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2-05-25 09:02: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读后感精选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是一本由范晔 著 顾湘 绘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8元,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读后感(一):五星熊

  五星熊得名于身上的五颗星星。两颗在左手,一颗在左脚,一颗在右脚,一颗在头顶。右手呢?什么也没有。

  五星熊身上的星星会随心情发光。吃蜂蜜时,闪闪发光;身上弄脏了,淡下去一点;做噩梦的时候索性完全消失。

  五星熊的生命很长,大部分在旅途中度过。因为曾经有人对它说:“熊的身上应有七颗星星。你右手上的星星被弄丢啦!”

  它立即觉察到自己的残缺,由此感到悲伤,就踏上寻找星星的路。

  有一个夜晚,五星熊遇到另一只五星熊。那只五星熊的右手上也空无一物,同样在寻找缺失的星。

  两只五星熊都笑了起来,身上的星星发出前所未有的耀眼光芒,把一整片林间绿地照亮。

  五星熊从此不再想着去寻找星星,但依然保留有旅行的习惯。

  它们一起旅行。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读后感(二):醒着做一场梦

  有时候会读到一些特别的书。这种特别,或许很难准确用某种题材形式,或感觉去界定与分类。比如手里的这本时间熊。是童话,是绘本,而它貌似纯真简单的内容,也没有严格去筛选过滤属于它的读者。作为一个成年人,也可以透过这袭轻盈梦幻的表层,潜入属于诗与哲学的肌理。

  选择每天晚上入睡前的一段时间,来阅读这本书。这些故事,最初总是给我一种好像读懂,又好像没有读懂的朦胧感。有一瞬间,我为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而沮丧。就像试图接近一个人的好意被拒绝,而终于无法抵达对方的内心。想起曾经读到过的一句话,看了一场看不懂的电影,抬起头来四下观望,发下别人专注而陶醉,才突然明白孤独是什么。

  后来我想,这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或许是源于,在一种习惯性的常规阅读模式中,我试图从文本中找到一种可能必然存在的内在逻辑。显然,后来证明,面对这些空灵,缥缈,像烟雾一样似有若无的故事,这种尝试是无效的。于是最后,我放弃了在其中寻找意义。而尽可能放空自己的意念去感受,把这些故事像拆包裹一样,随心所欲一一拆开。神奇的是,恰恰是在我放弃寻找意义的时候,我似乎才找到了进入这个世界的门。可见,有意识忽略令自身沉堕的重力,对成年人有时或许是一种必要。要记得原本藏在内心的那份轻盈。

  印象很深,有一个关于刺鼠的故事。曾经刺鼠们都是互相拥抱着共生在这个世界上。即便他们彼此身上的刺深深扎痛对方,却也浑然无知,从未对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关系有过怀疑,而视作生命中的理所当然。直到有一天,他们被别人的疑问提醒,于是它们分开,从此开启了彼此孤立的生活。于是从前变成一个遥远的梦。最后一句总结,“那时候他们一直以为疼痛是温暖的一部分。”

  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觉很复杂。好像被故事中的刺鼠身上的刺猝不及防猛扎一下。那是一种不易察觉点到即止的疼痛,却也细腻敏锐,足以让人意识到非同寻常。它让我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恋爱关系。相爱却又互相伤害。人总是固执,粗暴,自我,以一厢情愿的方式去爱对方,拥抱对方,试图给对方以温暖与呵护,却很少思考,怀疑,以及用同理心去体察对方,那也许是一种对方并不习惯的错误方式,因此让爱成为一种束缚。

  可是这样的困扰,以分道扬镳的方式来解决,也未必妥当。刺鼠身上让人看到恋爱关系的复杂难解。或者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人类之间的任何关系,人性的复杂。人本身就像故事中的刺鼠一样,是令人费解的动物。人的群居属性,似乎默认人只能在这种设定好的程序中生存,在集体中寻求自身价值,印证自我,靠近温度,找到存在的意义。为所有的这些事情忙碌,于是很少怀疑,这样一种固定模式的存在是否是一种合理?人的生活是否还有别的可能,比如,我们也许并不需要通过彼此协作来度过一生?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精确的答案。

  故事左边的插图,盒子里放的是一根刺鼠身上的刺。有一些可爱,但也有一些触目。印象中,似乎只有珍贵的宝石才会得到主人这样宝贝般的珍视,温柔妥帖的收藏。而在这个故事中,一根刺,取代了宝石的位置,它让人不禁联想,收藏一根只能给人带来痛苦的刺,它的意义是提醒,怀念,还是回忆……

