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0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10篇

  《血战钢锯岭》是一本由[美] 布特恩·赫顿 著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2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一):在一个普遍没有信仰的国家,谈论一本关于坚持信仰的书的意义何在?

经常听身边的人谈论中国是一个普遍不信教的国家,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也确实如此。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在不了解主要内容,只凭着好莱坞名牌效应的吸引的情况下,我去看了《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当电影院的灯光再次亮起来的那一刻,男主角德斯蒙德•道斯对信仰执着追求深深的打动了我。带着电影给我震撼,我看了《血战钢锯岭》的原著,发现原著中对“信仰”的描写更加振奋人心,虽然不信教,但我们仍然能从书中学习到很多东西。
贯串《血战钢锯岭》全书的“信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男主德斯蒙德 •道斯的个人信仰,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道斯以《圣经》十诫作为自己的准则。《圣经》十诫的第四诫认为星期六为“安息日”,人们应停止做工。于是,道斯拒绝在星期六工作和训练。第六诫不可杀人,是道斯拒绝拿枪的首要原因,也是推动全书故事发展的线索。另一方面,道斯最重要的信仰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正是有了对国家和民族的信仰,道斯在因为坚持不持枪而被军队的其他士兵谩骂、诅咒、欺凌 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要求到战场的一线,坚持愿意为国献身,承担公民的责任义务
   其实中国人也有信仰,我们不信仰宗教,但国家就是我们的信仰。不管是前一段时间因为萨德事件而爆发的全民抵制韩国的浪潮,还是近几年因为与菲律宾、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领土纠纷而广泛流传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等热血言论,都体现着和平年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国家信仰。突然想起之前在微博看到的一条很有趣的评论:”中国人虽然在平时看起来是一盘散沙,但是在关乎到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却总能团结到一起。”的确,不像书中的男主角那样时时宣扬自己的信仰,中国人的信仰融入到了骨髓深处。
   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美国人的信仰,也对中国人的信仰有了深刻的思考。其实中国不缺乏这类优秀的题材,但是在转化成文学作品的时候却总感觉缺少那么一点精神。比起电影,我更推荐大家看看原著,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对信仰有另一种解读。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二):读《血战钢锯岭》有感

看完忍不住唏嘘,在一个注重集体利益的今天,社会充满了功利性,我们以“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由堂而皇之地忽视着少数人的利益,我认为一个最好的时代不应该是充满功利性的,而是以良善之心关注每一个个体,难道为了救活五个需要肝脏移植的病人就可以杀死一个濒危的患者吗?功利主义者也许会说可以,五条命抵一条命,完全划得来,但良知会告诉你不可以,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书中所有人都劝道斯拿起枪,为的是捍卫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但是道斯作为一个“良心拒服兵役者”却拒绝了,别人嘲笑他,骂他是懦夫,他都不在乎,在钢锯岭上大战之后,其他人都撤退了,只有没有枪的道斯留了下来,夜以继日地拯救伤兵,他说不出捍卫民族这样的豪言壮语,但是他以实际行动切实地关怀着每一个个体,也许这些四肢不全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为国家而战了,但是只要他们活着,那么对于他们的亲人来说,就有着巨大的意义。道斯不顾受伤等级评定,也不顾伤兵的国籍,他甚至救了好几个日本兵,这种爱是源自于人性最深处的,自然而然的大爱。道斯并非为了荣誉而战,他为了良心而战。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三):德斯蒙德·道斯——伟大而又平凡的英雄

