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1-04-30 02:29:1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锦集

  《用图秀演讲》是一本由[美]丹•罗姆(Dan Roam)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页数:2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一):演讲的本质是表达思想

  法则1:实话实说

  串联三个问题:我的想法,我的特点,我面对的观众。将三个要素的细节整理出来,串联在一起,就形成了基本的大纲。

  法则2:讲故事

  情况报告

  解释说明:稳步向前,环环相扣,标记每一步

  营销推广

  戏剧表演

  打动听众的4种方式:

  1.改变他们掌握的信息

  2.改变他们的知识或能力

  3.改变他们的行为

  4.改变他们的信念

  更加生动的说明,还是六要素,人物事件,地点,时间,数量,方法,原因

  最大的收获是我学会了画简笔画的基础能力,我觉得这对我以后表达自己还是相当有好处的。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二):要点摘要

  三桶水原理

  1. 我的想法是什么-厘清思路

  2. 我自己是谁-相信自己

  3. 我的听众是谁,要什么-了解听众

  演讲类型

  1. 情况报告-改变听众信息的演讲,团队例会,项目评估

  2. 解释说明-改变听众能力的演讲,学术论文,课堂演讲,培训

  3. 营销推广-改变听众行为的演讲,工作面试,营销宣传,产品发布

  4. 戏剧表演-改变听众新年的演讲,毕业典礼演讲,TED,传经布道

  用图讲故事

  1. 什么人/事-肖像画

  2. 多少-图表

  3. 在哪里-位置图

  4. 什么时间-时间表

  5. 如何-流程图

  6. 为什么-等式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三):三招打造非凡演讲力

  《巨人的工具》一书提出,成为很厉害的人,要么在某个领域达到前1%的水平,要么先在一个领域内修炼到前25%的水平,再在另外一个领域达到前25%水平,将两个领域进行整合,也可所向披靡。 如果不知道第二个领域向哪个方面发展,可以选择演讲,这是扩大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罗振宇也曾在《奇葩说》中说过,传统社会最重要原因资产是财富和权利,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怎么构成?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丹·罗姆在《用图秀演讲》一书中提出:作为演讲者,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告诉他人我们的想法。 作者在书中提出要想演讲引人入胜,需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 实话实说,就能心灵相通。 第二. 讲述故事,就能得到理解。 第三. 使用图表,就能引导思维。 1.用事实说话 斯蒂芬·金说:“只有真实而不是信口雌黄的演讲,才是我心目中最棒的演讲。” 丹·罗姆提出,要想迅速赢得听众的信任,除了实话实说,别无他法。 要想失去听众,最快的方法莫过于胡说八道。 2.故事是一门被低估的艺术 故事就像一种通用语言,人天生习惯听故事,而记不住那些大道理。 《玩具总动员》的编剧安德鲁·斯坦顿说,“我们与生俱来喜欢听故事,故事可以证明我们是谁。我们都想证明自己的生活是有意义的,没有什么比故事更能做到这一点。它能够跨越时间的障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允许我们体验我们和其他人、真实与幻想之间的各种相似之处。” 《像TED一样演讲》一书提到顶级演讲的秘诀之一就是讲故事的艺术: “优秀的演讲者通常善于标新立异,勇于冒险并打破常规。他们用故事表达自己对演讲主题的热情,和观众建立情感联系。思想是21世纪的货币,而故事促进了它的流通。故事就像一盏明灯,阐释道理,鼓舞人心。” 3.用图表增加视觉化感受 有时候你说了半天听众仍然不明白,没听懂,这个时候不妨展示图表,图表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清晰地呈现在听众面前。 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在沟通和传达信息方面,图形的效率最高。 面对图形,听众很容易被吸引注意力,而且可以提高演讲者与听众的互动。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四):为什么手绘比电脑绘制更高效?

