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是一本由契诃夫著作,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元,页数:18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精选点评:
●这种口袋书太舒服了。
●“她的姐姐三十岁左右,已然不能说年轻了。”
●终于明白什么是大师的作品了。变色龙,得罪权贵哪怕是对方的一条狗都只能自认倒霉。一个文官的死,切尔维亚科夫因为一个喷嚏打到将军身上了道歉而未得最终害怕抑郁而死,越是小人物越害怕得越多。变色龙和文官可以放在一起看,很像职场。胖子和瘦子,不要轻易在你老同学面前炫耀,发现人家比你厉害多了,又得点头哈腰。挂在脖子上的安娜,美永远是秘密武器,别妄想通过嫁人改变鲸鱼,大家都不傻,你别太天真。跳来跳去的女人,你根本不爱,只是不喜欢人家也不爱你感觉。把握爱惜你的人。
●多年后重读契诃夫,这次尤喜欢《醋栗》这一篇。
●由此拜读了契诃夫的诸多名作
●典型。
●可能是我走马观花心不定吧,故事抓不住我。短篇集里的主打《装在套子里的人》倒是深有体会,合理的细节夸张,半讽刺半怜悯的尺度感把握得很好。但说实话,故事读起来有种年代感,不是太喜欢。
●2018-07-02 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犀利……
●补分。读的时候发现里面收录的一些故事是小学时学过的,万卡,变色龙,瘦子胖子。小的时候还不太理解,长大了再看就能多多少少品味出其中的意思。
●我觉得叫套中人更好听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一):这是摘抄。
“你们都懂的,不管是谁,只要一生中钓到过一条鲈鱼,或者在秋季见过一次南飞的鸫鸟,看它们在天朗气清的季节如何成群结队地从村子中飞过,那他就再也不想做一个城里人,他会对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心生向往。”
“很显然,幸福的人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为不幸的人在默默地背负着自己的重担,一旦他们不再沉默,那些幸福之人的生活简直不敢想象。”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二):《跳来跳去的女人》
夫妻本应该是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而不是一味地付出和一味地索取,这种相处模式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平衡,导致一方塌陷,最后关系破裂。 像文中的丈夫,他本可以在医学界大展宏图,但是对于妻子的索取却一直都是有求必应,妻子有了外遇,他觉得是他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更加努力地工作,最后疾病缠身英年早逝;而妻子则是一直享受着丈夫的迁就,认为丈夫对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当丈夫知道她有外遇,态度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时候,她却觉得他是在用他的宽厚惩罚她,而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 这个故事在今天看来虽然老套,但还是能引发我们对于夫妻间相处的很多思考。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三):《胖子和瘦子》
故事讲述了19世纪的沙俄,两个多年未见的发小在火车站偶遇,本来很热切地在寒暄,但当瘦子知道胖子官位很高以后,瞬间漏出了溜须拍马的嘴脸,讽刺了在官场上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小人物。 瘦子开始时特别热情的介绍着自己的情况,自己不仅是公务员,而且还会做些小手工拿出去挣些外快。 他在询问胖子做什么工作的时候,故意说的比自己的职位高一些,其实是想得到个不一样的回答,这个回答大概应该是, “哪里哪里,我怎么可能升到局长呢?不过还是个小小科员罢了。” 这样,瘦子就可以顺势安慰一下胖子,并且显示一下自己的优越。 只是没想到,胖子的职位竟然比他高出那么多,多到让他足以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之前有多兴奋,后来就有多卑微,他的背起初挺得多直,后面就驼得多弯,变化之大让人忍不住发笑。 这里有一个细节,瘦子之所以是瘦子,也许是因为每天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想别的办法挣钱维持生计;而胖子之所以是胖子,也显示了权利的高上以及生活的优越,无需像瘦子一样去做很多的工作,只要指挥好别人做事,和怎么捞油水就可以了。 从他们两人的形象,也能看出契诃夫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意味。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四):读契诃夫
读完最后一篇新娘,回味了许久,这十一篇小说,就像他思想演变的路途。前面四篇是他在创作的第一阶段,如谜样的性格,变色龙等,诙谐有趣,才华横溢,他写人总是那么意想不到却又贴切无比。但作品也总是浮于人性的表面,此时的他还没意识到”文学家不是做糖果点心的,不是化妆美容的, 也不是给人消愁解闷的,而是负有责任的。”第二阶段的契诃夫开始关注人性人性,关怀贫苦的人,开始与劳苦大众一起生活:可怜的万卡,生活所迫的安娜,也有关怀贫民的大学生。但契诃夫依旧是苦恼的,他找不到救世的思想,觉得自己关注的太过渺小,就像汝龙先生所说:他心中一直想找到一种总体方案,对旧生活的嘲笑与和人民的亲近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无力改变俄国社会的现状。为此他去了萨哈林岛,目睹了人间地狱的惨状,写下了《第六病室》,与托尔斯泰哲学渐行渐远,这本书选取了三篇此时期的作品,从《套中人》到《醋栗》再到《新娘》,他借娜嘉之口说出:即使前路漫漫,生活也要翻转过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在这里她觉得孤独,陌生,没有人需要她,她也不需要这里的一切,她已经和一切过往割裂,它们仿佛被焚毁了,连灰烬都被风吹的无影无踪。她觉得,有一种广阔,自由的新生活出现在他面前,尽管这种生活还不甚明朗、神神秘秘,但有一种极大的吸引力,在召唤她前往。 写完《新娘》,契诃夫于1904年便去世了,一个诙谐幽默的天才,一个迷倒万千少女的帅哥,一个一生充满爱且身负责任的艺术家离开了。