去年的电影《血战钢锯岭》的具体情节,我已经记不太清,但是坚守信念的德斯蒙德·道斯的形象,仍然让我记忆犹新。偶然间看到同名纪实小说《血战钢锯岭》被翻译出版了,加上之前看到一篇影评上把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与现实中的真实情况作了简要对比,发现之间有些出入,而我想进一步了解这位英雄的真实故事,所以就买来实体书看看。
      “别人夺取性命,我是拯救生命”、“让我再救一个”、“人人都是上帝的孩子,我无权判定谁该活着,谁该死掉”、“他不放弃任何一人,直到确认已经死亡”,正是凭借着这些信念和信仰,手无寸铁的德斯蒙德,在枪林弹雨、横尸遍野的战场上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全,一次又一次地抢救受伤的士兵。
      德斯蒙德·道斯的这种尊重生命和“让我再救一个”的信念,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他向世人证明了,不拿武器上战杀敌的良心拒服兵役者,依然能够在战场中报效祖国。二战结束后,他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国民英雄,被授予了国会荣誉勋章、英勇铜星勋章、亚太作战奖章等勋章。
       之后德斯蒙德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电影中并没有详细讲述,在《血战钢锯岭》书中,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原来战后的德斯蒙德和妻子并不像大家猜想的那样,过着怡然自得幸福生活。很不幸,之后他们遭遇了一连串困难,过着非常艰辛的生活,德斯蒙德长期忍受病痛的煎熬,还要想方设法地赚钱养家,不久妻子也病倒了……
       看完这本书,我和大家一样被德斯蒙德坚守信念的精神所触动和震撼,也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我还有个比较个人化的感受,我觉得德斯蒙德其实既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大英雄,他善良勇敢无私、伟大,他在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场上救了很多人,他身上萦绕着无数闪亮的光环。同时他又和我们大家一样,都是在生活中挣扎的平凡人,会遇到困难,会遭受病痛折磨,也要为生计奔波,他的生活也不会一直一帆风顺。我们往往只看到英雄身上光鲜亮丽的一面,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他们身上那段辉煌传奇经历,把他们看作是远离世俗生活而高高在上的神一样的人物,而很少关心和关注他们日常生活化的一面,而事实上,英雄也是平凡人。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四):刀枪、炮火与玫瑰 ——当我读《血战钢锯岭》时,我在想些什么

《血战钢锯岭》是同名电影的原著小说。电影狂揽89届奥斯卡金像奖6项提名,一举杀入美国百部伟大电影之列。这不仅让一批电影粉丝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也使广大文学爱好者挖掘到一本优秀的军事题材小说。
《血战钢锯岭》小说是根据二战期间美国太平洋战场上的传奇英雄,国会荣誉勋章获得者德斯蒙德·道斯的真人真事创作的,目前文学类出版巨头长江文艺出版社已经出版,鉴于故事的真实性、电影和出版社的三重保证,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小说来读。现在讲一讲我个人对小说的一些看法。
小说作者是布特恩·赫顿,他本人参加过诺曼底登陆战和美军二战史上最血腥的战役之一“突出部队之役”,对军队和战场尤为熟悉,他笔下的军队日常和战争场景描写尤为真实,如道斯初入军营时,士兵们的消遣和内心的不适应;战场上面对猛兽般的日军,军队差点彻底崩溃,战场上的残酷可见一斑。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的社会,根本没有意识到人相食人相杀的战场是怎样的残忍与暴虐。这些文字直白地告诉你:战场就是这样,你正在说话,不知道从哪飞过来的子弹打到你脑袋上,嘭——你的生命结束了。
贯穿小说更动人的主题是信仰。德斯蒙德·道斯因为信仰坚持不持武器辗转整个太平洋战场,秉持着“让我再救一个”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传奇。战场历来就是鲜血、武器、厮杀和你死我活的生死场,然而不杀人,不持武器是德斯蒙德的信仰,德斯蒙德上了战场,有干预——德斯蒙德进军营之初战友对他的讥讽态度所作所为;有危机——战场上的重重炮火。信仰和现实剧烈冲突,个人与主流激烈碰撞,面对如此情况,德斯蒙德对信仰之坚守,甚至盖过了死亡带给人的阴影。作为医疗兵,行军途中每走一步,面临的都是坚守信仰与死亡的抉择,但这对德斯蒙德来说不是抉择,救人不杀人是信仰,需要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去执行。正如德斯蒙德对未婚妻所说的,如果我连信仰都没有了,无法想象还能怎么活着。那么,坚守信仰,何惧死亡。抛开故事本身的普适性,这本书最令我受益的是德斯蒙德的坚守,对信仰的坚守。读了这本小说,至少我敢喜欢我喜欢的,讨厌我讨厌的,坚持我坚持的。
对了,还有一点我要一定要说。这本书虽是军事题材的小说,但是其中军事术语较少,军事迷和非军事迷都适用。翻译文笔不错,语言本土化,没有什么翻译腔,不会在战场上来一句“去见你的上帝吧,我的老伙计!”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五):书评

