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14年,妈妈每年都为你设计不同“仪式感”的生日,记录你的成长。
家里那些“十月时光”纪念册,看过的朋友们都说,这是你未来最宝贵的财富。
今年,面对青春期的你,妈妈决定不搞生日花样,而是真诚地跟你聊聊四张“人生底牌”。
01
有人说,现在社会外表干净的女孩比比皆是,房间干净的寥寥无几。
你小时候背过《朱子家训》,第一句便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国学大师南怀瑾,同样把“洒扫应对”称为真正的儿童教育,认为孩子教育要从清洁习惯入手。
他说:“把基本的生活教育学会,到社会上才能顶天立地,与众不同。”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给女儿制定“九条家规”,堪称精英教育典范。
其中“铺床、保持玩具房干净、帮父母分担家务”这三条,都是清洁整理范畴。
你看,妈妈要求你每天整理房间,定期整理衣柜这些事,古今中外都有证实,并不是什么“幺蛾子”。
前段时间,袁姗姗的家在综艺节目里曝光,肆意乱堆的房间被包文婧直接吐槽为“猪圈”。
这种家居“泥石流”,着实让人透不过气。相反,居所“清流”却能让人清新惬意。
网上有一位常常分享东京独居生活的小姐姐,就是这样的“小清新”。
偶尔点缀的小花和追剧配美食的生活,有一种隔离喧嚣的温馨美好。
亲爱的女儿,在把脸和着装收拾干净之前,一定先让你的房间干净。
02
关于格局,“官方释义” 涵盖了认知、三观、思想、行为、习惯、性格等等很多方面。
你看,诸如境界、胸怀、追求等这些美好的人生状态,都可以称之为格局。
人生最可贵的品质,就是格局。
塑造格局,全靠学习,靠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读书,给你更宽广的视野,让你从容面对这个世界,让你掌握更多生活主动权。
很多人眼里,董卿堪称读书“代言人”。
董卿自小爱读书,通常三五天读一本名著,现如今依然保持每天一小时阅读的习惯。
阅读,成就了她的气质,沉淀了她的智慧,让她有足够底气去驾驭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读书,是一种向内的旅行。旅行,则是向外的读书。
余秋雨曾被问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的关系,他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米歇尔在自传《成为》里感慨:“爸爸的别克车,是我通往世界的窗口。”
正是因为爸爸常带她外出观世界,才培养了她“成为自己”的世界观。
刘屈艳扬说得好:“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在读书和行走中,建立起自己的认知坐标,成就有高度,有温度的人生格局。
03
很多人喜欢高晓松这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梁启超曾书信给女儿:“趣味转个新方向,便觉换个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这种生活是极有价值的。”
如此细腻地描绘人生趣味的美好,也只为循循善诱女儿学习他这种“烂漫向荣的长处”。
比如这几位:
才女徐静蕾,写作、书法、手工都是她的最爱,她把这些兴趣爱好当成最好的休息。
这个世界,有人过着一生只有一种样子的“将就”生活。也有人过着在诸多兴趣爱好中自由切换的“讲究”生活。
两种生活之间,差的就是兴趣爱好这个支撑点。
很庆幸,女儿心里装着美术、书法、乐器、茶艺、烘焙等很多非功利的兴趣。
04
底牌四:身体健康,才是人生“王炸”
前几天,看到一则“八成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的消息,很是揪心。
风华正茂的90后,明知熬夜、吃外卖、暴饮暴食等习惯伤害健康,不是及时止损,而是“讳疾忌医”。
妈妈真想说:“孩子们,人生很多事可以试错,唯独身体的错,不能试!”
就像几个月前,人民日报那则“10天内3位青年医生猝死”的扎心新闻。
三位医生的悲剧,都是因为长期熬夜。
虽然太多人“以身试病”后,顿悟警示:“别虐身体了,真的会死。”
事业与健康真的冲突吗?
李开复在《向死而生》里说:“年轻人追求事业完全OK,但是要饮食、运动、睡眠上做得好一点。”
是的,妈妈非常严肃告诉你:“这世上没有什么事值得你熬夜、生气、郁闷、不好好吃饭。”
妈妈更不在乎你未来做什么工作、开什么车、住什么房、但永远要求你,照顾好身体。
这样的你,就是妈妈最喜欢的样子。
孩子,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把健康这张“王炸”握在手里,你就赢了。
关于教育,有人说:“把学校教的东西都忘记之后,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亲爱的女儿,妈妈希望这四张人生底牌,都能成为你“剩下来”的教育。
健康的身体,让你的生活朝气蓬勃。干净的气质,让你的日子澄澈清新。有趣的灵魂,让你与世界链接出更多美好。豁达的格局,让你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做个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