《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读后感(五):只是他讽刺的那些人,至今仍在
l 类型:小说
l 作者:契诃夫[俄]
l 字数:10万
(1)基本介绍。《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一书摘录了契诃夫11篇小说,展现了作者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契诃夫被公认为世界级的短篇小说巨匠,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2)阅读感受
契诃夫的文字简洁凝练,用平实的语言借故事主人公的话语将世间的丑恶与善良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作品中讽刺的篇幅居多,展示了多种多样的人性丑恶的面貌。这些人性中的丑恶,即便放在现在社会也依然普遍存在,可以说,这是人性的缺陷,也是令人遗憾的人类的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缺陷恐怕都难以改变。
十一篇故事中,尤其喜欢《变色龙》《万卡》《挂在脖子上的安娜》《装在套子里的人》四篇。阶级造就的奴才相貌、贫穷带来活下去的艰涩,人类社会本质性的矛盾,发生在彼时,但现在依旧。
想到一个亲身的例子:在本人的单位中,有严禁在办公室及非吸烟场所吸烟的规定,曾经出现过员工未按规定吸烟而被通报批评的情况发生,被批评的同志是年轻的同事,算是杀鸡儆猴之意。后来公司某位副总经理渐渐养成在办公室吸烟的“习惯”,人们走在楼道里即可闻到烟味。但这位领导吸烟的行为无人感官,即便管理吸烟的部门就在他办公室的旁边,真是一种讽刺。不过,我也是闻到烟味但无任何作为的员工中的一员,内心深处也隐隐有种意识,何必自讨苦吃,当面指出领导的“错误”。该领导后来在办公室抽烟抽得越发自在,以至于后来抽烟时连门都不关了……目前,这个故事现在继续。但引发我思考的地方在于,普通的人们,面对“特权”“强权”,直接抗争几乎没有途径,谁来秉持“所谓的”正义?谁能为抗争者争取到人身的保护?如果说“制度”是一种刚性的约束,那么它也仅仅能够约束那些“小鱼小虾”们,作为和公司制度平起平坐的权利拥有者,监督他们的,绝对不是这一层级的制度。我想,恐怕只有更高的“权力”才能够管制他们了,例如上级纪检督导组、纪律检查组等,通过群众的举报,了解这一状况,然后视情况提出治理意见。但以此类推,当到达整个国家最大权力的那一层级,恐怕现实社会监督他们的力量已不复存在,对他们的约束只能来自于他们的良心和国家的历史了。
因此,回到《变色龙》这一故事中来,契诃夫描绘的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一种扎根于人类社会骨子里的现象。它恐怕仍将在人类社会中广泛的扩散、蔓延,伴随人类的历史永远延绵下去。普通人能够做的,就是尽量维护好自己的良心,不去助纣为虐,做好自己能够做的那一部分,永远叩问自己的良心,永远不要为了生存的利益而出卖良心。如果社会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秉持公道,那么距离向“特权”发起挑战便不再是以卵击石,而是掷地有声了。
《万卡》从一个小孩子的口吻中道出了苦涩生活对于儿童的摧残,读起来令人感同身受、尤其难过。万卡这个小男孩恐怕是那一社会凄苦状况的典型呈现,社会中存在的普遍贫穷,让多少孩子失去了快乐甚至生命。万卡给爷爷的信,与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柴光中向奶奶诉说的话一样,都映衬着现实与向往之间的巨大落差。在我看来,贫穷是人类社会的第一大罪恶,它戕害了无数原本健康且饱含生机的生命,导致了世间数不尽的悲苦甚至残忍行径的产生。因此,消除贫穷,绝对算得上人世间的第一善举,无论在社会广泛意义上,还是在个人现实意义上。
消除贫穷就一定要先找到造就贫穷的根源,找到根源就一定要先拥有消除贫穷的渴望。这种渴望,应当是当权者真正为民的那种渴望,应当是怀有人间大爱以天下为怀的那种渴望。唯有这样,一切制度、规范才能真正搭建,一切手段、措施才能有效实施。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正在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儿童死亡率、社会贫困率、人的预期寿命等主要指标全部向着更好的趋势迈进。世界是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作为一个普通人,有绝对的必要因当前的时代而感恩,也有绝对的必要为了更好地未来而更加努力,无愧于心,无愧于后代和未来。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讲述了一位美丽女孩掌握权贵社交之道后发生的变化的故事。人世间,对女性而言,通向权贵的道路中,容貌和身材从来都是一种资本,而且是一种“天赋”的资本。苛责安娜前后的改变并无多大意义,因为这在男权的社会中自古就是一种存在的现象。我只想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当脑力工作越来越成为主流,女性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深度参与之后,凭借外貌资本而“上位”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女性完全可以活得更加自我,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女性而言,这是一个真正好的时代,尽管仍远不圆满,但已非常友善。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绝对是保守势力的卫道者,他们也许本性善良,但他们却是阻碍社会前进的一股力量。他们终日生活在战战兢兢的状态下,绝不会离经叛道,换句话说,他们是老实人,逆来顺受,不敢抗争。但他们于更加和谐美好进步的社会有什么作用呢?除了阻碍,再无其他。
因此,有必要将这一虚构的人物记在心里,每当面对一种突破和挑战时,要问问自己,是否正在成为“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种潜在的保守和惰性,绝对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它禁锢了生命也禁锢了灵魂,它必须被打破。