信仰是人精神意义上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我们平衡物欲的工具。大多数人选择的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更容易生存下来的信仰。而如果选择偏离主流的信仰,我们为了捍卫信仰所付出的努力就注定要比其他人更多一些,这条路也会坎坷崎岖。
  看完Hacksaw Ridge我想起爸妈以前总叮嘱我的一句话:人不能太怪。虽然多年来一直被这么警告着,我还是选择做了一个怪人:内心深处,比起来自社会的评判标准,我更相信通过自我审视得出来的一套理论。我想,如果不是冒着枪林弹雨救了几十条人命,成为人人景仰的英雄,Desmond Doss在他人的眼里也一样只是个普通的怪人:身为一个军人宁愿蹲监狱也不肯拿枪。不了解他的人只会简单地把这个信仰误解为懦夫行为。
  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们不同的信仰,各种各样的信仰又让我们成为了不同的人。Desmond小时候打架用砖头砸晕自己兄弟后仿佛接受神谕一般正好看到了墙上的十诫之一:不可杀人。长大后他对醉酒施暴的父亲举枪,虽未按下扳机,但也感受到自己戾气的可怕。这些经历让他坚定了从此绝不碰枪的信仰。经历的不同多少让我们成为彼此眼中的怪人。
  Desmond严格执行自己不杀人的原则,到底要的是什么,也许他自己也无法说出个究竟。是反对暴力吗?不尽然。你也许会注意到:其实Desmond并不反对战争,并不反对他人杀人。他上战场做医疗兵虽是救人性命,但实质上也是为杀人的人服务。有段情节更能说明这点,在救援负伤的中士时,Desmond用一块布拖着中士,一边自己在前飞奔带他撤离战场,一边让他开枪射杀追上来的日本人。这有点“救命我来,杀人你去”的态度。可见他理解战争的意义,并不绝对反对杀戮。他只是自己下不了手,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信仰。
  说起来有趣,信仰似乎并不是理性的,有时候也没有逻辑,但正是这种不完全理性让信仰成为了我们自由意志的证明。很多时候我们坚持信仰的理由太脆弱,只是刚好够说服自己一个人而已。所以Desmond并没有成为向世界宣扬非暴力的圣人,也并不去阻止他人杀戮。“不杀”只是他给自己一个人定下的原则而已(同时也是他作为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的教条,但并不矛盾)。这些信念让我们成为了和别人不同的人,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随着社会既定程序运行的一个零件。
  我们身在社会中,特别是影片中战场这样极端的环境,为了服从秩序,个人的信仰就变得难以捍卫。社会对每个人的行为有预设的期待,军营更是需要绝对服从的地方。过于纵容每个人按照自己的信仰各行其是必然导致社会运行的低效,这个道理谁都懂,不过多讨论。
  但我仍相信社会既需要秩序,也需要自由和包容。我们宁愿看到那些闪耀着人性光辉却稍显离经叛道的信仰被温柔以待,而不是每个人都道貌岸然地标榜一致的道德标准,内心深处却各怀鬼胎。我也可以预料到会有一堆热血军事宅会在评论区大喊:打仗就是要冷血,纵容圣母婊大家都玩完。Desmond的不朽事迹就是给这些绝对化的论断一个响亮的耳光。他让我们看到:即使是偏离主流的个人信仰,仍然可以通过执行者的诚意和努力被主流社会认可。因为这种个人信仰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为了更多人的福祉以及最终的和平。
  因此影片也在时刻地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作为战争片,Hacksaw Ridge所展现的战场上宛如地狱般的残酷气氛和以往战争片所渲染的紧张刺激感是风格迥异的。我相信这种写实的表现手法就是为了告诉我们:战场不是一个为了展现英雄主义而存在的有趣的地方,我们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被迫用战争手段来捍卫和平。正因为善良的人们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走上战场,Desmond的不杀信念才能在夹缝中最终生存下来,也让他最终有证明自己的机会。
  但是坚持自己的信仰从来都不是那么可以乐观的事。影片在表现个人信仰与集体秩序的矛盾方面还是显得有些理想化。其中两个细节我个人就觉得有点过。一段是全连士兵花十分钟时间等Desmond做完周六祈祷再发动进攻。一段是在战局紧张之际Desmond却坚持让人帮他取回掉落的圣经。这两个情节固然体现了Desmond重新赢得了他人的尊重甚至反过来动摇了集体的价值观,但从实际情况来说,如果真这么做,也许会影响战局或危急他人生命。所以我觉得这两点在战争中并不是可以向个人信仰妥协的部分。而另一点比较可悲的是,前半部分Desmond可以幸免军事法庭的裁决,其实一部分也是靠了老爸老战友的关系。现实比理想还是要残酷太多,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并不会给偏离主流的个人信仰太多生存空间。我们应该意识到,比起Desmond,有更多人在维护自己信仰的战斗中最终消亡或者屈服,并没有熬到那个让自己来得及发声的时刻。
  因此作为少数闪现了信仰光辉的个例,Desmond的故事更值得为人传颂。这样的壮举需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对Desmond来说,信仰和纪律的斗争就已经够激烈了,生命只能远远地排在后面。所以当上尉问他你能为这场战争做什么的时候,他的回答是我已经准备好了献出生命。上尉告诉他:你的命没法帮我们打赢这场战争。 但我想说:他救回来的那些命可以。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六):When you believe

