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派工作》是一本由[日] 见城彻 / 藤田晋著作,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6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硬派工作》读后感(一):对一个出版机构的发展来说什么最重要?
其实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对一个出版机构的发展而言,是手中握有好的书和好的选题最重要,还是一些其它的什么因素更重要?看了这本书以后,多多少少解决了我当下的一些困惑。我觉得,打算长期在出版业工作的人,也许都该看一看这本书,了解一下一个日本编辑是如何和他的作者们打交道的。
这本书的作者见城彻原来是角川书店的编辑,从角川书店离职以后创办了幻冬舍。作者42岁从角川书店离职,几乎没有存款、白手起家,却能迅速网罗一大批业内一流的作者,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在自己这样一个出版社出书。并且在创办九年之后,幻冬舍就上市了,可以说在商业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我把自己比较关注的几点总结如下:
1、如何从零开始
在创业的一开始,见城先生每天花很长时间,亲手给50个人每人写了一封长达7、8页的信,拜托他们为自己的出版社写书。用现在的话说,这50个人分别是不同领域的大V或者是KOL,他们是作家、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见城先生给每个人写信的时候,都会用心去了解每一个人的详细信息,作家的话,会去看他们的每一本书,音乐家的话,会去听他的每一张专辑。通过这种真诚的亲笔信的方式,获得了一些人的认可,得以开始出版一些热门作者的图书。(当然他自己之前作为编辑肯定也是有一些作者资源的,但是当他成为了一个创业者,让作者在一个闻所未闻的出版社出书,难度还是非常之大的。)
2、要深度交流而不要浅度应酬
作者非常不喜欢浅度的人际交往,比如他不喜欢派对式的交往,也不喜欢和刚认识的人去KTV唱歌。他认为这样的活动基本上是敷衍的浪费时间的,他更希望能把时间用于一些更有价值的交流,比如说谈论作者的作品,以及对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的理解。
3、如何吸引业内人士和特定的作者
作为出版业从业者,稳固而可以信赖的业内人员的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就这一点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就是他在每个领域都要有这样两类稳固的关系,即三个业内认可的老牌从业人员(三位大师)和三个代表新的潮流的热门新人(三个新兴势力)。掌握了这样的两类人,介于二者之间的人就会纷纷找上门来。
如何与这两类人建立稳固的关系呢?当然主要的还是要了解他们,并且能和他们进行对话和交流。见城先生为了获得一位作者的认可,持续地在这位作者每次出书后都寄去长篇的走心书评,最后在第三十封信寄出之后,他终于获得了为这位作者出书的机会。他为了结识松任谷由实,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听她的歌曲,并且了解她的作品,后来终于有机会认识之后,相谈甚欢,立刻就能获得对方的信任。对艺术创作者来说,一个理解自己的人,比仅仅是客套地送礼物给自己的人来说更珍贵。
能够吸引作者的,不仅仅是金钱(这个当然也重要),也不是这个出版社出过哪些畅销的书。那些了解相关的领域、理解作者、关心作者本人、能和作者站在同一个高度甚至能为他们提出切中要害的出版建议的编辑,恰恰是一些非常厉害的作者选择在某一个出版机构出书的主要原因。作为作者来说,他们会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重视。其实作者和出版机构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希望自己的书能卖得好。他们当然希望把书交给那些自己认可的人。获得作者的认可和信任,才是一个出版机构最重要的财富。
还有一些是作者整本书始终都在强调的内容:
第一是要努力,一定要努力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的方方面面,至少成为自己领域的专家,能考虑到别人考虑不到的问题。
第二是要真诚,和对方交流一定要了解对方的立场,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并且用合适的方式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第三,不要先考虑对方能给自己什么,先去为对方考虑,去为他们付出,时间长了这种付出才能看到令人惊喜的回报。
出版机构和所有的企业一样,都是要依赖人际关系才能发展的。对出版机构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作者和媒体的资源,因此如何能建立稳固可靠的作者关系,见城先生的意见非常值得参考。这种老派的作风,也许不是特别符合国情,但是我认为这可能才是更为基本和核心的东西,它是积累性的而不是消耗性的,会为编辑自己和编辑所服务的机构带来更长远的利益。
本文仅代表个人意见。
《硬派工作》读后感(二):除了学习工作经验,更应该学习做人的道理
《硬派工作》是一本薄薄的书,封面设计很独特,在圆环的中心,写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不曾义无反顾地努力过,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这本书是见城彻和藤田晋合著的。见城彻是日本知名出版人,新锐出版社幻冬舍社长,他的奋斗经历是日本出版史上一段难以复制的传奇。藤田晋是一位创业者,26岁公司股票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新兴企业市场上市,成为当时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见城彻和藤田晋根据同一个话题,给出自己的见解和故事。见城彻出生于1950年,藤田晋出生于1973年,相差二十多岁,对不同问题的见解当然也会不同。因此,看这本书,就像看两位著名企业CEO在对话和讨论。藤田晋说,为了写作此书,那时他每周和见城彻见面讨论,我想他们俩讨论的场景肯定特别有意思。
这本书很薄,我花了不到2小时就读完了。但里面的故事却深深感染了我。
不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取工作的建议,还可以学习做人的道理。
第一, 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
这对我简直是当头喝棒。因为我对待小事,总是不够用心,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
