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很晚才知道黄家驹的。第一次听到黄家驹的名字大约是前年。那一年,年仅13岁的外甥女小薇薇突然对我说:给你介绍一个歌手黄家驹。随后,她用她的手机播放器给我播放了黄家驹的《海阔天空》。
这是我第一次听黄家驹的歌。虽然说以前我听过不少歌,但一听《海阔天空》,就被深深震撼--那歌声,那歌词,就像是从我的灵魂里发出的呐喊,这是过去所没有过的感受,即使是听很多很好听的经典歌曲也是如此。
以后,我有意识的去搜寻黄家驹的其他歌曲,发现除了《海阔天空》以外,黄家驹的歌曲无一不是经典。象《光辉岁月》、《岁月无声》、《不再犹豫》、《抗战二十年》和《长城》等等。听多了,终于知道为什么黄家驹的歌那么吸引我,吸引那么多的听众。因为他的歌声中饱含了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而他歌声里特有的颤音使人深深的觉得,那种对自由的追求与渴望不仅是停留在歌词中,还深藏在他的灵魂深处。最难得的是,这些对自由的不断憧憬与向往并不是在一首歌曲上展现出来,而是几乎在黄家驹所有的歌曲上都有体现。因此,当我们听到“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梦想需要多久的时间,多少血和泪,才能慢慢实现”等句子和意境不断重现,心中的共鸣也和着旋律一再吟唱,直至不知不觉哼唱出来,体会着家驹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和向往。
其实说起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黄家驹不是第一个。象著名诗人普希金、拜伦和裴多菲,都留下了震撼人心的追求自由的诗作,成为以后的人们在奔向自由的路途上坚实的精神支柱。而之所以自由可贵,是因为通往自由的路总是布满荆棘和陷阱,因此血和泪成为那条路上常见的风景。可能是由于香_特的环境,人们对自由的认可的程度更高。而这种认可反过来对黄家驹的歌曲创作产生影响,形成了家驹歌中那似乎来自灵魂的对自由的渴望与追寻。
放眼天下,今天的世界日新月异;回看中华,昨日的创伤却慢慢沉浸入国人的灵魂深处。此时,黄家驹的歌声恍如黄钟大吕,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天性,即对自由的追寻。
我想,只要黄家驹的歌声依旧响起,那即是在向世界证明:不管今时何时,中国人对自由的追求都将永不放弃。这就是家驹留给这个世界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