自保,恨自己羽翼未丰。对于这个他无法保护的母亲,他充满着愧疚,因此也更重视同胞兄弟之间的手足亲情。然而,哪怕是这样的陪伴也是奢望。因为张氏的挑拨,胞弟李倓被肃宗鸩酒赐死,胞妹李婼自请远嫁回纥。作为兄长的他是多么想把他们都纳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替他们遮风挡雨,然而终究是不行。从此,年少无忧时光的快乐回忆变成了他的毒药,每每忆起就心如刀绞。 十年前太湖龙舟节的落水搭救种下了一世情缘。当皇爷爷把那个吴兴才女赐给自己做王妃的时候,李俶该是如何的幸福开怀。他早已深陷其中却尚不自知。又是几时他才醒悟到自己的沉沦?是那日他拥她在怀,希望她开口挽留自己不要去崔氏那边的时候吗?是那日听闻她在南郊黑松林走失,只带死士从刑部衙门匆匆赶去的时候吗?还是她被掳走西去,自己远走回纥千里追踪的时候?不管怎样,他心里已然笃定了,这一世,他要江山也要她的陪伴。不论命途如何,他定护她周全,只要她信他。可是即便如此,为了这江山,他也曾无数次陷她于负气与绝境。无奈纳妾的时候,她伤心躲回娘家;因生产血崩,她被困长安落于贼手险些殉国 ;他酒醉思念,竟然让她的贴身侍女怀了身孕;他棋走险着,利用毫不知情的她设局对抗皇后;为了收复两京和张涵若定下的无奈约定,如不能助她手刃仇人,便要纳她为妾;在东都洛阳,他负气要她自刎;她被困邺城,他不曾主动相救。这所有的一切只因江山的负累和羁绊,他负了她,但是也气她为什么不能信守前诺,真的信他。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空。经历了多少彼此折磨,在最后的决战之前,他们终于在回纥重归于好了。数年来聚少离多的纠结和挣扎,终于使他们看清了彼此的真心,不再执拗,可是也为时已晚。她命不久矣,怎奈他还期许着和她一生一世的相守。他周遭从来美女如云,她们费尽心机想要得到他的心,然而只有俶自己明白,不论品貌性情如何,他的心里只有珍珠一人。年少的他在太湖捞起了那枚璀璨的珍珠,于是一世为她的光华迷眩不能自拔。其他那些女人罄尽所有最后也不过只是为他所用,独有珍珠,他什么也不要她做,只要她好好地陪他度过一世芳华…… 沧海月明珠有泪 —— 沈珍珠 “人生宿业,纤微必报。”本是来还年少时那份搭救之恩的,本打算不动心念只堪堪做个明白事理的王妃,本打算只用聪明才智辅佐他荣登大宝。可怎知道,只一面,只一夜,只一念,心已然为他沉沦了。从此再不能做那高风亮节的正妻,也生出怨、妒、愤,再不能心如止水,而为他百转千回。虽只是弱质女流,除了爱他也还要助他,哪怕不能为他谋力,也断不要成为他的负累。于是被俘后,她决心赴死,只求为他保全自己的清白之身;于是宫斗中,她决意离去,不惜让他误会自己移情别恋抛夫弃子,只为不再成为他的致命弱点;于是殒命前,她佯装云游,只为给他留一个虚妄的希冀。他爱她护她,要将这俊美河山都捧于她面前,可他追的、争的、求的这些执念,又有多少是她真正想要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十几年后位悬虚,他只当她是走失了,流连于大唐大好河山之间。 一把精巧锋利的匕首,一份一世不变的承诺,一个桀骜不羁的身影。对于珍珠,默延啜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永远在她最危急的时候出手相助;他是一股霸气强悍的力量,一见钟情便一生穷追不舍;他是一个无以为报的歉疚,假借了他的爱做幌子却永生无法践诺偿还。当他矗立于草原之上魂归苍天的时候,她是如此的错愕又痛惜。但是他的一世付出仍是抵不过俶的一个眼神、一个浅笑。此生她注定要负他的深情,也许来世都无以为报。于是她深藏那把匕首于胸怀之中,作为对他最好的缅怀。 你予我一段温情童年,我还你一世执念苦恋。隐隐约约,对于两小无猜的安二哥,珍珠也是曾经萌动过芳心罢。即便他冰冷如霜,孤僻乖张,与世为敌。可是对着珍珠的他是温暖柔软的。安二哥对师妹慕容林致的倾心爱慕多少让她内心苦楚。同样是要入选东宫的良家子,林致是心念着建宁王欢喜盼嫁,而自己却对着不解风情的安二哥暗暗诀别。怎奈苍天总是弄人。当她逐渐被俶占遍了整个心神的时候,安二哥才幡然发现自己的真心,对她几番苦苦求索。于金城郡驿馆内,于回纥王廷中,于长安城门下,于洛阳掖庭间,于邺城围城时,他被冰冷的世情和无妄的爱折磨到癫狂。他弑父篡位、荒淫无度、纵酒欢歌。他横眉立目与世为敌,却独独在珍珠面前才流露一些清醒的痛楚。邺城被围多时粮草断尽,他孤桀一身出城迎战,纵使剑法高绝,却已然抱了必死之心念。母亲辞世之后,这世上只有珍珠能让他略觉温暖,而今她已为他人之妻、为他人之母,生死爱恋全系他人,那么自己又何必还在这世间苦苦纠缠呢。 曲江池畔春如织 —— 跋 曲江池畔有李俶、李倓和李婼的兄妹时光。