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说:“天意非吾辈所能为力,所能自主者,虚心、谨慎、勤苦而已。”
1
做人虚心
曾国藩说:“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曾国藩说:“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君子超越于一般人的地方,仅仅在于能够谦虚容物,心不自满罢了。
为此他将书房命名为“求阙斋”,时刻警醒自己虚心谨慎,以盈满为戒。
为官者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唯有海纳百川,才能引得八方人才都来归附。
正因为虚心待人,曾国藩身边才能聚起左宗棠、李鸿章这样的俊杰。
2
说话谨慎
曾国藩说:“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正如孔子所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连说话都不作数,还有什么事是他能做成的呢?
因此,曾国藩的一生,在“不妄语”上面下足了功夫。
与人相处,不要评价别人的是非对错,更不要在口头上起无谓的争执。
即便讲话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不注意语气、方式和场合,也很有可能事与愿违。
宁愿在口头上吃些亏,也不要跟人打嘴上官司。
3
做事勤苦
曾国藩在家信中感叹:“全家后辈子弟,全未见过艰苦模样。眼孔大,口气大,呼奴喝婢,习惯自然,吾深以为虑。”
他说, 一个人的底气,不是从家门荣光得来,而是靠自己吃苦耐劳挣来。
曾国藩下定决心,要扭转这种不靠谱的坏风气,他写家信立下规矩:
凡曾氏一族子弟,都要半耕半读。
不可以坐轿,不可以使唤人取水添茶。
家中不蓄积银钱,让子弟觉得无所依仗。
这样一来,子弟逐渐习惯勤苦的生活,总能够自强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