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是一本由宛小诺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一):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
喜欢小诺的文章……看到的第一眼,就再也离不开了……她的文字总能让人找到共鸣,埋藏在心底的青春 感动 过往,不经意间就再一次涌上了心头……成长就是在一次次经历,一次次旅行中不断变化……爱旅行爱写字的姑凉都很美……支持小诺,加油~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二):温暖
第一次关注宛若花开,是那篇《高黎贡山下雪了吗》,我发了疯对腾冲对怒江充满了向往,年后我便去了一趟云南。还我有那句话, 生命严寒而孤独,却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愿我们都能找到心的栖所。这里就像一个温暖的姑娘在讲一个温暖的故事,温暖了心。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三):做一个温暖的女子
一直关注着小诺的公众号,每次的更新都会迫不及待地去看。小诺的文字能给人一种力量,在迷茫的时候就会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在小诺的文字间我找回了很多遗忘的记忆,那些来自父母的爱,身边朋友的关心和生命中过客的温暖之举。小诺的文字带我找回了自己喜欢的自己。谢谢小诺~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四):愿你我与小诺共鸣~
每次微信公众号里有小诺的更新,都会迫不及待想要看,因为真的是很棒的文字,十四亿人中,能有这么一种心心相映的文字给我力量,确实是幸运而感动的,除了祝愿小诺的新书能大麦大麦大麦,我还要祝愿小诺的早餐是愉快的、午餐是愉快的、晚餐是愉快的。不吃饭的时候,也会是愉快的。每天都是愉快的。加油~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五):人间最美四月天
这是要有多大的能量,才能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不忘初心。我想小诺一路走来,必定也是经历了很多挣扎,最后还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你的坚持,终会让你想要的生活如约而至。”很感谢生命中有这样一个朋友可以带给我们温暖的文字,喜欢你的说故事的方式,也期待看到你更多的作品面市,花为谁开,高黎贡山下雪了吗...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六):这是一封来自内心的情书
读过其中的很多篇文字,简单的情感,轻柔的文字,给了我一场生命的旅行。我很喜欢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它给了我一种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许文字没有那样的文艺,可是,其中却蕴含了说不出的情感,带来了一份心灵的悸动。也看到很多不熟悉的文章名字,相信她们会带给我更深的感触。这是一封来自内心的情书,适合每个夜晚的默默陪伴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七):春天般的书
我很喜欢在无事的时候,看小诺的微信——宛若花开。
我一直就是近视眼,看着你的微信号,感觉朦胧中有花在远处盛开,似乎还能闻到屡屡香味,那样清新遥远。
通过你清澈透简洁的文字,我感觉你是我多年的好友,在我耳边娓娓道来,我不是在读你的书,而是在听你讲故事。你讲的缓缓的,轻轻的,甚至我尾随着呢,一起走过这些……
真的很喜欢《宛若花开》,好喜欢《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很喜欢你文字中特有的这种生活的情调——温馨宜人。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八):沧海易碎,江南有梦
琢磨了很久还是没有下笔写书评。初读小诺的文章,是在新东方微信公众号转发小诺的文章。
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会在茫茫人海中忘了初心,迷失了方向;所以有时候,我们需要借鉴别人的思想,阅读别人的经历,去理解体会这个浮躁而又温情的人间。小诺的散文里风景中有人情,感情中有色彩,读后每个城市、每个故事平淡中都有我们自己的身影与体会。
人生也许只有经历求不得放不下之后,才能开始体会到没有遗憾便不会有幸福。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与有共同爱好的人做喜欢的事,游遍天下美景,阅遍人间故事,平凡中总会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让我们铭记在心。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九):安然的走自己的路是一种品格
初识小诺姐,是在2008年的夏天,我们一起参加一个国际交流项目,后来我们一起去了英国苏格兰,我在阿伯丁,她在爱丁堡。我去爱丁堡旅游的时候,曾经寄宿在小诺姐的住处。后来我们各自回国,我继续杭州的学业、她则毕业后到杭州工作。在杭州的几次相遇,逛街聊天吃饭,无非是女孩子的平常活动。更多对小诺姐的了解来自于她的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还有她飘洋过海寄给我的明信片。那样优雅淡定的女生,春天拍花,秋日去祖国边陲旅行,制作明信片,写公众号,发表书籍,从金融行业辞职去做文字工作,这些事情都是我想做而一直未能下定决心去做的。我一直觉得,我们好像走着不同的人生轨迹,而她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明白,而我则在世俗的打拼和小成绩当中获得些许安全感。今日看到她出书,由衷为她高兴,不祝新书大卖,只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安慰更多迷茫中的女孩子。
《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读后感(十):2016.5.12 记在第一本小书出版后
我把新书在当当上架的截图发给Sarah,过了一会儿,她回复道:“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现在老了,容易激动,刚才在当当上搜到你的书,看到简介,竟然止不住眼泪哗哗的。”
我心里微微一颤,我没想到她会这么动情。
“从你上班,在银行那么辛苦的工作,到后来勇敢地辞职,一路走过来,一直坚持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真是不容易。为你感到骄傲。”她说道。
毕业至今已数年,即使我们一直身处两个城市,平时并没有经常联系,但是最快乐的或者最难过的事情,总会在第一时间和对方倾诉。我想正因为她这么清楚地知道我在写作这件事上遇到的困难、挫败和坚持,在看到这本书时,感性的巨蟹座的她会忍不住落下泪来。
前阵子,一个朋友得知我将要出版一本书时,问我写了多久。我说如果真要算起这本书写作的时间,那可就太长了;我说我并没有专门为了出版而写了这本书,而是——写作,它已经是我的习惯,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离开校园开始上班以后,生活变得非常忙碌,白天工作不停歇,经常加班到很晚。但还是舍不得削减写作的时间,往往一写便到了午夜。我有个同事有一次听说我晚上还要写作,惊叹道:“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就累得什么都不想干了,你竟然还要写文章?!”
