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网友,多年来交不到朋友,感觉自己福气很弱,于是在知乎上诉苦:福气都是天生的吗?
底下一个回答亮了:不,福气是修来的。
深以为然。
所谓福气,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好运和顺遂,而是在生活中自悟自省,摒弃执念和妄想,获得内心的安宁。
古语云:福生于隐约,而祸生于得意。
人这一生,都在修为。
我们要时常警惕和戒除那些潜藏意识中的坏脾气,勿让它们夺走了好福气。下面三种坏脾气,千万要不得。
01
戒掉“傲气”,待人不傲慢
被誉为“台湾新闻界第一才子”的金惟纯,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书中自曝,曾为自己的傲慢夜夜忏悔。
他29岁成为台湾《中国时报》主笔,35岁创办《商业周刊》……
人生有太多光环,金惟纯被“宠坏”了。
他才华横溢却“好为人师”,不管别人是否需要,他都喜欢强行指教,结果只换来对方难堪。
当有人说终于想明白了什么时,他总忍不住冒出一句“早就跟你说过了”,瞬间把别人的感悟贬为“迟来的认罪”。
这种“觉得自己很厉害”的念头,不但使他的人缘日渐恶化,还让自己坠入了困境。
他创业亏损,却不肯承认自己不行,直到陷入债务危机,才通过一场自我反省得以涅槃重生。
一位人生导师对他说:傲慢是绝症,因为自己看不见。
金惟纯这才幡然醒悟:自己表面谦虚,只不过是保持风度,其实内心自觉高人一等,骨子里傲气十足。
“好为人师”实际上是种毛病,既耽误和压迫了别人,也给自己造成了重大障碍,无法虚心前进。
一句“早就跟你说过了”,背后的心思不外乎抢功劳、比高下,还容易浇灭对方的热情,打击别人的自信。
金惟纯感慨,自己的傲慢隐藏数十年竟无知无觉,身边的亲友同事都是受害者。
甚至连生养自己的母亲都要凌驾于她之上,意识到这点以后,他开始每晚向母亲忏悔。
其实,很多人对自己的傲慢并不自知,小有成绩就得意忘形,条件稍佳就藏不住优越感,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会带给对方贬损的感觉。
哲学家狄德罗说:傲慢的性格只会偶尔伤害你,而傲慢的表情却会使你不断受到伤害。
在人际交往中最忌讳这种无形的傲慢感,它会一点点蚕食彼此的关系。
唯有常怀警觉之心,让傲气无处遁形,才能守护好每一份情谊,使之滋润而绵长。
02
戒掉“怒气”,为人不易怒
电影制片人查理·泰瑞尔凭借《我那死去爸爸的情色录像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记录短片奖。片中曝光了他父亲的秘密,引来众人泪目。
查理的父亲格雷格去世时留下了神秘的录像带,但一直被封禁了10年才被允许打开。
那是一段格雷格和他母亲黛尔争吵的录音,琐碎而激烈。而这种吵闹的氛围竟伴随了格雷格的一生。
黛尔热衷举办酒会,会把三个孩子变成展示的道具,还要求他们在圣诞节穿统一的制服,拆礼物要写感谢卡。
她不愿意带有语言障碍的格雷格去上课,会大声控诉“你对我是多大的负担”。
黛尔脾气易怒,儿子们一不听话,就会动手责骂。
可以说,格雷格三兄弟不是“长大”的,而是“生存”下来的。
然而,黛尔小时候也一直受她的父亲虐待,8岁时就被父亲用切腌肉的刀刺伤了手臂,留下了疤痕。
原来这种暴躁的脾性已经延续了三代人,并且大家都过得不快乐。
豁然大悟的格雷格,于是决定录下他跟母亲的吵架片段,用来警醒自己要控制好脾气,不能打骂自己的儿女。
他努力带给孩子们欢乐,去飞机场、修理家具、准备生日会……甚至在癌症晚期仍鼓励查理要追逐梦想。
他想做一个称职的父亲,毕生都在竭力抑制“怒气”不再蔓延到下一代,让孩子们在爱中长大。
谁能想到,愤怒的威力如此之大。它既像个炸弹,失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又像病毒一样传染他人,造成莫大的伤害。
学者希尔泰说:动不动就发怒的人,说明还没有达到自我控制的境界,对于所有罪恶以平静来抵抗,是最大的胜利。
动辄发怒是放纵和缺乏教养的表现,而治疗愤怒最好的办法是等待。
保持内心平和,处乱不惊,让怒火熄灭,方可感知更多友善和快乐,使人生走上坦途。
03
戒掉“怨气”,遇事不抱怨
曾看过一组漫画故事,让我深受震撼。
漫画里,每个人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向着目的地前进。
途中有一个人忽然停了下来,忍不住抱怨:这十字架太沉重了,背着它要走到什么时候?
他想了想,拿出刀把十字架砍掉了一些。
这样轻松了不少,他的步伐也开始加快了。
走了良久,他又抱怨起来:十字架砍掉了一块,但还是太重了。
为了更快前行,他决定将十字架再砍掉一大块。
如此一来,他感到轻松多了。
于是,他毫不费劲地追到队伍前头。看着其他人负重前行,他开心地哼起了歌。
谁知,前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又深又宽的沟壑。沟上没有桥,周围也没有路。
他顿时心慌起来:该怎么办?
后面的人陆续赶了上来,他们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越了沟壑。
他也想这么做,可惜他的十字架已被砍断了一大截,根本无法做桥过沟。
于是,当其他人都在朝着目标继续前进的时候,只有他原地止步,追悔莫及……
人生,就是一场负重前行的旅程。
所有的艰苦与磨难,都如这个十字架般沉重而珍贵,唯有停止抱怨、积极面对,才能从中获得跨越险地的力量。
然而大多数人习惯抱怨,把困难当借口,把原因归咎别人,从不正视自身问题,使错了劲,人生就走向不同的分野。
罗曼·罗兰说: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
遇到事情秉持正念,不被怨气蒙蔽,积极的心态会导向好的结果,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04
心理学家奥瑞•利欧斯说:如果你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感到不舒服,那是你的感受造成的,并非事物本身如此。能够对感受进行调整,你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振作起来。
诚然,世间事纵使好坏与否,都淡然处之,自然会减轻事情本身对自己的影响。
若任由情绪肆虐,不受控制,则很可能将平常事变成烦恼事,结果得不偿失。
世界潜能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这样定义“成功的秘诀”:
懂得怎样控制痛苦与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
在追逐幸福的人生路上,愿你我全力奔赴:
戒掉“傲气”,待人谦逊;
戒掉“怒气”,为人平和;
戒掉“怨气”,遇事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