  图片来自网络

  01

  前期完成了都会读书方法的知识复盘,目前进入到读书笔记方法和思维导图的知识复盘。关于知识复盘,每个人的原则和标准不同。仅就我个人而言,我做知识复盘的原则除了巩固以前主题阅读的知识,更多是为了学习以前做主题阅读时没有发现的新知识点。

  关于笔记和思维导图,复盘出的第一个吸引我的新知识点,即手绘为什么更高效,因为电脑绘制无法实现思考与绘图同步进行。

  自己学习和运用思维导图、PPT已经很多年了,尤其是在做咨询期间,电脑制作PPT和思维导图是工作标配,天天运用,也习以为常。

  02

  关于手绘和电脑绘制,一直以来我都持中立态度,两种方法都很好,关键在于自己需要哪种。比如我以前上班时,大量工作做的多是电脑绘制有关,所以更倾向于电脑流。

  最常见的原因一般是快速之路、可传播、可复制、可展示、商务范等等,但抛开这些因素,我在复盘的时候突然发现,电脑绘制存在一个比较大的漏洞,即思考和绘图分离。

  不管是电脑做PPT、思维导图,我经常是拿出一张纸打草稿,非常非常草,然后有了基本的框架、排版、布局、内容,然后在开始在电脑上绘制。这明显就是两步走的态势。

  而此时的第一步基本就是手绘的全部流程(如果不上色的话)。那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思考与绘图的功能分离,那电脑绘制更多是一个技术活,而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此处是围绕做笔记说的,如果论排版布局,电脑绘制PPT也是需要创新的)。

  比如做读书笔记,或会议记录等等,个人认为先要有内容,其次有配色布局,所以内容的重要性优于排版布局,而按照前文的两步走,那第二步基本就是排版布局,属于相对次要的位置。

  03

  所以,为什么我不直接集中攻克第一步,直接手绘就好了呢或者相对多一点手绘,少一点电脑制作?(以前没有思考过这个点,复盘时才发现这个问题,求解答)。

  关于这点,我目前的解释是:电脑绘制环节,人的思考功能占比较低;而手绘环节,思考功能占比较高。即

  电脑绘制=较少思考(创新性较低)+较多制作(技术性较高)

  手绘=思考同步(创新性较高)+绘图同步(技术性较低,此处不考虑配色画图)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经常会打草稿,而且一般是边打草稿,边思考,思考完了,草稿也就出来了。所以“同步”这个功能很重要,也是能够持续激发创新和主观能动性的要点。

  我这才有所感悟,以前电脑绘制PPT和导图的时候,总觉得创新点差一点点,或者肯定还有更好的方法或思路,只是没想出来。而如果加上手绘的能力,或许会更有效一些(但也不排除还是想不出来)。

  而且,我一直认为在读书、写作的过程中,思考的功能是很重要的,我比较看重这个,所以如果以上逻辑成立,那手绘明显相对更符合这一点,而这点恰恰是我以前从未认识到、想清楚的。所以,我也明白了手绘将是必须学习的一个技能。

  通过读书,获取新知;通过复盘,查漏补缺;通过知识管理,持续补充知识力。共勉!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五):原来做演示就这么简单!极容易上手的“三、四、六” 演讲套路

  工作演示,是好多人头疼的事儿。我也是,这种头疼有两方面:1 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把要说的话变成一张张连贯的ppt。 2 不知道怎么清楚地讲出来,听众不会睡着、还都听明白。

  市面上有很多演讲的书,也都是从这两方面入手的,讲的都不错,可就是太复杂,什么对象感啊,甜蜜点啊,怎么开场,遇到危机怎么办,眼神、肌肉。涉及方方面面,满满的知识,可是到用的时候都忘记了。那种书,好像是给演讲高手准备的武功秘笈,对刚入门的弟子,就太难了。

  所以当我拿到《用图秀演讲》这本书时,非常惊喜!这本书太好学、太实用拉!