  直到我的意念重新回到这个故事,我才突然意识到,它竟然把我带到了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而我眼前,不过是一本书中的两页纸,左边一幅图画,右边几行文字。而那种在想象与回忆中漂流的感觉,却是真实动人的。

  这里拿出来举例的,不过是这本书许许多多故事中的一个。当然,印象深刻的还有许多。

  有着透明条纹的斑马;一生生活在琥珀中的大象;像挖西瓜吃一样挖书品尝的小熊,只有遇到特别喜欢的书时,才会小心翼翼挖出第二勺;与像虎一样的猫相依为命的孩子,他们相继如同睡着一样,各自死去;吃雪花花蜜为生的北极蜜熊,人类为了研究它们而遭到大量捕杀直到灭绝;还有一种叫“天气浴豹”的豹,它们身上的花纹会随着每天天气的变幻而随之相应呈现各不相同的图案,而绝妙之处是,如果我们人类为某一天的坏天气而心情欠佳时,若能想想,即便天气恶劣,对特别的“天气浴豹”们来说,也是属于它们的节日,可以尽情根据天气来变幻自己身上的花纹,是不是也会突然之间会心一笑?

  就是这样一些被想象力充盈的图画与故事。阅读的时候,不知道会在哪个瞬间,心底某个角落突然之间就被触动。

  像一股清风,一阵暖流,一场大雪,一片光照,一星花火的闪烁……有懵懂,有想象,有自洽,有自娱自乐,有孤独,有寥落,有残酷,也有理解,爱,温柔,关心与陪伴……它是一盒储存了不同味道糖果的盒子,每一种味道都给人复杂难言却又迂回持久的回味。品尝它的时候,仿佛流连于一个亦真亦幻的梦。对情绪与自我失察的时候,它也会是一面映现模糊情绪,清晰照亮内心的镜子。有时它又会是一个晶莹璀璨的泡泡,最好不去触摸,而只去欣赏它的璀璨与晶莹。而对一些美好遗忘的时候,它会是一个温柔的提醒,让你再去找回。

  漫长行路途中,难免有被一座山阻隔的时候,也许可以停下来短暂休息,醒着做一场梦。永远不要忘记做梦的能力。它曾是我们每一个人幼时紧握在手心的法宝。人原本可以用一种更为诗意而温柔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读后感(三):谁会拒绝这么可可爱爱的书啊

  以动物为主角的软萌故事或许你已经看过不少,从超人气漫画《你今天真好看》到去年备受追捧的定格动画《天竺鼠车车》,这些看起来非常孩子气的故事也是无数成年人的情绪抚慰剂。

  这一次,在《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里,不妨让我们的脑洞再开大一点,想象一些并非真实存在的动物。晕梦狐、板凳虎、生日熊、风铃狮子、火山兔子、玻璃猛犸、天气浴豹……自称“猫科动物之友”的北大西语教师范晔用文字创造了种种古怪可爱的小动物和它们的奇妙故事,“知名萌宠博主”顾湘为全书配上插画,让书里的幻想动物世界愈加丰富可触。

  范晔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北京大学教师、西语文学译者,译有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波拉尼奥的《未知大学》、科塔萨尔的《万火归一》、塞尔努达的《致未来的诗人》,以及因凡特的《三只忧伤的老虎》等作品。

  在随笔集《诗人的迟缓》中,他这样介绍自己:“范晔,七十年代生,象寄门下临深履薄堂仓皇右使。”关于这个有点拗口的头衔,他的解释是:象寄,翻译的古称;临深履薄,形容翻译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受,仓皇也是表示战兢的心情;右使,出自《倚天屠龙记》,明教左右护法使者,以左使为尊,右使次之,而且那里面的右使范遥恰好也姓范。在另一个版本的个人简介中,他称自己是“重度拖延症患者,猫科动物之友”,他喜欢的作家科塔萨尔、博尔赫斯、因凡特恰巧也都是“猫科动物之友”。

  顾湘著有随笔集《赵桥村》《好小猫》《在俄国》、短篇小说集《为不高兴的欢乐》,长篇小说《西天》《安全出口》等。

  很多人都知道作为作家的顾湘,但她其实也是个画家,办过个人画展,设计过T恤,画过许多书的封面。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是他们联袂完成的一部原创幻想文学作品,范晔灵透真挚的文字加上顾湘妙趣横生的插画,共同建构出一个兼具童心与洞见的幻想动物世界。

