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耳证人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耳证人读后感10篇

  《耳证人》是一本由[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2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耳证人》读后感(一):过客匆匆疯狂群像

埃利亚斯·卡内蒂对感官似有一种执著,自传三部曲《获救之舌》、《耳中火炬》、《眼睛游戏》用感官串联线索,由外向内的探知触及内心世界散文集《耳证人》则更加疯狂地调动感官,去挖掘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相对的,书中的人物也在以他们的感官传达情绪,感官在此既是重要的工具也是敞开的线索。
直白如嗅觉敏感女、语言纯洁女、耳证人,感官发挥着它们的既定职能;蕴藉如舔舐名人者、泪水司炉、畏光女,感官充当着其他目的的附庸。乍看之下,卡内蒂描写的人物身上潜藏着种种奇葩特质,但定睛细瞧,我们又对此毫不陌生。卡内蒂刻画的不就是我们了解的某个人,甚至是我们自己吗?
《耳证人》就像一幅拼图,拼凑着过客匆匆的社会群像,其中的每个章节又是一幅个体的拼图,用支离破碎的特质,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人。这与我们了解一个人的过程是同步的,不会去记忆他所有细枝末节,能令人印象深刻的,往往就是这些有别于他人的特质。卡内蒂的切入角度很独特,那些极易被忽视的癖好是最显著的特征,时而夸张,时而含蓄,时而丰富而又真实地展现一个人的多面性。不妨用毕加索创作的肖像画作比,毕加索用以构成人物的基本元素是一般画家很少用到的三角形、矩形、锯齿形,当他们组合成整体时,却别有一番风味,可以清晰地辨认出人物和主题。毕加索的另一大特色是喜欢在一幅画中展现不同视角下的人物,正面和侧面奇妙地糅合在同一平面内,却和谐自然渗入了多重寓意。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本身,亦是艺术家本人的典型特质。
说卡内蒂不留情面,可他只是抛出了线索,褒贬是由读者宣之于口的,与他无涉。那一个个亦真亦幻的故事,交织着无数发人深思的隐喻和试探迷宫般的徒劳而返。令人着迷的,是卡内蒂未尽完整交代的背景下曲曲直直的留白,以及读者心中没有标准答案的解读。哪怕是同一个读者,也会随着阅历的增长,抑或阅读心情,抑或邂逅的人,品出截然不同的况味。譬如任性的自赠女,疯狂地迷恋收回自己送出的礼物,为此无所不用其极。“那么,她又何必把它们送出去呢?正是为了取回来,她才把它们送出去。”自赠女有点施恩图报的影子,有点为爱痴狂的影子,也可以理解为惺惺作态,矫情自恋,怎样理解但凭读者喜欢。泪水司炉则像心机版林黛玉,自虐地接近能让他流泪的东西,难掩潜意识里的孤芳自赏。或许也能理解为表面慈祥内心冷酷的伪善者,乃至兔死狐悲。某个人身上的某几条特质,能迅速勾勒出读者心中的某个人,虽不全然一致。比如一意孤行迷恋厮杀、打着“消灭多余人口”旗号的慕男狂就颇有几分希特勒的映射。
再怎样中规中矩的人都有疯狂的可能,卡内蒂只是将这些疯狂的因素汇聚起来,推到了公众的视线前。其实每个人都不尽然是欣赏《耳证人》浓墨重彩的看客,骨子里的疯狂悄悄泛滥。拥挤的群像里,我们来去匆匆,带着不以为然的疲态。
——乙未年读埃利亚斯·卡内蒂《耳证人》