我说是啊,很累很疲惫,但还是想写。因为对于我来说,写作或许更是一种能让自己放松下来的休息方式,它在我被工作、生活困扰地心烦气躁时让我平静给我安慰,给予我把脑中的想法、思绪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畅快。所以,虽然辛苦,却也快乐。
最早主动地亲近写作这件事大概是在高中。十几岁的年纪,去到离家数百公里的省城读书,离家的孤独和陌生的环境让我渐渐习惯于把心里的想法、生活的感触、年少的惆怅都付诸在笔端。那笔尖沙沙地摩擦纸面的触感,那些词语交织、跳跃的美妙,那些思绪的飘散、汇聚的流动,悄然无声却充满力量。课业以外的时间大都用在了阅读和书写上,看得多写得多了,也开始尝试着给读过的杂志投稿。记得高二时,收到第一张稿费汇款单,从传达室拿到汇款单再去往邮局取款的那一路,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的那种兴奋雀跃的心情,我至今都记忆犹新。并不是因为获得了一笔收入,而是自己的文字终于印成了铅字,可以被许许多多人看到。虽然这比起我当时那些作文常常获奖的同学们,并不是什么大成绩,但却给了我无限的鼓励,让我觉得,原来我还是可以写出一些在打动自己之外也可以打动别人的文字的。
上大学时有次参加活动认识了一个大学生类杂志的编辑。有一次她给我打电话说:“记得你是规划方面的专业,我们这一期要做关于这个专业的学习和就业情况,你去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帮我写篇稿子吧。”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通过采访的方式写过稿子,但我当然不愿错过这个机会,就这样非常没底气地答应了下来。那篇用MP3录得断断续续、整理了好几天的稿子终是让我通过了编辑的“考察”,后来,我作为那个杂志的校园记者又采访了奥运志愿者、大学校长、南极科考队员等各种不同职业的有意思的人,陆陆续续地一直写到毕业好多年以后。
也是在那段时间,因为喜欢那些漂亮的彩色的文艺杂志,我开始尝试写游记和短篇小说。我至今都还深深地记得在二教的某个教室,趴在桌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用当时的自己觉得尽可能优美的语句和感情描摹那些我去过的地方,满心憧憬地希望它们可以登在某个自己很喜欢的杂志上。那时候我看每本书都要做读书笔记,摘录精准的词句,精彩的描写、巧妙的构思,写下批注、思考和体会,整整做了几大本。在后来做到每篇文章都能过编辑的法眼并且还能进人气排行榜之前,就是这样看起来孤独又寂寞的抄写、练习、修改,以及多得记不清的、叫人倍感挫败的石沉大海或直接毙稿。所以,关于写作,就是在这样一步一滑、起伏缓慢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行进。
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没有天赋异禀,也没有八斗才华,不缺的就只有热爱和坚持。我并不需要急着去证明什么或获得什么,所以我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写作这件事,慢慢磨,慢慢熬。那些读过的书、摘录的笔记、一句一句写下的文字,或许并不能立刻给予我什么,但我知道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慢慢地影响我,改变我。
2013年年底的时候,我因为有感于一些事在豆瓣上写了一篇文章《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半年后,这篇文章无意间在微博微信上被无数次转载,又过了半年,一个出版编辑看到了这篇文章,在微博上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其他同类的文章足够出版一本书。
我在整理这些年写在博客上、写在旅游论坛、写在公众号的文章时,发现自己原来断断续续、零零星星地写了这么多字。是的,我已经有足够的文章达到编辑和我说的字数。所以,这个夏天,这些文字幸运地集合成了一本叫做《喜欢自己,世界才会喜欢你》的书——这整个过程看起来像是机缘巧合,却又顺其自然,但我知道这背后,是我自己这些年来的坚持与从未放弃。
记得有次看李健在《开讲啦》节目的演讲,他说起自己做歌手的经历,从水木年华的出道到单飞,从沉寂多年到《传奇》的走红,他说:“你所有的积累,可能就是为那样一个真正的机会所准备的。”他说:“时间会为你证明。”
是的,你付出的那些努力,那些不放弃的坚持,都会在时间的累积中聚集、变化,直至某一天悄然绽放美丽的花朵。
刚工作那会儿,我去听一个音乐教授的讲座,结尾他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可以一直做到老的事情。”那时我就想,是啊,我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因为热爱而发自内心去做的事情,不会因我所处的状态改变而改变的事情。
既然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件事情,那么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即使一路孤单,即使一路充满艰辛和挫折,但是,为了你所热爱所喜欢的东西,多给它一些时间,也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所以,做你想做或该做的事情,纯粹一些。其它的,就交予时间去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