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正依经典
(一)净土宗正依三经概说
(二)正依经典之意义
依,依准、依行。正依,或称专依、纯依、唯依。
愿生净土,应当专依净土三经;若其余经论所说与净土三经不同,皆弃而不依。唯依三经为标准,不依余经为标准;唯依三经起行,不依余经修行。
兼带而说者为旁依、参考;余者则不依,非不信。
(三)为何依三经不依余经
众经各契有缘,对机、行法、利益各不相同。修余法门,即依余有缘经;修净土法门,即依净土有缘经。
善导大师言:
1(诸经)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
2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愿生极乐,三经专明弥陀救度,专赞极乐庄严,专说称名往生,无有一言夹杂余事,其缘最深,最纯,最正,所以为正依。
余经不说极乐事,故不依;纵说往生极乐,只是说余法门时兼带,不专以往生极乐为宗旨,不专显弥陀本愿之救度,与三经相比,其缘稍浅,偏而不正,杂而不纯,所以不能为正依。
《行愿品》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圆通章》为势至菩萨念佛之开示,是皆大有功于净土之弘通,故古德续于三经之后,合称“净土五经”,意同《观念法门》所言“六部往生经”,但非正依,而是旁依。
(四)正依三经之选定
古今注疏三经,难以计数,然不依之为正依,不立净土宗。如慧远宗地论、智者宗天台、吉藏宗三论、窥基宗唯识,各会自宗,释义改转。
探究三经内在一体性之本质,选定三经作为修行根本依据的标准,即所谓“正依经典”;依之系统地开演出一宗之教理,即所谓“依教开宗”的,是始于北魏的昙鸾大师(476—542),而终成于唐之善导大师(613—681)。
五、净土三经之关系
(一)三经六同
1.根源同。三经皆以四十八愿为根源。
2.地位同。三经皆是净土宗正依经典。
3.体性同。三经皆以弥陀佛名为经体。
4.宗旨同。三经皆以专称佛名为宗旨。
5.力用同。三经皆以凡夫入报为力用。
6.教相同。三经皆是顿教一乘为教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