  谈及这部原创文学作品,范晔坦言:“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我是个文学译者,翻译过一些西班牙语的文学作品。以前都是谈论别人的作品,可以侃侃而谈,这一回自己的东西,反而不知道怎么说,因为想说的其实都已经在书里了。每本书都有自己的命运,我的工作算是完成了,后面的事不是我能预测的,我在忐忑之余也有点期待,想知道大家读了以后会怎样定义这本书。”而顾湘的插画也给了他惊喜和更多的信心,他笑言:“如果读者觉得文字没意思,至少可以看看图。比如书封面画的不动熊,我写得很一般,但顾湘的画拯救了这只熊。她把一个熊画得像莫兰迪笔下的静物一样,非常可爱。因为不动还有一种很神秘的东西在,你会觉得这个东西好像会永远这样存在下去。很虚空,但它好像又有对抗腐朽的力量。”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似乎是一本很难归类的书,有人说是幻想文学,有人说是童话或者伪童话,都有道理。全书分为《动物手册》《看不见的小猫和其他故事》两部分。

  在《动物手册》中,范晔参照现代动物学的分类方法,虚构了四十多种动物,还为它们一一取了拉丁文名字。

  心是一颗方糖的方糖鲸,它的心从出生就开始融化,每一次呼吸都让大海变甜了一点儿;曾经总爱紧紧簇拥在一起的刺鼠,紧到身上的刺深深地扎进彼此的身体,它们曾以为疼痛也是温暖的一部分;还有在塔上造一艘船的塔熊,一生拖着笼子自由奔跑的笼马,看到蓝色会晕倒的讶蓝熊,从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搬到另一个更好的不存在的地方的乌托邦尼兔……它们只存在于幻想中,却让我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温柔、甜蜜、负累都有了形状。

  顾湘的插画则将这些小动物的故事演绎得更加生动丰富,例如塔熊在她的画笔下是一只被高耸入云的塔衬得尤其小的熊,仿佛脱离了与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顾湘说:“天空与船是很不搭的两个东西,可见它做的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情,没想过要派上什么用场,但造船又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像所有诗人、画家做的事情。”

  第二部分,《看不见的小猫和其他故事》,少了一点忧伤,多了一些明朗活泼。里面收录了海边的故事、路上的故事、讲给看不见的小猫的故事,还有关于海盗身上巧克力伤的故事、不停地把自己往电线杆上撞的玻璃猛犸的故事,等等,字里行间的巧思与洞见总能让人会心一笑。

  关于这本书的写作灵感,范晔说:“从书名就能看出来,这本书里有很多动物,但绝大多数都不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动物。这些动物从哪儿来的?最早的一个,火山兔子,是我2004或2005年在墨西哥读书的时候,在墨西哥城动物园里看见了这种小动物,在一片很小的沙地上,像某种棋子似的,几乎是等距分布,既没有凑在一起,也没有彼此远远隔开,好像很有默契的一种共处。写了几个,贴在小书房网站上,受到一些朋友的鼓励后又写了一些,大约有十几个的样子。多年以后,机缘凑巧,又受到朋友的鼓励,又写了一些,最后凑成这本小书。我已经从一个强说愁的青年变成了带娃模式的中年大叔,但可能还有些很中二的东西在。”

  《少年新知》杂志创刊号刊登过《动物手册》的部分文章,杂志执行主编陈赛说“是这期杂志中读者最喜欢的文章之一”。她认为,国内高质量的幻想文学并不多见,《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是一本以心灵的幻象通往心灵的真相的小书,“我们心灵里的孤独、忧伤、脆弱、温柔、甜蜜、焦虑、惆怅、寂寥、负累、求而不得的痛苦,被禁锢的愤恨,爱恨纠结的冲突,都被投射到一个个古怪的动物身上”。

  第一批读过的读者都表示有被治愈到,好像从这些小动物身上看到自己。全书最后一个故事是《从前有只兔子》,讲的是兔子们一只一只地叠罗汉,最后“亲了长颈鹿一下”,每次翻到这个故事总不觉会被暖到,整本书就像一个吻结束,以吻封缄。

  范晔一直不好意思谈论自己的作品:“你写了什么东西之后,某种程度上它也不太属于你了,它其实属于每一个读者。这本书出来了仍然是未完成的状态,到不同的读者里面就是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些是超出我这个号称作者的我自己的想象之外。但这就是有趣之处,也是一本书或者文学的魅力所在。我想可以加上这么一句说明:本书中的主题、情节、人物基本属于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欢迎对号入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