他,获得了美国最高军事荣誉勋章国会勋章、英勇铜星勋章、紫心勋章、亚太作战奖章、本土防御服役奖章、总统集体嘉奖令。
   他,是历任美国总统就职典礼的嘉宾。
   他,葬于查塔努国家公墓,葬礼遵循的是荣誉勋章获得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规格——一辆四轮马车载着他的棺椁,鸣礼炮二十一响,三军仪仗队整齐肃穆,四架武装龙攻击直升机以“陨落队形”从人们头顶的低空飞过。除了几千群众,国会要员和国防部代表,美国各军种都派人参加了他的葬礼。、
   他,历经整个太平洋战争,在冲绳岛的钢锯岭战役中,凭借一己之力救下75个人。
   他,是二战中最有名的战斗英雄之一。
   他就是戴斯蒙德.道斯。
    一提起战争英雄,我们想起的往往是前线枪林弹雨中英勇击敌、浴血奋战的勇士,或者是后方鞠躬尽瘁、指点风云的指挥官。
    但这本传记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这个来自弗吉尼亚农村的小伙子,是一个不持武器、未开一枪的医务兵。他参加了整个美国太平洋战役,在炼狱般的战场中手无寸铁,在无任何武器的情况下救助多名伤员,使许多因无法救助而面临死亡的士兵获得重生。
出生在一个信奉基督再临安息日会的家庭,从小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道斯是一位虔诚的信教者。而安息日会的“十诫”中的第六戒即是“不可杀人”。
    但珍珠港事件震痛了每一个美国人的心,这个来自弗吉尼亚的小伙子也不例外。他对国家的一腔热血促使他参加军队,走上战场。但是出于信仰,他不能持有武器。政府知道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所以美国和一些其他一些国家的几所复临会大学和研究会建立了军医团,培养他们以军医的身份走上战场,在宗教信仰允许的框架内为国效力。他们被称为“良心拒服兵役者”
    但很多人不这么看,军队里大部分人认为这些所谓的虔诚信教者只是因为胆怯懦弱而不敢战斗。《圣经》十戒中的第四戒认为星期六为“安息日”,人们不应该做工。于是,道斯拒绝在星期六训练(而是调到公公休息日即周日进行弥补)。第六诫不可杀人,所以道斯拒绝接受武器训练,不肯拿枪。
这些与军队生活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古怪的生活习惯使得许多坚定不移的良心拒服兵役者受到孤立、囚禁、虐待,许多良心拒服兵役者”因为宗教信仰你被送上军事法庭。
    道斯也不例外。但他用一次次战斗中他无畏救助伤员,决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精神说服众人——不开枪,也可以为胜利,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渐渐,他得到了认可。
    在最为惨烈的冲绳岛钢锯岭战役中,面对劈头盖脸的高射炮、追击炮、掷弹筒,经过数日惨绝人寰的拉锯战,手无寸铁、没有后援的道斯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心中默默祈祷着“one more”,在美军都放弃了火力掩护的情况下,坚决不放弃一条可以拯救的生命,凭借自己的双手救下了75个奄奄一息的伤员,并把他们转移到了安全的后方。直到美军最后反攻成功,夺下钢锯岭,在新任务中严重负伤的道斯才走下了战场。
我思考了很久
    是什么,让道斯在被军队上下嘲讽、孤立、欺凌 的情况下,仍然不肯退缩,决意来到烽烟弥漫的一线,只为愿意为国献身,履行一个公民的义务。
又是什么让他在大部队已经撤离的后,在手无寸铁、孤立无援的敌方阵地上,一次次奔波,抛却危险的阻碍,在枪林弹雨中救下75个已经被“放弃”的伤员直到精疲力竭。
是信仰。