  《耳证人》读后感(二):观察家卡内蒂,预言家卡内蒂

在1981年前,受时代影响而一生漂泊的埃利亚斯·卡内蒂,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直到这一年,诺贝尔奖给予他的作品以“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的评价,并将当年文学奖颁给了他,他才逐渐被发掘出来。
蒙尘明珠,重放光芒,身为作家,卡内蒂无疑非常幸运。可“艺术力量”这个词毕竟过于虚无缥缈,如果没看过卡内蒂的作品,很难体会这四个字的深刻含义。但在看到这本《耳证人》时,我大概明白了,诺贝尔奖的评语确实所言非虚。要我看,卡内蒂其实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更是一个出色的观察家和预言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形形色色,可真要归结起来,大多数人也许用势力、善良、急躁之类普通而空泛的词汇总结了之,很难深入描绘出什么亮点来。
但卡内蒂却观察入微,从我们日常可见的种种现象(或者人之常情)中挖掘亮点,用略带夸张而又充满讽刺意味的笔触,塑造了多达五十种极端性格形象,可见其观察家潜质。
比如名誉检验员、告密者、囤水者、一无是处女,这些本都是人们日常常见的一种心态,一种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但却很少诉诸于人的心态,卡内蒂却偏偏都能嗅到可挖掘的亮点,运用夸张的叙述手法加以揉捏,具象化为一种具体的奇葩人物 。他还能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抽象的感官体验入手,揪出不少奇葩,比如目不视物者、嗅觉敏感女、泪水司炉等。
说他像预言家,是因为他描绘的某些现象和形象具有当代人物的某些印记,而不像他所在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有的。比如目不视物者,“不会在拍照之前白费力气亲眼观看”,而是“将本该亲眼观看的东西拍成照片,高高兴兴搜集并堆叠起来,就好像他们是邮票”。这多像在数码相机普及后的当代社会,多像总沉迷于拍照却忘了欣赏沿途风景本末倒置的当代人。也许这就是优秀作家区别于常人之处,拥有超常的社会洞察力。
卡内蒂的这些特质,以及他写这本书的角度,决定了这本短小精悍的人物特写集无可避免地具有浓烈的荒诞感。全书处处可见的机敏,尽显人性深处的荒谬。难得的是,他还能把深刻的人性思考幽默的语言,搞笑的情节表现出来,大大增强了阅读趣味,使得这本小书有卡夫卡式的深刻思考,却没有他的那种幽微晦涩。
看看卡内蒂对无视朵奇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吧,有深度的思考,但文字又很有喜感和画面感,十分生动,可以说是散文写出小说的味道。比如写守财女,“在吃饭前给钱币系上餐巾的样子实在令人感动,她不希望把它们弄脏,爱看它们干净整洁的样子”;又比如描写嗅觉敏感女的那段,“她从来不和任何人正面接触,只会隔着一大段距离模仿别人的动作”……
看,多有喜感和画面感。
作为一本散文集,《耳证人》这本书并不一定能全面代表卡内蒂的实力,毕竟这种文体过于随意,但唯其散漫,才见功夫。如果小说能拿到诺贝尔奖,散文又能写得这么耐读,这才是真正的实力。

  《耳证人》读后感(三):虚构性格里的真实

文/文小妖
       虽然一生笔耕不缀,但至60年代前,终生坚持用德语写作的英国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仍旧是默默无闻的作家。直至1981年因为“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的埃利亚斯·卡内蒂以长篇小说迷茫》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才被世人所熟知。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的埃利亚斯·卡内蒂的魅力在于他多变吊诡的思想和精妙的叙述方式。在卡内蒂的散文《耳证人》里,他在对人物塑造的方面,摒弃了我们一贯习以为常的模式,而将视角放人物性格上在某一个着力点,用放大镜放大,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于是一个个荒诞可笑的人物形象变得栩栩如生,跃然于文字间。
      《耳证人》这本书中有埃利亚斯·卡内蒂创造出来的五十种极端性格,这些带着虚构成分的人物,或荒诞,或滑稽,或讽刺,但他们却是人性隐藏的某部分的真实存在。诚如埃利亚斯·卡内蒂自己所说,“我发明的那些新‘性格’,有的可以看成是小说人物的提纲,有的则是自省的诱因,一眼认出熟人,在一眼认出自己。”
      相较而言,卡内蒂的《耳证人》中创造出来的人物,与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套中人》多少有些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都是作者通过精练的语言和夸张的描写创造出来的性格怪异的人物。只不过契诃夫笔下的人物为纵向发展,深而透彻,饱满真实。而卡内蒂的《耳证人》则为横向发展,宽而面广,所创造的人物性格丰富多彩,顺手捏来一个都可以成为小说题材里的特色人物之一。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性格的心理学释义为人在对现实现象的态度以及对此做出的相应的行为表现方式的综合体现。卡内蒂笔下的人物性格亦是如此,比如乐于传播一切对他人不利消息,并以此为乐的告密者;送出去的礼物必定要亲自再拿回来的自赠女;喜欢把自己全部家当聚拢在身边,从不跟邻居来往的守财女;以及嗜书成瘾,无书不欢的嗜书瘾君子;卡内蒂采用怪诞的手法,用形形色色的畸形人物,表现出一个个异化的世界。可这异化的背后,又裹挟着多少现实里的真实?比如,对于爱书者来说,看到嗜书瘾君子这个人物的话,多多少少都会引发内心的共鸣,在他的身上就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耳证人》里各种各样性格的男女,都是一人一世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形成自己的性格,纯粹、偏执、极端直线性纵深发展。在翻看一个个性格时,仿若在五十种光怪陆离的镜子世界里穿行,而这些镜子里折射出来的性格,似曾相识,亦或熟悉无比,似乎都能在自己、亲人友人等周边人身上找到一些对应,让人不得不惊然与卡内蒂观人于微的洞察力。
       当大多数人更愿意把自己最美、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的时候,似乎卡内蒂就显得更直接赤裸裸。与其说他笔下的这五十种性格怪异且极具讽刺性,那不如说,他笔下的这些性格呈现出来的更具有一种真实性。
ps.文字皆为原创,若转载或另作他用,请豆邮告知!

