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天,92岁的杨绛挤公交车去看已离开她家的保姆。保姆怎么也想不到,杨绛心里还记挂着自己,那么高龄,行动不便,还能坐公交车来看她。她们愉快地唠起家常,像久别重逢的姐妹。临别时,保姆一家人要找轿车送杨绛,杨绛却拒绝了,她不想给别人添丝毫的麻烦,坚持坐公交车回去。后来,有人写关于杨绛的文章,就去采访这个保姆,保姆提及此事,感叹地说了一句:“她的心里像开着一朵花啊。”杨绛先生蔼然可亲的风范深深地触动了她。
一个内心温柔的人,心里就像开着一朵花,他内心纯净,待人真诚友善,说话做事都自然得体,让人感到舒适和美好。内心开着一朵花,说话温言软语,语气谦卑,举手投足都会让人感到有爱心,有风度,有情怀。那朵花,就是骨子里的高贵,就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在的事物都会随着世事变换和沉沦,甚至会消失,但一个人的修养却能够永远陪伴,慰藉着灵魂,滋养着自己,也滋润着他人。
02
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一生经历了多重不幸和磨难。她动过七次手术,患过脂肪瘤、甲状腺瘤,摘除了胆囊,最后被诊断出患有肠癌。同时,她还有一个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为了照顾儿子,她走到哪儿都带着他,这一带就是40多年,直到儿子离世。人生如此艰难,但秦怡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光彩照人、自信、优雅和豁达。这是因为她心里有爱,对表演的爱,对生活的爱,儿子的爱,对他人的爱。汶川地震时秦怡不仅第一时间现身赈灾文艺晚会,还义不容辞地捐出20万。青海玉树地震后又捐款3万元。要知道在她风华正茂的那个年代,是没有片酬的,她捐出的都是在上海电影制片厂积攒的工资。她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什么都带不走,最要紧的东西是什么?还是一个价值,就是自己给予了这个世界什么。”
凄风冷雨风采不减,历经磨难从容不迫。这是秦怡一生最真实的写照。她的心里有一朵花,历经凄风冷雨,越发美丽、优雅。吴祖光在随笔《秦娘美》里曾形容,秦怡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身处逆境而从不灰心丧志。遭遇苦难,不仅能以极大的韧性去克服,还倾尽力量去关爱他人。秦怡心里这朵花,不仅美丽优雅,而且高贵。
03
我身边也有一个心里开着花的人,就是我们公司的赵总。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穷,加上他爸爸是上门女婿,他们家在村里没少受欺负。这也是他一直努力,力争出人头地的动力,就是要让人看得起。大学毕业后经过几年打拼,他成为了当地著名的企业家,成了村里的荣耀。他给家乡修桥修路,按路灯,修广场,村里所有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500元生活费。他说:“以前啊,我想起小时候,心里就有怨恨,可怨恨只能让自己不快乐,那是心里的杂草,要拔掉。不如原谅,活得轻松。”
心里开着一朵花,杂草就不会生长。一个人最高贵的修养,就是向内雕刻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不断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看惯了人心凉薄,依然心存善良,依然有一份厚重的修养,有一种没有被世俗浸染的德行。这才是高贵。
心里开着一朵花,人就会有一种高贵的气质,用这个气质征服这个世界的嘈杂。人性本不完美,唯有用心雕琢,方可成就心灵之美;唯有种下爱的种子,方可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