    不仅仅是一个基督徒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还有一个公民对国家的神圣信仰。他终其一生都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在自己宗教信仰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履行一个公民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我的思绪忽然飘得很远。
    想到去年,在敦煌鸣沙山上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个细节——午后时分,沙地烫得惊人。人手不可触碰自不必提,时间久了连橡胶鞋底都会熔化。而几近傍晚,沙漠里阴冷无比,还有阵起的巨风,裹挟着漫天黄沙,让人不得不掩住口鼻,否则很可能因窒息而丧命。我身着一整套精心准备的户外装备,都难以在那里久留。流动性巨大的沙坡,更是让穿专业的防滑登山鞋的旅人都难以稳住脚步,保持平衡,更不提向上攀登。
    而当年西行的玄奘,身背经书,足踏麻鞋,没有任何现代装备,甚至没有稳定的水源,竟一个人历经十九年时间,穿越沙山戈壁,一百一十个国家,足踏五万里行程,到达了佛陀的故乡。
这两个故事之间竟然有了某种奇妙的相似处——为了心中的信仰,翻高山越峻岭,只留给地平线远行的身影。道斯至枪林弹雨于不顾,一往无前只为带伤员回家;玄奘视大漠戈壁为无物,风餐露宿,只为到达心中的圣地,学习更精深的佛法。
    这不关乎信仰的内容是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有那一份不回头的执着。
踏上旅程可能不那么难。可使这一份对信仰的执着奔涌沸腾于血液中可谓不易。钢锯岭上,道斯是否想过暂时离开焦土遍地,死尸横陈,气味令人作呕的阵地,随大部队回到安全的后方休憩?眼前是否浮现远在弗吉尼亚家乡翘首等他归来团聚的父母兄弟的身影?漫天黄沙,烈日炙烤时,玄奘是否想念长安城虽不富足却稳定有序,可以果腹的生活?是否怀念晨钟暮鼓的静谧时光?
    他们做到了。为了信仰,他们也许动摇过,可是最终没有回头。
    我想,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
    有了信仰,有了坚持,我们才与其他只为了生存、果腹而活着的动物有了根本性的差别。我们才能够变得不平凡。
    若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那么信仰就是那一簇让我们得以在狂风、雾霭、风沙、雨雪中毅立的根。它深埋于肉眼不可见的泥土之下,却紧紧抓着你的心,为每一寸筋叶供养水源养分,让你得以不在茫然尘世中迷失回家的方向。
    这份信仰的内容其实并不太重要——它可以是对宗教的笃信,可以是对理论的推崇、可以是对天地宇宙的敬畏、可以是对道德的坚守、可以是对家的一腔赤诚、可以是对茫然尘世的一颗赤子之心……
    我们都需要有一份信仰。然后为之踏上时限为一生的旅程。
    而我正在寻找探索。相信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七):《血战钢锯岭》:个人信仰胜利的英雄凯歌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有些温情的战争小说,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在无任何援助的情况下徒手救出75人。道斯拥有常人无法及的坚定信仰,但他的信仰与主流思潮背道而驰,战场上不带枪支就好似羊入虎口,道斯却用事实证明战争也可以没有杀戮,只有救赎。这种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个人信仰被证明不完全错误,社会思潮大势所趋,个人观点显得极其渺小,但也有自己的价值。