在那潋滟的水波之上,同胞兄妹纵舟破浪,就好似他们从来都不是那玉阁龙楼里的天皇贵胄。然而美好的端阳夏景就好像黄粱一梦,蓦然回首已然是天人永隔、天各一方。 曲江池畔有安庆绪和珍珠的青梅竹马。那个懵懂的年少时光,还不曾经历情之所至的珍珠,和执拗地以为林致是自己真命天子的安二哥也曾在这里策马狂奔,小儿黄口为世事相争。十几年后在邺城的城池内,珍珠还是说着让安二哥败兴的大道理,而安庆绪也还是那样一世孤立般不顾他人性命。 曲江池畔有李俶和珍珠的新婚甜蜜。曾经的策马共骑,龙舟竞渡,最终却化成了夏日骄阳下的诀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珍珠为这大唐的江山入世出世走了一遭,却发现竟堪堪误了自己的一生所爱,幡然悔悟时命途将尽了。 曲江池畔春如织,美景未更,人世已非……在这安史之乱的中唐舞台上,他们悉数上来浓墨重彩地走上一遭,又都匆匆退去。独独只剩下李俶一人,为这李氏的江山,大唐的荣耀,形销骨立。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II(大结局)》读后感(四):十多年前看的第一本古言
十多年前,二十多岁,第一次在晋江看文,就是这篇。
作者文笔很好,尤其是最后一幕,皇帝亲自做车夫送珍珠出宫那,心中难受至极,若干年后与升平公主提及珍珠,皇帝的疲惫与老态更是与匪我思存的《东宫》一般令人心酸感慨。
同是帝王家,再如何的真心真意此生挚爱,终是抵不过江山权谋,美人绕膝,一次次愈来愈多的伤害终于摧垮了那个明慧秀妍的女子。
无论是《东宫》中如小枫那样的性烈如火,抑或是珍珠这样的隐忍伤情,最终都是自伤至死!那样的女子如何不令人为之感叹唏嘘!
李豫于珍珠,不是不爱,可就算爱到视她为眼珠又如何?他有他的抱负,他的江山社稷,他的后宫三千,而这些,却仿佛命中皆成利刃,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在伤害着珍珠。妄想用谎言去掩盖一个错误的发生,只得一次皆一次的骗下去,最终再无路可走,做了生死陌路。
大家都骂李豫渣,但是他也很可怜,动了心动了情,半世大权在握,与素瓷二人大约终是活在愧疚之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个落入水中的小珍珠那样明媚,那样娇妍,她擦干衣服上的水,道一声多谢小哥哥,转头便走。而他,亦被仆从环绕,再无机会送出那块玉佩,该有多好!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II(大结局)》读后感(五):生逢乱世,身不由己
终于看完了《大唐荣耀》的改编小说,感觉小说和电视剧有出入,和历史更有,我原来知道代宗李豫(登基前名俶,小说在这里有区分。另,剧里他的乳名叫冬郎,纳兰容若的乳名也是冬郎,因为生在腊月,但也有人说是误传,说是十一月为冬、十二月为腊)平定安史之乱,后又平定史思明之乱,由宦官扶上位,看了小说之后还是知道这些。所以,我只当它是言情小说了。剧的话,最大的看点是男主的颜,附图。 下面说说我看完小说的收获: 1.过于操劳,思虑过重于身体是不好的,想太多睡不好觉,我现在才知道为啥老失眠。 2.所谓“天下升平”“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誓言,也要看人。皇帝少有专情(阎崇年老师觉得帝王有钟一的爱情,是成化皇帝给万贵妃的,不过从心理学上说,这个皇帝的恋母情结挺重的,我觉得),多情的还是占大多数,所以代宗究竟为什么没立皇后,他没说,我们也不知道他心里的皇后是谁。不过沈氏确实命苦,安史之乱没有随行避难(位分低,且玄宗仓皇,顾不得这个孙媳了),被叛军俘虏;史思明降而复返,至此下落不明。生逢乱世,身不由己,可悲可叹。胡兰成滥情就不用说了。我目前就读到一个看着舒心的誓言:是林语堂先生的,他在结婚时把结婚证撕了,“只有离婚才用的到它”,这一生我只和一个女子相守。感动。
《大唐后妃传:珍珠传奇 II(大结局)》读后感(六):君王未可信?
一开篇,确实惊艳到了我,一个秀外慧中的人中龙凤,加上一个深情厚意的凤子龙孙,这一场婚礼将会开启怎样的传奇故事?沈珍珠初进广平王府,那般意气风发,那般不求得失,结果到她发现了独孤镜的存在,剧情就崩了。我以为会像《越江吟》那样,这两人会携手掀起莫大的风浪,终比肩于顶峰。然而小说的重心,竟然放在了儿女情长,与皇室凉薄,一个一个的陷阱与过于密集的卧底事件,让整部小说看上去像sinx=1的函数图像,保持着上下相平的振幅,无限循环,或许能让处女座十分舒服,然而对于大多数读者,只觉单调疲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