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1-04-29 01:41:4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精选

  《有如走路的速度》是一本由[日] 是枝裕和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一):温和而坚定

  这样子是不是叫散文,按我的理解是日记,对文学分类不太理得清楚,我的理解是内容和书名一样,不疾不徐的一点一点告诉你……,没什么主题又好像很多主题,大概是世界观(没有那么宏观)相近,或者节奏感相似,犹如走路的样子,一点不急,但一点不踟蹰,温和而坚定。看起来很舒服,也很适合初冷的节假日窝在沙发里看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二):源于 海街日记

  是枝裕和是看了他拍的电影“海街日记”才知道一二。仅仅皮毛,但是却是接触的开始。我想这算是一种契机吧。“海街日记”从名字,题材讲了4个女孩一起的生活,之类的都是我有兴趣的。当然里面的演员我也很喜欢,当所以的优点都集结在一起,不用完美来概括,就是刚刚好。电影的这一环契机,知道这部电影导演是是枝裕和,去寻了简介和网评,都是相当不错的夸奖。所以我是可以期待拿起这么书来读的,只要期待就好了~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三):小津安二郎之后,还有是枝裕和,是日本之幸。

  不知道为什么,看《徒然草》,看《枕草子》,突然喜欢上日本的这些零散、随性的文字。无目的,没有功利心,不作导师状,不做思想者,不是为了去追逐梦想、批判教育、表明立场、激浊扬清什么的,纯粹是生活感悟、社会现状、思想碎片的记录。工作学习之余,翻几页这类文字,缓缓压力,放松心情,真好。

  是枝裕和的片子,看了《步履不停》和《如父如子》之后便彻底喜欢上了,小津安二郎之后,还有是枝裕和,是日本之幸。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四):随笔

  观点鲜明的一本随笔,谈电影、谈社会、谈老友。书名并不能理解为温吞,而应理解为踏实走好每一步,不是高歌猛进,但也不是踟蹰不前。试问连路在哪儿都找不到的人,谈什么速度呢~最看不惯混日子的人和我谈“岁月静好、云淡风轻”。一篇篇800字左右的文字透着作者的思考,有如走路的速度背后,那是不懈的投入。与侯导的那本访谈录比起来,是枝裕和的这本离我们的生活更近,也许秉承他一贯的观点:作品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为了交流。另外还值得一说的是内页的涂鸦,充满童趣,与文字相得益彰。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五):个人读后感

  #语音记录#

  去年去日本玩了之后,爱上了日本电影,特别是是枝裕和导演的电影。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立马买了,插队看完了这本书。有很多的巧合,有很多的共鸣:比如他和我母亲一样大;比如,他和我的清华哥哥一样,对于父亲有同样的感受。

  可爱的是枝裕和导演,每完成一部作品都要吃一个冰淇淋,从来不沾酒。

  书里面介绍了许多他喜欢的导演和电影,来不及mark。

  书里面的插图也特别的可爱,预示和回顾了每一章的内容和主题。画风如儿童天使般的心灵。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六):安静下来的书

  看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读完《强风吹拂》,很想再读一本类似的书。看见豆瓣推荐的喜欢看这本书的人也喜欢看《有如走路的速度》,就买了下来。结果当然是觉得上当了啦。这是一本和走路的速度没有半毛钱关系的随笔。

  不过意外的是,竟然连续读了两遍,而且莫名让自己情绪安定了下来。可能是感觉到和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对话,而不仅仅是作者的自我陶醉吧。比如作者讲述自己儿时的故事,讲到“冒险的乐趣”,就像每个小孩子一样,都有那么一块属于自己的冒险的小天地吧。

  作者多次提到《奇迹》这部电影,是想拍给自己3岁的女儿在10岁时候看的,回头要看看这部电影。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七):落在后面的人

  本想着夏天应该看些对味的电影,耽于毕业事宜也未能实现。回家后随手抓起一本小书《有如走路的速度》看起来,一个下午便读到了结尾。尽管书不过是由是枝导演的随笔连缀而成,但其中充满了作者对整个电影行业、媒体生态的自省与反思,文字间流露的是作者对于人世的关怀。

  《有如走路的速度》对应着书里的“落在后面的人”,他们徐徐走在路上,留给观众一个温和的背影。我回想起我对于这些背影的喜爱,每当看到后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原来我也是这“落在后面的人”中的一份子。谁不想雄赳赳向前跑呢,然而现实只会缓缓地流淌,甚至看不到它流动的痕迹,也许我应该学会接受这种速度。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八):“走路”的反省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也可能是好几个问题,也就是在看是枝裕和的《有如走路的速度》这段时间。最近自我辨识能力似乎有很大的提升,一旦有什么失误马上能够获得觉悟,我不明白这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一来是可以马上进行改正错误,但是那一次的失误还是已经酿成了。那现在来说,发现自己会矫情,做作,并且刻意,在不同人面前扮演不同的人物,生怕受人冷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需要用真正的自己真诚待人,就像是枝裕和一样,我没和他相处过,但是在他的文字里会发现他付出的感情,会被感动到,甚至是平实的需要都不会展示出一丝苍白,一切都像他的步伐速度,虽然慢,但是却很有节奏。我想,我应该学习让自己接受并用真诚对待其他人。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九):走路的速度,步履不停

  是枝裕和是我十分喜爱的日本导演,看到他出的书立马就下单了。收到书后迫不及待地在一天内就读完了,阅读起来很轻松同时平缓的文笔又不失其一些深刻的见解,对于喜欢他的影迷们还是很值得一读。通过读他这本书,读到了导演对其创作的思考,对电影、电视媒体的思考,中间还有几篇作者童年记忆的短篇文章,读起来也温馨愉悦。

  特别钟情是枝裕和电影中以家庭故事为主线,平缓而温暖地叙述却带给观众观影后仍缠绕心间的那股力量和思考,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偶尔会有这种感觉。这本随笔集帮我更好的了解导演内心中的世界,是本值得收藏的小书。“世界如此精彩,日常生活就很美丽,生命本身就是奇迹"这是是枝裕和准备在他女儿十岁时看到他的电影《奇迹》时对女儿说的话,对我们来说细想何不是如此呢?过好我们的日常生活给生命增添一份美丽。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十):无人知晓的夏天,是枝裕和陪我们走过

  最初知道是枝裕和是因为这部叫《无人知晓》(nobody knows)的电影,为着柳乐优弥因这部电影成为戛纳最年轻的影帝(当年与他一同入围的还有梁朝伟,评审结果出来,梁影帝也颇不滋味,竟被一个十四岁的小孩抢手了影帝桂冠),也为着“西巢鸭弃婴事件”的惊骇,而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柳乐优弥的眼神。没有要责备谁,只是拒绝外在,拒绝大人的世界。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有如走路的速度》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