  《耳证人》读后感(四):虚构的文本 真实的人性

埃利亚斯·卡内蒂一生漂泊,他的文也如他的人一样,有种“萍踪不定”的感觉,虽然因为作品具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笔下却常常出现《耳证人》这种无法定义的作品。
《耳证人》不是小说,不是散文,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都不适用于定义这部作品——在《耳证人》里,卡内蒂用幽默中掺杂着辛辣讽刺的方式,“描写”/“创造”了五十种“极端性格”。这些“人”或被贴上“舔舐名人者”“纸醉金迷君”的标签,或被冠以“灾祸观察员”“泪水司炉”的定义。
从文学角度看,这些“创造”出来的性格,描写都极为鲜明、独特、深入、立体、多层次,比如“耳证人”,不会处心观察,更擅长聆听,不会遗忘任何内容,也无人能让这种人网开一面;“诡计猎手”能迅速弄清面具后的真相,善于等待,也长于搜集邪恶意图;“名人研究者”有自己的待人接物标准,既有地位又有荣誉,也长于苦干;“痛苦代言人”历经坎坷,不论哪里发生不幸,他总是在场,还非常善于指出别人描述苦难的矛盾之处;“男性偶像”身材玲珑,备受欢迎,但她从不把任何一个男人放在眼里;“啃房人”很会讨人欢心,但每到一幢陌生房屋,总要啃些东西下来;“世代忠仆”总是在别人需要他的地方生活,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为别人服务,自己即使各方面都很出色,也绝不张扬,甚至不开口说话。
总体看起来,这些性格的确像是“创造”出来的,充满各种夸张,甚至荒诞之处。恐怕会有不少人说,怎么会有这种人呢?但奇怪的是,当我们再深入地阅读下去,又会觉得,身边的确是存在这样人的,有的人的确整天泪水涟涟、悲伤绝望,有些人的确追捧成功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有些人的确永远只想做不引人注意的影子。因为卡内蒂在书写时,绝不是只用标签来区别某种性格的人,而是写出了那些性格的千回百转,使得每一种性格虽然略显复杂夸张,却又立体而丰盈,充满真实感。
文本或许是虚构的,但这些性格特质绝对是虚构不来,否则我们不会从中看到熟悉的东西。这种近乎荒诞的描写人的方式,其实写的是人本身。
卡内蒂说,他发明的那些新性格,有的可以看成是小说人物的提纲,有的则是自省的诱因,一眼认出熟人,再一眼认出自己。之所以能够如此,不过是因为,文学向来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卡内蒂从现实生活接受养料,继而“统筹规划”出人性深入最富有特质的部分,加以夸张、加以讽刺、加以理性化提炼总结,再归类书写。正如卡内蒂自己所说,“其实世界上密集着性格,要想看见它们,仅需发明它们”。文学的根源,来自于真实的人性。
卡内蒂把他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性格记录下来,就是《耳证人》里亦真亦幻的故事,因为特质太过明显,大概读到时,总能从其中“照出”身边某些人的样子,或者能从其中看出某些自身的形象。甚至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还能不断从中读出一些此时体会不到,彼时才能明确深意的内涵。好的文学作品能跨越时空,就是这个意思。
古怪甚至有些毒舌的卡内蒂说,“恰如不少动物那样,性格看来也面临着绝种的威胁……无论是恶毒的还是古怪的,它们最好别从地球表面消失不见”,他为这些奇怪的性格作传,一方面是作家的良心以及“恶趣味”,一方面也可以提供经验,以待没有经历、或者观察力不太深入的人读到这部作品时,能够对人性有些更深入的理解。所以,当看到“宣告君王女”“自赠女”“目不视物者”“巴结死人者”“纸醉金迷君”这些近乎奇怪的名词时,大可不必感觉没有共鸣。那些号称“发明”出来的性格,不过是将真实的人性归纳总结出来而已,虽然方式的确很特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耳证人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