我国有一条重要的为人处世之道——合群,社会群体为个体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庇佑所,而进入这个群体则需要一定相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构成了一部分主流思想。事实上,我国对观点与自己不同的人包容度并不高,因此我国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操控舆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主流的价值观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度越高,与之相背离的个人信仰价值随之降低,想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难度也愈高。道斯的信仰在军队中正是这样的存在,诵读圣经、过安息日甚至不携带枪支上战场,这个瘦弱的小伙子在战友的欺凌中,依旧遵循自己的习惯,每晚跪在床边,默念祈祷文,“他总能从上帝的教诲中寻得安慰和宁静”。无疑,道斯是个虔诚的信徒,他的信仰战争也无法改变。

书里第一章就塑造了一个孤独的信仰者形象,与电影不同的是书中直接从道斯的军旅生活开始,童年经历给道斯造成的影响通过插叙的形式展现出来,弱化了道斯后期英雄事迹的因果关系,因此更显得更加伟大和珍贵。《血战钢锯岭》初版名为《最不可思议的英雄》,但无论叫那个名字,书中都将道斯的伟大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人的信仰的之路无处艰难,他却每一步都走的稳健踏实,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救亡在战争中和杀敌一样重要,他身上未负有武器,却肩负着生命的重任,这力量比枪支更重。

孤独的信仰之路固然艰难,需要强大的自我主体性,与主流相抗,但容易的是,其中的目的根源是相同的:祈求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福音。书中给我的震撼太多,钢锯岭一役需要致敬的人也太多,但都没有“真实事件”令我惊讶,书中每一段关乎道斯的文字,都浸透了历史的血迹;每一张关乎战争的图片,都书写了和平的不易。心怀敬畏,对战争,对信仰,对生命。

无论主流思潮如何,都应保留一份属于自己的赤子之心。信仰无关民族,与主流思潮背离的个人想法可能有些难以置信,但都应尊重,荒谬可能成为奇迹。战争是一个恶魔,有人刀剑相向,以血刃之,自然也需要有人披着白衣,穿梭在死神乘坐的隧道,与之争夺生命,战场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被轻视。

但说再多都无益,不妨亲自去读一读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八):坚守信仰的传奇

坚守信仰的传奇 评书、电影《血战钢锯岭》 一本书、一部电影,都讲述的只有一个人,他是参加了二战时期钢锯岭战役的德斯蒙德·道斯,他是太平洋战场上的传奇,正是他不为众人所理解的信念,不断地支撑着他,一步一步地坚持着梦想的步伐,才成就了他传奇的一生。 不知为何,在历史中大放异彩的人物,总有一段不被世人理解的艰辛岁月,道斯亦是如此。 年轻的道斯,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充满着对世界的关怀和爱,分享美的幸福,感同身受地理解他人的痛苦,尽心尽力地帮助其他人。 对国家发生的时事时刻关注着,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国家当时正处于危难时期,希望通过自愿参加兵役,参加医疗队,用实际行动来爱国。 爱国,并不是非得上阵杀敌才能说爱着我们的国家,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后援支持也是爱国的精神。 他的信仰在当时的环境下,却显得格格不入,信仰不同,拒绝拿枪,被大众所厌恶,被称为“良心拒服兵役者”,被战友不容,被欺负侮辱,不准许做礼拜,错过婚礼,甚至逼着要退出医疗队,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 然而,面对一个个的磨难,他都坚持了下来。这是他的梦想,他梦想为之付出的国家。 对信仰的坚持,并非单从拒绝拿枪这一件事上,在生活中他也时刻约束着自己,做礼拜,不吃猪肉和贝类,不抽烟也不喝酒,禁欲式的严苛,时刻印证着他对信仰的每一个坚持。 在日本的那场钢锯岭战役中,在枪林弹雨的纷飞中,踏出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步,可他还是坚持着,秉持着“让我再救一个人”的信念,昼不停息地从悬崖上带下负伤的战友,带到安全地带接受治疗。 或许是启蒙导师内尔·凯特曼的教导:“任何事情,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促使他谨记医疗兵的责任,坚持多救一个人,在满目疮痍的战场,冒着敌人的炮火,独自一人,将一个又一个的伤员送到崖底安全地接受治疗。 75个人,多么让人震惊的数字,道斯仅凭一人之力,拯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让他们回到安全之地,重回家的怀抱。若没有他,那些被遗留在战场的伤员,没准被流弹中伤致死,失血过多致死,被日军清场杀死,都将在惶恐不安的忐忑中迎接死亡的降临。 真人真事,让事件更加令人动容,特别是在那战争的年代,在子弹不长眼的战场上,徒手救人,都有多大的心,才能不顾自己的生死,不惧一切。 德斯蒙德·道斯,一个年轻的躯体,撑起一个时代。不得不感慨信仰的伟大,成就了一段历史佳话。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九):信仰与你同在

