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大脑——分时段打造你的高效脑、抗压脑、幸福脑》是一本由[日]小林弘幸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4小时大脑——分时段打造你的高效脑、抗压脑、幸福脑》读后感(一):80个小习惯让每天活力满满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学习效率低,压力大?
你是不是觉得早晨起不来,即使醒了也不愿意睁眼,没有勇气开启新的一天?
结束一天的工作,你是不是有时候觉得快要“累瘫”了,连呼吸都觉得累?”
是的,这段时间我就是这样的,看到这三句话完全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就是及时雨,到手就一口气阅读完毕。
书名:《24小时大脑》
作者:小林弘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是从脑科学的角度深入探究全脑管理方法,不同时间段大脑的黄金规律,为我们量身定制24小时“超燃”大脑,快速打造活力“爆表”的晨间大脑,集中精力的日间大脑,深度放松的晚间时光,轻松而创造力的夜间大脑,以及充满仪式感的周末时光。
作者用了80个高效实用的科学用脑和精力管理习惯,真正帮助“忙。累,困”的现代人走出焦虑,抑郁的情绪陷阱,疏解心理压力,高效完成任务。
开始一看80个习惯要在每一天完成肯定 非常的多,要去践行一定非常的困难,阅读完毕后,发现其实这些都是一些可践行也不需要花很多时间的小习惯。
阅读一本书蕞好的习惯就是列出一个践行清单,让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不管这些到底有用没用,先做了再说。
1.早上闹钟响起,首先来一个被窝伸展操,让身体从睡眠模式转换到起床模式。
2.起床后拉开窗帘,感受阳光的沐浴,唤醒身体。
3.喝一杯水,激发自己的大脑
4.又是一个能量满满的一天,感恩这一切
5.站在电子称上面随时关注自己几斤几两,做自己的健康管理师
6.享受一份美味的早餐开启一天的美丽心情。
7.每天喝一盒酸奶,酸奶能够减肥,改善皮肤哦。
8.制定今日计划清单,让工作生活更有序。
9.上下班时候可以提前一个车站下车步行去公司与回家
10.能爬楼梯就不坐电梯。
11.工作之余抽出一些到阳台外面仰望天空,
12,随时想到喝一口水。餐前半小时喝一杯水。
13.早餐吃饱,午餐8分饱,晚餐6分饱
14.半小时的午休时间会让你满血回归。
15.把“总会有办法的”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口头禅
16.早一点时间用晚餐,晚餐后出去散散步。
17.每天写三行日记
18.睡前半小时与手机保持距离。
本书一共有80个习惯,此时我先列出18个行动清单,用这些微小的习惯为自己的大脑赋能,让自己在忙碌的日子里活力满满。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心理压力,享受快乐生活。
《24小时大脑——分时段打造你的高效脑、抗压脑、幸福脑》读后感(二):《24小时大脑》:想提升脑力就先给大脑排个班
一样是忙工作,忙学习,有的人忙得脚不沾地还每天都能干劲十足,看上去元气满满特别充实。然而到了自己身上,为什么就总是累得头昏脑胀疲惫不堪?一样的时间投入,一样的工作强度,那些每天元气满满活力十足的人,是怎么做到如此轻松就搞定了的? 如果两个人无论是知识积累、工作经验、身体素质和工作热情都不相上下,那么他们的工作效率和状态的差距就一定在于用脑方式的差异了。
从每天清晨醒来开始,我们的大脑就已经先我们一步,开始它一天的工作了。无论我们是想要饱餐一顿,还是完成工作学习任务,甚至是当我们想要放松精神休息一下,这些都需要让我们的大脑进行相应的工作。更别说当我们认真思考的时候,承受压力的时候,情绪变化却默默忍耐的时候……这一切都会给大脑带来负担,让大脑不得不包揽所有的工作。想想吧,我们的大脑其实比我们自己要累得多呢。
大脑需要处理的工作这么多,自然的,在不同时间段和状态下,大脑的工作效率自然也会不同,那么我们在大脑的帮助下所做的工作,所产生的效率和所耗费的心力自然也会有差别了。那么在总体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改善工作方式,将合适的工作内容安排在更适合大脑处理此类事宜的时间段里,那么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提升了,我们所耗费的心力也就不会那么大了。 所以,想要做到在工作之余依然能够保持元气满满的精神状态,就需要我们找准合适的时间来做合适的工作,让大脑一直处于高效低耗的工作状态。这样,我们才能保证随时精神十足,元气满满,让工作之余也保持自信愉快的心理状态。
《24小时大脑》将一天24小时进行细致的划分,明确标注出大脑每天在哪个时间段所擅长的项目和所需要的休息方式,科学准确地对用脑方式进行衡量,就可以在更加高效地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和高效的使用,让我们的精气神随时处于较高水平,每天元气满满,信心百倍。 《24小时大脑》的作者是日本自主神经专家,东京医师会理事、医学教授。他用专业的医学知识,从脑科学角度深入探究全脑管理方法,不同事端大脑工作的黄金规律,为完美量身定制24小时“超燃”大脑。晨间的活力爆表,白天的精力集中,夜间的超级创造力和深度放松,以及周末充满仪式感的周末大脑,让我们能够科学用脑和精力的高效管理,真正走出焦虑、抑郁、萎靡不振等现代人常见的精力情绪低谷,疏解心理压力。 让大脑“分时段工作”,可以让来自生活中的压力变小,让疲惫紧绷的大脑喘口气。用正确的方法劳逸结合,给予大脑合适的放松,同时也能够协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运作,让身体能够一直保持元气满满的状态,使我们能够精力充沛地进行接下来的工作。这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够避免因神经系统长时间得不到科学有效的调整而带来的某些疾病。
