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经过分班,同学们走进了陌生的班级,和陌生的同学同堂上课。
下课了,同学们或写作业,或趴在课桌上小睡,没有什么人走动,屁股像粘到了凳子上。“班风这么好啊?”我想。其实,不仅仅是我班,其他班级大体也是如此。放学后,遇到一个高一的同学。“你和班上的人说话了吗?”我问。“没有。”“为什么?”“不熟啊,都是陌生人,有什么好说的啊?”
哦,原来如此!
我也明白了,同学们下课后依然静坐在教室,也是如此啊!
可是,陌生人之间就不能说话了吗?难道是长辈启蒙教育的结果?想必是的吧。年幼的时候,我们还不懂事,我们可能指不定吃哪个陌生人的糖就被卖到山沟里去了,爸妈自然要苦口婆心地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接着我们慢慢长大了,看谁都不像好人。看看身边的人,有满脸横肉的,有一脸坏笑的。于是,你心中对他不免掂量掂量,“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自然成了你的不二的选择。
很好,答案出来了——是我们对周遭的不信任,堵住了我们和陌生人说话的大门。然而,问题也来了——是谁造成了我们对他人的不信任?是什么把本应从万花筒中看世界的我们领到了晦暗的下水道旁,让我们只能从那狭窄的通道里小心翼翼地窥探世界?
是我们,是我们心中有鬼!
正因为时常看见自己的丑陋,时常感受到自己心中的邪念,才会本能地将这个丑陋和邪念强加到周围的人的身上。
是我们,是我们缺乏勇气!
正因为我们固守自己的小天地,不敢融进大空间,首鼠两端,畏葸不前,失去了对别人的了解,失去了对别人的信任。
这样好么?
显然不好!我们要让自己变简单。这个简单,不是指头脑,而是看待别人时的那根敏感而脆弱的神经。要说服自己,像相信妈妈一样相信身边的人,勇敢地坦荡自己的心灵,那么,我们便能够像望一片云一样望见别人身上的纯洁,像嗅一朵花一样嗅到别人身上的芬芳。
不要怀疑吧,对身边的陌生人报以笑脸,送上一声:“你好!”
放下猜忌吧,带着灿烂的微笑迎视身边的陌生的同学,说上一句:“今天天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