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5-06 04:0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经典读后感有感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是一本由林江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1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一):甜食控终于盼到这本了,么么嗒!

  在官微催了无数轮私信看板君无数轮终于见到这本了,封面没有走甜腻腻的路线赞赞的,内容有干货也有情怀,最有感触的是几位蓝带老师和果子木型职人的专访,一个人一辈子踏实做一件能带给人美好感官的事情,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伟大。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二):品味感官,食出内涵

  首先,封面设计感很强,跟主题完美契合,I just love it! 第二,终于做甜品了好吗,很多内容都牢牢抓住甜品星人的心,巧克力科普介绍,法式甜品、英式下午茶、和果子、糖水、苏式糕点,全部都是我的心头挚爱。其实我觉得品尝心爱的美食时,能够了解到它背后的故事,了解它的文化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三):小启发

  最深刻的一篇是“4平方米见方的杯子蛋糕梦 ”,创始人是个很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人,因没有合口味的杯子蛋糕,便自己研究改良配方创造;因在日本旅行被杂志的'微甜概念'激发灵感,便搬店开了最小甜点店;店铺太小,怕被忽略,特意把店铺布置得像巴洛克酒店的入口,铺上红地毯,并请一个员工充当迎宾“侍者”的角色,每当你路过的时候,会突然听见一声热情的召唤:这里是巴黎最小的甜品店,但有最好吃的杯子蛋糕。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四):巴黎最小的甜品店,但有最好吃的杯子蛋糕。

  最深刻的一篇是“4平方米见方的杯子蛋糕梦 ”,创始人是个很有创造力和执行力的人,因没有合口味的杯子蛋糕,便自己研究改良配方创造;因在日本旅行被杂志的'微甜概念'激发灵感,便搬店开了最小甜点店;店铺太小,怕被忽略,特意把店铺布置得像巴洛克酒店的入口,铺上红地毯,并请一个员工充当迎宾“侍者”的角色,每当你路过的时候,会突然听见一声热情的召唤:这里是巴黎最小的甜品店,但有最好吃的杯子蛋糕。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五):一本甜点科普杂志

  静下心来把每一篇文章都好好读了读。这本书不是一本甜点制作详解书,而是一本科普作品,以介绍日本、法国的甜点为主,德国、美国、中国的次之,让门外汉对世界主要的甜点制作国家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让你大开眼界,涨涨知识。同时书里也暗示了我们,采访中的甜点店有几家我们在中国也是可以吃得到的,所以何不去尝试下专业制作者的手艺呢?

  另外本书也延续了食帖的一贯优点,就是绚丽的彩印和专业的摄影技术,让你拥有美的感受。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六):甜,是一种色彩

  这本杂志的封面没有放一盘美味的甜品,而是好多色彩和不同形状的色块,和我的想法契合,我一直觉得吃甜品会快乐起来,提升幸福感。今年正好去日本的京都和大阪旅行一番,品尝到贩卖在超市货架的甜美和果子,那一排排摆放的果子或者Q萌或者禅意,除了美味还有一种和式的意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之美,我买了几种不同食材的并把她们大块朵颐。我觉得她们是樱花一般的淡绿色,淡雅且清香的甜;巧克力是黑色,冰激凌是粉色,乳酪蛋糕是蛋黄色,马卡龙是五颜六色,甜品是我们生活的调色剂,她能给生活带来些美好,品尝杂志中大部分的甜品成了我以后要必尝的目标,为此去找寻和品尝美味,岂不是变成了一次次的旅行和邂逅?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七):吃甜品,算是生活里的一场小仪式。

  从小就不爱吃甜品,可能是因为牙不好。

  也不觉得有什么吃甜品的必要,一心沉浸在爽辣刺激的重口味美食里不能自拔,觉得甜品太柔弱无力小家子气。

  直到去日本后,开始学茶道。茶道老师每节课都带来一些不同模样的和果子,都很美,都很甜,要搭手打的抹茶一起品尝,才觉得刚刚好。

  那时候,每周固定一节课,每次都在一间小小的茶室里,花2-4个小时去做茶、吃和果子、喝茶、收拾茶具。其他的事都要抛开,不论再忙,这2-4个小时会将手机关闭。一份和果子不舍得(也没办法)一口吃完,每次只用小竹刀切一小块,放入口中,努力在砂糖之余,探索其他食材的痕迹。

  后来开始习惯了这种仪式。真的,吃甜品,算是我生活里的一场小仪式。

  即使不是和果子,即使不配抹茶,也可以是一小块拿破仑,一只马卡龙,搭配咖啡或红茶都不错。

  关键是,应选一份足够用心的甜品,再为它留出一段足够郑重的时间。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八):甜蜜的诱惑