  首先他的展现形式是好玩的插图+简洁的文字。1个多小时就看完了,一点都不累。而且内容看完都能记住!这得益于他的精髓“用图秀演讲”,用图片记忆比用文字记忆快很多。

  其次,在一本书里他帮我们解决了工作演示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1 如何组织整个ppt的结构,流畅、简洁。 2 如何用图示帮助理解、记忆。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ppt是由多张ppt串联;每张ppt是由一个标题+一段文字+一些图示组成。所以,这两个问题是演讲的基础。把这两点把握住了,就好像一个体型正常、穿戴整齐的人,没大毛病!而这两点没准备好,ppt结构不清晰、图示错误。揪再多细节也没用。就好像一个歪肩膀,走路歪歪扭扭的人,衣服都没好,却在纠结,我梳哪个发型更好看?我穿哪双鞋更精神?

  那作者是怎么把这两个问题解释清楚的呢?就是题目中说的三、四、六 三个套路。

  1 演讲的三个元素:我、我的想法、听众。作者把这3个元素用3个水桶代表。每个水桶要装满事实。我到觉得,这是三把尺子,在准备ppt时,衡量我要传达的信息是不是完整的。比如,有没有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想法? 有的ppt罗列了一堆事实、数据,却无法表明自己的想法、观点。

  2 演讲的四种结构。作者真是太聪明了,他把演讲分成了四种目的,每种目的对应一种结构。

  目的1:让听众获得信息。比如项目总结。

  目的2:让听众获得能力和知识。比如学术论文。

  目的3:让听众改变行为。比如营销提案。

  目的4:让听众改变信念。比如战略宣讲,传达坏消息。ted演讲。

  这四种目的,对应的ppt套路不同。 比如目的2:就象爬楼梯,开头设定路线图,之后一步一个台阶。到最后到达目的地,听众会感到,自己更上一层楼。收获很大。

  其他3种都有相应的结构,一看就懂。

  3 6种常用图示。

  下面说图示。你想不想获得,把文字转化成简笔画的能力?这样在非正式演讲时,比如和同事沟通时,或者小组会议时。就不用画时间准备图片了。用手画画再拍个照片就好。

  作者把ppt的文字信息归为6种: 人,时间,位置,数据,为什么,如何做的流程。上面4种ppt,这6类信息都可以涵盖。

  这6种信息,都对应一类图示。以后再为ppt配图时,直接找到对应的图示类型,就可以画了。

  有人说,我不会画画啊 。没事,你会画直线、曲线、方形、三角形吗? 如果会,你就能动笔画。具体怎么做要看书哦。

  以上,就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以后写ppt都用这3个套路,不出错、快很多。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六):最好的通过视觉帮人梳理逻辑的书

  其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图秀来演讲,更为重要的是,他用最简洁的方式告诉我们演讲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演讲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以及如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演讲。

  这本书也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逻辑最清晰,语言最简洁,最容易让人理解的关于演讲、关于讲故事、关于做ppt,以及让他人读懂你思想观点的一本书。关键的少量文字,配上简易的图画(纯手工画的,绝对谈不上艺术),可是却能让人抓住最核心的要素。谈一谈我的收获吧。

  关于演讲的核心要素

  所有的演讲都有三个要素组成。我们的想法、我们自己、我们的听众。

  可以用下面这个图来表示

  是不是特别清楚?再用文字来解释一下:

  我们的想法就是我们的观点,我对分享内容的概念理解以及我打算用什么数据、论据来证明我的观点或创意。说白了,就是我到底想说什么,只有把我想说的理清了,才能让他人明白。到底怎么才能把自己想说的弄明白呢?

  第二个要素是我们自己,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是谁?我的信念,我的价值观,我的性格。我的演讲结束后,观众会如何评价我呢?我是一个幽默的人、忧郁的、思想深邃的、快乐活泼的、经验丰富的、值得信任的、富有洞见的.......,总之,一个成功的演讲,让人印象深刻的演讲,其实就是让关注对留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种印象,自然来自于你的人格魅力了。想想那些著名的演讲家,哪个不是如此?

  第三个要素就是观众,我的观众是什么人?他们有什么经验?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期待从我的演讲中获得什么?

