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表说话》是一本由[美]基恩•泽拉兹尼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非借不能读也 Truth- 这本书适合谁?
如果你刚参加工作,刚开始用PPT,可以借助书第一章的简述,搭建对于作图的思维框架,了解原则;
如果你对于做表没有思路,总是抄前一个月的成果,这部书可能更适合,就像指南针和地图,你知道了世界上有多少类表,下次想表达什么的时候,如果暂时没有合适的思路,那就把每个表都做出一遍,再挑出最合适那个好了。
翻第一遍时,那叫一个醍醐灌顶啊,充满了A-ha moments,仿佛掌握了宇宙运行规律,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隔天翻第二遍,依然很多啊哈,再翻还是,但是并没有对我的作图能力有什么提升,还造成自己变强的假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翻了三遍,一个表都没做,下次还是一样的困惑。
练习一做可不要紧,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差的令人发指,这应该是看书最大的收获。
- 这部书有缺点吗?
本书最大遗憾是,画出了很多美妙的图,但是没有告知怎么做。这也是值得我努力的方向。
另外就是第三章那些meme,实在有点滞后,反正思路领会,用到的时候上网搜资源吧。
《用图表说话》读后感(二):数据可视化的三步走
先考虑清楚希望通过图表传达什么信息,图表标题一定是具有明确结论的完整陈述句。(同金字塔原理)
成分相对关系:占总体的百分比 >> 饼状图项目相对关系:项目的排名 >> 条状图时间序列相对关系:如何随时间变化 >> 折线图频率分布相对关系:项目的分布 >> 柱状图相关性相对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 >> 散点图饼状图不宜超过6个,多的用其他表示。最重要的部分用对比色强调,按从大到小排序,并尽可能放在12点钟的位置。存在两个占或两个以上的占比时宜采用两个柱状图(或者通过引导线注释)条形图的间距要比宽度小,不要同时使用刻度尺和数据,柱状图也是在表示时间序列相对关系时可以用柱状图或折线图,柱状图适用于一小段时间或少数几个数据的场景下数量级的提升,折线图适合表示数据的波动等趋势折线图有两种主要的衍生模式一个是分组折线图(但分组不易过多),另一种是堆积图除了散点图也可以通过成对条形图说明变量间的相关性。数据量少时条形图反而更直观。尽可能把要强调的数据靠近刻度线。常用图标类别《用图表说话》读后感(三):用图表说话
早些时候和数据分析 X 同事聊到「 Excel 函数是先学再用还是用到了再查资料哪一个更好」的问题。
学了不用是很容易忘记的,需要时还需要花时间回顾,整个时间成本有点高。X 同事如是说。
我的观点却相反,正因为早些年看了两本关于 Excel 的书注1,所以碰到数据问题时知道可以用哪个函数解决。这样可以针对性地搜索语法或翻阅读书笔记注2,反而节省了时间。
对于 「Excel 函数是先学再用还是用到了再查资料哪一个更好」的问题,我也没有答案。我想,Excel 作为一种工具,具体如何学习如何使用都要看使用者。
恰好,《用图表说话》注3 也是一本这样的工具书。
《用图表说话》共分为三部分:
图表使用方法论各图表的使用范围图表练习在制作图表过程中潜意识会告诉我们这组数据应该用条形图或者拆线图,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系统思考为什么要这么用。
《用图表说话》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书中的方法论将其分为三部分:
1.从数据到信息 明确想要表达的信息。
2. 从信息到相对关系 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以下 5 种基本类别的一种:成分、项目、时间序列、频率分布及相关性。
3. 从相对关系到图表 每一种相对关系都会相应引导出 5 种相对应的图表形式:饼图、条形图、柱形图、折线图和散点图。
该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了 5 种基本类型及其对应关系所使用的图表。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人对这部分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对于我来说,书中所附例子的表达方式着实令人豁然开朗,唯一不足的是没有讲解图表的制作过程。
不过,如果你看过网易云课堂《和阿文一起学信息图表》课程注4 ,那一定不在话下。
第三个部分可视为「图表优化」训练,一定要留够思考时间再看参考答案。
在和好友 anliulau 注5 讨论《金字塔原理》注6 时,他说
《金字塔原理》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在工作中我早已使用这个方法论,我想前辈在指导新人时就用了「金字塔原理」。我想,工作了几年的你,看完《用图表说话》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但他依旧是我认为值得一看的工具书。
注1:京东上的电子书:《如何高效办公:Excel2013 经典应用技巧大全》、亚马逊上的《绝了!Excel 可以这样用——数据处理、计算与分析》 注2: Lim 在 OneNote 上的读书笔记 注3:亚马逊上的《用图表说话》 注4:网易云课堂上的《和阿文一起学信息图表》 注5: anliulau 的主页 注6:亚马逊上的《金字塔原理》、Lim 和 anliulau 的讨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