既然要让大脑分时段高效运转,分配好工作和休息的时间,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平稳心情,那么,一天当中的用脑时间,究竟应该如何分配呢? 早晨6点,是唤醒大脑的最佳时刻,睁眼起床大作战以后,一天的工作就要开始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做一些需要开动脑筋的比较困难的工作,那么你的大脑会一整天都能保持活跃。所以这个机会千万不要浪费了。另外,起床后3小时是大脑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也是记忆的黄金时间。 大脑不参与体力工作,但是消耗的能量一点儿不少,即使补充能量是重中之重,所以早餐千万不能省。之后的9点到18点则是工作的钻石时间,而上午的时间里大脑会更活跃一些,所以要把需要高度用脑的工作放在12点以前。到了下午,交感神经状态开始低迷,更适合与做一些不需要动脑的机械性工作。所以如果需要做工作计划,一定要放在上午或早晨完成。 工作间隙如果感觉到大脑疲惫,就一定要停下来休息,仰望天空,同时还能缓解身体的疲惫。到了午餐时间,只吃八分饱就够了。吃得过饱过快都会让血液大量涌入肠胃,造成精力不集中。 晚上的18点到22点是睡觉前的黄金4小时,要避免让大脑处于兴奋或持续疲惫的状态,这会让大脑得到更深层次的放松。而睡前的黄金1小时则是记忆力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背诵学习。睡前半小时则要远离手机,因为显示器发出的蓝光会刺激大脑,影响接下来的睡眠质量。 每天都保持这样高强度的用脑,就算是大脑也会抗议消极怠工的,所以在周末的时候,给你的大脑放个假吧。享受一次惬意的旅行,或是一整天不做任何安排,让大脑得到久违的放松,才能最快地恢复满满元气,消除心理压力,有效提升工作学习效率。
《24小时大脑——分时段打造你的高效脑、抗压脑、幸福脑》读后感(三):如何管理好时间?《24小时大脑》:为你量身定制“超燃”大脑
你有没有发现: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还常常受限于时间?
为此你做了很多尝试,制定了各种计划,却效果不佳,每次都是无疾而终。
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时间呢?
事实上,管理时间就是管理你自己,而管理好你自己,需要清楚了解你的大脑。
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扛不住事”的,时常会让人觉得疲惫、无聊、焦虑、压抑……也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大脑才会分泌多巴胺,让你产生愉悦感。
所以,要想轻松愉快地管理好时间,就得让大脑先舒服下来。大脑过好一天,你就过好一天。
小林弘幸《24小时大脑》这本书,从脑科学角度探究全脑管理方法,通过把时间分成不同的时段,量身定制了24小时“超燃”大脑,一共80种方法,让大脑分时段高效运转,让你随时都能调整身心节奏,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稳。
6:00-9:00是起床后的黄金时段,可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也就不能很好地利用这段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起床后的3个小时是一天中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当我们起床后,大脑神经递质之一的5-羟色胺的含量会上升。这时候,如果你背诵诗词、英语单词,记熟的可能性会大于其它时间。
可是,早上6点闹铃响起时,你并不是很想睁眼,也不是很想起床。或许是因为一晚上睡得不好,腰酸背痛;也可能是起床后就生闷气。毕竟,情绪有时候就是这么无理取闹。
如何让你的身体从睡眠模式转换到起床模式,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呢?
1.躺在被窝里做伸展操,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慢慢地唤醒你的身体,让你更轻松地起床而没有起床气。
2.走到窗边,拉开窗帘,让清晨的阳光1秒就激活你的大脑,唤醒身体生物钟,加速血清素的分泌,让你满血复活。同时,户外的清新空气,还可以改善大脑缺氧的症状。
3.接着,喝一杯水,补充轻度脱水的问题,温柔地唤醒你的身体,激发大脑活力,同时调动体内的资源,让身体的压力感降低。
4.每天重复一句正能量的话,可以让你的情绪更加稳定,带来内心的安宁。
5.早餐多少要吃一口,因为你的大脑不抗饿,哪怕是少量食物也行;最好是能吃自己喜欢的食物;享受早餐的过程能让你感到满足,可以为一天的好心情打下基础。书中这样写道:“一顿健康的早餐会提供身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提高血清素水平,从而帮助你调整好情绪,增加你的‘快乐值’”。
6.到底要不要晨练呢?可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有的人习惯早上运动,那就坚持下去;有的人觉得早上运动会让身心疲惫,那就不运动。毕竟,早上最重要的是转动大脑,而不是趋势身体。
7.养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大脑天生“懒惰”,喜欢待在舒适区内,有规律的生活可以让我们减少迷惘、做选择和判断,更好地保持心态稳定,保持好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
8.做好今日计划。越是忙碌,越需要静下心来书写,把一天的流程安排妥当,更好地掌控时间。而且这个过程可以 让我们的呼吸变得平稳,放松身心。
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说,9:00-18:00是工作时间。白天的这段时间,我们的大脑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各种信息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的方式涌入大脑。我们的大脑也一直在工作中,不断地处理这些信息。
但是,我们的大脑有时也会开小差,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感到压力大,控制不好情绪等等。
这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工作中的钻石9小时,使其更高效呢?
