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何为素质教育呢?《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阐明了素质教育的三要素: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三是主动发展的教育。即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人为本的教育,也就是将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更好地融合起来。在此,笔者就中专卫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贯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它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为人之道,培养学生具备做人的基本道理和基本素质。要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首先在政治上合格,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首要的前提,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对即将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医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加重要。那么,我们如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呢?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尤其是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教死扶伤的光荣思想,要经过不断的思想教育,使这一观念深深地植根于学生心中。其次,学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全面的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公德,培养学生形成有爱心的职业道德观。如果没有全面的心理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取得实效的德育,自然也可以说,没有有效的心理教育,就没有有效的素质教育。
2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是现代社会尤其是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新课题。所谓创新,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启示、诱导的教育方式为手段,以激发人的创新意识为核心,以着力塑造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这也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1自季能力的培界
就中专卫校教育而言,其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而传授知识以课堂为主,所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师一味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和模仿状态。而教育的过程是受教育者形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会经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发展的过程转化,从“要我学"到
“我要学”的转化,在素质教育中,这一点表现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
2.2思靠能力的培界
著名科学家高士其指出:“思维的科学是培养人才的科学",“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思维,在于科学的思维"。对于新知识,学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唤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回忆,使他们进人积极的思维活动当中,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造意识,使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探索真理。
坦诚地说,"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素质教育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所提供的并不是某一种或两种模式,其基本的方面所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思想变革,需要我们花费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努力不断地认识,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只有这样,素质教育的前景才会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