  当你明白了演讲的三个要素,在准备自己的演讲的时候,必须要遵守三个原则,第一个就是

  法则一: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呢?就是实话实说,让人信任你。特别有意思的是,让人产生信任,让人接受你说的是事实还有一个金字塔的分类:

  也就是说,事实有三种分类

  我们的大脑说:我认为这是事实

  我们的心灵说:我相信这是事实

  我们的数据说:根据数据,这才是事实

  那么究竟什么是事实呢?通过金子塔就会明白:

  我们相信的事情凌驾于我们知道的事情之上,这两者又位于数据事实之上。这告诉我们:

  好的演讲能够分享全新的数据

  出色的演讲能改变我们知道的事情

  非同凡响的演讲能改变我们相信的事情

  根据这些要素,我们究竟想向听众传递那种类型的事实呢?如何让自己的想法清楚的展示呢?这就是用到演讲的第二个法则:

  第二法则:讲一个故事

  现在大家都知道讲故事的重要性,人类的大脑也只会对有情节,有意义的故事才会产生兴趣,一堆枯燥的数据是无法引起人的关注的。只有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者创造了真实情境的故事的演讲,才会引起听众的兴趣。因此根据故事情节,作者分了四类:

  有了图几乎不用再说什么了,清楚的表达了各个类型故事的特点。

  关于讲故事,作者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美洲狮PUMA:分别代表

  : Presentation 演讲

  U: Underylying 基本

  M:Message 信息

  A: Architecture 架构

  还是看看图吧

  呵呵形象吧,而这四类故事,也可以表达为:

  信息传递类:躺着的美洲狮

  能力:向上爬的美洲狮

  营销:是扑过去的美洲狮

  喜剧表演:是跳跃的美洲狮

  对应上面的四种故事情节的类型,再想想那只美洲狮吧,是不是特别清楚?

  知道了故事的类型,到底怎么去讲呢,怎么才能让人感受到你讲的是一只躺着的狮子,还是攀登的,还是扑过去的以及是跳跃的美洲狮呢?呵呵给个图吧,具体怎么讲故事就不细讲了。

  如何形象的将故事表达出来,就用到了演讲的第三个法则:

  第三法则:用图表讲故事

  读完书后,你会发现其实作者提供的四种故事情节,以及讲演讲根据这四种情节分类后的故事逻辑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六要素法:

  我们在讨论什么人、什么事?

  他们在什么地方?

  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数量有多少?

  他们如何互动?

  为什么会这样呢?

  文字不好懂吧,看看图吧:

  有了这样的图之后,你会发现如果用图来讲故事,只需要六幅就可以了:

  把这六幅图填些细节和风格,就可以去表述任何事物啦

  是不是很神奇呢?而讲一个故事,更是可以通过饼图,从故事主角(什么人与什么事开始)把故事情节清晰的画出来

  具体怎么讲,只有靠自己练习了,方法和技巧都有了,是不是能掌握,无他,唯熟而已。

  对于不会画画的人,比如我这样的人,看了作者的画风,倒是增加了自信,就如作者说说,只要你会画这些基本的图形,然后多加练习,记住自己不是画家,只是把你脑海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而已。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七):剽悍晨读:快速打造一场优质演讲,只需掌握这3招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17年8月30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用图秀演讲》。

  作者丹•罗姆在20余年的职业生涯中,凭借一块演示白板,将他的演讲传播到小型创业公司、财富500强企业,甚至白宫。

  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书中三个演示和演讲原则,分别是:实话实说,讲述故事,用图说话。

