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小说·
预 言
张安民
李文是本县人,却在另一县工作了几十年。快退休了,领导开恩,将他调回本县工作。
终于能和老婆孩子团聚了。李文感激领导的照顾,决心更加努力地工作。
黄局长给李文安排的工作是在二编室编辑《记者跑街》栏目的新闻稿件。他和搞剪辑制作的王竹青坐一个办公室。王竹青是个只有几年工龄的女孩子,活泼开朗仁义,也很尊敬李文,整天叔长叔短地叫,叫得李文心里暖暖的。他在工作上也尽量地照顾竹青,有时她来迟了帮她签个到,走早了也帮她支应事情,工作上碰到啥难事了,也尽力去帮忙解决。
李文在外县也干的是新闻编辑工作,所以在这里编稿子也是轻车熟路。他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但编一时稿件,眼睛就疲劳不堪,他就抬起头看远方,想让眼睛放松一下,可办公室没有窗户。要说有窗户,其实也就是对面办公室的窗户。对面办公室和自己的办公室中间有一个透明玻璃隔断,他要透过这个隔断才能看到对面办公室的窗外,那窗外的视野也就太小,放松不了眼睛。他就出去到办公楼过道子的窗前望望天空和远山,等视力恢复了,回来继续工作。
几天后,他编完稿子临时出去办件事,回来时发现两间办公室的隔断挂上了窗帘,弄得办公室不透气也不透光,就像一个监牢。他心里很不愉快,就问竹青:“怎么挂上窗帘啦?”
竹青压低声音对她说:“据说是姚叶向领导告状,说咱们办公室老有一双眼睛在偷看她。领导就安排办公室买了窗帘挂上了。”
“刚给咱们办公室挂了窗帘吗?”李文问。
“是呀。”
李文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又问:“你说是谁告的状?”
“姚叶。”
“姚叶是谁?”
“就是你端对面那个女人。”
他就抬头瞅对面,哦,对面被窗帘挡住了,看不见。
“那女人说是谁偷看她哩?”李文问。
“没说。”竹青说罢又补充说,“咱办公室以前就坐了我和另外两位女士,那两位已借调到别的单位好久啦,就我一个人一直在这个办公室。”
“哦,我知道了。”李文恍然大悟,“那应该就是在说我哩。”
“应该是吧。”竹青说,“办公室就你一个男的。”
“可她有啥可偷看的呢?”李文很不理解地说,“那是个大办公室,工作的地方,又坐了好几个人呢。难道她还能在那里干啥见不得人的事,怕人看见?”
“我也想不通。”竹青说。
“哦,我想起来了。”李文突然一拍脑门,“在我正前方办公室的那一边靠墙的地方,坐了两个女人,前边一个年龄多大说不准,凭感觉就是个少妇,长的咋样也看不清,只是无意中看到时,她大多是在照镜子抹口红,或是在搽胭脂抹粉。你说的姚叶就是她吗?”
“对,就是她。”
“我想起来啦,我编过她的稿子。她写的稿子是我编过的稿子里质量最差的,也是最让人头疼的。记得有一篇稿子乱得没法改,我干脆重新写了一篇。”说到这里,李文又问,“你觉得这人如何?”
“不学无术,狐狸精一个。”竹青脱口而出。
“和我判断的一样。”李文突然说,“我有一个预言。”
“啥预言?”竹青急了,拽拽李文的袖子,“叔,你快说呀。”
“她可能要被提拔。”
“为啥呀?”
“你听我给你分析呀,她能力很差,还不努力,整天只知道打扮,想媚惑谁呀?”
“局长。”竹青反应就是快。
“哦,明白就行,别说透。”李文将食指竖在嘴前说,“关键是她告的状好没道理,领导不批评她,还对她言听计从挂了窗帘。那么下一步呢,她再提出啥要求,领导会不会满足呢?”
“会的。”
果然,几个月以后,办公室主任退休,副主任升主任,姚叶被提拔为副主任。
“叔,你的预言真准。”竹青对李文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于竹青的赞叹李文没有说什么,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作者简介:张安民,曾用笔名安安、长工等,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春风》、《热风》、《百花园》、《佛山文艺》、《野草》、《小小说选刊》、《陕西农民报》、《菲律宾商报》等全国各地报刊公开发表(播出)小说、散文、杂文、诗歌一百余篇,五次荣获全国性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