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是一本由青砥瑞人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读后感(一):《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了解人脑魅力,拥抱快乐生活
人类头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很容易关注事物风险的一面或消极的一面。那么,针对人脑的这种特征,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打工人来说,通过如何活用头脑的机能而找到新的希望和新的机会呢?
《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会告诉你答案。本书作者是神经科学系跳级毕业生青砥瑞人,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神经科学这一新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人生,铸就强大的心理韧性,从而扛下生活中处处不在的压力,使我们面对想逃的压力依然能活出滚烫的人生。
青砥瑞人经常会受到各方的邀约,去讲授人脑的魅力——大脑·神经科学演讲,而他的听众一般是活跃在一线的商务人士、大企业的CEO、董事、律师、医生、神经科学家、记者、政府部长、中小企业经营者、学生等。可讲,青砥瑞人的关于人脑魅力的演讲备受各层人士的青睐。由于作者工作较忙,很少有时间帮助更多的人,于是百忙之中造就了本书《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动力”。什么是超认知?超认知的作用及如何培养?为什么说,这些——有认知超认知的重要性,把握动力的系统,有意识的切换注意力,设计动力触发器,在心中把失败当作一种幸运,享受“新事物”,接受“模糊”“无知”,心理安全是大前提 ,观察自己的直觉,了解自己在什么状态下更容易分泌多巴胺,重视自己跃跃欲试、热血沸腾的状态,和自己的情感做朋友,关注多巴胺分泌时的状态并反复玩味这种状态,给自己更过积极的情感,锻炼自己的“积极天线”并让它变的更灵敏,等——事培养动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部分是“精神压力”。为什么说在某些情况下精神压力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能力?为何要和压力交朋友?为什么说这些——接受精神压力的多样性,了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倾听压力反应的声音,审视自己的精神压力(超认知),重视违和感和纠结状态,接受模糊的状态,有意识地关注积极的方面,不要吝啬您的笑,诱导血清素的分泌,让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先地位等——是和压力交朋友的有效方法?
第三部分是“创造力”。神经学科中的创造力指的是什么?怎么理解这些——爱上自己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脑,有意识的让自己进入无意识状态,专注于单调的作业,发挥无聊的作用,认真体味自己的情感和感觉,倾听自己的违和感并将违和感看做创造力的宝库,享受不确定性等——事提高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读后感(二):缓解压力,从了解压力可以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我也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自己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在童年的时候才存在过。
想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的比较好,我们就需要深刻的认识到压力本身,学习如何去应对他们,从而让自己的整个身心状态都比较的轻松自在。
最近我读了《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这本书,这本书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来解读人为什么会有压力,并且教我们如何去消除负面的精神压力,让我们拥有更加自在的人生。
我们常常很容易认为自己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如此。我们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有怎样的缺点,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在承受什么样的压力,而这种不能觉知的状态就意味着可怕的隐患。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正在承受某些压力,才能够想办法去调整自己的状态,改善自己的能力。从缓解精神压力的角度来看,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的身心状态有更多的觉知,更多的留意。
这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受到欲望的支配,比如想要去吃某样东西,想要去玩某个游戏......其实在这些过程中,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分泌出了多巴胺。
多巴胺会让我们对要做某件事情感到快乐,从而促使我们产生行动。有些孩子沉迷于游戏,就是因为大脑一直在释放多巴胺,告诉他——快开始新的一局游戏吧,那会让你感到快乐。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造性的想法——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我们能把“肚子饥饿”制造的多巴胺,有意识地引导到“学习”的方向,就能激发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有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无意识的实验,促进体多巴胺的分泌,就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
从理论上来讲,这样做是可行的,而在具体的操作上,我没有需要经过一些练习,才能实现这种注意力上的巧妙转换。目前我还没有做过太多类似的练习,但希望这个方法确实有效。
适当的精神压力对我们的行动是有帮助的,能够让我们更加有动力去完成任务。 痛苦,有些时候也会有一些积极意义。在经历痛苦之后,能够让我们对快乐变得更加敏感,更加珍惜。
我们经常可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某个人大病初愈之后,发现了自己生活中那些简单真实的快乐。所以在经历痛苦的时候,我们不必过分的抗拒,而把这些都当做一种经验的积累。
在这本书中提到了非常多具体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相信阅读这本书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是有帮助的。
《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读后感(三):将痛苦的压力化作前进动力,而非压垮自己的稻草
《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书中先举了一个人们吃辣会上瘾的例子。
众所周知,辛辣并不是一种味觉上的感受,而是一种疼痛的感受,但是我们却很享受这种疼痛的感觉。就像吃辣条一样,或者吃火锅一样,就是会越吃越嗨皮,越吃越高兴,虽然嘴里麻麻的辣辣的,但是依旧会忍不住再继续吃吃吃。
痛苦信号伴随着快感,让人无法自拔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里没有进行明确的阐释,但是他将动力与痛苦进行了结合。
我们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感觉很痛苦,因为感觉到了痛苦,所以产生了畏难情绪,进而没有了动力。但是这本书却将痛苦与动力结合,让痛苦产生快乐,进而产生动力。在动力的推动作用之下,执行我们并不想做的那些事情。执行过程也许会痛苦,但是痛苦是会伴随着快乐的。
家庭暴力也有类似的原理,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不愿意和丈夫离婚,这一点很多人都不能理解。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丈夫对妻子进行家暴后会有所悔意,对妻子疼爱有加。当疼爱与暴力的反差实在是太大的时候,这样的反差会让妻子对这样的疼爱产生强烈的快感,并形成记忆,保存在头脑中,结果妻子反而很难离开实施暴力的丈夫。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痛苦来提高动力呢?
有的时候我们在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的时候拼命努力时,这个过程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会十分的痛苦,都不会很轻松。但是我们熬过这个阶段以后,就会感觉到很快乐,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就是痛苦之后获得的快感。
理解了当前内心承受的痛苦,将对以后获得更大的快乐有所帮助,我们就会懂得珍惜当下的痛苦。将这份痛苦化作未来幸福的信号,好好珍惜,以此来获得努力的动力。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延迟满足感,就类似于基金定投一样,这个过程非常的漫长,甚至在高低起伏的股市之下会感受到痛苦,但是稳定投入的话,我们会收获到胜利的果实。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逼迫自己挑战极限,让自己感受到痛苦和艰难,这样子在体验过痛苦之后,面对其他事情可能也会感觉到一份轻松感,但是这件事情只能自己针对自己去进行,绝对不可以逼迫他人。
逼迫他人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是愤怒,让对方感觉到过度的压力。
而自己逼迫自己也有一定的条件。
首先,我们要学会自我减压,懂得让自己休息,可以善待自己,善于管理自己,管控压力。
如果做不到善待自己的话,那么很可能在逼迫自己的时候形成压力,导致崩溃。
我认为这种痛苦动力的方法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这样也有利于我们的抗压能力的提升。
好巧不巧,我自己本身心态很容易崩,抗压能力很弱,因此这一章节的内容我印象很深刻。
“逼自己一把。”
毕竟被人强迫学习与心甘情愿地逼着自己学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是被逼迫的,但其实状态是不一样的。
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无论在面对什么情况的时候都十分需要的一种能力。
《原来每个人都说自己压力好大》主要是告诉我们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其中列举了很多个将压力化为动力的方法,并且对人体的大脑构造以及激素分泌、神经科学领域都进行了阐述。
如果感到压力的话,可以根据目录选取自己所认为符合自己情况的案例,对自己进行实践。
压力是不可避免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压力之下,继续前行,而不是成为被压垮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