没有亲历过战争的人是永远无法想象战场的残酷与可怕的,而亲历战争时能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清醒,没有抛弃别人保全自己,更是难能可贵。二战时期,美国的一个医护兵就是这样可敬的传奇。德斯蒙德·道斯,一个值得被全世界记住的名字。
他的故事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血战钢锯岭》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很多观众被这位英雄的事迹所感动,并深受鼓舞。道斯本人授权的电影同名军事文学《血战钢锯岭》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关于他成长经历和英勇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的信息,令读者和电影观众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英雄。
因为道斯,世人对良心拒服兵役者这一群体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其他战友眼中,他们不再是企图逃脱战争的胆小鬼,而是同样英勇的斗士。道斯刚参军时还争辩,我跟他们不一样,是因为信仰的原因不能携带武器,但我渴望参军,渴望为保卫美国的自由信念而战。他的确也是这样做的,虽因不参加持枪训练被上级呵斥、被战友欺侮,但道斯近乎执拗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对其他军事训练都严格认真对待,谁会想到一个小小的绳结,竟会在美军后来的钢锯岭战役中起到那样重要的作用。道斯在战场上一次次往返于枪林弹雨间,不放弃每一个受伤的战友,用行动让所有曾经质疑嘲笑他的人尊重他,是怎样的力量在支撑?
书中给出了答案。道斯一家是虔诚的基督教复临会信徒,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教会他爱与善良,即使别人对他恶语相向,他也会以宽容之心待之。从最初在新兵营里虔诚祈祷被人扔鞋,到后来战斗开始前几个战友请他带他们一起祈祷,信仰的力量之强大,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在气候恶劣、战况惨烈的太平洋海岛,亲眼目睹多个朋友的牺牲和可怖的战争现场,一次次濒临崩溃的道斯,想到上帝的仁慈和家乡的亲人,情绪就会平复一些,继续救治伤员的工作。宗教往往能赋予人内心宁静的力量,这种精神支撑又使接近极限的道斯振作起来,强忍住自己身心的巨大疲惫,竭尽所能为战友们提供医疗服务。在战场上,那个他们曾经嘲笑的胆小鬼医护兵,却是最英勇的人。
常有知识分子说中国人没有信仰,缺少敬畏之心,才会做出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对此我并不完全认同,虽然我国不是宗教国家,信仰也并不应该狭隘地等同于宗教信仰。然而虔诚的宗教信徒,总能以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宗教动人的力量。曾有日军回忆说,在他瞄准道斯的那一刻,扳机突然失灵了。道斯为救战友曾无数次完全暴露在猛烈的炮火之下,竟奇迹般地活下来,也许冥冥之中,真的有上帝在保护这虔诚的信徒。
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道斯一直坚守自己的原则,坚定自己的信念,也因此成为国家英雄。十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不抛弃、不放弃”精神,与道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超越国界与时空的信仰精神,值得所有人去践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血战钢锯岭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