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劫掠丝绸之路》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4-22 01:41: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劫掠丝绸之路》读后感1000字

  《劫掠丝绸之路》是一本由[英] 彼得·霍普柯克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6.00元,页数:2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劫掠丝绸之路》读后感(一):劫掠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丝绸之路的寺庙、石窟中的唐代造像、旗帜与卷轴。这些人类的瑰宝历经外国人的劫掠,也经历了历史长河中周遭的无知和短视。英国东方学者阿瑟·韦利将千佛洞搜集的中国民歌和民间故事编辑成册,却又对偷书行为进行了否定。试想:如果一位中国考古学家到了英国,找到废弃修道院里面藏着中世纪文书的密室,贿赂守卫,将那些珍宝搬去北京,那这又会引发一种什么样的认知?阿瑟的理解,是对历史的正视,也是对文物的保护过程中的黑暗面的无奈。

  《劫掠丝绸之路》读后感(二):2021再读丝路:一本精美的《劫掠丝绸之路》

  

这是外国人写的一本书,聚焦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探险者以及所谓的考古学家、汉学家对中国西部文物的考古掠夺与破坏,主要介绍了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斯坦因、德国的冯勒柯克、法国的伯希和、美国的华尔纳以及日本的大谷光瑞6个人物,这些也是最为让国人切齿的一批人。作者介绍了他们探险中与外国官员、中国官员、中国当地百姓打交道的过程,大部分人都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行动力,有些人有很好的艺术素养和考古技巧,有些人还因为自己的行径拿到了贵族头衔和学术头衔,并且很长寿,作者对他们进行了批判。

书中也写到,外国探险者的掠夺、当地人故意的破坏、当地农民把壁画颜料用于增加农田肥力、地震和本地的寻宝人的挖掘,都造成了丝路文物的破坏。外国探险者从楼兰、克孜尔以及柏孜克里克洞穴、敦煌藏经洞等地掠夺了不计其数的写本、佛像、切割的壁画等等,被掠夺的文物,有的遗失不见,有的毁于外国的战乱,剩下的的散落在13个国家的博物馆和机构中,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好好保存、研究和展示。看完本书,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这一切确实令人愤恨。

  《劫掠丝绸之路》读后感(三):劫掠丝绸之路

  

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21/04/14/%e5%8a%ab%e6%8e%a0%e4%b8%9d%e7%bb%b8%e4%b9%8b%e8%b7%af/

劫掠丝绸之路:从斯文·赫定到斯坦因的中国寻宝历程 [英] 彼得·霍普柯克 / 张湘忆 /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 2021-1

子扉我 2021年春 申城西楼

原载回响编辑部微信2021年4月13日

  《劫掠丝绸之路》读后感(四):劫掠丝绸之路

  

看完后浪出版的《劫掠丝绸之路》,这段复杂的历史世人皆知却又不熟知,要以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既是劫掠者同时也是遗迹的传播者,从第一次探索与劫掠发展到多支队伍朝文明进发,最后到中国关闭大门。对劫掠者的勇敢和冒险精神是赞叹的,但他们也是造成文物流失的原因。他们的“大名鼎鼎”背后是黑暗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劫掠丝绸之路》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