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工地书屋
日期:2022-05-31 17:27:28 作者:有稿头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工地书屋

  工地书屋

  阅览室、读书角、读书屋,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都很常见,在浇筑工地项目部、施工队,也设有读书屋,满足不同的文化阅读需求。

  本人久居浇筑工地,书屋也不觉新奇,一般设在党建室的旁边,或在工会活动室,或在资料室,根据实际和方便而定。我们工地项目部因房屋紧张,书屋就设在了综合办公室内,虽然面积不大,但还是具有其该有的面貌。简易书架上部摆放报纸,下部放文学书籍,另一面墙边摆放杂志和公司有关书刊;房间还是两位人员办公的场地,算是综合利用。

  某天走进综合办询问一件事后,顺便翻了下书架上书籍,有世界名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有民国时期的新星刊物《新青年》的编辑合订本。这两者都引起我读书的兴致,一改以前对工地读书屋的普通印象,这书还真有好书,包装典雅,书的内容自然是公认的。

  《人间喜剧》有很多集,记得上大学时读过几本,有本是写外省生活场景的。新青年这杂志出现在民国时代的1910年代,应运而生,可谓是石破天惊,一扫文学的沉沦悲观气氛,倡导科学与民主,鼓舞年轻人奋进。我以前没拜读这本民国先贤的力作,现在有幸发现了这合订版本可阅读,真是激动的。这是书屋提供的精神食粮,有政治卷,文化卷等等,能吃个饕餮盛宴的了。

  在以前的工地,在工队的一个书屋里,也储备了不少的书刊,发现其中有本《咬文嚼字》,上海咬文嚼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版的,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类书,眼前觉得一亮,于是马上读了好些页。后来工队的人先搬走了,房屋还归我们单位看管,有次去检查安全,进屋看还有几本书残留下来,其中就有前面提到的这本,我就把他它收了起来,作为后期的读物,也算是好好的利用资源罢了。这其中还有本审计总署原署长李金华同志著的一本《驻京办主任》,至今还记得其扉页上有几句话:跑部钱进,跑字右旁是个包,要带着个包才能去跑……,意味深长;后来给同事们讲了这个,还一时成为玩笑类的口头禅。

  这读书屋的作用,看来对我可不能小觑,有时潜移默化或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这阅读纸板书成为小众的时代,书屋的坚持存在,如其一部分真实意义能正常回归,也是一个期待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工地书屋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