1.上午是大脑最活跃的时间段,可以把需要深入思考或想象力的工作放到上午去做,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例如:写策划方案、思考难题。
2.把不需要深入思考的机械性工作放到下午来做,例如:处理电子邮件、打电话给客户、开会。因为这个时间段,大脑中的交感神经开始低迷,而且我们的精力也不如上午那么精神
3.爬爬楼梯、做做深蹲,都是不错的运动机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同时能调整身心状态,提高注意力和工作效率。
4.抬头看看天空、深呼吸。放松肩膀,调整呼吸,转换心情,释放紧张和压抑的情绪,让身心变得更舒畅。
5.享受美味午餐,给大脑“加油”,给身体补充能量,这样我们才能在下午更好地投入工作中。
6.半小时午休,让身体满血复活。抓紧时间打个盹儿,消除身体疲劳,避免下午犯困,让大脑更加清醒。
7.不焦虑,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当你感到焦虑或心情烦躁时,放慢你的速度,比如让呼吸放缓、语速变慢。同时,把需要做的事情罗列出来,一件一件着手解决,避免恐慌,沉着应对工作。
8.随时随地喝一口水。当你紧张、焦虑、心神不宁的时候,喝一口水,可以让你的心情平静下来。不过要注意的是,喝水是少量多次,不仅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还能让你更有精力。
18:00-22:00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是白白浪费了,有的忙于娱乐消遣,有的忙于家庭生活。
都说下班后的时间,决定你的人生。这段时间,不仅仅是让你弯道超车的资本,也是让你调整身心状态的。
如何更好地度过每一个晚上呢?
1.晚餐一定要吃,最好是选用温热的食物。这不仅能温暖你的胃,还能缓解疲劳,摆脱疲惫,放松心情,因为温暖的食物能促进肠胃的血液循环,提高副交感神经的活力,修复状态。
2.晚饭后散步,不仅不会给身体造成负担,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一天的疲劳,而且相比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散步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3.睡前听听音乐,增加幸福感。选择节奏固定、音阶变化少的曲子,能让大脑产生快感,让心情变得愉悦。而且有规律的节奏还能让心绪平复下来,消除疲劳。
4.给自己半个小时的“自我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坐在沙发上看书、修剪植物、听听音乐。当然,这与无所事事地打发时间不同,这是有计划、有意识地自我享受时光,能帮助你更加了解自我、享受生活。
5.每天写三行日记。你可以记录失败的事,记录感动的事,制定明天的计划。比如:失败的事情:没有完成看完一本书的计划;感动的事情:写完了一篇书评,读者的反馈还不错;明天的计划:运动1小时。
6.睡觉前半小时远离手机。手机散发出的蓝光会影响睡眠,且对眼睛也不好;手机上的各种信息,会扰乱你内心的平静。而睡前半小时远离手机,可以提高睡眠质量。
22:00-6:00是睡觉的时间,也是大脑清理垃圾的时间。在这个时代,大脑会开启“大扫除”模式,清除大脑中的代谢毒物,让你早上醒来后拥有清醒的大脑。
可以说,你的睡眠质量,直接决定了你第二天的状态。
1.学会发呆。除了晚上睡觉,白天的“白日做梦”也是一种休息的方式,可以给大脑喘息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放空大脑,不仅能让大脑变得更清醒,还能提升身体状态,能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难题。
2.你的大脑不能缺觉。如果前一晚睡得不好,第二天就会状态不佳,使得你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还会让你的大脑变得迟钝,免疫力下降。毕竟,你的脑力、运动能力、身体的治愈力和复原力都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保障。
3.将一周中的周三定为“睡眠日”。周三是最难熬的一天,因为周一还沉浸在周末中,周二有精力和干劲,周四和周五是快乐日,因为周末马上就要来了。所以,将周三定为“睡眠日”,充足的睡眠可以优化你在后半周的身体状态。
要知道,我们之所以努力,最大的动力在于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束缚。
正如《24小时大脑》中所说的:“只有掌握随时调整身心节奏的技巧,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幸福、更健康。”
可见,只有配合大脑的工作节奏,才能给大脑喘息的机会。
只有配合大脑的工作节奏,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只有配合大脑的工作节奏,才能过好每一天。
@驴小驴读书 要把读书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