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一匹马的力气大小,是良骥还是驽骀,要看它的神态与气息;
人也是如此。佛家说,相由心生。
听过一段话:“性格写在唇边,幸福露在眼角。站姿看出才华气度,步态可见自我认知。表情里有近来心境,眉宇间是过往岁月。”
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去过一家早餐店,大家都叫老板“李叔”。这家店的生意一直不错,每次路过时总能看到店里排着长队,
顾客来买早餐,他总是笑脸相迎,和和气气地向顾客问好,还会默默地记下熟客的喜好,和顾客打成一片。
卖早餐需要早起贪黑,一天下来,人的精神往往疲惫不堪,还能保持张笑脸实属难得。
对比旁边的早餐店,店员总爱板着个脸,好像别人欠了他钱,谁看了也不愿意走进去。
俗话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温馨的“名片”递出之后,别人会感受到那份真心诚意和平易近人;
而一个人如果脸上眉头紧锁、神情严肃,难免给人一种难以靠近的印象。
心里充满阳光的人,面容看起来往往和善温厚,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为人处事,都更受人们喜欢,人生路自然越走越宽。
人生不过三万天,何人不怀喜与忧。
会生活的高手,从来都是自信满满,心情愉悦,脸上常挂着一抹暖暖的微笑。
他们并不是生活上万事皆如意,而是他们明白:击败苦难的永远不会是沮丧,乐观与微笑才是。
即便无法掌控命运中的旦夕祸福,至少脸上的微笑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心中充满阳光,哪惧前路黑暗。
要抓住一切可以微笑的机会,在苦中也要作乐。
做一个开朗的人,做一个温暖的人,做一个向上的人,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作家三毛也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
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这个意思。
听过一些人高谈阔论:“一直不知道读书有什么用,我从来不读书,不照样开跑车吗?我厂子里现在三百多号人,随便一个人的工资都比很多书生高。”
这部分人尤爱炫富,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与人见面,必谈自家的车、房,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
同样是这批人,酷爱谈论明星轶闻,谁与谁情变,津津乐道;谁另结新欢,如数家珍。口沫横飞,脸上的神情、眼里透露着艳羡之意。
梁实秋先生说:“读书不读书,过得是两种人生。”
深以为然。
爱读书的人,不会只从“有没有用”这样功利且肤浅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
知识的丰盛让他们感知到更丰富的世界,格局的博大让他们对生命的壮观有更深的体悟。
当炫富者发出“读书无用论”时,他们不会做无谓的争辩,一是因为并不羡慕那样的生活,
二是因为看的越多,读的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的无知,越懂得保持一种谦逊的态度去为人处事。
曾国藩在家训中曾写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读书,不仅能影响容颜、气质,也能改变人生的轨迹。
心善而貌美
听过一句话:“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容必有婉容。”
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有亲和力,与之交往如沐春风。
而自私、狡猾、爱算计的人,相貌往往不耐看,即使有着姣好容貌,稍多接触便会发现只是徒有其表,惹人反感。
颜值可以美容,但掩盖不了本色;气质可以塑造,但脱离不了本性。
心恶则貌丑,心善则貌美。
有一段话说的很对:
生活中总能看到些公众人物,穿着光鲜,有着一副姣好的面容,却违法违纪,处处无视于法律规范、社会公德。
徒有其表,难成气质。唯有内外兼修,才会更美。
皮囊再美,也砥砺不过时光。唯有在脸上的微笑、书香的气质和善良的内心下孕育出的精神长相,才会历经岁月的磨洗而越发蓬勃与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