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高照,万里无云。7月12日,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吴晓春指导的外语院“星梦夏约”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队以“粤西、粤北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现状研究”为课题的中期调研工作顺利开展。调研组成员陆续向粤西、粤北农村地区的部分中小学生及学生家长发布了线上问卷,初步了解了部分中小学生的英语基础教育的接受状况,以及部分学生家长对英语教学教育的关注度及看法。此外,调研组成员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对粤西、粤北农村地区的部分教师及基础教育管理人员展开调查,了解了当地英语教学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安排等状况。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中国的教育改革进行了三十多个春秋,在不断改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农村教育不论是在环境上,还是硬件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我们将目光聚焦在英语这一学科上来分析,便会发现农村地区,尤其是广东省粤西粤北农村地区的英语基础教育,是无法跟城市的英语基础教育相比的。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引起的。此外,粤西粤北农村地区人们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更加导致其英语基础教育很难得到质的改善与提升。
根据调研组组员们的调研访谈,调研队了解到以下问题。一是乡镇中小学英语教师普遍为专科和本科学历,学校招聘英语老师注重专业性和教学综合能力,面试时主要通过说课或试教的方式来筛选。二是大部分英语老师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教研活动,或者到其他学校去听课,学习其他老师的优点、亮点。三是乡镇中小学生主要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英语知识难度加大,学生的成绩也会稍微降低。所以越高年级,学生英语成绩差异越明显。四是大部分年轻教师会制作和使用PPT课件进行教学活动,但年轻教师人数少。五是在听说读写方面,学生比较擅长听和读方面,老师在课堂上主要采取先听读,再说写的教学方式。六是乡镇中小学很少使用第二课堂,但会采取小组讨论和对分课堂等形式学习。
“关于第二课堂,我们学校是乡村小学,很少设置这样的课堂,这个也将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我相信,如果有这个课堂的话,我们学生也会很积极地去参与。”茂名市信宜市前排镇达垌小学的何老师在采访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