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人际关系
短短八周的课程,我们学习了人际交往与沟通、情绪调节与压力应对、大学生的爱情以及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影响等相关课程。其中,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课程让我印象深刻。
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如同深不见底的大海,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海面,其实暗流汹涌。这个学期的心康课程也开设了人际交往的相关课题课程,回顾半年多的大学交际生活,更是让我感触颇深。
记忆停留在心康课的第一节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便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那六个交往原则我还记忆犹新:尊重原则、平等原则、诚信原则、交互原则、距离产生美、黄金原则。我能深刻体会到这门课程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它或多或少地给予我们一些帮助。在大学里,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你的大学生活。而在大学生活里,宿舍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宿舍的相处之道不容轻视。
人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大学里遇见五个与你共度四年大学生活的朋友着实是一种缘分。但相处之久,宿舍成员便就会暴露出各种缺点与不同生活方式。一旦出现分歧,这就容易导致宿舍内部出现矛盾,也会引发争执,宿舍关系每况愈下,宿舍将会鸡犬不宁,一团糟,甚至出现人命事故。就比如心康课上所提到的例子,一个女生在她宿舍里由于自己的学习、休息时间与其他人不同而产生了隔阂,本来自己是作息规律习惯良好的一方,却因与他人所异而被判为错的一方,遭受排斥。这无疑出现了宿舍矛盾,会导致双方的人际交往走向极端。其实,如果宿舍内部能坐下来好好交流,尊重、理解和反省约束自己的言行会得到更好的结果。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宿舍深夜打电话、宿舍卫生、不洗袜子……等等的不合理都会滋生“宿舍不和”的细菌。
就我们宿舍内部而言,我们来自相邻的地方,习惯的共性还是占一大部分,可以说真的很有缘分了,但也不免会出现矛盾。就比如有些人起得早时,就会发出一些声音,时大时小,这时睡觉的同学就会烦躁,有怨气,起床后就会有起床气。有时我们也会因宿舍卫生、小组作业工作分配出现小小问题而有争执,或是也会为早起占位要不要帮舍友占位置而烦恼,因为你早起跟其他人晚来却坐到差不多位置,内心实属不甘……但遇到这些宿舍问题,我们都会直接提出或委婉地道出,大家共同商讨沟通,这些最终都能得到谅解和解决,因而也印证了心康课的沟通技巧:学会倾听、用适合的语言和姿态进行沟通交流,这确实会给我们解决宿舍问题提供不错的方案。
但除了宿舍内部关系要处理,宿舍外部的人际交往更是复杂难处理。
说到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宿舍交际问题,不得不提我们宿舍和楼上产生的噪声影响的矛盾问题。从上个学期开始,我们宿舍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熄灯后都饱受着楼上拖椅子的噪声,甚至于有时她们没课就会一直有这种嘈杂的声音,导致了我们整个宿舍出现睡眠不足,精神崩溃的问题。在舍长群沟通无果后我们联系了楼上宿舍班级的同学兼生活权益部干部,但经其间接沟通后依然无果。然后她们好像出现故意报复的心理,声音更加紧密和大声。于是,我们将问题跟宿管阿姨及宿管老师反映了,阿姨也帮我们了解了情况,后面直到辅导员帮我们出面才解决了这一宿舍问题。从这件事上看,在与不熟的人、宿舍交流沟通时,我们就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一方面我们担心直接沟通而对方不肯承认,另一方面我们也担心矛盾进一步激化,都没能以沟通方式解决问题。而更重要的是,沟通无果的人际交往会让矛盾恶化,产生恶意伤害的结果。
因而,在心康课结束之际,我回想这一问题,不由得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宿舍以外的矛盾呢?首先,我觉得尊重原则首当其冲。尊重别人不仅能减少矛盾发生,而且能与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其次是交互原则和黄金原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待你那样对待别人,互相尊重理解他人真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可或缺的方式。最后,如果真的自己无法通过沟通解决的问题矛盾,一定要找他人帮助。矛盾不能堆积,否则激化上升,到了无法化解时,可能就会引发争吵,甚至出现人命事故。从云南大学得“马加爵杀人事件”,到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再到复旦大学宿舍饮水机投毒事件。中国高校接连出现“同室操戈”的血淋淋的寝室血案,不得不让人震惊与恐慌。
人际交往不仅局限于宿舍,因而,处理好自己的宿舍关系和宿舍以外的同等重要。 学会与人交往,迈好人际交往之路的每一步,于每个人都非同小可。走好每一步路,会让我们走的更长远,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