  ①

  『实话实说』

  想要迅速赢得听众的信任,必须要实话实说。

  演讲者通常需要用三种事实来引导听众认识和理解事物,那就是数据事实、理性事实和感性事实。

  演讲前,运用“三个水桶”可以迅速有效地厘清演讲中的全部事实。这三个水桶分别是:我的想法、我自己和我的听众。

  假设演讲者要说服投资人为一款社交软件做投资,他需要提前将全部事实分别装入“三个水桶”。

  (1)水桶1(我的想法):这款全新的社交软件既可用于购物消费,又能用于微博聊天。软件有两种模式,模式A仅家族成员可见,模式B仅朋友圈可见。

  (2)水桶2(我自己):我是这个领域的行家,同时我也很谨慎地选择产品。我需要投资人的资金支持。相对于其他社交软件,我对这款产品情有独钟。

  (3)水桶3(我的听众):他们是经验丰富的投资人,年龄40岁左右,曾经成功投资过社交软件推特,他们也想开启新的社交软件投资。

  运用“三个水桶”阐述事实,能让演讲者迅速厘清思路,找到自信,了解听众。

  ②

  『讲述故事』

  成功的演讲建立在清晰的故事情节基础上。

  演讲可以分为4种类型:

001 情况报告,如项目评估。 002 解释说明,如课堂演讲。 003 营销推广,如产品发布。 004 戏剧表演,如TED演讲。

  “美洲狮”(PUMA)故事模式为我们做好以上类型的演讲提供了绝佳的方案:

P:Presentation(演讲主题) U:Underlying(基本线索) M:Message(信息细节) A:Architecture(整体架构)

  具体而言,用简要的主题介绍作为美洲豹的头,用故事情节勾画出它的脊柱,用辅助细节作为它的四肢,用精彩的结尾作为它的尾巴。

  举个例子,用“美洲豹”模式进行关于“销售团队最新进展“的演讲,故事是这样的:

  (1)主题:我们销售团队今年的业绩同比去年有所回升。

  (2)故事情节:过去的一年十分艰难,市场疲软,人人遭殃,我们以为末日来临了。然而上个季度的销售业绩相当不错,市场趋于平稳,我们加大了投入,销售业绩恢复增长。下一季度的销售前景很好,我们将开辟新市场,力争成为行业领头羊,同时大量引进高端人才。

  (3)结局:现在是我们发布新产品的好机时。

  通过讲述故事能使演讲深入浅出,加深听众的印象,容易产生共鸣。

  ③

  『用图说话』

  用图说话,可以引导听众的视觉与思维。

  研究发现,人类在观察世界时所经过的主要“视觉路径”与4W2H 即“六因素思维”模式相契合。在演讲中,用6幅图去对应“六因素思维”,就可以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

001 肖像图:用于展示我们谈论的人和事(What) 002 图表:用于展示数量的多少(How much) 003 位置图:用于展示位置(Where) 004 时间表:用于展示时间上的先后顺序(When) 005 流程图:用于展示互动过程(How) 006 等式:用于展示这个故事的寓意(Why)

  进行演讲时,从饼状图的最顶部的故事主角入手,按顺时针方向,用6幅图可以解释任何一个复杂的过程。

  相对于照片和图表,作者认为,绘图才是最好的展示方式。

  绘图至少有3种优势:

  001 成本最小,一支笔一张纸,或者任何电脑的绘图工具都可以完成。

  002 绘图的视觉体验是“暖”的,容易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003 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直线和不规则图形5种形状组成,简单易学。

  书中,作者提出了在使用绘图时的秘诀,那就是演讲者要提前创作出图片的大概样式,在演讲过程中进行润色修改。这样,听众会认为这幅图完全是在他们眼前完成的,此时,演讲者就会牢牢抓住听众的思维。

  总结一下,用图秀演讲有三个原则:

  第一、实话实说,用三个水桶厘清事实,获取听众信任;第二、讲述故事,用“美洲狮”模式组织演讲内容,得到听众的理解;第三、用图说话,6幅图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引导听众思维。

  现在就试着开始你的演讲吧,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记得给我们点赞鼓励哦。

  参考书目:《用图秀演讲》[美] 丹·罗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剽悍晨读(主编:知名自媒体人剽悍一只猫,ID:piaohanchendu)。每天早上6:30,用一首歌的时间,为你导读一本经典好书,欢迎关注,跟30万读书人一起成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用图秀演讲》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