  我实在是喜欢卷首那篇文章的内容了。

  做了摘抄

  当糖触及舌尖,甜蜜的信号会在0.5秒内抵达脑部中枢神经系统,然后,你就感受到了“甜”,你不仅感受到了甜,身体还吸收了充足的糖分,以分泌更多的多巴胺,然后,你就体会到了“愉悦”。不仅仅是愉悦,糖分还继而转化为能量,汩汩地流进你的血液里,让你简直所向披靡,无人可挡……难怪,全宇宙都在吃甜品。法国人把吃甜品当享受,用叉匙小心翼翼地将那如珠似宝的甜美艺术品切开,小块小块地送入口中,专注陶醉地细细咀嚼,生怕错过舌尖上任何一丝味道的绽放;英国人在下午四点慢悠悠地啜一口涂满德文郡奶油与果酱的司康;与此同时,意大利人正醉心于新口味 的gelato(意式冰激凌);美国人不服输地捧起丰腴可爱的杯子蛋糕;俄罗斯人烤起了苹果;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正在品尝蛋白奶油蛋糕,上满缀满还沾着露水的草莓、蓝莓、覆盆子……

  甜品,是节制生活里的小小放纵,是拼搏之余的温柔犒赏,它能让寻常日子变得闪闪发光。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九):甜品,我绝对不能失去你

  小时候有一次拔牙,还记得医生的牙齿黑黄,我盯着他的牙,想着他的口气应该也很臭吧,不要过来啊不要过来啊,不要冲着我说话啊,然后牙就没了。

  于是坐在三轮车上,一路哭着回家。

  应该是卖萌撒泼什么都用上了,最后妈妈终于答应让我吃冰淇淋,理由是冰淇淋具有冰镇止血功能(什么鬼)。

  按你胃,反正我想吃的是吃到了。

  甜品是从小刻在骨子里的印记,心心念念的五羊牌冰淇淋、大将军雪糕,还有每次姨妈从外地回来带的抱着锡箔纸的巧克力,每年过年都有的金莎。

  长大了开始自己做,芝士蛋糕、戚风、饼干什么的基本都做过一遍,这不是真爱是什么?

  ---好啦不跑题了以下是书评啦---

  作为火星人,表示很感激食帖终于在这本书里把我们的族群包括进去了!一会我要去问问我的三体小伙伴他们吃什么(喂,能不能不要再逗比了?)

  这本书对甜品这种具有治愈功能的食物以各种维度进行了介绍,地域上介绍了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外甜品,国内的也介绍了苏式、粤式等,其中介绍的主厨都很强悍,了解主厨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我当年为什么不去读NEW EAST烹饪学校,考什么大学啊摔!)

  :图片具有强烈的刺激口水作用,建议配甜品阅读。

  最后让我以亲爱的大舌头乐队(不是舌头乐队)GALA的一首歌作为结束:

  《我绝对不能失去你》

  我曾经多么的无知

  我绝对不能失去你

  在你的怀里

  才可以做梦活得像个孩子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读后感(十):甜蜜的犒赏

  甜蜜的犒赏

  文/若潇潇

  甜品,是节制生活里的小小放纵,是拼搏之余的温柔犒赏,它能让寻常日子变得闪闪发光。

  ——摘自《全宇宙都在吃甜品》

  人生第一次接触“甜”是在什么时候?

  在妈妈怀里喝的第一口奶,浓郁的奶香裹着丝丝甜意,让人觉得温暖,安心,这是妈妈的味道。

  无论日子多难,只要尝到这个味道,总会有劲儿,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那些难。

  “甜”,不仅仅是糖的味道,而是一种心情,正如《全宇宙都在吃甜品》所描述的:“当糖触及舌尖,甜蜜的信号会在0.5毫秒内抵达脑部中枢神经,多巴胺瞬间分泌,产生“愉悦感”,与此同时,糖分在身体中被分解,产生能量,涌进血液。”甜是身与心的双重盛宴。

  在失意时,舌尖的甜味,可通过末梢神经直达心底,产生暖意,治愈失落的心情。

  甜品,不只是小孩的专利,男人,女人,老的,少的,都可以拿来犒赏自己,快乐时的贴心分享,失落时的温柔安慰。

  《全宇宙都在吃甜品》,是食帖品牌第5本纸质出版物,以“甜品”为主题,探寻甜味的来源,解读“糖”的文化,且通览世界各地代表性甜品,专访世界知名甜品匠人。

  可以说,如果不是因为甜品,我不会翻开这样一本杂志书,当然,翻开后,则好比进入一个只属于甜品的世界,这边一群和果子穿着和服跳舞,那边一堆马卡龙滴溜溜转圈排彩虹,巧克力大军更是无孔不入俨然一副甜品界霸主,别说一双眼睛,就是全身都是眼睛都看不过来。

  唯一的遗憾就是,中国式甜点介绍的相对较少,下次就该整个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甜品,可不是几页纸就能说完的,对于这些甜品背后的故事,我更为的感兴趣。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