很多人,小事瞧不上,大事没机会,人生就在抱怨和怀才不遇中蹉跎了。
其实,真正厉害的人,是用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因为每一件小事,都是你的作品,都反映着你的人生态度和能力。
在第一篇中,见城彻举了一个很小的例子。幻冬舍的清洁女工,在洗手间遇到见城彻,对他说,正在看某本书,特别有意思,下卷也一定会买。见城彻就说:您不用买。我现在手头没有,但三天之内就能把书给您。
这样的口头约定,很多人说完也就忘记了,很少遵守。而见城彻第二天就让仓库工作人员寄来这本书,请作者签上名,送给了那位阿姨。
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从这件事中,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这个小故事,也让我想起成甲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的例子。他觉得遵守承诺应该从口头约定开始。要么不答应,自己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就像见城彻说的,“没打算做的事情就别说。”如果不想去,就别说“下次一起吃饭吧。”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信赖之上的。
大部分人的口头承诺都是非常随意的,说完也不放在心上。而极少数人,重视口头承诺,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因此,他们也能够脱颖而出。
我们少的不是机会,而是抓住机会的能力。就像罗曼·罗兰说的:“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当真正的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到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真正浪费了时间。”
生活就是道场,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一种修炼。
第二, 良好的职场礼仪,很重要。
第二篇文章,讲的是职场礼仪。这个礼仪非常简单:“拨出的电话不要先挂断。”作者认为,给别人打电话,自己却先挂断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
作者认为,打电话本就是一件很失礼的行为,不知道对方正在做什么,就强行打断了对方。见城彻说,他给别人打电话,一定会等对方先挂断。
一些职场礼仪,看似微不足道,比如,打电话,递名片,却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人对你的评价。不重视职场礼仪,你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失去一些机会。
第三, 努力在自己,评价在他人。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以压倒性努力正面突破困境。
努力这个词,现在仿佛被用滥了。什么“你总是太相信努力”,“低水平的努力”等等,在作者见城彻看来,那些“努力”,都当不起“努力”这个名字。只有付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压倒性努力,才有资格成为“努力”。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付出了一点点努力,就觉得自己太不容易了,还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就先感动了自己。当别人没有被自己的努力感动时,我们反而怪别人有眼不识泰山。其实是你自己的努力太微不足道了。
有时候,即使你真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别人还是视而不见,那也不能怪别人。努力在自己,评价在他人。
第四, 工作太顺利,心里要生疑。
避难就易是人的天性,而有些人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去迎接困难和挑战。就像见城彻说的:“为了如履薄冰,我会主动把冰面踩薄。”他说,由此产生的压力,才能带来有效工作的实感。只有承受住这样的压力,才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工作的重点不在于用时的“量”,而在于工作的“质”。挑战多数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才是关键。如果一直只是做简单的工作,也就不用奢望丰厚的成果。
“所有人都想避开麻烦。但是若能迎难而上,就可以开辟出一条脱离凡庸的道路。只有在荆棘之路上步步前行,才能接近胜利。”
书中类似的说法还有:不郁闷,非工作。
第五, 抓住人心,打动别人。
书中有很多小故事,讲的是两位作者如何抓住人心,打动别人的。
这些小故事,我读下来特别感动。因为我自己在生活中,总是懒得这么做,因此,也就失去了与一些人成为好友的机会。
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我们会以为后会有期,但有些人,也许一生中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用“一期一会”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会面。也许很多人,一生中只有一次相遇的机会。如果你没有好好珍惜,就会错失与此人用心交流的机会。
与任何人交流,都应该用心。见城彻说:跟客人聊天气的酒店服务员是最差劲的。看到这句话,我进行了自我反思,因为有时与同事见面,都会聊天气。下次聊天,走点心吧。就像见城彻说的:交流的本质,在于触及对方的心。如果只是敷衍,还不如不要聊天。
藤田晋说,见城先生的言行有两个特征。一个是讨厌流于表面的事物。另一个是讨厌凡庸的事物。
看完这本薄薄的书,我意识到,有些人,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的职业习惯。像见城彻和藤田晋,他们及时不做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在其他的行业,也一定能够成为佼佼者的。
很多时候,不是你的工作不够好,而是你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习惯不够好。读读《硬派工作》,了解下优秀的职场人士是如何工作的,对我们的职业生活有很大帮助。
另外,管理好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其实就是在管理人生。要用心做好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